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溪口鄉:村規民約成基層治理「新動力」

2020-12-23 麗水網

  今年來,來過縉雲縣雙溪口鄉南源村的朋友們會驚喜的發現,村裡農戶住房粉刷一新,屋前屋後雜亂的堆物和垃圾變成了花壇和鮮花綠植,公園、健身廣場、景觀節點多了,村容村貌大為改善。

  2019年南源村黨支部因戰鬥力不強被列入後進村黨組織進行整頓,2020年,隨著村裡將黨建引領、家規家訓、美麗鄉村建設、村民和諧相處等內容充實到治村公約中,村民行為準則有了新「標尺」,全村環境煥然一新。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近年來,雙溪口鄉堅持「黨委主導、群眾首創、民主監督、因地制宜」原則,通過修訂實施村規民約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創新社會管理。

  一方面,將村規民約作為解決當前農村存在突出問題的突破口,把村規民約與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工作相結合,避免泛泛而談和流於形式;另一方面,由各村組建村規民約評議團,參與制定每月村民行為「紅黑公示榜」,重點督查遵守公德民俗、配合中心工作和鄰裡關係等情況,對違反村規民約拒不改正和拒絕接受處理的情形,在不違反法律規定的前提下,採用批評教育、公開欄曝光等措施,做到柔性與剛性制約相結合,推動村規民約成為法律法規的有效補充。

  同時,雙溪口鄉結合各村實際,將鼓勵求學、保護古建築、公益志願服務、見義勇為等納入村規民約。姓潘村是遠近有名的博士村,為鼓勵本村學子求學上進,修訂後的村規規定「本村學子考上重點大學獎勵500元,並張榜公布」,如周扎村村規中也增加了「公益服務、見義勇為」一章,其中村民周喜強多年來堅持公益救援,被推薦參加浙江好人評選。

  「村規民約應堅持群眾全程參與,融入群眾幸福生活目標,成為美麗鄉村建設標配。」雙溪口鄉黨委負責人表示,為使村規民約成為黨組織凝聚群眾力量的有力武器,制定實施村規民約過程中,會在召開村兩委會議梳理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召開黨員和村民代表會議進行討論再形成初稿,並由有關部門聯合把關指導,形成審議稿,最終由村民會議表決通過,報鄉黨委備案。
  來源:縉雲新聞網 通訊員 陳智勝


