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了高中不適應?家長用心做好這4個方面,幫助孩子順利度過

2020-09-16 婉秋聊育兒

孩子升入高中後,學習壓力增大,青春期煩惱增多,內在成長引起的種種衝突,外在關係協調的種種困難等,讓很多孩子陷入成長的困境。在這個階段,家長對其生活、精神上的幫助和引領非常重要。就像我們走進一段充滿艱難的路,有人給我們真誠的陪伴和鼓勵,我們多數會成功跨越; 如果單憑自己努力掙扎,失敗的機率要大得多。

我家老大剛上高中時,特別不適應高中學校的生活節奏,學習找不到動力,每天都很迷茫,精神狀態不好,幾乎天天向我訴苦,我也感覺倍受折磨。單純地安慰她,沒有什麼用,說得不合適反而更讓她情緒低落;但是如何正確安慰高中時代的孩子?真是很難!相比小時候的母女情深,現在的我好像怎麼說都說不到她的心裡去,怎麼做都幫助不了她。

所以,我到處搜尋能幫助我解開女兒心鎖的方法,看過很多書,也諮詢過一些心理老師和家教老師,對我都有不同程度的幫助,也讓我更深刻地覺察到:為人父母一定要不停地學習。

當我看到劉稱蓮老師《陪孩子走過高中三年》這本書的介紹時,我直覺這就是我需要的書。買來一口氣讀完,確實受益匪淺。這本書是站在一個普通高中生家長的角度,娓娓道來三年全家做了些什麼,樸實的語言就像在拉家常,給出許多具體的方法指導,但這些看似平淡無奇的方法中又蘊含著非凡的智慧。

我腦中不禁湧出高爾基的那句話:愛孩子,這是連母雞都會做的事情,教育孩子卻是一門藝術。

家長是一種特殊的職業

「如果我們把『家長』看作一種職業,那麼一旦從事這個職業,就終生不能辭職,且要24小時全天侯在崗,沒有人領導卻最不自由,看似沒有規則卻工序複雜,還充滿了不確定性。」

劉老師將家長看作一份特殊的職業,我非常認同。這份職業沒有門檻,只要能夠生孩子就能夠做;這份職業沒有考核標準,做好做壞完全看自己;但這份職業的最終成果,卻直接影響到自己一生的幸福和孩子的終生。

有的家長用心在撫育孩子,尊重孩子,自己不斷學習成長,並引領孩子成長,最終撫育出一個優秀的孩子。

有的家長憑著本能在養育孩子,稀裡糊塗當父母,孩子的發展完全是隨心所欲。

有的家長看似是愛孩子,為孩子犧牲自我,實際上卻是在壓抑孩子的成長。

不同的家長成就了不同的孩子,如果說家長是一種職業,那麼教育孩子就是一種技能,可以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得到提升。

在孩子上高中的這個特殊時期,我們也需要跟隨孩子成長的腳步,不斷學習了解這個時期孩子的心理髮育特點,調整與孩子的親子關係,協助孩子順利度過這個階段。

如何陪孩子走過高中三年

學習篇之「讓孩子在高中階段還能抽出時間讀課外書」

劉老師的女兒特別喜歡讀課外書,但是上了高中以後,因為學習任務繁重,沒有了讀課外書的時間,女兒很苦惱,媽媽也著急。

其實,我現在也遇到這種情況。女兒也是從小就非常喜歡看課外書,但是上了高中後,每天早上5:30就出門去上學,晚上10:30才能回家,在家總共才7個小時,期間還要洗刷,跟我聊幾句,所以根本沒時間看書了。對此,我也想不出好辦法。女兒自己想辦法是:利用課間和上自習的時間讀課外書。

劉老師對此事動了一番心思,她將《讀者》放在沙發扶手上,或者女兒的床頭,甚至放在衛生間的暖氣片上,讓孩子隨時都能讀上一會兒。這些雜誌上的文章都是獨立的,幾分鐘就可以看完一篇,挺適合高中生讀。這樣插縫見針的閱讀,既可以滿足女兒想要讀書的渴望,還可以緩解學習的壓力。看似是一件小事,卻體現了家長在孩子身上潤物細無聲的用心良苦。

