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準哭」別給哭鬧的孩子按「停止鍵」,巧用4個妙招進行解決

2020-12-18 虎媽陪寶寶成長

文丨虎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位家長在育兒道路上總會遇到很多困擾,孩子哭鬧就是一個大問題。前幾天朋友就倒起了苦水。


她說「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去逛超市的時候就喜歡買玩具,家裡的玩具放滿了一整個衣櫃,有一些玩具買回去甚至根本就沒碰過。有時候我們不給他買,他就直接在超市裡哭鬧,家長好面子又看他小基本也都滿足他了。


可是沒想到這都上小學了還是改不了這個毛病,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想要,沒有絲毫商量的餘地。有時候家長狠下心來不給他買他就哭鬧得更厲害,有時候甚至會傷害自己,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美國發展心理學阿爾黛·索爾特博士說:哭泣是機體在進行重新構建時所做的努力,它是進行自愈的一個程序。哭,是人們釋放內心不滿的方式。等孩子哭夠了,情緒發洩完了,自己也就停下來,努力地調整情緒。因此家長不應給哭鬧的孩子按「停止鍵」,可以嘗試巧用這4個妙招解決問題。

一、契訶夫說:「冷漠無情,就是靈魂的癱瘓,就是過早的死亡。」


很多家長在孩子哭鬧時會置之不理,採用一種冷漠的處理方法;或者父母過於嚴厲,長期強迫孩子停止哭鬧,選擇批評、打罵孩子,強迫孩子不哭,其實這樣並不好:


1. 影響孩子性格發展


家長經常這樣處理孩子情緒,孩子的性格可能會變得弱勢、膽小怕事;孩子會越來越沒有自信、總是焦慮不安;遇事會畏縮不前,不敢說話、不敢見人。

2. 影響親子關係


家長本來是孩子最信任的人,可是一次次視而不見會使孩子喪失對家長的親近。一個成年人都不會想要跟一個不理自己的人分享自己的心情,更不用說一個孩子在長時間遭受漠視後會產生怎樣的一種反叛心理,家長與孩子的關係自然也會變得冷淡。


3. 影響孩子合理宣洩情緒


如果父母一味地直接壓制孩子,只會對孩子今後的心理發展產生消極影響。可能會使他們認為人是不能哭的,甚至一點眼淚都不能有。可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個人都有壓力。這樣只會影響孩子合理宣洩情緒,甚至會讓孩子產生抑鬱、焦慮等心理疾病。

二、孩子為什麼會哭鬧?


1. 生理需求


小寶寶哭,十有八九是生理上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餓了想吃、渴了想喝、尿了不舒服、疼了求安慰。一般情況下很容易找到原因,並對症下藥。


2.規則意識不足


上了幼兒園的孩子則不同,他們的哭,情況複雜得多,原因多種多樣。小朋友可能會因為吃飯途中想要跑去玩玩具沒有得到老師的同意,在地上打滾哭鬧。其根本原因是他還沒有建立好良好的規則意識。

3.情緒發洩


雖然孩子在幼兒園常哭鬧,可是類似的哭鬧情景在父母的看護下同樣發生過,比如不好好吃飯想看電視玩玩具,在陌生環境抱著依戀物或者抱著媽媽,和兄弟姐妹爭玩具等等。一件件在父母眼裡不值一提的小事,卻是孩子心裡天大的大事。一瞬間天都塌了,他們肯定會情緒激動,大哭大鬧。

三、家長可以怎麼做?


1.了解原因


當家長看到孩子哭鬧時,首先需要做到關懷孩子,讓孩子明白就算自己哭鬧時,父母也是站在自己這一方的。


就像紀錄片中,老師給予孩子的輕柔擁抱就能讓孩子的情緒慢慢的穩定下來。在孩子的情緒慢慢平緩下來之後,就需要進行溫柔的詢問,詢問事情發生的緣由,一般來說,孩子是非常願意跟家長或者老師一同完成這一步驟的,因為孩子也希望自己的需求可以被成人所了解。

2.對症下藥


為了解決一件事情,必須先知道它的原因。家長在得知孩子哭鬧的真正原因之後,要選擇合適的方法幫助孩子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隨心所欲,想怎麼辦就怎麼辦,只有對症下藥才能解決「病症」。


