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五常大米——只有田永太培育的稻花香2號

2020-12-19 惠人美食

科技在發展,時代在進步。

人們對衣食住行的要求,已經不僅僅是許多年之前的「吃飽」了。在生活富足的情況下,絕大多數的人自然也就希望能吃上點好東西。拿大米舉例子,作為一種主食,大米其實也是有品質好壞之分的。以前人們顧著果腹,能吃飽就已經很足夠了。

但現在人不僅能要求吃飽,還要求要吃好。

「中國大米看五常」,

許多人應該都聽過這句話。正因為知道五常大米的名氣,所以才想要嘗試一下。可太多人嘗試後,卻發現自己買到的並不是純正的五常大米。

不僅花了冤枉錢,米的品質也不好,直言自己上當受騙。

造假摻假屢禁不止

作為五常大米從業者,老實講,這些年造假摻假現象確實越發猖獗。

如果說以前只是星星之火,那麼現在已經呈現一種燎原趨勢。由於涉及到的太多,在這不再多提。

根據數據研究和專業人士測評,五常大米當地年產量至多105萬噸,實際上的市場銷量卻足足有1000萬噸。換句話說,市面上幾乎超9成的五常大米全都是假大米。

十個人買五常大米,九個人買到的全都是假貨。

單單從這個數字上來看,似乎買不到純正的五常大米是有原因的。隨著科技的發展,造假手段也在提高,高明之處甚至連業內人士單憑肉眼也無法簡單辨別。

前兩年僅僅是摻雜其他的品種進去,這兩年甚至開始勾兌發黴的陳米,或在大米中添加香精,變成了香味濃鬱的「五常大米」。

有很多大米都是經過打蠟的,再加上加了香精,味道特別濃鬱。這兩種看似是食品添加劑,其實說白了就是化學成分。大米是我們每個人一天三頓都會吃的糧食,無論是誰,天天都吃。時間長了肯定會對人的身體造成損傷,尤其腸胃和腎臟稍弱的老人和小孩。

這兩年五常大米造假手段越發高明,甚至出現了「升級版」,就是銷量很好的「調和米」,還光明正大打在了名字上。實際上,「調和米」不過是好聽一點的名字,說白了還是「勾兌米」,也是通過造假摻假手段製作處理的。

把外地米拉到五常來,或者五常當地產的其他品種,跟稻花香大米勾兌在一起,變成「調和米」。這種方式摻雜出來的大米,成本上降低了很多,可實際的銷售價格卻依舊高昂,最終來到人們的餐桌上,讓消費者買單。

關於五常大米這點事,今天就來說道說道。

作為五常稻花香2號的培育者,田永太說過這樣一句話,

「沒有稻花香2號,五常大米的牌子就沒了。」

田永太在上個世紀發現並進一步培育這個稻種之後,最後能將這個品種大面積推廣種植,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唯有稻花香2號能代表五常大米

田永太在19歲的時候,跟家人一起搬到了五常小山子鎮。當時還是小山子鄉,也是我的家鄉。村裡那個時候總共也就150戶人家,大約有土地300多公頃。田永太家庭貧困,初中還沒畢業就迫於生計下地幹活,跟父親一起幹農戶。

田永太的學歷雖然不高,但做事卻很細心,還特別喜歡動腦經。1969年,黑龍江整個省份遭遇低溫凍害,農作物大量減產。本來應該是迎來豐收的時節,可絕大多數的水稻卻沒有成熟。別說賺錢了,連農民自己的口糧都成了問題。

這樣的情況偏偏讓田永太太悶遇到了。當時那樣的情況,很多人都焦急水稻沒有成熟。可田永太想得卻是另一個問題:低溫的情況,到底水稻有沒有成熟的呢?他打算去稻田裡走走,找找有沒有已成熟的稻子。那個時候天上下雨,寒氣重,田永太就開始在300公頃的稻田裡找。

剛開始的幾天,可以說真的無功而返,基本上沒看到任何成熟的稻子。到了第七天,他在剩下的稻田裡找了一上午,卻還是什麼都沒有找到。回憶到這段的時候,田永太說:

