五年間中國中小微企業法人單位數量增長115%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12月18日電 (記者 王恩博)中國國家統計局18日發布新一份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系列報告指出,2013至2018年期間,中國中小微企業營商環境不斷改善,總量規模不斷擴大,產業分布更趨合理,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作用日益顯著。

報告顯示,近年來中國中小微企業總量規模不斷擴大。2018年末,中國共有中小微企業法人單位1807萬家,比2013年末增加966.4萬家,增長115%。佔全部規模企業法人單位(以下簡稱全部企業)的99.8%,比2013年末提高了0.1個百分點。

中小微企業也日益成為吸納社會就業主體。2018年末,中小微企業吸納就業人員23300.4萬人,比2013年末增加1206.8萬人,增長5.5%。佔全部企業就業人員的比重為79.4%,比2013年末提高了0.1個百分點。

報告同時指出,隨著營商環境持續改善,中國私營企業潛力不斷激發。2018年末,中國中小微私營企業有1526.5萬家,比2013年末增加954.6萬家,增長166.9%,佔全部企業的84.4%,比2013年末提高了16.5個百分點。

其中,私營有限責任公司1359.1萬家,佔全部企業的75.1%,比2013年末增加了972.7萬家,增長251.8%,遠遠超出全部中小微企業法人單位同期增速。

此外,中小微企業產業分布合理性有所提升。2018年末,在中國全部中小微企業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91萬家,比2013年末增加69.3萬家,增長319.4%,佔比為5.0%,比2013年末提高了2.4個百分點。同期,製造業企業佔比為17.9%,比2013年末下降了8.7個百分點。(完)

