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文共2093字,閱讀時間約3.3分鐘
孩子的臉,六月的天——說變就變,相信帶過娃的所有寶媽寶爸們對這句話一定深有感觸,之所以有那麼多的人討厭帶娃,就是因為娃動不動就哭鬧的這種行為太過無理取鬧,每每遇到這種情況,很多成年人都束手無措,因為無論是採用「懷柔教育法」,還是採用「吼罵教育法」,都起不了任何作用,相反,這些「熊孩子」只會哭得更加厲害。
同事小張的孩子就是如此,別的小朋友巴不得自己的爸媽別管著自己好到處玩耍。但她的孩子卻恰恰相反,非常黏人,恨不得每分每秒都陪在小張旁邊,只要小張要加班無法陪她,就開始哭鬧。
可小張也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成長環境才這麼起早貪黑地工作,自然而然地會覺得娃這種行為無理取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小張試過大聲責備,也曾試過溫和地和她講道理,但最終都以失敗收場。
不是所有哭鬧都是在無理取鬧
大部分的成人的確會給孩子類似的行為貼上「無理取鬧」的標籤,然而孩子動不動就大哭的行為真的屬於無理取鬧嗎?
我認為就小張的情況來看,就不能把所有的錯都推在孩子身上。盧梭曾說過:「要尊重兒童,不要急於對他作出或好或壞的評價。」不是所有的哭鬧都屬於無理取鬧,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我們更能夠發現真正的原因,進而有針對性地解決他們哭鬧的問題。
第1, 自身有情緒,又沒有能力排解
成年人早就被社會「教育」過,所以能夠在一定的場合控制自己的情緒,也許這種能力在大多數成年人看來屬於「小兒科」,但是小孩子執行起來卻沒那麼容易,因此,當他們有情緒的時候往往會選擇自己最熟悉的方式——即哭鬧來進行排解。這個時候家長們不要覺得他們在無理取鬧就進行一頓打罵,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從解決情緒入手。
第2, 看似哭鬧,其實是在尋求幫助
正如他們不知如何排解自己的情緒一樣,當他們碰到問題又不知該如何是好時,也同樣會想著哭鬧。表面上看來是在「惹麻煩」,實際上是因為不知道該如何解決麻煩才會做出此種行為的,真正的目的是想要引起他人的注意,希望他人能夠對自己伸出援助之手。
這種情況下,安慰或者責罵根本無法幫助他們解決眼前的問題,自然也無法讓他們停止哭泣。
第3, 無法得到尊重,通過哭鬧進行反抗
有的父母只是因為生養了孩子才擁有了父母的身份,但其本身的思想、行為其實並未達到合格父母的標準。此時如果做出一些不合理的行為,孩子們就會覺得自己沒有得到尊重,從而會採用哭鬧的方式來進行反抗。
此時,家長們如果還採用責備這一老套路,那無疑是在「甩黑鍋」給孩子,不僅無法解決哭鬧的問題,還會惡化親子關係。
面對孩子的哭鬧,你可以這麼做
無論問題是出在父母身上還是孩子身上,這種「哭鬧大戲」必須要制止,在解決這個問題上,我推薦家長們去閱讀一下《孩子動不動就哭鬧怎麼辦》這本書,該書中提到的幾個方法還是非常有採納價值的,下面即將介紹的3種方法就有該書中所提到的。
首先,如果問題確實出在孩子身上,那麼父母們可以直接用合理的後果來回應孩子。比如說當娃在自己有很多玩具的情況下,依然想要在商場以吵鬧的方式獲得更多的玩具,父母可以採用直接帶他們回家,並且短時間內堅決不帶他們去商場的方式來進行後果回應。
通過這種方式讓其明白動不動就哭鬧的行為會給自己帶來絕對不喜歡看到的後果。次數一多,自然能夠在他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達到杜絕哭鬧的效果。
其次,家長們還可以教給孩子,比哭鬧更好的發洩情緒的方法。大多數的"愛哭鬼",其實並不知道哭鬧不是發洩情緒的好方法這個道理,相反他們堅信這是自己唯一能夠走的途徑。
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們需要帶領他們認識各種情緒從而引導其進行合理排解,比如通過閱讀《小豬呼嚕勵志性格養成全10冊》一書,先讓娃認識情緒,將情緒合理化,教會孩子正確發洩情緒,養成好性格,點擊上方鏈 接可下 單帶回家哦!
最後,孩子哭鬧的原因不免出在父母身上,這個時候父母就需要及時反省自己,採用尊重的方式和他們相處,具體體現在,耐心地聽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他們頭上,在合理的情況下支持他們做出決定等等;
凌晨媽媽來叨叨: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斷提高教育技巧。」
在解決孩子哭鬧一事上也是如此,安慰和責備或許奏效,但是它們不是唯一的教育技巧,因為不是所有的哭鬧都是因為孩子傷心或者調皮所導致的,倘若他們不是傷心或者在無理取鬧,安慰和責罵又怎麼會有用呢?不僅無法緩解,還會惡化問題。家長們要做的是去發現哭鬧背後的真正原因,對症下藥般地用更為合適的方法去解決讓孩子困擾的問題,從而達到止哭的效果。
一位凌晨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倆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帶給您一點幫助!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連結一:小學班級換老師,家長擔心孩子不適應,網友:鬧過也沒用
相關連結二:孩子孝順父母卻不領情,家長是怎麼把孩子養成「白眼狼」的?
相關連結三:善良才會更幸福,培養孩子「善良感」,哈佛心理學家五點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