「隔20米走一趟,一塊地一塊地走,走了6天時間。」

到了第七天的中午,他帶著午飯坐在田埂上吃,卻突然發現30多米外有幾棵焦黃的稻穗,這真的是讓人開心。田永太將這些裝入兜裡帶回生產隊,回去後將稻穗掛在生產隊的稜子上。他說:

「這些焦黃稻穗就一穴,全成熟了。」

後來等生產隊打完場,田永太才想起來掛著的稻穗。他緊忙去看,結果發現其中20棵全被麻雀偷吃光了,剩下的只有7棵。在徵得生產隊同意後,田永太把剩下的稻穗帶回家,放到信封裡。等到第二年播種的時候,用剩下的稻穗種了7行的水稻。

到了秋收的時候,田永太發現,這7行水稻,只有第7行長得特別理想,稻穗沒有分離。這行水稻最終打出來12斤水稻。就這樣,第三年開春的時候,田永太專門選了一塊地,將這12斤水稻秧苗全部差在中間,精心呵護,一直關注這12斤水稻的成長。等到了收穫的時候,他發現這些水稻,無論是從整齊度,還是成熟度上來看,都是很理想的。

田永太覺得自己的發現很值得關注,將這個情況報告給了五常農業局。那個時候在任的局長姓郭,郭局長看完之後,並聽了田永太的回報,他也覺得這個水稻品種很是特殊。這個品種被命名為「517」,在這個品種被研發出來的六年後,517被廣泛種植,甚至連吉林周邊地區,也種上了這種水稻。

稻花香問世

在「517」這個品種得到推廣後,田永太被分配到了五七大學分校擔任了副校長。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作為文化大革命的產物,五七大學被解散。田永太被調任大龍鳳山鄉當了農技站的站長。田永太這個時候依舊沒有放棄研發,他在龍鳳山鎮政府後面開了五畝地,準備做研究水稻品種的實驗。

到了1993年,五常市民樂鄉黑龍江水稻第二研究所,研究出來了一個新的水稻品種,被命名為「8811」。由於之前的一些經歷,二所負責人直接讓田永太挑選一些「8811」的種子,讓他來培育,看看能不能分離出更好的品種。「這也是圓粒水稻,但這個品種當時還不理想,需要繼續分離。」

在「8811」的基礎之上,田永太最終培育出來了一個優良品種,被命名為「938」。田永太說,

「發現這個品種時是1993年,之前我培育過517,就沿著7這個數字,把新品種定義為938,它的代號就是這麼來的。」

另外,田永太還說,

「938的口感十分柔軟,香氣四溢,而且是長粒米。」

有經驗的人應該都知道,長粒米一直以來都生長在南方地區,寒冷的東北,之前是沒人見過地裡長長粒米的。

後來,「938」這個品種被官方命名為「五優稻1號」,也就是「稻花香」品種的前身,並在1995年大面積廣泛種植。在這之後大概有5年的時間,最高峰產值達到8萬畝。但種植幾年後,五優稻1號的品質明顯下降,種植面積也相對減少。接著,田永太培育出了五優稻A,產量卻偏低。

2000年,田永太選擇了「稻花香2號」,這個品種的成熟期晚,無霜期達到135天到140天,產地也比普通大米低很多。

田永太說,

「不過經濟效益高,農民也願意種植。」

2004年開始,稻花香2號在五常大面積種植,官方命名為「五優稻4號」。

為什麼要叫稻花香?

田永太解釋,「這種米太香了,連葉子和稻花都是香的,而且它遺傳了938的全部優良基因。稻子本身開花還有香味,所以就叫稻花香了。」

如何辨別稻花香,田永太教了幾招

第一,稻花香外觀較為特殊,本身是長粒米,出牙的一段地方略寬,超過八成都是這種形狀。

第二,從水稻來看,顏色不算很好看,有一些褐色斑點,不像其他水稻那麼焦黃。

第三,水稻的表麵皮質有些裂痕。

從現在來看,五常當地的水稻雖然有很多品種,但在田永太的眼中,只有稻花香2號才能代表五常大米。如果沒有稻花香2號,五常大米的牌子就沒有了。

稻花香2號的特點和鑑別方法:

聞著香:

在稻田中就能聞到香味,收貨的水稻放在糧庫裡,整個倉庫都有稻花香的氣味,加工出的大米更是香,做飯時整個廚房都有香味。這是稻花香2號的獨到特點。

搓米香:

用手搓米,真米手和米都有清淡香味;而手有濃鬱香味,米卻香味變淡,基本上是加香精的假米。

看米粒:

稻花香2號大米的米粒呈長圓形,有胚芽的部分略寬,另一部分略窄,長度一般在5mm左右,米的胚芽部分凹陷較深,呈乳白色,約有60-70%的米粒腹部有乳白色的斑點。

看加工:

普通水稻的出米率可以高達70%,甚至更多。而稻花香2號水稻的出米率只有50-60%,這也是其缺點之一。

看產量:

普通水稻的產量高達每公頃9,000-12,000公斤。而稻花香2號水稻每公頃產量只有6,500-8,500公斤,這也是其缺點之一。

聞飯香:

蒸出來的米飯飯味滿堂飄香,食之清香撲鼻。

看飯油亮:

蒸出來的米飯飯粒油光亮麗、晶瑩如玉,粒粒分明;空碗不掛飯粒,且碗內掛滿油珠,素有「百年貢米」的美譽!

品飯甜粘:

蒸出來的米飯綿軟略粘、芳香爽口,清甜勁道——咀嚼起來,有一種微微甜的感覺,很好吃;吃起來,不咂,口感好,剩飯不回生!

五常大米品質好,但市面上假米太多,真米卻毅力難尋。

許多消費者還是最關注一個問題——到底哪裡才能買到價格公道且純正的五常大米?

可能很多人都忘了二八定律,少數人手中掌握著大量的資源。大米行業中,農戶手中掌握著最多純正的大米資源。我們之前也說過,買大米沒必要過分糾結牌子,因為大品牌的產品也是分三六九等的。與其關注牌子,還不如關注品質,不如關注出米的銷售渠道。

一般普通的渠道,都是米販子到農戶手中去收大米,然後經過加工廠、批發商、經銷商等層層步驟。

之前有記者專門探訪五常,就得到了五常農民當地的忠告:

「在五常,本地人都不一定能吃到純正大米。」

必須要去加工廠,眼看著他們磨米才行。

農戶本身一年到頭賺不到幾個錢,自己本身沒有門路,只能賣給米販子。而這些年來外地米拉來五常「洗澡」,價格上佔據著最大優勢,讓純正五常大米更加無法立足。消費者最終買到的大米,經過中間商的層層加價,先不說買到的是不是純正的,價格上肯定早就下不來了。

所以說最靠譜的方式,還是能找到五常當地自產自銷的農戶,這才是最讓人放心的。之前我們也說了,傳統的銷售渠道,讓農戶沒辦法直接到消費者的小區擺攤賣米,而消費者也沒法從原產地農戶的田間地頭拉貨,這就造成了閉塞。可隨著網絡時代和直播平臺的興起,許多的農戶也找到了新的銷售渠道。

給大家誠心推薦這家的五常大米,好米無論是從播種生產、收割加工再到最後的包裝銷售,全程可靠看得見。農民伯伯自產自銷,去掉中間環節,最大程度保證價格和品質,吃這樣的米,才放心。

感謝大家抽出寶貴的幾分鐘認真讀完這篇恩張,如果還有哪裡不懂,歡迎交流,共同探討~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這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鼓勵~

