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五點,你可以用行動告訴孩子:無理取鬧贏不了

2020-10-20 老涵的爸B

明明的媽媽近來對明明的越來越不懂事非常頭疼。明明爸爸媽媽很晚才要孩子,所以全家上下對孩子寶貝得不行。

明明小的時候,要是想要什麼玩具,想吃什麼糖果,一哭鬧家人會立刻無條件地滿足。兩3歲時,他在商場玩具櫃檯哭鬧不走,奶奶立刻給他買了新的小汽車玩具,而實際上,他已經有一整箱的小汽車玩具了;當他三四歲還在超市食品區打滾哭鬧的時候,儘管他已經有齲齒一年多了,爸爸還是給他買了他喜歡的巧克力和糖果。

現在,明明已經五歲了,每每爸爸媽媽想要控制一下他無理取鬧的行為時,他立刻就會變本加厲地大哭大鬧,直到聲嘶力竭,甚至哭得背過氣去,情形十分「慘烈」,疼愛他的爸爸媽媽幾乎每次都是他的「手下敗將」。

但是,明明的媽媽清楚地知道孩子這種無理取鬧行為,能助長他的自私、任性、耐性差等壞脾氣,如果任由他發展下去,將來明明的性格、和人交際的能力等社會適應能力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這是一個十分嚴峻的情況。

心理學研究表明,3歲以前的孩子的自我意識非常重要。凡事會以自己為中心,只要自己想要什麼,就必須得到滿足。這個時期的孩子無法位思考,也無法體諒、理解他人。但是3歲以後,孩子就應當清楚地明白世界不是圍繞著自己旋轉的。這個時候的孩子,如果別人不能滿足或者配合自己,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理性地分析對待現實情況。

對已經養成「壞毛病」的孩子,媽媽應該如何重新引導其「正確發展」呢?

第一,當孩子無理取鬧亂發脾氣時,媽媽先不要和孩子爭論對錯,而是先要表示理解他的憤怒、失望等情緒,然後把他帶離那種環境,讓他遠離讓他發脾氣的環境、事物或者,讓孩子平靜下來。比如上面的案例中,若明明再次耍賴索要小汽車玩具時,媽媽在拒絕他的這種不合理的要求之後,可以將他先帶離商場,找個安靜的地方讓他盡情地哭鬧發洩他的不滿

第二,幫助孩子改善情緒自控能力。當孩子的期待得不到滿足而大發脾氣時,讓他說出自己的不滿,或者哭喊出來,然後讓他一個人靜待一會兒,如果他不願意說,那麼媽媽就要抱著他什麼話也不說,靜靜地陪他待上一會兒。

第三,用行動和語言告訴他,無理取鬧贏不了。當孩子大喊大叫時,媽媽先不要與他爭執,待他「中場休息」時,先用平靜的語調告訴孩子什麼是合理的要求,爸爸媽媽對孩子合理的要求一定會滿足,什麼是不合理的要求,為什麼不合理,對這類要求,爸爸媽媽是絕對不會妥協的;然後媽媽通過實際行動,向他證明,上面的話不是隨便說說的。如果孩子根本聽不進去,只是一味地大哭大鬧,這時媽媽可以採取置之不理的方法,讓他盡情地哭鬧,但絕不妥協。這樣過一會兒,孩子就會發覺哭鬧不僅很累,還沒什麼用,自然而然會停止。如果媽媽能堅持這樣的教育方法,孩子就能漸漸地改掉無理取鬧的壞習慣。

第四,在平時的生活中,重視榜樣的力量。孩子別善於模仿,情緒極易受到感染。媽媽可以利用生活中、電視中及故事中的「好孩子」形象來教育孩子,充分發揮榜樣的模範作用。讓孩子明白懂事的孩子讓人喜歡,而無理取鬧的孩子讓人討厭,使孩子的行為向好的方面發展。然後,媽媽要引導孩子了解爸爸媽媽的工作,了解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辛苦,讓孩子能主動關心家人,體諒家人的不容易。不要剝奪孩子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的權利。