有一句說:「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循的因果。」

人家的家長表面看來毫不作為,其實因為理念和智慧的不同,已經在無形之中幫助到孩子。

心理篇之「如何面對孩子的叛逆」

恐怕每一個青春期孩子的家長都親身體驗過被叛逆孩子氣到崩潰的感受。本來聽話的孩子突然變得另類、叛逆、專與大人對著幹。

很多家長理解不了孩子為什麼會變得如此不講道理、不近人情,有的會嚴厲地批評、訓斥孩子,有的則會縱容孩子,到底應該如何面對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呢?劉老師的女兒也不例外,也有青春期這個階段。

她不贊成家長為了迎合孩子,凡事都依著孩子的意思;也不贊成家長一昧要求孩子聽自己的話。這兩種做法,都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她認為,家長應該尊重孩子這種成長變化,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允許孩子做自己的事情。但是家長也要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協助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辦法。家長在小事上可以依著孩子的心願,但在原則問題上一定要有底線。

所以,她和丈夫從接受不了孩子的叛逆,然後在尊重孩子發展規律的基礎上,不斷學習、調整,到重新建立了融洽的親子關係。


交往篇之「戀愛不是洪水猛獸」

高中的孩子年齡都在15歲以上,無論在生理還是心理方面都走向成熟,產生男女愛慕的感情很正常。現在的孩子接觸外界的機會多,懂得的事情也多,高中生一天有大部分時間在家長的視線之外,強制禁止孩子戀愛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家長對此事「宜疏不宜堵」,道理要講給孩子,底線要劃定好,具體如何交往只能他們自己把握了。

生活篇之「上網」

現在的家長很頭痛的一件事就是孩子沉迷網絡的問題。很多家長因此與孩子鬥智鬥勇:撥掉網線、沒收手機、將電子產品帶到單位去……但孩子還是能夠想出很多辦法逃避家長的監督,由此引起親子衝突,造成親子關係惡化。

劉老師認為:不讓孩子上網是不正確的,一是孩子需要從網上了解信息,二是這是孩子交往朋友的一個渠道。禁止孩子上網,很可能對孩子造成負面的影響。所以,她家從不限制女兒上網。

當然,為了防止女兒上網沉迷網絡,她不動聲色地採取了一點小小的措施:藉口書房光線太暗,把電腦從書房搬到了客廳。

網絡之所以吸引孩子,是因為在那裡面, 孩子可以得到欣賞和鼓勵。而在現實世界中,孩子很可能會被家長無視、指責,孩子被關注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會從網絡中尋找認同感和成就感。

《陪孩子走過高中三年》完全可以作為一本高中生家長的工具書,放在床頭,迷茫時拿來找一找方向,壓力大時讀來放鬆一下,不知道與孩子如何交流時也可以瀏覽借鑑一下。

總之,高中時段是一個特殊的時期,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都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學習也是最繁重的階段,對孩子和家長來說都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順利度過與否對孩子的未來有著關鍵的影響。希望每位家長都能夠陪伴自己的孩子成功度過高中生活!