相關焦點

  • 什麼是五常大米——只有田永太培育的稻花香2號
    稻花香種真正能代表五常大米品種的,只有稻花香2號。無論是在五常當地還是外地,總有許多人對五常大米有誤解,將只要產在五常的大米全都統稱為「五常大米」。實際上,五常本地一共有24個鄉鎮,如果我們將其看成是不同的產區。那麼根據水源、土壤、氣候、年積溫、日超等不同因素的環境差異,產出的水稻品質肯定也是不太一樣的。
  • 「五常米,帝王糧」——只有田永太培育稻花香2號,才是五常大米
    真正能夠代表五常大米的品種,只有稻花香2號。雖然當地有一些人,將只要產在五常的大米都稱之為「五常大米」。但五常本地有24個鄉鎮,我們可以將這24個鄉鎮都堪稱是不同的產區。每一個產區根據日照時間、水源、土壤還有氣溫等不同因素的差異,所產出的水稻品質也是不完全一樣的。
  • 田永太:只有稻花香2號能代表五常大米!
    「沒有稻花香2號,五常大米的牌子就沒了。」這是培育者田永太說得一件令人印象深刻的話。作為五常稻花香2號的培育者,田永太能將這個品種培育並大面推廣,真的是很不容易的。只有稻花香2號能代表五常大米19歲的田永太,跟家人一同搬遷到了五常小山子鎮,當時還是小山子鄉,這裡也是我的假象。那個時候村子裡面就有150戶的人家,而且土地大約有300多公頃。田永太初中還沒畢業,就迫於生計下地幹活,跟著父親成為了一個本分農民。
  • 五常大米·稻花香2號
    由來在稻花香的培育者田永太看來,目前只有稻花香2號才能代表五常大米,「沒有稻花香2號,五常大米的牌子就沒了」田永太老先生2004年開始,稻花香2號在五常市開始大面積種植,官方將其命名為「五優稻4號」。而之所以一開始時把它稱為「稻花香」,田永太還真是琢磨了很久,「這種米太香了,連葉子和稻花都是香的,而且它遺傳了938的全部優質基因。稻子本身開花還有香,所以就叫稻花香了。」
  • 五常大米稻花香大米1號和2號的區別
    十田十美給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稻花香1號,什麼稻花香2號。這兩款大米是什麼?抱著這些疑問十田十美小編慢慢和大家分享。 1.稻花香1號大米指的是什麼大米? 首先要糾正一件事,在代號上是不存在稻花香1號的。
  • 五常大米權威鑑別攻略 每20斤只有1斤是真的
    說到「稻花香」就得從一個人說起,他就是——田永太,朝鮮族,農藝師,原系黑龍江省五常市龍鳳山鄉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2009年退休。他從事水稻研究工作40餘年,在這漫長的時間裡,歷盡艱辛,苦心研究適合當地生長的水稻當家品種,每創出一個品牌,都凝聚著田永太的心血和汗水。
  • 五常大米 一家煮飯萬家香
    凡是吃過正宗五常大米的朋友 無不為那唇齒留芳的米香所陶醉 但想吃到真正的五常大米 「938」品種審定名稱為「五優稻1號」,在此基礎上田永太又培育出五優稻A,直到2000年秋季,田永太選育出了成熟期晚的「稻花香2號」,品種審定名稱為「五優稻4號」,生長期135
  • 五優稻4號和稻花香二號有區別嗎
    黑龍江大米遠近聞名,受到最多誇讚的就是黑龍江五常大米,雖然從五常銷售出去的大米都叫五常大米,五常大米中最好的莫過於「稻花香2號」,這個「稻花香2號」是育種人田永泰自己命名的,最早稻花香2號發現者是田永太,也被尊稱為「稻花香之父」,田永太祖籍是韓國青山南道,在1945年當時田永太6歲時
  • 太多人吃過「五常大米」,卻沒吃過五常大米
    上面寫了「帝王御用貢品,被《舌尖上的中國》評為中國最好的大米。」這個五常大米所指的就是「稻花香2號」。太多的人買過包裝上印有「五常大米」字樣的米,至於裡面裝的是什麼米?這個問題可就複雜了。什麼是五常大米?中國作為稻米的原產地,種植歷史起碼在七千年以上了。
  • 稻花香1號和2號是什麼,真的是純與不純的問題嗎?
    下面小胖給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稻花香1號,什麼稻花香2號。這兩款大米是什麼?抱著這些疑問小胖慢慢和大家分享。前方高能各位看官坐穩咯。1.稻花香1號大米指的是什麼大米?首先要糾正一件事,在代號上是不存在稻花香1號的。說的稻花香1號小胖覺得可能是指五優稻1號產品。
