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走月亮》:中國「月」文化,邊讀邊融情於景想像畫面

2020-12-18 學予明天

《走月亮》:了解中國「月」文化,邊讀邊融情於景想像畫面

一、明確學習目標

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品讀優美生動的句子,邊讀邊融情於景想像畫面,感受月光下的美麗景象。了解中國「月」文化,引導學生對「月下美景」優美以及人賦予月的情感。

二、初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積累多音字

1.生字組詞

淘táo(淘洗)

牽qiān(牽著)

鵝 é(鵝卵石)

卵luǎn(鳥卵)

坑kēng(坑坑窪窪)

窪wā(水窪)

填tián(填上)

莊zhuāng(莊稼)

稼jià(莊稼漢)

俗sú(風俗)

躍yuè(躍出)

葡pú(葡萄)

萄táo(葡萄乾)

稻dào(稻穗)

熟shú(成熟)

2.多音字

載:

zǎi(三年五載)

zài(載客)

假:

jià(放假)

jiǎ(假如)

3.近義詞

柔和—柔軟

風俗—習俗

滿意—滿足

澆灌—灌溉

招待—款待

4.反義詞

明亮—昏暗

坑坑窪窪—平平整整

5.理解詞語

坑坑窪窪:形容地面或器物表面高一塊低一塊。

澆灌:澆水灌溉。

風俗:社會上長期形成的風尚、禮節、習慣等的總和。

汩汩:形容水流動的聲音。

閃閃爍爍:(光亮)動搖不定,忽明忽暗。

三、再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本文描寫了在秋天的夜晚,我和阿媽在灑滿月光的小路上漫步時的所見、所聞、所感,表達了我和阿媽之間濃濃的親情和作者對生活的熱愛。

四、細讀課文,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我」和阿媽在「小路上」走月亮。

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我」和阿媽在「溪邊」走月亮。

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我」和阿媽在「田埂上」走月亮。

第四部分(第8-9自然段):寫走月亮帶給「我」的感受。

五、精讀課文,解析句子,回答問題

1.我和阿媽走過了哪些地方?

點蒼山、村頭、大道和小路、小溪和水塘、溪岸和拱橋、果園和菜地

2.「我和阿媽走月亮!」在文中出現了幾次,有什麼作用?

「我和阿媽走月亮!」在文中出現了4次。這句話看似重複,實則妙筆之句,充分表達了小作者和阿媽走月亮時無比幸福和喜悅之情。細細咀嚼這種情致,意趣,雖是秋夜,卻讓人心中湧起融融的暖意。