第五,家庭成員的教養態度要一致。在對待孩子無理取鬧的教育問題上,家庭成員的態度如果有分歧,孩子就會「鑽空子」,針對不同成員採取不同的方法,這樣不僅教育效果大打折扣,還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一旦孩子有「懂事」行為,媽媽一定要及時給他具體積極的鼓勵。以強化孩子對理性行為及思維方式的認知和掌握,不斷放大寬容、體諒等懂事行為的積極效果。

相關焦點

  • 當孩子無理取鬧時,可以這樣做
    在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時,首先家長應該及時克制自己的情緒,先嘗試和孩子溝通。孩子會出現無理取鬧的表現,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沒有做到位,孩子只能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抗議和表達,那麼這個時候你就要嘗試著心平氣和地和孩子好好聊一聊,讓孩子平靜下來,詢問他這樣的表現是為什麼,從而進一步去了解它。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也需要注意方法,孩子在無理取鬧的時候,站在你的角度上去講道理,孩子是聽不進去的。
  • 公共場合無理取鬧,孩子的「表演心理」,可以用這3個方法解決
    周末帶孩子逛街,在廣場休息時,一個男孩手裡抱著遙控飛機從我身邊走過。孩子看著遙控飛機漸漸遠去,用羨慕的語氣對我說:「媽媽,那個玩具飛機好漂亮,我也要買」。想到前幾日老公剛給孩子買了玩具汽車,便拒絕了孩子的請求,「小姑娘玩什麼遙控飛機,休息一會媽媽帶你去買菜。」
  • 孩子無理取鬧怎麼辦?
    這個效應告訴我們,有負面情緒的時候不要一味地壓制,像工人那樣合理地宣洩出來,對健康和提升效率都有好處。孩子也是一樣的。我們眼中的無理取鬧,都不是無緣無故的。讓他們鬧彆扭的原因,正是那些孩子說不出口,又不知道如何排解的負面情緒。假如我們能及時地幫孩子排解情緒,他們就會像霍桑工廠的工人那樣心情愉悅,做什麼都積極、配合,不會再無緣無故「找茬」了。
  • 管教不聽話、無理取鬧孩子的幾點建議!
    如果你稍加留意,會發現孩子所犯的過幾乎一再重演,如果你能善加預防或處理,不聽話或犯過的情形就會減少。父母可能一再怒斥孩子關門的噪音,其實你只要加個軟墊做緩衝,讓音量減小,指責他的次數也就相對減少。若孩子一再把鑰匙弄丟,你可能會光火地罵他「粗心!」其實該做的是用一條夠長的細繩,把鑰匙系在書包裡。兄弟姊妹經常吵架告狀,該檢討的是父母的態度,有沒有引致孩子們爭寵的人際失衡。
  • 孩子無理取鬧,任性,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幫你贏得孩子
    《正面管教》裡指出其實孩子是通過不良行為來告訴我們:我只是想有所歸屬。在孩子被接到爺爺奶奶家時,孩子心裡就發生了變化,她認為媽媽不要她了,用無理取鬧來抗議,讓媽媽再次注意到她。然而這時父母千萬要忍住,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的行為,你就能發現他這樣做的錯誤目的。這是個報復的行為,孩子的歸屬感受到了威脅,他對父母的愛產生了懷疑,才做出了這樣的報復行為。那麼我們怎麼樣做才能贏回孩子呢?
  • 孩子在哭也許不是無理取鬧,用更合適的方法讓孩子停止哭鬧!