3.共情


孩子的情緒慢慢的平緩下來之後,父母也需要共情,儘可能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他的想法,並且由衷的表示對於孩子行為的理解。或許有些孩子哭鬧的原因確實會令人哭笑不得,但家長也儘量不要用嘲諷不屑的眼光去看待,那會對孩子造成「二次傷害」。

4. 耐心溝通


家長要與孩子共同討論解決問題的做法,能讓孩子更加願意去接受家長給出的客觀意見,並且一絲不苟的執行,只有讓事情真正地得到解決,孩子的這次哭鬧行為才算是有意義。


四、總結


孩子的情緒是可以控制的,家長需要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抓住機會,從教會孩子認識情緒、處理情緒,一方面可以鍛鍊孩子的情商,讓孩子更加獨立自主,另一方面也能加深孩子對父母的理解,家庭關係會更加融洽,減少矛盾的發生。


本文由虎媽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孩子哭泣的時候,別再說「不準哭」,聰明媽媽都在用這三個方法
    ,別再說「不準哭」燕楠的寶寶2歲多,正處在撒歡滿地跑的時候。「不準哭」當孩子大哭的時候,心率加快,哭聲也非常高亢,很容易分分鐘把寶媽惹到炸毛。因此,當孩子們哭泣的時候,寶媽們幾乎個個都想趕緊拿個滅火器來「滅火」。1~3歲的孩子們,正處於自我意識產生的萌芽時期,開始逐漸衍生出多種情緒,他們還不擅長表達情緒,因此很多情緒都用哭鬧來代替。
  • 出門旅遊孩子哭鬧不止,這些「止哭」妙招父母可一定要學會
    車上人也很多,天還下著雨,回來的路上走到一半的時候,有個小男孩坐在媽媽腿上一直哭,他的爸爸站在那裡,束手無策,媽媽也是,開始還給孩子說各種好話,後來似乎有點不耐煩的樣子,就看著孩子哭,到最後似乎是提前下車了,車關門的那會兒,我看到小孩笑了,唉,現在帶個娃出去真難。尤其趕上過節人多的時候。人一多,孩子一累,一哭一鬧,大人心情立刻晴轉陰。」
  • 孩子哭鬧時,別只會說「不許哭」,聰明家長會用這4句話代替
    6歲以下的孩子,總是愛哭愛鬧。家長就時刻的想各種辦法不讓他們哭鬧,很多時候都只是束手無策的去哄.還有一些家長會很嚴厲的去呵斥孩子,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不許哭」。孩子哭鬧時,比起「不許哭」,家長說這4句話更管用第一句話:「媽媽知道你不開心,如果你很想哭的話那你就哭吧!」孩子的心裡不開心,哭是非常正常的。身為家長應該理解並且對孩子加以安慰。
  • 想讓孩子停止哭鬧不容易!家長的錯誤做法,容易造成「二次傷害」
    等朋友接完電話回來,看到孩子哭鬧,忍不住指責孩子:「你怎麼又哭,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看到朋友這樣指責孩子我忍不住和朋友說:「你這樣孩子會受到傷害的,你別這樣和孩子說,孩子哭了本來就已經很委屈了,但是這樣的做法還會造成二次傷害。」
  • 李玫瑾教授:當孩子用哭鬧要挾你時,只需做到4不要,輕鬆解決
    文 | 果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尚小時,最大的"武器"就是哭鬧,身體不舒服了會哭、受委屈了會哭、要求不被滿足也哭……那各種響亮的哭聲,簡直是媽媽們的緊箍咒,其他都好說,唯獨孩子用哭鬧來"要挾&
  • 寶寶哭鬧不止,父母別煩躁,三個小妙招讓寶寶安靜下來
