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開了30年的糕點店,老青島人都認它,慄子蛋糕是招牌

2020-12-25 騰訊網

要不是妮妮姐推薦,作為外地人的島島根本不知道中山路附近竟然還隱藏了一家青島最早最有名的蛋糕店。紅寶石這家店是1989年開業的,到現在足足開了30年。

門頭不算大,但蠻醒目的,進去后里面倒挺大的,各種老式的點心放在進門口的貨架上,收銀臺前的櫥櫃裡放的是比較精美的小蛋糕。但總體擺放的東西不多,所以有點空蕩蕩的感覺。店裡的裝修整體看起來有種年代感,而且是帶有豪華感的年代感。難怪妮妮姐說小時候他們如果有誰的生日買的是紅寶石的生日蛋糕,那絕對是高逼格。

進店後只有一個上了年紀的阿姨站櫃檯,服務談不上,只是問什麼答什麼。店裡除了擺放各式糕點外,櫃檯前還擺放了一些小朋友喜歡的玩具、糖果什麼的。

紅寶石家蛋糕分為兩大類,一種是植物奶油的,一種是動物奶油的。櫥柜上的標籤明確給你標明了,根據自己喜歡的口感挑選就好了。第一次到店不知道點什麼,直接看商品標價籤就行。標價籤上有「特色」兩字,就是店裡賣得最好的。

但要說到店裡的主打產品,那一定就是慄子蛋糕了,17塊錢一個,同比他家其他的小蛋糕來說價格小貴。慄子蛋糕用到的奶油是鮮奶油,同比植物奶油,入口即化,口感也更清爽。奶油下面是一層厚厚的慄子泥,入口有很綿密的慄子香甜,偶爾還能吃到顆粒感的板慄,更增加了層次感。裡面的蛋糕胚也是很蓬鬆的,軟軟的,沒有什麼添加劑,吃的都是食物本身的味道。

果斷打包了兩個慄子蛋糕。從塑料打包盒不難看出,他家依舊保持著老式的作風,跟現在歐式糕點店形成鮮明的對比。但也正因為這樣,在老青島人眼裡,紅寶石依舊是他們的紅寶石,吃的糕點也是最初的味道。

7塊錢一個的小鮮奶蛋糕,這種造型的小蛋糕真的只出現在記憶力,沒想到在紅寶石裡面還能看到。瞬間把你拉回了小時候,忍不住也想吃上一塊。

各種中式的糕點,種類其實蠻多的。酥餅、曲奇、麵包...... 都是一盒或者一包裝起來,看起來特別的乾淨。時間倒回一二十年或許他家的東西是貴,但就現在來說,市面上開滿了各種精美的歐式糕點店,同比起來他家價格算是比較親民了。

除此之外,他家依舊做著各式的生日蛋糕,而且分為鮮奶、動物奶油、巧克力、冰淇淋和慄子口味的。就造型而言應該還是老一輩人喜歡的吧。畢竟現在的年輕人更喜歡個性獨特一點的。但他家價格真的是最接地氣的,一個十寸的蛋糕價格也不超200元。

不過就這樣的老式糕點店,雖然東西是真的好吃,但隨著人們對於新鮮事物的追求,如果再一直原地踏步,很難有更大的發展。或許有一天,還會被時代淘汰......