相關焦點

  • 中國公布經濟「家底」:二三產業法人單位數量五年間增100.7%
    鮮祖德在當天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會上介紹說,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全面摸清了中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家底」,系統反映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獲得了極其寶貴的海量數據,是對國民經濟一次高質量「體檢」。具體而言,普查結果深刻反映了中國經濟結構重大變化。
  • 曾玉平:我國法人單位數量進入快速增長期
    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顯示,隨著「放管服」改革的持續深化,我國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市場準入門檻進一步放寬,法人單位數量進入快速增長期。與上次普查相比,全國法人單位數量五年間實現翻倍增長,第三產業單位佔比穩步提高,企業佔據主體地位,多種所有制企業共同發展。
  • 法人單位數量增長100.7%!首次統計全口徑負債和營收指標!中國經濟...
    對比來看,2013~2018年法人單位增加數量約為2008~2013年的2.9倍、增長幅度約為1.9倍。此外,公報介紹,2018年末全國共有個體經營戶6295.9萬個。這一數據也是2013年「有證照個體經營戶3279.1萬個」的近兩倍。
  • 統計局:單位數量翻倍增長 市場活力不斷激發
    單位數量翻倍增長 市場活力不斷激發——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系列報告之一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顯示,我國法人單位進入高速增長期,五年來單位數量翻倍;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第三產業單位佔比穩步提高;行業變動出現分化,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較快;企業法人佔比持續提高,多種所有制企業共同發展
  • 單位數量快速增長 市場活力不斷激發——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經濟社會...
    來源:國家統計局法人單位(以下簡稱單位)是構成社會經濟活動的最主要單元,也是社會經濟信息的主要載體,是指有權擁有資產、承擔負債,並獨立從事社會經濟活動的組織,包括企業法人、機關法人、事業法人、社會團體等。單位的數量和結構變化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特點。
  • 單位數量穩定增長 市場活力有效激發
    單位的數量和結構變化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特點。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顯示,攀枝花市法人單位進入穩定增長期,五年來單位數量平穩增長;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第三產業單位佔比穩步提高;行業變動出現分化,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較快;企業法人佔比持續提高,多種所有制企業共同發展。
  • 【惠企政策明白紙】行政事業單位及所辦企業 減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
    行政事業單位及所辦企業減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房租政策明白紙
  • 70年我國私營企業數量佔比增至近八成
    報告顯示,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法人單位數量快速增長,市場活力不斷激發。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私營企業數量顯著增長,2017年達1436.9萬個,佔全部企業數量的比重達79.4%。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我國所有制結構主要是單一的公有制經濟,單位以全民所有制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和黨政機關為主,數量較為穩定。
  • 廣州市中小微企業十五條政策支持指引彙編
    (四)支持內容  1.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農業發展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等九家全國性銀行、以及廣州銀行、東莞銀行、南海農商銀行等地方性法人銀行運用專項再貸款資金向企業發放貸款的利率不能超過最近一次公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減100個基點,目前為3.15%。
  • 截至去年末製造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數量達10471.3萬人
    2019年11月20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截至2018年末,製造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數量達10471.3萬人,位居行業首位,佔比27.3%。圖片來自CNSPHOTO具體來看,截至2018年末,法人單位從業人員數量位居前三位的行業是:製造業10471.3萬人,佔27.3%;建築業5809.1萬人,佔15.2%;批發和零售業4008.5萬人,佔10.5%
  • 重慶中小微企業為何能逆勢增長
    12月18日,全市中小微企業發展工作會傳出一組令人振奮的數據——截至11月底,全市中小企業總量91.4萬戶,同比增長8.4%;1至11月,新增中小微企業13.3萬戶,比上年同期多1.3萬戶;新增中小企業從業人員36萬人,佔全市新增城鎮就業人數近7成;1至11月中小企業營收同比增長2.7%。
  • 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出爐 全國二三產法人單位數量超兩千萬
    根據普查結果,2018年末,全國共有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活動的法人單位2178.9萬個,比2013年末增加1093.2萬個,增長100.7%。經濟普查 新華社發(秦秋紅 攝)據悉,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主要目的是全面調查我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規模、布局和效益,了解產業組織、產業結構、產業技術、產業形態的現狀以及各生產要素的構成,摸清全部法人單位資產負債狀況和新興產業發展情況,進一步查實各類單位的基本情況和經濟活動等。
  •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進一步支持中小微企業應對疫情...
    (責任單位:各區政府、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市財政局和各區財政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國資委、市科委、市委宣傳部、市文資中心、市文化和旅遊局)  五、加強外貿企業幫扶  推動進出口相關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力度,鼓勵擴大出口信用保險保單融資規模,簡化報損和索賠程序。
  • @菏澤個體戶、畢業生、農民工、中小微企業:國家扶持來了!
    2.按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的金融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對符合條件、流動性遇到困難的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貸款本金,給予臨時性延期償還安排,付息可延期到6月30日,免收罰息。湖北境內各類企業都可享受上述政策。增加再貸款再貼現5000億元,用於中小銀行加大對中小微企業支持。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
  • 關於本市開展中小微企業融資租賃擔保試點工作的通知
    各區(縣)財政局、經委、商務委、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36號)和《關於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國發〔2012〕14號)精神,進一步發揮融資租賃功能作用,緩解本市中小微企業融資困難,經研究,現在本市開展中小微企業融資租賃擔保試點工作,並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 即對於2020年底前到期的中小微企業貸款本金...
    2020-05-26 08:58:59來源:FX168 中國央行行長易綱:延長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即對於2020年底前到期的中小微企業貸款本金、2020年底前存續的中小微企業貸款應付利息,還本付息日期最長可延至2021年3月31日。同時,要求金融機構對於普惠小微貸款實行應延盡延;加大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力度。實施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方案,通過創新貨幣政策工具,支持符合條件的地方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新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提高信用貸款佔比。
  • 羅曉東:成都市基本單位構成與分布特徵
    2005的四年間成都市基本單位的增長速度顯著加快。年至2001年的五年間企業法人增加了4333個,平均每年增長了;從城區以外的區(市)縣來看,2001年至2005年企業法人單位增長速度最快的是雙流縣,增長了
  • 申領中小微企業一次性吸納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就業補貼服務指南
    三、服務對象  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中小微企業(中小微企業認定標準、高校畢業生範圍,見附件1、2)  四、辦理條件  2020年3月11日至12月31日,招用2020年度畢業的高校畢業生、籤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辦理就業登記並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中小微企業。
  • 江西銀行「稅e融」讓中小微企業輕鬆貸
    國際在線消息:為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破解融資難題,江西銀行積極探索「網際網路+」業務模式,在省國稅及地稅的指導與幫助下,於2016年已籤署「銀稅互動」全面合作協議,並創新開發專門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貸款的「稅e融」產品,這是江西省內首款全線上操作的稅銀合作產品——「稅e融」,使企業快捷實現以稅易融。
  • 「光大愛稅融聯名信用卡」助力安徽中小微企業發展
    中國光大銀行推出了服務廣大中小微企業的「銀稅互動」新型信用融資產品——光大愛稅融聯名信用卡。該「銀稅互動」創新合作,由中國光大銀行合肥分行聯手安徽省國稅局、愛信諾徵信有限公司,將納稅資信引入中小微企業融資領域,中小微企業主只需登錄愛稅融銀稅互動信用融資服務平臺(anhui.ishuirong.com),完成提交申請「光大愛稅融聯名信用卡」,銀行線上審批資料,上門服務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