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哭也許不是無理取鬧,用更合適的方法讓孩子停止哭鬧!

2020-12-20 凌晨媽媽育兒

文|全文共2093字,閱讀時間約3.3分鐘

孩子的臉,六月的天——說變就變,相信帶過娃的所有寶媽寶爸們對這句話一定深有感觸之所以有那麼多的人討厭帶娃,就是因為娃動不動就哭鬧的這種行為太過無理取鬧,每每遇到這種情況,很多成年人都束手無措,因為無論是採用「懷柔教育法」,還是採用「吼罵教育法」,都起不了任何作用,相反,這些「熊孩子」只會哭得更加厲害

同事小張的孩子就是如此,別的小朋友巴不得自己的爸媽別管著自己好到處玩耍。但她的孩子卻恰恰相反,非常黏人,恨不得每分每秒都陪在小張旁邊,只要小張要加班無法陪她,就開始哭鬧

可小張也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成長環境才這麼起早貪黑地工作,自然而然地會覺得娃這種行為無理取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小張試過大聲責備,也曾試過溫和地和她講道理,但最終都以失敗收場

不是所有哭鬧都是在無理取鬧

大部分的成人的確會給孩子類似的行為貼上「無理取鬧」的標籤,然而孩子動不動就大哭的行為真的屬於無理取鬧嗎?

我認為就小張的情況來看,就不能把所有的錯都推在孩子身上。盧梭曾說過:「要尊重兒童,不要急於對他作出或好或壞的評價。」不是所有的哭鬧都屬於無理取鬧,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我們更能夠發現真正的原因,進而有針對性地解決他們哭鬧的問題。

第1, 自身有情緒,又沒有能力排解

成年人早就被社會「教育」過,所以能夠在一定的場合控制自己的情緒,也許這種能力在大多數成年人看來屬於「小兒科」,但是小孩子執行起來沒那麼容易,因此,當他們有情緒的時候往往會選擇自己最熟悉的方式——即哭鬧來進行排解。這個時候家長們不要覺得他們在無理取鬧就進行一頓打罵,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從解決情緒入手

第2, 看似哭鬧,其實是在尋求幫助

正如他們不知如何排解自己的情緒一樣,當他們碰到問題又不知該如何是好時,也同樣想著哭鬧表面上看來是在「惹麻煩」,實際上是因為不知道如何解決麻煩才會做出此種行為的,真正的目的是想要引起他人的注意,希望他人能夠對自己伸出援助之手

這種情況下,安慰或者責罵根本無法幫助他們解決眼前的問題,自然也無法讓他們停止哭泣

第3, 無法得到尊重,通過哭鬧進行反抗

有的父母只是因為生養了孩子才擁有了父母的身份,但其本身的思想行為其實並未達到合格父母的標準。此時如果做出一些不合理的行為,孩子們就會覺得自己沒有得到尊重,從而會採用哭鬧的方式來進行反抗

此時,家長們如果還採用責備這一老套路,那無疑是在「甩黑鍋」給孩子,不僅無法解決哭鬧的問題,還會惡化親子關係

面對孩子的哭鬧,你可以這麼做

無論問題是出在父母身上還是孩子身上,這種「哭鬧大戲」必須要制止,在解決這個問題上,我推薦家長們去閱讀一下《孩子動不動就哭鬧怎麼辦》這本書,該書中提到的幾個方法還是非常有採納價值的,下面即將介紹的3種方法就有該書中所提到的。

首先,如果問題確實出在孩子身上,那麼父母們可以直接用合理的後果回應孩子。比如說當娃在自己有很多玩具的情況下,依然想要在商場以吵鬧的方式獲得更多的玩具,父母可以採用直接帶他們回家,並且短時間內堅決不帶他們去商場的方式來進行後果回應。

通過這種方式讓其明白動不動就哭鬧的行為會給自己帶來絕對不喜歡看到的後果。次數一多,自然能夠在他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達到杜絕哭鬧的效果。

其次,家長們還可以教給孩子,比哭鬧更好的發洩情緒的方法。大多數的"愛哭鬼",其實並不知道哭鬧不是發洩情緒的好方法這個道理,相反他們堅信這是自己唯一能夠走的途徑。

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們需要帶領他們認識各種情緒從而引導其進行合理排解,比如通過閱讀《小豬呼嚕勵志性格養成全10冊》一書,先讓娃認識情緒,將情緒合理化,教會孩子正確發洩情緒,養成好性格,點擊上方鏈 接可下 單帶回家哦!