  • 米嬴五常有機大米 買10斤送1斤
    五常市黑土層平均厚度達200釐米,土壤中含有機物高達10%以上,堪稱「膏腴之地」,造就了品質獨特、享譽世界的五常大米。  五常市志強有機種植基地種植面積2500畝,通過了中國和歐盟有機產品雙認證,專業種植由中國著名水稻專家田永太苦心專研培育出的「稻花香2號」,年產量僅1000噸左右。
  • 中國優質稻米之鄉·五常大米節,帶你看看什麼是正宗稻花香2號
    第三屆中國·黑龍江國際大米節評選結果揭曉,黑龍江省五常市的「五優稻4號」又奪金獎!「五優稻4號」又叫「稻花香二號」。「稻花香二號」大米是只生長於黑龍江省五常市的優質大米,產地生態環境得天獨厚,溫差大、積溫高、水質好,稻米集寒帶黑土之肥沃、採夏日驕陽之精華,營養極其豐富,特別是鈣、鎂、鉄、鋅、鋰、硒等礦物質及維生素和胺基酸遠遠高於其他稻米。
  • 如何區分東北大米和五常大米的味道
    什麼才是五常大米。 很多人理解為產在五常的大米就叫五常大米,實際上不是這樣,五常產的大米品種很多,長粒香、龍稻系列、龍洋系列和松粳系列等等。這些品種各有特點,有的高產,有的抗病抗倒伏,還有的價格低,容易被市場接受。
  • 如何區分東北大米和五常大米的味道?
    什麼才是五常大米。很多人理解為產在五常的大米就叫五常大米,實際上不是這樣,五常產的大米品種很多,長粒香、龍稻系列、龍洋系列和松粳系列等等。這些品種各有特點,有的高產,有的抗病抗倒伏,還有的價格低,容易被市場接受。
  • 稻花香米年終獎品
    「中國大米看五常,五常大米看龍鳳山。」這裡的灌溉水源來自龍鳳山水庫,是純天然的澄澈鹼性水。當年田永太就是在這裡培育並研發出「稻花香」這個品種。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稻花香1號」就被廣泛種植在五常的土地上,甚至還被吉林周邊地區種植。但幾年之後,這個品種的水稻產量下降,品質也大不如前,所以田永太就繼續研發出了「稻花香2號」,官方命名「五優稻4」。
  • 「五常大米的由來」,「一品盈」帶你了解一粒米的前世今生
    五常大米的由來關於一粒米的前世今生。請跟隨「一品盈」走入歷史看看五常大米都經歷什麼變遷。「盧城之稻」伴隨著遼金王朝的統治,進一步向西傳播,越過張廣才嶺,沿海浪河、螞蜒河流域上遊到達今五常所在的「金源內地」。東北南部的稻種則溯遼河而上,穿越龍崗山區或沿哈達嶺、老爺嶺西麓的交通廊道進入松嫩大平原,通過松花江、拉林河流域然後到達五常。 五常成為來自牡丹江、延邊地區和東北南部遼東地區的兩條稻種傳播路線的交匯點,遼金時期開創了發達的稻作農業,並成為享譽海內外的今五常大米的前身。
  • 溫馨提示:你吃的東北大米不一定是五常大米!
    五常歸屬於黑龍江哈爾濱,而黑龍江屬於東三省內,自然算得上是東北大米。但五常大米卻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口感、營養各方面都優於東北大米。在我的理解上看,五常大米是產在五常,擁有天然河水灌溉,年積溫等自然條件達標的五優稻4號,俗稱稻花香2號。
  • 「國宴專供」五常大米,十個人吃了八個人說一般,太冤枉稻花香了
    唐朝時期,現如今的五常地界還不叫五常,那時候有個渤海國,時間大約在7世紀中葉,當時就已經有人在種植水稻了。後來一步步發展,渤海國消失,到了清政府時期,才真正讓五常大米的名氣打響了出去。乾隆十年,清朝派專門的族人達到五常的拉林地區,上千戶親族旗人來此屯墾戍邊。
  • 如何鑑別正宗五常稻花香大米?
    真正五常大米每年只有100萬噸左右產量,但市場上有1000萬噸五常大米,那麼問題來了,如何鑑別正宗五常稻花香大米?下面就一起來看看五常稻花香大米辨別真假方法匯總吧。1、價格真正的五常大米收購價在6元/斤上,零售市場低於8元/斤的不是假貨就是摻假的。
  • 五常大米現狀:本地米賣不上高價,外地人分不出真假
    去年剛過中秋節,大興安嶺開始下雪,五常氣溫下降。連續颳風外加一場冰雹,讓收穫的稻穀大部分倒伏,留下田地裡一片泥濘。正灌漿的時候趴窩,往年5個米的出米率,就只剩下3個米了。其實在18年收購的時候,稻花香價格就很反常。當年年節還算可以,但稻花香收購價格卻被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