相關焦點

  • 青島最早最有名的蛋糕店,小時候能買上一個它家的蛋糕都是奢侈
    要不是妮妮姐推薦,作為外地人的島島根本不知道中山路附近竟然還隱藏了一家青島最早最有名的蛋糕店。紅寶石這家店是1989年開業的,到現在足足開了30年。第一次到店不知道點什麼,直接看商品標價籤就行。標價籤上有「特色」兩字,就是店裡賣得最好的。但要說到店裡的主打產品,那一定就是慄子蛋糕了,17塊錢一個,同比他家其他的小蛋糕來說價格小貴。慄子蛋糕用到的奶油是鮮奶油,同比植物奶油,入口即化,口感也更清爽。
  • 尋覓老味道:隱匿於鬧市中的「老麵包店」,才是屬於老青島人的味道!
    慄子蛋糕 最後,老闆向我推薦了他家的慄子蛋糕,真是入口即化,冰涼的口感融合著慄子的獨特香味,老闆真是太有才了。 老闆推薦:慄子蛋糕、手工月餅 (三)生活林糕點 地址:市南區河北路8-1號
  • 青島這家火了26年的糕點鋪,天天排長隊,是老青島人兒時的味道
    青島是一座極具魅力的城市,它的魅力源自於海濱城市的風光,青島人們的熱情,還有就是青島的美食,提起青島的美食,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海鮮,其實除了海鮮以外,青島人也喜歡吃甜點,特別是兒時糕點的味道,讓人記憶深刻。
  • 一個德國人在青島開的店,如今成為日本首屈一指的蛋糕店
    德國青年卡爾.尤海姆,從小就學習糕點製作,1908年,22歲的尤海姆在德國的糕點界還默默無聞,此時他從朋友處知道了一個工作機會:博拉姆拜克公司在德國統治下的青島,有一家點心店,正在招聘麵包師。為了得到這份工作,尤海姆決定到青島碰碰運氣。
  • 生活林等老字號再闖市場 曾是青島糕點第一品牌
    是全家人的團聚,是豐盛的大餐,是皎潔的月光,還是那些年我們念念不忘的酥皮老月餅?當我們吃慣了東西南北風味,卻越來越懷念從前的味道。月餅的花樣、中秋賞燈、桂花聞香……即日起,讓我們一起尋訪那些帶給我們感動的中秋青島味道。    今年月餅市場勁吹懷舊風,可青島老月餅的發源地在哪裡?位於河北路上的一眾青年旅社和咖啡館之間,生活林糕點店格外低調。
  • 這些正消失的東西也只有老青島人才能認全了
    因為此處緊靠滄口海港,火車站的正門朝西,下了高高的車站路基,就是著名的青島下街,也就是現在的滄臺路。車站雖小,但在青島人心中卻有著足夠重的分量。因為在一些青島人的心裡,這個百年老站曾是一座橋,這頭是鄉情,那頭是親情。很多青島人坐火車回青島,尤其是長期在外回來的,都有這樣一種體會,過了滄口站,再有半個小時,就到家了。
  • 老青島美味之即墨麻片:色金黃 薄如紙 入口化
    「當時的西店位於西門裡街南,正門上方懸掛書寫著 『老馥鬱齋茶食店』的招牌,店鋪古色古香,紅漆木櫃檯。老馥鬱齋茶食店糕點沿襲蘇州風味並不斷創新,花色品種隨四時節令不同,春節琵琶梗、正月十五元宵、中秋月餅,平時製作油炸蜜餞、瑞餅、翻花、芝麻餅、酥皮、麻片等,其中以麻片為最佳。」孫建章說。    關於麻片,民間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
  • 青島臺東有家「網紅」老店,嘗嘗島城最好吃的「牛角麵包」
    色澤誘人的招牌牛角麵包油酥麵包,青島人習慣稱之為牛角麵包。老青島人大多知道這家20多年的老店,愛上了它幾十年如一日的老味道。老青島人到這裡,有的一買就是幾十個。新品上市常來的客人會驚喜地發現,現在又新推出了幾款西式糕點,布朗尼、蛋撻、日式威風蛋糕和原味曲奇。我是懶遊的故事,和我一起看世界。
  • 蛋糕店暗戰:一個路口5家店有的月銷售30萬才賺錢
    東北角是西點店85℃,西南角是老牌糕點店北京稻香村和知名連鎖西點店A裡西餅,他們差不多在這個路口存在了5年。  改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先是東南角開了家新糕點店臺峽糕點,而後今年6月,西北角又開了一家同為新中式糕點店的東更道雞蛋糕店。巧合的是,這兩個對角此前都曾是經營很多年的鞋店,東南角曾是達芙妮,西北角則是鴻星爾克。
  • 百米街道六家烘焙店 青島烘焙品牌扎堆搶市場
    「奈雪的茶」首創了「茶+軟歐包」的新潮茶飲模式將「一杯好茶+一口軟歐包」的生活方式向全國鋪開,受到年輕人的追捧和喜歡,無論開在哪裡都呈現出火爆排隊的場面。「多元的經營模式,除了能吸引外國顧客,也很符合現在年輕人的消費心理,顧客在注重健康營養的同時,提供舒適漂亮的用餐環境也是我們著力打造的重點之一。」85度c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 青島大學門口開了十幾年的菜館,多少人學生時代青春記憶的味道