最後,孩子哭鬧的原因不免出在父母身上,這個時候父母就需要及時反省自己採用尊重的方式和他們相處,具體體現在,耐心地聽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他們頭上,在合理的情況下支持他們做出決定等等;

凌晨媽媽來叨叨: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斷提高教育技巧。」

在解決孩子哭鬧一事上也是如此,安慰和責備或許奏效,但是它們不是唯一的教育技巧,因為不是所有的哭鬧都是因為孩子傷心或者調皮所導致的,倘若他們不是傷心或者在無理取鬧安慰和責罵怎麼會有用呢?不僅無法緩解,還會惡化問題。家長們要做的是去發現哭鬧背後的真正原因對症下藥般地用更為合適的方法去解決讓孩子困擾的問題,從而達到止哭的效果。

一位凌晨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倆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帶給您一點幫助!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連結一:小學班級換老師,家長擔心孩子不適應,網友:鬧過也沒用

相關連結二:孩子孝順父母卻不領情,家長是怎麼把孩子養成「白眼狼」的?

相關連結三:善良才會更幸福,培養孩子「善良感」,哈佛心理學家五點建議

相關焦點

  • 孩子哭是在無理取鬧?背後原因有五個,第一個讓人心疼
    無理取鬧其實完全沒事找事的孩子很少,寶寶但凡哭鬧,一定有它發生的原因,並非毫無緣由地就開始哭。很大的概率是父母忽視,沒有注意到引起孩子哭鬧的原因。哭是孩子表達情緒最為常見的方式,但哭背後的原因卻常常被我們忽視。
  • 媽媽:一個眼神就讓孩子停止哭鬧!專家:這方法太愚蠢
    媽媽:一個眼神就讓孩子停止哭鬧!專家:這方法太愚蠢小明媽媽經常泡麻將館,麻將館裡很多媽媽帶著孩子來打麻將,孩子一哭鬧,媽媽只需要站起來對著孩子嚴厲的瞪一眼,孩子立刻安靜。孩子怕的,不是這個眼神,而是不按照眼神的指示執行所帶來的後果:挨打!情緒要用語言來表達,而不是用哭鬧來要挾從小到大,沒有人教過孩子,如何用正確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當孩子用發脾氣和哭鬧來表達情緒時,父母一般會用壓制或者置之不理來處理,用壓制的方法以後,並沒有讓孩子停止哭鬧,反而哭鬧得更厲害了。於是,父母就把孩子丟在一邊,直到孩子哭累了,自己停止。
  • 孩子總是喜歡哭鬧,並非是無理取鬧,可能是這4個原因
    因為孩子年齡小無法用語言表達,所以就用哭的方式來告訴家長。有的家長沒有耐心,遇到怎麼哄孩子都哭個不停的情況,就會大聲訓斥,甚至採用暴力打孩子。而沒有理解正確孩子哭鬧的原因,胡亂採取手段,可能會引起孩子更嚴重的哭鬧。
  • 「這有什麼好哭的?」,父母的不理解,會讓孩子更「無理取鬧」
    遇到孩子在公開場合突然因為某些原因「無理取鬧」時,父母應該怎麼辦?大多數時候父母都會覺得很沒有面子,不準孩子大哭大鬧,或者恐嚇說:「你再哭,我就把你一個人扔在這裡」「這有什麼好哭的」「你再哭試試」等諸如此類的話。
  • 「不準哭」別給哭鬧的孩子按「停止鍵」,巧用4個妙招進行解決
    有時候家長狠下心來不給他買他就哭鬧得更厲害,有時候甚至會傷害自己,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哭,是人們釋放內心不滿的方式。等孩子哭夠了,情緒發洩完了,自己也就停下來,努力地調整情緒。因此家長不應給哭鬧的孩子按「停止鍵」,可以嘗試巧用這4個妙招解決問題。
  • 「再哭大灰狼會把你吃掉!」還在用嚇唬的方法,讓孩子停止哭鬧?