    堂姐家的兒子出生已經三個多月了,但是這幾個月裡,堂姐說寶寶天天就是哭鬧,她已經快要支撐不住了。甚至一聽到寶寶的哭聲,她甚至會覺得自己要崩潰了,很多次還動手拍打寶寶。後來跟兩個孩子的媽媽討經驗,才知道寶寶哭鬧也是有原因的,而且這位媽媽還把自己總結的經驗悉數告知堂姐。
  • 孩子在哭也許不是無理取鬧,用更合適的方法讓孩子停止哭鬧!
    這個時候家長們不要覺得他們在無理取鬧就進行一頓打罵,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從解決情緒入手。這種情況下,安慰或者責罵根本無法幫助他們解決眼前的問題,自然也無法讓他們停止哭泣。此時如果做出一些不合理的行為,孩子們就會覺得自己沒有得到尊重,從而會採用哭鬧的方式來進行反抗。此時,家長們如果還採用責備這一老套路,那無疑是在「甩黑鍋」給孩子,不僅無法解決哭鬧的問題,還會惡化親子關係。
  • 想給哭鬧的孩子按「暫停鍵」,家長做好這3點,防止「二次傷害」
    沒說幾句,孩子就哭了起來,看起來傷心不已,寶媽寶爸哄了好一會兒才把孩子哄睡覺。想給哭鬧時的孩子按下「暫停鍵」,停止寶寶的哭泣行為,這幾個方面家長們要了解,可以輕鬆解決幼兒的哭鬧問題。3、一哭就順從斥責和不理會是直接的負面傷害,而順從則是從側面傷害孩子,它往往會因為父母的順從而縱容了孩子,使得幼兒成長中形成不好的心理和性格。比如故意用哭來求得父母的同意,這種嬌縱的性格實際上也是一種負面影響,對於孩子的成長成才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 孩子自卑膽怯,是沒有信心的表現,巧用4個妙招進行改善
    培養自信心,對孩子來說將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從小就很自信,但自信不是天生的。巧用4個妙招進行改善。一、孩子為什麼會對自己沒信心:1.對孩子「哭窮」生活中常常見到很多父母跟孩子「哭窮」,想以此來激勵孩子努力學習。可是貧窮感並不會給孩子帶來積極的心態,反而會帶給孩子自卑感和匱乏感。
  • 想讓孩子停止哭鬧,藉助語言教育效果明顯,家長知道是哪幾句話?
    前言:教育孩子途中,多數家長最害怕的就是他們的哭鬧了。因為小孩大都是不辨是非的,所以哭鬧起來幾乎用盡了力氣,傷害輸出值更是高到離譜,很多家長表示難以駕馭。說真的,孩子在哭鬧時家長確實比較頭疼,好像不管怎麼做,都無法讓他瞬間停止哭泣。
  • 孩子總是喜歡哭鬧,並非是無理取鬧,可能是這4個原因
    因為孩子年齡小無法用語言表達,所以就用哭的方式來告訴家長。有的家長沒有耐心,遇到怎麼哄孩子都哭個不停的情況,就會大聲訓斥,甚至採用暴力打孩子。而沒有理解正確孩子哭鬧的原因,胡亂採取手段,可能會引起孩子更嚴重的哭鬧。
  • 孩子用哭鬧要挾你怎麼辦?李玫瑾教授:做到4不要,就能輕鬆解決
    文/瀟媽聊育兒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會哭,並且哭鬧伴隨著孩子的成長道路,各種哭聲會讓寶媽感覺頭疼,當孩子委屈或者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家長哄一哄就好了,但唯獨孩子用哭鬧要挾家長的時候,家長通常就不知道怎麼處理好了。
  • 孩子容易哭鬧怎麼辦?教你幾招解決孩子的無故哭鬧
    很多孩子在情緒得不到滿足時容易出現哭鬧的現象,這讓家長陷入苦惱:哄吧,好像越哄有時哭的越兇;不哄吧,那就哭得更兇……似乎怎麼處理都是棘手的。小編有幾句建議,孩子哭鬧要分情況,有不合理的地方有及時糾正,如果確然事出有因,那就應該第一時間安撫孩子的情緒。總之,孩子的情緒管理差,寶爸寶媽要對不同情況有所區分。