相關焦點

  • 一年級的煩惱,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幼小適應期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在家裡上了很長時間的網課,但是效果不佳。網課的確是疫情期間延續學業的一種辦法,但也是無奈之舉。家和學校的環境不一樣,氛圍不同,約束力不夠,沒有孩子們集體氛圍的感染,沒有老師的督促,沒有孩子與老師的互動,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其實各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會遇到這樣和那樣的問題,尤其對於幼小銜接的孩子來說,角色轉變過程對孩子是一個考驗,同樣對於父母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 家長如何陪孩子度過高中三年
    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高中三年是個特殊的時期,這個階段的孩子既處於青春期極其敏感,又處於高強度壓力最大的高考備考期,情緒緊張。所以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如果關心的不到位的話,很容易出現心理上與成績上的波動。
  • 上高中後孩子不適應住校怎麼辦?家長要幫助孩子克服分離焦慮
    其次,家長要認識到,孩子初入高中面臨寄宿制生活時,是培養孩子獨立性的良好時機。家長要抓住這個時間節點,及時放手,推動孩子適應能力的發展,要相信所有的不適應都是孩子成長的契機。此時,若在生活上或精神上依然對孩子包辦太多,孩子接受了,那就加強了依戀;孩子不接受,那就成了孩子的包袱。兩者都是孩子成長的阻礙。
  • 孩子上幼兒園「上火」?家長做好這4點,孩子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期
    前言 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後,很多家長都發現孩子會很不適應,據幼兒園老師分析,大部分剛去幼兒園的孩子分兩種類型,一種是去幼兒園哇哇大哭不情願去的,另一種是表現上很喜歡,但是心裡卻很上火的孩子,你家屬於哪種呢?
  • 孩子上幼兒園「上火」?家長做好這4點,孩子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期
    前言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後,很多家長都發現孩子會很不適應,據幼兒園老師分析,大部分剛去幼兒園的孩子分兩種類型,一種是去幼兒園哇哇大哭不情願去的,另一種是表現上很喜歡,但是心裡卻很上火的孩子,你家屬於哪種呢?
  • 孩子到了「猛長期」又哭又鬧,家長做好這幾點,幫助孩子順利度過
    前言:近兩天遇到幾位寶媽,有位寶媽說,自家的孩子已經三個月了,經過幾個月的摸索,已經掌握了孩子的一些生活規律,寶寶也比剛出生時好帶了。但是最近這幾天寶媽卻發現,孩子這幾天卻有點折磨人,有時會整宿整宿的哭泣,孩子也沒有生病的跡象,但是不知道怎麼回事?就是總是在晚上哭鬧,讓寶媽不知道如何是好?
  • 孩子和家長如何順利度過「學段銜接」的焦慮期,老師您有什麼建議?|...
    原標題:孩子和家長如何順利度過「學段銜接」的焦慮期,老師您有什麼建議?@大連市甘井子區利民小學 葉磊:擺正心態,不急不躁,引導是關鍵不同的學段之間不僅是在知識結構上有變化,在孩子身心發展上也會有很大的變化。家長要做好這樣的心理準備:擺正心態,不要急躁,合理的引導是平穩過渡的關鍵。面對知識上的變化,很多孩子會不太適應,家長要及時引導孩子,關注本學段的要求,搭緩坡讓孩子逐漸適應變化。
  • 孩子什麼時候分床睡比較好?家長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分床期?
    說起分床睡這個話題,這可是讓很多媽媽頭疼的事。多少孩子因為分床睡,每天晚上哭鬧不停,上演著「生離死別」的大戲。那麼,家長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分床期?分床在某種程度上是訓練孩子獨立性的第一步,每位家長都應該意識到這個問題所在,並且講究方法和技巧循序漸進。那麼,作為家長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分床期?哪些方式方法更為有效呢?
  • 孩子即將上高中,家長應該為孩子做好哪些事情?
    很多家長在孩子上了高中以後,就認為自己已經「解脫」,孩子寄宿在學校,生活上無需每天細緻照顧,學業上,絕大部分家長也不會輔導。殊不知,在進入高中後,還有很多事情你需要給孩子做好,幫助他順利度過高中,考上大學。
  • 幼兒園升小學,父母用心做好以下準備,孩子會適應得更快
    教育局早已明確發文規定,幼兒園禁止教授孩子小學內容。這個規定是符合孩子們的發育情況的,但是家長們擔心的事情也來了:孩子讀完幼兒園之後,很難適應小學的生活和進度。其實,幼兒園升小學,家長完全可以用心給孩子做好&34;,幫助他們更快適應小學生活。
  • 這6類家長,很難讓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度過青春期的4個辦法!
