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燕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在科創板正式掛牌上市。這家主要從事柔性線路板測試設備研發的智能製造企業,即將開啟新的徵程。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燕麥科技成立於2012年3月,公司長期致力於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領域的測試設備的研發、設計和生產,為客戶生產需求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終端產業為以蘋果公司為主的消費電子領域為主。近三年內,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總體持續穩定增長,盈利能力較為穩健。
此次在A股上市發行,燕麥科技合計募集7.06億元,發行價格為19.68元/股,首發市盈率為32.26倍。募集資金將投入「自動化測試設備及配套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等。
「隨著公司產品銷售規模不斷擴大,公司現有的生產能力瓶頸逐步顯現。最近3年,公司產能利用率分別為111.63%、117.62%、124.83%。為了抓住市場機遇,擴大自動化測試設備的市場佔有率,擴建生產線已成為公司目前的迫切任務。募投項目的實施將為公司提供一個配套設施完善、具備智能化生產能力的生產廠房和智能倉儲系統。募投項目將有效緩解公司的產能限制,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燕麥科技董事長劉燕表示。
快速興起的科創企業
21世紀以來,亞洲地區FPC逐漸興起。隨著生產成本的持續攀升,FPC廠商紛紛在中國投資設廠,製造中心由境外向中國轉移,全球領先的FPC公司紛紛在中國投資設廠。
燕麥科技就是在這一契機下不斷發展壯大,憑藉其出色的研發能力和過硬的產品質量,經過多年的累積,燕麥科技獲得了蘋果、谷歌、鵬鼎控股(002938,股吧)、日本旗勝、住友電工、日本藤倉、東山精密(002384,股吧)、永豐集團等全球領先的FPC企業和消費電子龍頭的青睞。
優質的頭部客戶資源奠定了燕麥科技在FPC測試領域的優勢地位。根據最近三年的業績看來,燕麥科技公司營業收入穩定增長,主營業務收入基本等同營業收入,同時始終保持較高的毛利率,利潤較為可觀。
2017-2019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22,901.92萬元、24,388.66萬元、27,083.96萬元,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為5,336.46萬元、6,850.90萬元、8,753.89萬元,盈利能力較強。公司主營業務保持穩定增長,年複合增長率為8.75%,毛利率分別為58.10%、59.40%和60.04%。
受下遊FPC行業的銷售計劃和固定資產投入計劃影響,燕麥科技主營業務收入分布呈一定的季節性特徵。一般情況下,公司每年二季度到三季度為生產旺季,產品主要集中在下半年驗收並確認收入。最近3年,公司下半年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16740.95萬元、18312.58萬元、17612.15萬元,佔比分別為78.54%、79.96%、65.03%,下半年收入佔比較高。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燕麥科技一季度訂單獲取減少,生產、交付及驗收的時間與節奏延遲。不過,由於一季度驗收確認收入的產品主要來源於上年度已經發貨的產品,燕麥科技一季度實現銷售收入3907.57萬元,同比增9.68%,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1506.88萬元(其中受美元升值影響導致匯兌收益328.29萬元),同比增長166.20%。
但交付延遲預計會減少二季度產品驗收和收入確認,預計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8,500至10,300萬元,同比變動幅度為-9.88%至9.20%,預計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200至3,700萬元,同比變動幅度為-11.11%至2.78%。
募資助力創新升級
在保持業績高速增長的同時,燕麥科技也不斷加碼研發,加寬「護城河」的壁壘。
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金額分別為3574.78萬元、4124.83萬元、4367.41萬元,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4.76%、16.91%、16.13%。公司研發費用及其佔收入的比例逐年增長。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擁有43項專利授權。此次上市融資,也是燕麥科技持續提高科技水平,不斷擴產壯大的重要舉措。
公開資料顯示,燕麥科技此次發行股份數量合計3587萬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均圍繞公司的主營業務展開,主要用於增強公司在自動化測試設備、智能化視覺檢測設備領域的市場地位和技術優勢。
其中自動化測試設備及配套建設項目總投資為2.54億元;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總投資為1.55億元;另外1.3億元用於補充與主營業務相關的營運資金。
劉燕表示,公司將以本次發行新股和上市為契機,以公司發展戰略為導向,通過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順利實施,進一步擴大公司產能,提高公司研發實力,鞏固和增強公司在行業內的優勢地位,促使公司持續、健康、快速發展,不斷提升公司價值,實現投資者利益最大化。
(責任編輯:董雲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