    不是所有哭鬧都是在無理取鬧大部分的成人的確會給孩子類似的行為貼上「無理取鬧」的標籤,然而孩子動不動就大哭的行為真的屬於無理取鬧嗎?我認為就小張的情況來看,就不能把所有的錯都推在孩子身上。面對孩子的哭鬧,你可以這麼做無論問題是出在父母身上還是孩子身上,這種「哭鬧大戲」必須要制止,在解決這個問題上,我推薦家長們去閱讀一下《孩子動不動就哭鬧怎麼辦》這本書,該書中提到的幾個方法還是非常有採納價值的,下面即將介紹的3種方法就有該書中所提到的
  • 孩子無理取鬧,家長不要哄,這樣給孩子立規矩
    1、理解孩子孩子的要求在你看來可能是不合時宜的,甚至有點過分,比如大冬天想喝冰可樂、看電視看到不肯吃飯、玩具隨手玩隨手丟等等,家長也要適當的理解孩子,畢竟誰都有想要放縱偷懶的時候,不要直接生氣去拒絕孩子,也不要對孩子進行棍棒教育,這樣孩子會感覺到自己不被理解和尊重,自然也就會變得 越來越無理取鬧。
  • 孩子無理取鬧有原因,家長試著做好這三件事,才可能解決問題
    」其實,孩子無理取鬧的情況很常見。尤其是在他們的要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很多時候,孩子會用這種無理取鬧的行為威脅父母達到自己的目的。如果父母心疼孩子,受不住眼淚的攻勢,向孩子「投降」了,下次孩子還是會用同樣甚至變本加厲的行為來威脅父母。
  • 孩子總是無理取鬧,你會冷處理,對他不理不睬嗎?
    鬧著纏著拉著哭著,不給他再買一個玩具,似乎是回不了家的。家裡已經塞滿了各種各樣醜陋的奧特曼。如果你想知道一個孩子是如何無理取鬧的,請去玩具店逛逛,那裡經常上演著兒童打地滾的好戲。或者,隨便攔下一位父親或母親,他們隨口就能給你既滿意又生動的答案。對於那些情緒幾近失控的父母來說,孩子那複讀機播放一般的「我不要!我不要!……」,簡直如同咒語。
  • 那個「無理取鬧」的孩子,最需要被看見
    做好飯出來看著孩子,本來有些愧疚,誰知道孩子突然非要媽媽喂,都五歲的孩子了,還要人喂?這怎麼能慣著他?他想要爸爸媽媽多陪陪他,才會莫名其妙地不講道理、發脾氣。他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需求。這並不是無理取鬧,恰恰是孩子最需要你擁抱的時候。
  • 戚薇育兒有方法:你年齡小也不能沒道理,別再縱容孩子無理取鬧
    一個家庭當中有了孩子以後,孩子就變成了重心,家長會盡一切努力滿足孩子所有的需求。隨著孩子年齡的成長,家長們就會發現,孩子變得越來越任性,"無理取鬧"的情況時有發生。家長在面對孩子這種情況的時候也是比較急躁的,但是對孩子也捨不得打,捨不得罵,有時候也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大多數家長就會選擇放任不管,或者是直接滿足孩子的需求。
  • 面對孩子無理取鬧,家長學會三個辦法,自然可以治得了孩子
    ,經常用電子產品來陪伴孩子。第一個辦法:讓孩子情緒發洩出來孩子身上出現無理取鬧,這是孩子情緒在作祟。家長可以不用管孩子,任由孩子把情緒發洩出來,發洩出來孩子就會好很多。這時候給孩子交流溝通,講明道理,孩子也能聽懂。
  • 孩子又無理取鬧了,怎麼辦?媽媽們看完這4點就不會發脾氣了
    接著,她就會哇哇大哭,我只好蹲下來問她:「自己的衣服當然自己穿啦,如果你要我幫你穿,請告訴我理由,為什麼要幫你穿?」女兒一聲不響,繼續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流在小臉上。在我反覆詢問過幾次後,她照舊像個事不關己的人兒一樣,只管自己傷心。女兒情緒反反覆覆的不穩定,促使我們感到非常沮喪,它讓我們無力、無氣、無望,而且它會快速傳染。最後,選擇了讓女兒站在原地哭,我們則回到另外一個房間冷靜。
