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市歐國明名班主任工作室學員
陽山縣白蓮學校
古樂君
班主任是一個班集體的靈魂。班主任工作十分平凡,又是十分有意義的工作。十一月份聽了工作室成員兩節新穎的主題班會課,我深受啟發,為了能搞好本班的班風、學風建設,促進學生團結合作,提高學生班級凝聚力,我嘗試上了一節以節日為主題的主題班會。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時間在每年的12月22日或者23日。冬至也是一個內容豐富的傳統節日。我準備上一節以「濃情冬至,暖心湯圓」為主題的班會課。
班會課前,我提前構思好活動流程,和同事一起探討如何開展活動。構思好方案以後,我就開始編輯教案和課件。我計劃邀請家長和老師一起協助學生製作湯圓。我準備著製作湯圓所需要的材料:糯米粉、餡料、一次性桌布、碗筷和碟子以及湯鍋等。一切準備就緒,於是我便發微信去邀請家長來參加製作湯圓的活動。遺憾的是,多數家長都因為採摘桔子而不能前來參加,讓我有少少失落,
這或許是我平常疏於和家長聯繫的原因。雖然家長未能參加製作湯圓的活動,但我們的主題班會還是如期舉行了。
班會開始,我首先用科普視頻介紹冬至節,讓孩子們對冬至節有初步認識。緊接著介紹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同時,用短視頻介紹製作湯圓的步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學生按耐不住好奇心,蠢蠢欲試。我讓學生邀請一位指導老師協助小組製作湯圓,每個小組都邀請到一位老師協助製作湯圓。指導老師引導學生搓粉團,剛開始學生們並不會搓糯米粉團,要麼水加多了變得黏黏糊糊,要麼水加少了變得松鬆散散。經過多次調試才略有小成。有些學生剛開始怕弄髒手,後來又在學生動員下才幫忙搓湯圓。後來,大家終於把糯米粉搓成糯米糰,給糯米糰釀餡。大家熱情高漲、積極參與,製作出大小不一的湯圓。學生們紛紛把自己製作的湯圓展示給老師看,並要拍照留念起來。
製作湯圓活動完成也快到下課時間,我問學生們有什麼體會、感受。學生都不約而同表達他們的興奮之情,並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這節主題班會雖然不算成功,但是讓學生們體驗到製作湯圓的樂趣。通過設計開展這節班會活動,我深深體會到我們要採取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讓學生體驗更多的集體生活,搞好本班的班風、學風,促進學生團結合作,提高學生班級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