    「不許再哭了,再哭大灰狼會把你掉!」「如果你還繼續哭,我就把你賣給外邊那個收廢品的老頭!」……作為父母,你有沒有用這樣的方法,狠狠地威脅過正在哭鬧的孩子呢?如果你曾經這樣做過,請一定要停止繼續這種行為,恐嚇的方式雖然能讓孩子因為害怕而暫時安靜下來,但是會在孩子的心裡種下恐懼的種子。孩子會越來越不敢表達自己的情緒,更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他會慢慢的變得自卑,膽怯,這個結果絕對不是你想要的。
  • 孩子的哭只是一種無理取鬧嗎?讀懂孩子的哭聲,不阻止孩子哭泣
    一個人心裡壓抑的時候,哭上一場之後,心裡會暢快一些,就何況是個孩子了。孩子的哭泣,不應該只認為是一種無理取鬧,我認為孩子哭時不應阻止,也不要忽視不管,這是他發出的信號。01為什麼會越哭越嚴重?因為孩子聽到父母的話中,傳達給孩子的信號,孩子只關注到語言是「還哭沒完了」、「憋回去」、「我就打你了」。這些話語,傳達給孩子的信號:是威脅、恐嚇和害怕,所以孩子聽完會越哭越嚴重。這些話中,父母說話的本意沒有表達出來,反而讓孩子更擔心和緊張。
  • 孩子一哭,大人就沒轍了:立刻停止,否則孩子更暴力!
    哭是孩子一出生就會使用的表達情緒、需求的方法。孩子還是新生兒的時候,就用哭的方式告訴大人,他餓了、渴了、尿了、拉了、想抱抱了。哭也是人類發洩情緒的一種方式,可以讓人平復內心的悲傷。可是哭的多了,竟就成了武器,豆豆就是這樣一個把哭當成了武器的孩子。
  • 做好五點,你可以用行動告訴孩子:無理取鬧贏不了
    現在,明明已經五歲了,每每爸爸媽媽想要控制一下他無理取鬧的行為時,他立刻就會變本加厲地大哭大鬧,直到聲嘶力竭,甚至哭得背過氣去,情形十分「慘烈」,疼愛他的爸爸媽媽幾乎每次都是他的「手下敗將」。這個時期的孩子無法位思考,也無法體諒、理解他人。但是3歲以後,孩子就應當清楚地明白世界不是圍繞著自己旋轉的。這個時候的孩子,如果別人不能滿足或者配合自己,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理性地分析對待現實情況。
  • 孩子「無理取鬧」不聽話,試試用這3個方法,這比「打罵」更管用
    孩子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就會撒嬌耍賴,如果能學會這幾個招數,一定會讓孩子不再無理取鬧。 朋友經常會吐槽自己的兒子,一言不合就用哭鬧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做事情必須得達到目的才肯罷休。 比如,前段時間接他放學回家,他突然想喝水,但是水杯裡面沒有水,明明還有一個路口到家就可以喝了,可是孩子非得要求媽媽去商店給他買。
  • 36計不如孩子的「哭計」,父母該學會的應對孩子「哭鬧」的上上計
    這種方法雖然能短暫的讓孩子停止哭泣,大人們也能適當的鬆一口氣,但是長期下去,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形成「哭鬧——滿足——再哭鬧——再滿足……」的惡性循環,孩子未來可能學會通過「哭鬧」獲取心儀的東西。特別是年齡小的孩子,絕對不能直接推開孩子讓他「快閉嘴,別哭了」,當你理解安撫了孩子,他才能緩解激烈的情緒,停止哭泣聽你說話。
  • 三歲孩子愛哭鼻子,哄也不是打也不是,父母不妨試試這種方法
    一味的哄只會縱容孩子,一味的打只會激起孩子更激烈的抵抗,真正有效的方法是兩者結合。張老師的好辦法就是在孩子哭鬧的時候說這些話。 這番話是在告訴孩子,哭沒有錯,錯的是你一直哭,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父母要讓孩子明白一件事,嘴巴是用來說的,遇到事情要學會用嘴巴表達自己的訴求,而不是一味的哭。
  • 2歲孩子無理取鬧,是爺爺奶奶袒護導致嗎?搞清原因比埋怨更重要