  • 2歲孩子無理取鬧,是爺爺奶奶袒護導致嗎?搞清原因比埋怨更重要
    最近變本加厲,經常會提出一些無理取鬧的要求。例如要求媽媽小便在他的尿不溼上面,不照做的話,他就會一直不停的哭鬧。嘗試跟他教育解釋,或者轉移他注意力,甚至打罵他,都收效甚微。我們也嘗試在他平時不哭鬧或者開心時候,教育他和定下規矩,但當他發脾氣時候,就什麼都忘了。這個案例告訴我們,父母親自帶孩子,孩子也一樣無理取鬧。
  • 你能不能不無理取鬧.
    他不是那麼深情的說過不介意嗎誰知道時日過去他忘記了自己所說的一切人在得不到的時候什麼都可以不介意得到之後什麼都有點介意這是愛情希望你不要太介意04大概女生都會這樣喜歡用任性用無理取鬧來證明自己的重要性你悶悶不樂你故作生氣不理睬無非都是想讓那個人來哄你
  • 1個原則和3種方法,改變孩子無理取鬧的壞習慣
    一旦孩子養成無理取鬧的壞習慣,著實令家長心都沒,就像上述那個小男孩,那麼,究竟怎麼做才能改變孩子無理取鬧的壞習慣呢?韓國父母教育與子女指導講座講師田導根博士告訴我們,只要把握1個原則,使用3種方法就可以了。
  • 時間告訴我,無理取鬧的年齡過了,你也該懂事了
    導讀:時間告訴我,無理取鬧的年齡過了,你也該懂事了「不過日月轉瞬間山河未改長歌未斷,你卻在年華裡偷換了舊時的模樣,不過幾個月或幾年你便牽了他人的手,往日令你百轉千回的愛情也僅是化作一縷輕煙被歲月的雙手帶走。」
  • 孩子無理取鬧、打滾撒潑,不打不罵還能拿他們怎麼辦?
    你可以試試這麼做理解孩子你的態度很重要孩子的某些要求或許不合時宜、或許有點過多,但是有些是可以理解的,想多吃點冷飲,多看會電視,都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大人偶爾也有想偷懶放縱的時候。關鍵在於家長對孩子提出要求的應對態度,不要直接生氣去嚴辭拒絕,或是狠狠教訓一頓,孩子感覺自己得不到理解和尊重,對這種拒絕方式會十分不滿,就喜歡用無理取鬧的方式表達出來。「我知道你還想吃冰淇淋,媽媽也非常喜歡吃冰淇淋,可是今天你已經吃過了,如果再吃會肚子疼的,媽媽不希望你肚子疼,那樣媽媽也會很難受,所以我們約定下次來商場的時候再吃好嗎?」
  • 當孩子無理取鬧時,偶爾憤怒,也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媽媽威嚴
    偶爾對孩子發發火,只要不失去理智,不會隨手抄起傢伙就朝孩子的頭上打,我覺得並不是罪過,因為我就是這樣的人,算是為自己開脫吧。我兒子是一個特別執著的人,他要想做的事情,是不會輕易放棄的,所以,總會不停地在你耳邊念叨,像唐僧念經一樣,搞得你頭都大了一圈,哼!他可別想用這種方法讓我做出讓步,我又不是孫悟空。
  • 孩子「無理取鬧」不聽話,試試用這3個方法,這比「打罵」更管用
    孩子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就會撒嬌耍賴,如果能學會這幾個招數,一定會讓孩子不再無理取鬧。 朋友經常會吐槽自己的兒子,一言不合就用哭鬧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做事情必須得達到目的才肯罷休。 比如,前段時間接他放學回家,他突然想喝水,但是水杯裡面沒有水,明明還有一個路口到家就可以喝了,可是孩子非得要求媽媽去商店給他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