    冬日暖陽裡樹影斑駁的牆,很有自己裝修格調的臺北1+1,青島的土著青年或者在青島上了大學留在這裡的人們,太熟悉的一家老店了。最早是在青大的老校區,年頭太久,已不記得是青大幾路了,那家老店,第一次去吃時,感覺特別小資的一家菜館子,名字都這麼有特色,後來嶗山區那邊的新校區也開起來,現在作為社會人員跑去吃,看看周圍青澀的笑臉,有些感嘆,時光荏苒,哈哈。
  • 魔都「慄子蛋糕」地圖!一口……嘗到秋天的味道
    周到君根據點評搜索了魔都慄子蛋糕排名靠前的幾家代表↓註:本篇不含廣告,僅為小夥伴們提供參考。如果你有更喜歡的慄子蛋糕,歡迎留言推薦!土生土長的老上海人,沒人沒吃過凱司令吧?創建於1928年的凱司令,是上海西點的代表之一。
  • 青島這家開業不久的魯菜館,菜量少卻排隊2小時,都是青島老味道
    波螺油子是青島的一條很老的馬路,很多青島人對它有特殊的感情,如今它雖然不在了,但青島人對它有深深的留戀。這家開業不久的魯菜館就用這條老馬路的名字命名,很容易勾起青島人的共鳴,不用做過多的宣傳,就被青島人記住。
  • 青島這家開了30年的老飯館,特色雞心一天能賣100多份
    青島這家開了30年的老飯館,特色雞心一天能賣100多份早就聽說興國苑酒店的大名了,雖然離著家也不算遠,但卻遲遲沒打卡。這次要不是小嫻硬拉著,估計還在拖拉的節奏中吧。這家開了30年的老店,地理位置真的不怎麼樣。房子像是違建的,而且不當道。好在門口有個小院子,開車去的話停車是很方便的。至於店裡的裝修幾乎談不上,木製的桌椅,紅色的桌布,很有年代感,但很乾淨,不管是卡座還是包間都有。老闆說來的人大部分是附近的居民,這兩年在網絡意外走紅,也很多其他區域慕名而來的食客。
  • 老合肥人對奶酥蛋糕的回憶,全靠紅星路上一家開了十幾年的老店
    就這樣,天氣大好的冬日下午2點,在紅星路邂逅了一處老合肥人的甜點秘密基地/ 質樸之下,是十幾年不變的味道/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糕點二字似乎已經直接和法式、精緻、下午茶等詞聯繫起來了。而這家門頭樸素,看上去普普通通的開在菜市旁的糕點店,在老合肥人心目中卻是個「掃地僧」式的存在。棕底黃字的招牌,一間小鋪,簡單的兩個玻璃櫃檯,幾乎沒什麼裝修,就連糕點都簡單的放在最不講究的鐵盤子裡。店裡的糕點都是按斤稱算的,基本沒有什麼包裝,都是拿袋子簡單的裝一下。
  • 論好吃的糕點,天津人最最最有話語權!
    新派糕點 隨著糕點的融合與發展,西式糕點和中式糕點的界限其實並不太明確了,除了天津傳統的老味點心,其他的小編都稱他們為「新派糕點」。 肉鬆小貝深得民心的一款糕點,幾乎每家糕點店都能買到,蛋糕鬆軟,肉鬆是鹹口。
  • 青島開了24年的魯菜館,做的都是老味道,起家竟是市場裡的水煎包
    青島最不缺的就是魯菜了,不管大店小店,魯菜館子遍地都是,畢竟是在大山東境內嘛。仰口路有家做本地菜很厲害的店,據說已經開了整整 24年了,而且起家就靠著菜市場裡的一個個水煎包。進店就會被開放式的廚房和點菜區吸引。
  • 中山路打造青島老字號一條街 88歲海濱店玩復古
    二樓大廳懸掛一塊清末禮部尚書吳育生親筆題寫的「萬源永」招牌,門前是一副「至誠恆久輳集南北貨、仁德本源善結四方賓」的楹聯,木質隔斷是仿古鏤空花格,海珍品陳列方式也全照著88年前的老規矩來……經過為期3個多月的改造,位於中山路上的青島著名老字號、88歲的青島海濱食品店,昨天下午再現出古香古色的「老味道」。
  • 《李姨糕點研究課》:慄子蒙布朗,慄子泥無糖和有糖都各備一些
    導語:生活中一份糕點可以帶來樂趣,製作一份糕點的過程也很有意義,跟隨李姨的腳步一起學習糕點製作,用美味的糕點來充實生活吧!美好的下午茶時光,就應該做上一款小糕點,然後配上一杯濃鬱的咖啡,或者配上一杯香甜的奶茶,看看書,追追劇,亦或者約上幾位朋友一起聊天說笑,多麼的愜意,多麼的悠閒,多麼的恬靜,什麼都不用去想,什麼都不用去做,只要靜靜的想,靜靜的聽,再品嘗著美味,這樣的生活就是我所嚮往的生活,然後每個假期都選上一個旅遊區,去遊一遊,去看一看,去品一品,去嘗一嘗,然後用我的相機記錄下這一刻良辰美景
  • 老家德國,暫住青島,火遍日本,看年輪蛋糕的一生
    ▲ 師傅正在往蛋糕上淋巧克力  圖片來源:https://www.salzwedelerbaumkuchen.de/  圈狀的年輪蛋糕有點大,糕點店會切成規則的梯形賣出去但是,所有的年輪蛋糕都有個共同特點:咬一口,酥脆鬆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