    當老人習慣性、無原則袒護孩子時,孩子確實會無理取鬧。但是很多時候,孩子的無理取鬧,並不是老人一手造成的。這個案例告訴我們,父母親自帶孩子,孩子也一樣無理取鬧。我家2歲多的孩子也是如此,在爺爺奶奶面前反而更乖巧一些,見到媽媽反而喜歡哭鬧。人們都說「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三場」,其實孩子在媽媽身邊,更容易發洩情緒。因為媽媽才是最讓他感到安全的人,在別人面前壓抑自己,見到媽媽才能釋放自己的情緒。
  • 孩子遇事愛哭,面對愛"哭"體質的孩子,家長使用這種方法很有效
    林志穎決定不能由著孩子的性子,於是採用冷處理的方式對待,但是森碟的體力很好,哭聲持續了很長時間都不停止,最後編導不得不出面安撫。當然,孩子越來越大,如果一點小事就用哭來表達,這是情緒表達不適當。所以,我們要教導的不是叫孩子不哭,而是教他:應該在適當的時候哭,而且不該哭的時候不要哭。那麼,我們也要了解:為什麼孩子總是哭得不是時候?才能夠適當協助他們管理情緒。
  • 「孩子遇到娘,沒事哭三場」孩子哭鬧的原因,真的不是媽媽的嬌慣
    俗話說「孩子遇到娘,沒事哭三場」,相信很多媽媽們也都有過同樣的經歷,孩子跟著爺爺奶奶的時候很乖,一旦見了自己便開始「無理取鬧」,其實孩子哭鬧的原因有很多,但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媽媽的嬌慣。其實絕大部分的孩子和別人在一起的時候不是乖巧,而是懂事和討好,他們不相信別人,更不敢去觸碰別人的底線。
  • 公共場合無理取鬧,孩子的「表演心理」,可以用這3個方法解決
    沒想到孩子愈加「猖狂」,連聲大喊「壞媽媽,不給我買玩具!」之後我用了各種「緩兵之計」,孩子的情緒才得以平復,答應和我去買菜,我順便買了孩子喜歡吃的零食和水果,孩子逐漸忘記了對玩具飛機的留戀。晚飯後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孩子喜歡在公共場合無理取鬧呢?
  • 孩子哭鬧,別動不動就講條件,厲害的寶媽3句話就讓孩子停止哭鬧
    導讀:孩子哭鬧,別動不動就講條件,厲害的寶媽3句話就讓孩子停止哭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哭鬧,別動不動就講條件,厲害的寶媽3句話就讓孩子停止哭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哭鬧超過幾歲不能哄?比我們想像得要早,表現比年齡更重要
    為此,我又查閱了一些資料,孩子哭鬧,到底要不要哄,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不能絕對不管,也不能過度的管,3歲並不是最低分水嶺的年齡,當然更重要的還是看表現。孩子哭鬧超過幾歲不能哄?在這裡說這個年齡的目的,就是告訴朋友們不要以3歲為界限,要從8個月左右就要關注孩子的哭鬧,不能一味順著「哄」而是合理的「管」。表現比年齡更重要孩子哭鬧到底哄不哄,除了參考孩子的年齡外,更重要的是要看孩子的表現,孩子有些需求要哄,有的需求卻不能哄。
  • 幼兒撒潑耍賴哭鬧,家長鬧心,這幾種方法幫孩子改掉壞毛病
    那麼孩子以後在想要達到什麼要求,就會想想媽媽會同意嗎,然後孩子會用商量的口氣和家長說,而不會無理取鬧如果家長一昧的滿足,那孩子就會提出更多的無理要求,不滿足就會用哭鬧來要挾家長達到目的。從而助長了無理取鬧的行為會更加嚴重!在家裡一會要吃這一會又要那,到了睡覺的時候哭鬧不睡,成了小霸王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 孩子一哭鬧就發火動粗去制止?受不了孩子哭是種病,得治!
    一位孩子媽媽發來了這樣的問題。怎麼辦?方法很簡單:孩子想哭就讓他哭,你想去廁所就直接去廁所唄!讓孩子爸爸看著孩子別讓他跟著去,在你去過廁所後,回來安撫一下孩子,繼續和他玩兒遊戲,那麼這件事情也就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