相關焦點

  • 教師資格考試面試 四年級上冊 第2課 走月亮
    (2)能邊讀邊想像課文中描寫的畫面,和同學交流印象最深刻的。積累優美生動的句子。教學建議:教學時,教師可相機介紹雲南地區走月亮的風俗,然後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交流課文描寫的哪些圖景讓自己印象深刻,讓學生從整體上初步把握課文內容。
  • 走月亮 教學設計
    3.能邊讀邊想像課文中描寫的畫面,和同學交流印象最深刻的畫面。積累優美生動的子.4.能仿照課文第六自然段,寫自己經歷過的某個月下情景.教學重點能邊讀邊想像課文中描寫的畫面,和同學交流印象最深刻的畫面。四、教學月亮升起圖,引導學生想像洱海邊月下美景1.引導學生想像畫面,引讀第一至三自然段。(1)教師引讀:秋高氣爽,秋夜月明,月亮從哪兒升起來了?學生讀:洱海。
  • 四年級上冊《走月亮》導學案
    四年級上冊《走月亮》導學案【學習目標】1.會認7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é luán shí róu hé zhuāng jia xiū bǔ( ) ( ) ( ) ( )jiāo guàn cán dòu shuǐ dào shǎn shuò( ) ( ) ( ) ( )2.填上合適的詞語( )的月光 ( )的月盤 ( )的點蒼山( )的小路 ( )的月亮 ( )的鵝卵石
  • 部編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二課《走月亮》預習指導
    全文語言溫暖、畫面溫馨、情景交融,洋溢著濃濃的親情,具有濃鬱的民族特色。 「走月亮」是我國南方地區的習俗:人們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戶外月光下遊玩、散步、嬉戲,稱為「走月亮」。「走月亮」不是在月光下趕路,也不是滿懷心事地走在月光下,而是特意到月光下散步,因此這一說法充滿了詩意。
  • 小學語文:四年級課文《走月亮》中的語文考點
    這一小節,我們談一談小學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篇課文《走月亮》中所包含的知識點和考點。這種疑問就支撐著我們繼續往下進行文本的閱讀,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標題的一大作用,即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其實所謂的「走月亮」是雲南地區的一種生活習慣,即每逢農曆十五的夜晚,月亮又圓又大之際,大夥就三五成群地在月下行走,感受生活和自然的美好,這就是「走月亮」。文章整體結構這篇文章一共有九個自然段,可分為四大部分。
  • 四年級上冊第2課《走月亮》,圖文展示,解決四個基本問題
    四年級上冊第二課《走月亮》,全文畫面溫馨,情景交融,詩情畫意躍然紙上。隨著年級的升高,所學課文漸難,我們該怎樣體會課文中的美好,感受課文中這濃濃的親情呢?我認為理解課文最簡單的做法,是先解決以下四個基本問題。
  • 四年級上冊《語文園地》講解來嘍,看看一單元的知識掌握的怎麼樣
    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四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一》的內容。第一位同學說:「我能根據文章中的描寫想像畫面,如讀《觀潮》,我仿佛看到錢塘江由遠及近奔騰而來的樣子。」第二位同學說:「我還能想像文章中描寫的聲音,如讀《走月亮》,我似乎聽到了潺潺的溪流聲、秋蟲的鳴叫聲。」
  • 四年級上冊《語文園地》講解來嘍,看看一單元的知識掌握得怎麼樣
    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四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一》的內容。【交流平臺】首先,大家看到語文書第十三頁的「交流平臺」,看看圖中的三位同學是如何交流自己的學習心得的呢?第一位同學說:「我能根據文章中的描寫想像畫面,如讀《觀潮》,我仿佛看到錢塘江由遠及近奔騰而來的樣子。」第二位同學說:「我還能想像文章中描寫的聲音,如讀《走月亮》,我似乎聽到了潺潺的溪流聲、秋蟲的鳴叫聲。」
  • 邊讀邊想像畫面,感受自然之美,賞心悅目
    01智慧窗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閱讀重點訓練項目是:邊讀邊想像,感受自然之美;習作重點訓練項目是:推薦一個好地方,寫清楚推薦理由。滾滾而來要完成好這個訓練要求,學習時抓住課文,深深體會景色之美。這是課內學習的一個首要任務。
  • 教師資格考試面試 四年級上冊 第1課 觀潮
    (2)能邊讀邊想像畫面,說出印象深刻的畫面,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美。教學建議:教學時,教師可以先結合「資料袋」介紹一些關於錢塘江大潮的知識,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再讓學生默讀全文,初步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奇」,圍繞「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描寫錢塘江大潮的」這個問題,引導學生整體把握內容,理清課文大致層次。
  •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2課《走月亮》課件及同步練習