    父母想要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想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請不要做這6類家長:一、不擅溝通的父母電影《葉問4》中一個場景:葉問的兒子葉正,因母親早逝,缺失了母親的關心這就是現實生活中,很真實的一面。從原生家庭的角度來分析:越是對孩子縱容,越是溺愛孩子,無論孩子是對是錯,都偏袒自己孩子;無論孩子去哪兒,做什麼,讀書還是工作,母親都要給孩子安排好一切。在這種家庭之下成長的孩子,總是很難獨立,父母不可能照顧孩子一輩子,倘若脫離了父母的身邊,沒有了父母的幫助,孩子就會碰壁。
  • 孩子順利適應很重要,家長要做好這些事
    孩子入學,適應很關鍵一年級的小豆包要開學啦,帶著幾份喜悅,也有很多的內心忐忑,這不但是孩子心目中的反應,很多時候也是家長內心當中的反應。明明媽媽就是這麼做的,在孩子快要上小學前,把小學描寫得非常棒,像是一個美麗溫暖的大花園,結果孩子上了小學之後卻發現不是這麼回事,老師要比幼兒園的老師嚴厲,新同學也都是陌生的。明明由此非常的不願意上學,每天早晨都哭鼻子,簡直鬧心死了。
  • 學會認知心理特徵,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至關重要的12年
    孩子開始上小學,就進入了全新的成長階段。從小學,到初中、高中,他將完成多階段的基礎學習,度過從兒童到青少年的關鍵成長期。
  • 孩子上幼兒園前,家長做好兩方面的培養,或能讓孩子輕鬆適應
    孩子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離開父母,應該就是他進入幼兒園吧。入園之前,孩子所有的生活起居都是由父母照顧,但是入園後,就需要適應和融入集體生活。所以家長的擔心也有道理,畢竟父母無法全程跟在孩子身後,肯定會有很多意外的事情發生。此刻,孩子需要點亮自己的所有技能,才能適應脫離父母的日子。
  • 家長在育兒過程中,怎樣幫助孩子儘快適應集體生活?
    3、習慣於平穩地、沒有競爭地玩,經常具有一遇到困難立即就會得到老人幫助而順利度過的舒適感,不習慣在學習、遊戲中要自己獨立去對待困難,缺乏處理不良好態度和行為的自衛能力。4、習慣於在老人身邊無論做事好差都會立即得到讚賞的滿足,不習慣老師對小朋友只有真正做好才會得到肯定與表揚的那種平等的口吻和氣氛。
  • 家長做好這5件事,寶寶更快適應幼兒園生活!
    孩子進入幼兒園,是他們人生第一次開始集體生活。要幫助孩子們順利度過適應期,家長朋友們可以從以下5方面來做準備:第一,孩子的能力準備。主要是自理能力,比如,孩子能自主吃飯,會自己穿衣服鞋襪或配合大人穿衣服鞋襪,能自己上廁所,能夠自主睡覺等方面。第二,物件的準備。這是指孩子一些帶入幼兒園的書包、衣物、校服、被褥之類,需要提前清洗,並做好孩子的姓名標識。現在某寶上孩子的名章名貼都可以定製,價格也不貴,這些物料的準備,還是比較簡單的。第三,孩子的生活規律的準備。
  • 高一新生開學,想順利度過適應期,「六個一」秘訣要提前牢記清楚
    經過激烈的中考之後,不少學生將迎來學業生涯中最關鍵的三年——高中生涯。即將步入緊張繁忙的高中校園,家長和學生們都不由自主地捏把汗。今天,我就來和家長們分享一套獨門秘籍,「六個一」助力準高一新生開學不帶隊,順利完成角色轉換。分享之前,我先來賣個關子,請家長們思考為什麼進入高中需要幫助孩子完成角色轉換?
  • 剛上幼兒園的孩子,會面臨4個考驗,家長做好準備,助娃更快適應
    而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可能會面臨這4個考驗:①社交能力考驗幼兒園就是一個小集體,當孩子進入幼兒園以後,就必須要和其他小朋友打交道。那麼孩子的社交能力就要接受考驗了。這可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如果孩子社交能力不足,很有可能無法適應集體生活。
  • 調整三條生理曲線,高三家長才能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高考備戰低潮
    important}調整三條生理曲線,高三家長才能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高考備戰低潮備戰高考,高三學生的生理、心理都有起伏變化,體力、情感及智力生理等生物節律曲線影響備考狀態。那麼,高三家長要怎樣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高考呢?
  • 孩子任性?可能是到了「執拗敏感期」,教你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
    常常會不聽父母的建議和指令,變得固執己見,有時候甚至出現反抗的現象,這就是心理學家所說的「執拗敏感期」。這一時期,他們會想當然地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而這些行為常常不容變通。一般這一敏感期爆發高峰期出現在3-4歲,在5歲前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