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升入高中後,學習壓力增大,青春期煩惱增多,內在成長引起的種種衝突,外在關係協調的種種困難等,讓很多孩子陷入成長的困境。在這個階段,家長對其生活、精神上的幫助和引領非常重要。就像我們走進一段充滿艱難的路,有人給我們真誠的陪伴和鼓勵,我們多數會成功跨越; 如果單憑自己努力掙扎,失敗的機率要大得多。
我家老大剛上高中時,特別不適應高中學校的生活節奏,學習找不到動力,每天都很迷茫,精神狀態不好,幾乎天天向我訴苦,我也感覺倍受折磨。單純地安慰她,沒有什麼用,說得不合適反而更讓她情緒低落;但是如何正確安慰高中時代的孩子?真是很難!相比小時候的母女情深,現在的我好像怎麼說都說不到她的心裡去,怎麼做都幫助不了她。
所以,我到處搜尋能幫助我解開女兒心鎖的方法,看過很多書,也諮詢過一些心理老師和家教老師,對我都有不同程度的幫助,也讓我更深刻地覺察到:為人父母一定要不停地學習。
當我看到劉稱蓮老師《陪孩子走過高中三年》這本書的介紹時,我直覺這就是我需要的書。買來一口氣讀完,確實受益匪淺。這本書是站在一個普通高中生家長的角度,娓娓道來三年全家做了些什麼,樸實的語言就像在拉家常,給出許多具體的方法指導,但這些看似平淡無奇的方法中又蘊含著非凡的智慧。
我腦中不禁湧出高爾基的那句話:愛孩子,這是連母雞都會做的事情,教育孩子卻是一門藝術。
「如果我們把『家長』看作一種職業,那麼一旦從事這個職業,就終生不能辭職,且要24小時全天侯在崗,沒有人領導卻最不自由,看似沒有規則卻工序複雜,還充滿了不確定性。」
劉老師將家長看作一份特殊的職業,我非常認同。這份職業沒有門檻,只要能夠生孩子就能夠做;這份職業沒有考核標準,做好做壞完全看自己;但這份職業的最終成果,卻直接影響到自己一生的幸福和孩子的終生。
有的家長用心在撫育孩子,尊重孩子,自己不斷學習成長,並引領孩子成長,最終撫育出一個優秀的孩子。
有的家長憑著本能在養育孩子,稀裡糊塗當父母,孩子的發展完全是隨心所欲。
有的家長看似是愛孩子,為孩子犧牲自我,實際上卻是在壓抑孩子的成長。
不同的家長成就了不同的孩子,如果說家長是一種職業,那麼教育孩子就是一種技能,可以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得到提升。
在孩子上高中的這個特殊時期,我們也需要跟隨孩子成長的腳步,不斷學習了解這個時期孩子的心理髮育特點,調整與孩子的親子關係,協助孩子順利度過這個階段。
學習篇之「讓孩子在高中階段還能抽出時間讀課外書」
劉老師的女兒特別喜歡讀課外書,但是上了高中以後,因為學習任務繁重,沒有了讀課外書的時間,女兒很苦惱,媽媽也著急。
其實,我現在也遇到這種情況。女兒也是從小就非常喜歡看課外書,但是上了高中後,每天早上5:30就出門去上學,晚上10:30才能回家,在家總共才7個小時,期間還要洗刷,跟我聊幾句,所以根本沒時間看書了。對此,我也想不出好辦法。女兒自己想辦法是:利用課間和上自習的時間讀課外書。
劉老師對此事動了一番心思,她將《讀者》放在沙發扶手上,或者女兒的床頭,甚至放在衛生間的暖氣片上,讓孩子隨時都能讀上一會兒。這些雜誌上的文章都是獨立的,幾分鐘就可以看完一篇,挺適合高中生讀。這樣插縫見針的閱讀,既可以滿足女兒想要讀書的渴望,還可以緩解學習的壓力。看似是一件小事,卻體現了家長在孩子身上潤物細無聲的用心良苦。
有一句說:「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循的因果。」
人家的家長表面看來毫不作為,其實因為理念和智慧的不同,已經在無形之中幫助到孩子。
心理篇之「如何面對孩子的叛逆」
恐怕每一個青春期孩子的家長都親身體驗過被叛逆孩子氣到崩潰的感受。本來聽話的孩子突然變得另類、叛逆、專與大人對著幹。
很多家長理解不了孩子為什麼會變得如此不講道理、不近人情,有的會嚴厲地批評、訓斥孩子,有的則會縱容孩子,到底應該如何面對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呢?劉老師的女兒也不例外,也有青春期這個階段。
她不贊成家長為了迎合孩子,凡事都依著孩子的意思;也不贊成家長一昧要求孩子聽自己的話。這兩種做法,都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她認為,家長應該尊重孩子這種成長變化,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允許孩子做自己的事情。但是家長也要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協助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辦法。家長在小事上可以依著孩子的心願,但在原則問題上一定要有底線。
所以,她和丈夫從接受不了孩子的叛逆,然後在尊重孩子發展規律的基礎上,不斷學習、調整,到重新建立了融洽的親子關係。
交往篇之「戀愛不是洪水猛獸」
高中的孩子年齡都在15歲以上,無論在生理還是心理方面都走向成熟,產生男女愛慕的感情很正常。現在的孩子接觸外界的機會多,懂得的事情也多,高中生一天有大部分時間在家長的視線之外,強制禁止孩子戀愛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家長對此事「宜疏不宜堵」,道理要講給孩子,底線要劃定好,具體如何交往只能他們自己把握了。
生活篇之「上網」
現在的家長很頭痛的一件事就是孩子沉迷網絡的問題。很多家長因此與孩子鬥智鬥勇:撥掉網線、沒收手機、將電子產品帶到單位去……但孩子還是能夠想出很多辦法逃避家長的監督,由此引起親子衝突,造成親子關係惡化。
劉老師認為:不讓孩子上網是不正確的,一是孩子需要從網上了解信息,二是這是孩子交往朋友的一個渠道。禁止孩子上網,很可能對孩子造成負面的影響。所以,她家從不限制女兒上網。
當然,為了防止女兒上網沉迷網絡,她不動聲色地採取了一點小小的措施:藉口書房光線太暗,把電腦從書房搬到了客廳。
網絡之所以吸引孩子,是因為在那裡面, 孩子可以得到欣賞和鼓勵。而在現實世界中,孩子很可能會被家長無視、指責,孩子被關注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會從網絡中尋找認同感和成就感。
《陪孩子走過高中三年》完全可以作為一本高中生家長的工具書,放在床頭,迷茫時拿來找一找方向,壓力大時讀來放鬆一下,不知道與孩子如何交流時也可以瀏覽借鑑一下。
總之,高中時段是一個特殊的時期,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都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學習也是最繁重的階段,對孩子和家長來說都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順利度過與否對孩子的未來有著關鍵的影響。希望每位家長都能夠陪伴自己的孩子成功度過高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