    全文語言溫暖,畫面溫馨,情景交融,洋溢著濃濃的親情,具有濃鬱的民族特色。全文共九個自然段。以「走」為線索,寫出途中看到的景物及聯想,帶給讀者詩情般的感受。「啊,我和阿媽走月亮」串聯全文,一詠三嘆讓畫面有了流動感。作者介紹:吳然:雲南人,現代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主要致力於兒童散文和散文詩創作。
  • 四年級上冊2《走月亮》教學設計,情景交融學好課文
    《走月亮》這篇文章大都採用了情境交融的方式來表達作者想念家鄉,想念親人的感情,寓情於景的寫作方式讓讀者感受到親情的美好和家鄉的美麗。"啊,我和阿媽走月亮」這句話是文章的中心句,貫穿全文,使文章成為一個整體。同時,也直接表達出作者渴望再次與阿媽一起去走月亮。
  • 四年級學生這樣學《走月亮》,知識掌握更紮實,附課後同步練習!
    四年級學生這樣學《走月亮》,知識掌握更紮實,附課後同步練習!今天我們為四年級的同學來說一說《走月亮》這篇課文,這也是一篇重點課文,同學們要學習掌握好。《走月亮》這篇課文要求同學們正確認讀8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尤其是「卵」、「填」、「俗」、「稻」要正確書寫,「卵」字左右兩個小點不能丟,「填」字右邊的「真」中間有三橫,「俗」是單人旁,不是雙人旁;注意「稻」的正確筆畫是:撇、橫、豎、撇、點、撇、點、點 、撇、撇、豎、橫、橫折、橫、橫。
  • 四年級學生這樣學《走月亮》,知識掌握更紮實,附課後同步練習
    四年級學生這樣學《走月亮》,知識掌握更紮實,附課後同步練習!今天我們為四年級的同學來說一說《走月亮》這篇課文,這也是一篇重點課文,同學們要學習掌握好。《走月亮》這篇課文要求同學們正確認讀8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尤其是「卵」、「填」、「俗」、「稻」要正確書寫,「卵」字左右兩個小點不能丟,「填」字右邊的「真」中間有三橫,「俗」是單人旁,不是雙人旁;注意「稻」的正確筆畫是:撇、橫、豎、撇、點、撇、點、點 、撇、撇、豎、橫、橫折、橫、橫。
  • 教師資格考試面試 四年級上冊 第12課 盤古開天地
    教學目標:(1)能邊讀邊想像畫面,說出課文中神奇的地方。(2)能講述盤古開天地的過程,交流對盤古的感受。然後通過邊讀邊想像畫面感受故事神奇的想像,結合具體語句交流自己認為神奇的地方,在朗讀、想像、交流有機融合中感受盤古鮮明的人物形象。最後用自己的話完整地講述盤古開天地的過程,在表達中進一步感受盤古為開闢天地勇於獻身的精神。規定問題:(1)同學問,如果路邊有老人摔倒了,要不要去扶?老師說,我也不知道,對此你怎麼看?
  • 永興小學 四(4)班 蔡宇澤《走月亮》《趣種綠豆》
    走月亮永興小學 四(4)班 蔡宇澤 中秋的夜晚,月亮升起來了,從抬頭望著天空,我感覺今年的月亮又大又圓,這讓我想起了一年級時讀過的一句詩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同時也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媽媽給我買的那一盒月餅,每個月餅不僅香甜可口,還包含著媽媽對我無盡的關愛。吃過晚飯,媽媽提議帶我去郊外「走月亮」。當我們漸漸走出閃著霓虹燈的城市時,我突然發現,村裡的水泥路被月光一照,就像披上了一層薄薄的銀紗。
  • 第2課《走月亮》,四年級課文這樣預習效果更佳
    今天我們將要學習四年級上冊第二篇課文——《走月亮》。在學習這篇課文時,先要弄清什麼是「走月亮」——這是一項傳統民俗,中秋夜婦女盛裝出遊,踏月徹曉,謂為「走月亮」。走月亮(四年級上冊)課文內容在學習課文前,先來看看兩個地點名詞「洱海」和「點蒼山」。
  • 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四》,老師詳細備課筆記,很實用
    《語文園地四》共有五個板塊的內容: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書寫提示,日積月累,和大人一起讀。老師在這裡詳細講解每一個板塊的知識點,幫助孩子紮實的掌握應該學會的內容。一、識字加油站。其中,脖、腿、肚、腳,都帶月字旁。關於月字旁,講講它有趣的來歷:一類月字旁的字,與月亮、時間有關,如:明、朝、朦朧等。一類月字旁的字與肉有關,如:腿、肚等。因為月和肉都是象形字,在演變的過程當中,由於他們的圖畫太像了,慢慢的,很多時候就都寫成了月。所以,古文中月字旁也代表肉,表示和身體部位有關。
  • 四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一,預習、複習都用得上
    在學習課文《觀潮》《走月亮》《現代詩二首》《繁星》後,我們來到了四年級上冊的第一個《語文園地》,在《語文園地》中我們將走進「交流平臺」「語句段運用」「書寫提示」「日積月累」,其中日積月累將會學習唐代詩人王維寫的五言絕句《鹿柴(zhài)》。
  • 調動多種感官寫景物——四上《走月亮》課後小練筆寫作指導+精彩片段
    而「所想」指由現實情景引發的一些聯想,這對四年級孩子來說比較難,可以聯想白天或以前發生的情景,可以仿寫《走月亮》第4和第6自然段的例句:哦,阿媽,白天你在溪裡洗衣裳,而我,用樹葉做小船,運載許多新鮮的花瓣…… 哦,阿媽,這不就是我們家的地嗎?春天,我們種的油菜開花了,我在田地裡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飛呀飛……收了油菜,栽上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