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珠兒媽媽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總是喜歡哭鬧該如何是好?前兩天和朋友聊天的時候他說到,自從寶寶出生後,他最害怕的就是聽到寶寶哭泣的聲音。
因為作為爸爸,他做不到拒絕女兒,都說女兒是爸爸媽媽的貼心小棉襖,朋友面對可愛的女兒一點兒都不忍心責怪,可是孩子哭鬧行為又極為頻繁,夫妻倆對此頭疼不已。
就在昨天晚上,因為寶寶想吃草莓,但是都快要九點了,考慮到孩子發育的問題,馬上就要入睡,還要吃東西對身體不好,於是就委婉的告訴孩子,明天也可以吃,這會兒要睡覺了。
沒說幾句,孩子就哭了起來,看起來傷心不已,寶媽寶爸哄了好一會兒才把孩子哄睡覺。
想給哭鬧時的孩子按下「暫停鍵」,停止寶寶的哭泣行為,這幾個方面家長們要了解,可以輕鬆解決幼兒的哭鬧問題。
1、斥責
訓斥孩子基本上是所有家長都會做的事情,尤其是在孩子無理取鬧,硬是要哭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會抑制不住自己的脾氣,進而對孩子發火,訓斥他。要知道,吼叫教育裡,沒有一個孩子不會受傷,家長對此要重視。
2、不理會
既然孩子愛哭,那就讓他哭吧,反正他只是想吸引我的注意力而已。不少父母是出於這樣的想法,才對哭鬧時的孩子不理不睬的。
實際上,這種方式會造成幼兒安全感流失,對父母信任缺失,逐漸的造成幼兒心理脆弱,玻璃心,容易受傷,心理敏感等,這也是一種傷害。
3、一哭就順從
斥責和不理會是直接的負面傷害,而順從則是從側面傷害孩子,它往往會因為父母的順從而縱容了孩子,使得幼兒成長中形成不好的心理和性格。
比如故意用哭來求得父母的同意,這種嬌縱的性格實際上也是一種負面影響,對於孩子的成長成才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1、帶離當前的環境
孩子為什麼會哭?八成的原因是孩子不被滿足了,所以她才會哭起來,希望通過這樣的方法告訴爸爸媽媽自己有多在乎,自己真的在意。尤其是買買東西的時候,孩子一言不合就哭,簡直讓新爸爸媽媽們措手不及。
對此,李玫瑾教授給過一個教科書式的解答,那就是把孩子帶離當前環境,把他領到安全的環境讓他冷靜,再講道理。
孩子因為不被滿足而哭鬧時,情緒達到了高潮,在這種心情下,家長的道理再好聽他們也聽不進去。所以這是為了保證孩子安全的同時,也給他冷靜的機會,這樣才能好好講道理,說清楚事情的原委。
2、平靜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在穩定的環境中慢慢冷靜下來時,相比於之前暴躁、惱怒的情緒,這個時候他們會格外的冷靜,只是孩子可能會執著於自己的想法,但是能夠不被激憤的情緒影響,家長已經做好了第一步,情緒的穩定可以給溝通提供良好的條件。
此時家長可以選擇看著孩子,給孩子信任,讓他知道雖然自己不認同他的想法,但是對他這個人父母是贊成、認同的。
這樣他們的暴躁會被削弱,有利於父母進行下一步的「理論」,或者說是「談判」。
3、做出解釋和解決方案
有了安全的環境和情況的心態,這個時候家長需要有的就是「講道理」了。
一個人在情緒非常激烈的時候總是會把別人的話聽成不一樣的意思,減少話語裡不利於自己這一面的信息,而忽略那些有道理,卻不利於自身立場的信息。
所以只有在條件滿足的時候,家長的「道理」才有用,否則很容易變成無用的廢話。
那麼,家長從哪兒開始和孩子講道理呢?別指出他的不對,先說說我們的觀點,讓他先消化我們的想法,再指出我們眼裡孩子做的不好,比較不合理的地方。
這樣不會讓他覺得排斥,一開始就是在批評自己,而是能夠慢慢的聽進去爸爸媽媽說的「道理」,進而跟著家長的步伐思考,做到有效溝通。
此外,家長還需要和孩子一起商量解決的辦法,這樣問題的解決便進行到了最後一步。
想讓孩子停止哭鬧,家長做好這3點,防止因情緒、行為等問題,對孩子造成「二次傷害」。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珠兒媽媽日記,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