  • 用這6個小妙招,輕鬆解決打嗝問題
    小寶寶打嗝雖說不是什麼疾病,但看著孩子總是全身一顫一顫的,也的確很心疼。今天家玥月嫂就和寶媽們分享下,怎麼做能幫小寶寶緩解打嗝?5個小妙招,幫新生兒緩解打嗝1、拍背餵奶把寶寶抱起來,給寶寶胸部蓋上小被子,然後用手輕柔地給寶寶拍背,然後,用奶瓶給寶寶餵點溫奶。
  • 童書育兒:《哭了》——孩子哭鬧的原因和解決辦法
    小嬰兒的哭是在表達訴求,並不是鬧脾氣,他們還不懂得鬧脾氣。嬰兒不需要哄,你只需要去檢查,他的尿片是不是溼了,是不是冷了、熱了,餓了,身體不舒服了,外界太吵了,被嚇著了,或者是因為父母爭吵感到害怕了…找到原因就可以解決孩子的哭鬧。嬰兒要抱著睡、奶著睡的,基本上都是父母對孩子的哭鬧行為有一種誤解,錯失了培養孩子良好睡眠的時機。
  • 媽媽:一個眼神就讓孩子停止哭鬧!專家:這方法太愚蠢
    媽媽:一個眼神就讓孩子停止哭鬧!專家:這方法太愚蠢小明媽媽經常泡麻將館,麻將館裡很多媽媽帶著孩子來打麻將,孩子一哭鬧,媽媽只需要站起來對著孩子嚴厲的瞪一眼,孩子立刻安靜。孩子怕的,不是這個眼神,而是不按照眼神的指示執行所帶來的後果:挨打!情緒要用語言來表達,而不是用哭鬧來要挾從小到大,沒有人教過孩子,如何用正確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當孩子用發脾氣和哭鬧來表達情緒時,父母一般會用壓制或者置之不理來處理,用壓制的方法以後,並沒有讓孩子停止哭鬧,反而哭鬧得更厲害了。於是,父母就把孩子丟在一邊,直到孩子哭累了,自己停止。
  • 孩子一言不合就「哭鬧",別只會哄,家長做好這4點教出好孩子
    面對孩子的哭聲,大部分家長都比較狠心,就讓孩子一直哭,認為孩子哭累就會停止。其實愛哭並非孩子的壞習慣,而是孩子的情感需要家長好好地呵護,面對孩子哭泣的行為,家長應該時刻去調整自己的態度,讓孩子在自己哭泣的時候,可以獲得家長正向的安撫。
  • 5秒鐘讓孩子停止哭鬧的方法,作為父母你還沒學會嗎?
    面對動輒以哭鬧來表達自己情緒的寶寶,新手爸爸媽媽們總是感到困擾不已。雖說愛哭鬧是正常現象,不讓嬰兒、特別是8個月前的嬰兒哭鬧,就如同禁止成年人說話、發表自己的感受一樣,是毫無道理的,但寶寶哭鬧不停也令人頭疼的。有什麼辦法能讓寶寶儘快安靜下來乖乖不哭嗎?
  • 孩子一不順心就知道哭,家長可以用這2個妙招試試,很管用
    於是大家一起討論,找到了2個比較好用的小妙招,試了試還很管用,因此分享給大家。所以這句話說出來基本沒有多大用,以後家長們要少說。但是很多家長看到哭泣的孩子都會有點詞窮,不知道到底該怎麼辦,該說什麼,其實可以改說這些話:「你想哭就哭吧,不過你哭完之後還是要把該做的事情做完。」(比如沒寫完的作業、沒背完的書等,這句話在孩子遇到一些挫折想放棄而哭泣時用。)「別傷心,爸爸/媽媽一直都在。」(這句話在孩子受到欺負而傷心哭泣時用。)
  • 「這麼點小事,有什麼好哭的」:我們憑什麼不準孩子哭
    有時候,孩子哭只是在表達自己的情緒,而父母不問緣由的制止,很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換句話說,我們憑什麼不準孩子哭。曾經在網絡看到這樣一個事例,孩子的名字我不記得了,為了述說清楚,暫且就叫小向吧。小向的家在農村,從小跟著奶奶生活。或許是奶奶咄咄逼人性格的原因吧,小向平時無論做什麼都不能討奶奶的歡心,讓奶奶滿意。有時小向找不到東西,奶奶就會破口大罵:「你有什麼用?連個東西都找不到,是不是眼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