相關焦點

  • 郴州:以村規民約為抓手 促進基層社會治理
    近日,郴州市緊密結合基層社會治理實際,把推進村規民約工作作為貫徹落實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具體內容。郴州市委市政府及時召開全市村規民約(居民公約)修訂工作推進會,總結經驗,對下步全市村規民約工作進行再安排、再部署。近年來,郴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工作,要求總結典型經驗,以點促面,加強基層社會治理,助力鞏固脫貧成果。
  • 「133」工作法激發基層治理活力
    「133」工作法中,「1」即基層黨建「觸角神經」,兩個「3」分別指「三微」(星火點亮微網格、黨員引領微治理、幹部引領微發展)和「兩約一則」(村規民約、社區公約和實施細則)。「通過黨的基層組織體系與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有機融合,實現村社黨組織、黨員群眾共同參與基層治理,有效發揮黨組織對廣大黨員群眾的引領作用,探索新時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路徑。」
  • 鄉規民約如何重獲新生
    清代鄉村治理繼續沿用鄉約講讀的方式,雖然基層推行中不免形式化,但仍有不少村民受到教化的事例。傳統鄉規民約在鄉村治理中能發揮獨特作用,是因為自《呂氏鄉約》以來,它就主要是民間性的,是「人民的公約」,是村民族人共同約定的規範,自然認同它,遵從它。
  • 上戶口先交錢,基層治理不能胡鬧
    不久前,綿陽經開區塘汛街道板橋社區居民鄧俊在給新生兒上戶口時出現了難題,根據該區的村規民約,再婚人員給孩子上戶口,必須繳納1萬元公益金。因為不願意多交錢,鄧俊孩子的戶口一直沒辦理成功。
  • ...黨旗紅·七一系列活動】基層深治理的「新鑰匙」:「四議兩公開...
    開欄語:為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全面展示蓬江區黨建工作的最新成果,生動展現蓬江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對黨的深厚感情,「蓬江發布」微信公眾號特別推出《蓬江黨旗紅·七一系列活動》欄目,今天推出《基層深治理的「新鑰匙」!蓬江區探索實施村級重大事項議事決策「四議兩公開」工作法》。
  • 蘇州太倉:村規民約涵養淳樸民風 讓主流價值觀深入人心
    如今在城廂鎮,越來越多的村、社區,不斷嘗試新的方式,通過製作表情包、拍攝專題MTV、設立文明積分兌換等方式助推文明風尚入民心。  鄉村中的陳規陋習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在治理上需要「久久為功」。對基層政府來說,在新風培育工作中應發揮引導作用,而不是強制作用,「村規民約」反倒是一種最好的切入點。  目前,城廂鎮各村、社區依據自身實際,制定出臺了村規民約。並在各村總約的引領下,相繼制定出臺了小區管理、婚喪嫁娶等方面的專項規約。
  • 羅平縣舊屋基鄉:選派基層黨支部第一書記鞏固提升基層黨建 助力...
    「有了鄉上選派的支部第一書記和黨建信息員,我們農村黨支部就更有活力了,在各方面更能發揮作用!」在羅平縣舊屋基彝族鄉基層黨支部書記(黨建信息員)選派工作座談會上,法灣村黨總支書記王自祥高興的說。「這樣我們能更好地接觸群眾,了解農村基層,對於我們剛參加工作的同志也是很好的鍛鍊機會,我相信我們能把基層黨組織隊伍帶好!」選派到舊屋基社區第一黨支部黨建信息員虞詩萌滿懷信心地說。
  • 衡水何家莊鄉打好大氣汙染治理「組合拳」
    上午9:00以後,村幹部候紅晉又開始出門巡查,每年11月以後都是大氣汙染治理的關鍵時期,為此村裡專門成立了由村「兩委」成員帶隊、村黨員和村民代表組成的巡查隊,在村內巡查,他表示,今年藍天白雲的日子多起來,老百姓都紛紛點讚。
  • 武義:推動「三化」打造村級社會治理新坐標
    作為全國村務監督委員會制度發源地,武義縣始終遵循習近平總書記指示批示精神,錨定鄉村振興戰略目標,深入學習實踐「楓橋經驗」,做好深化「後陳經驗」後半篇文章,打造「基層黨建 + 社會治理」新坐標。組建由招投標、工程建設、合同管理、財務審計管理、制度規範管理等領域組 成的村務監督委員會業務諮詢專家庫,開展全縣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集中培訓和定 期輪訓,及時指導解決村務監督重點難點問題。確定每年6月為全縣村務監督規範 月。2018 年7月,武義縣委、縣政府印發村務監督委員會規範化 20 條意見,並納入鄉 鎮、街道工作考核和黨(工)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專項述職評議、一把手黨建約談重要內 容。
  • 基層治理的「範本」:平江縣一年至少省下5000萬「人情債」
    一年至少省5000萬「人情債」的背後基層治理的「範本」:三記「組合拳」鋪就鄉村新風尚在嶽陽平江縣梅仙鎮青橋村村部,移風易俗做得好的家庭將寫入紅榜,予以表揚。記者 楊昱 攝摒棄傳統鞭炮和一次性紙杯,用電子鞭炮和瓷杯替代;壽宴不再動輒幾十桌,而是全家人的溫馨聚餐;村規不再是一紙空文,關鍵條款,老百姓爛背於心……自嶽陽平江縣去年摘掉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後,如何由貧轉強成了當地工作的重中之重,也考驗著每一位基層工作者的智慧與執行力。
  • 法律顧問推動中國鄉村基層社會治理
    王亞彬與村委會負責人溝通制定村規民約。受訪者供圖在中國鄉村,法律顧問除了化解矛盾糾紛,還參與基層重要決策審查把關。例如村規民約是農村民主自治管理的有效方式,但也有部分村規民約的制定主體、內容、程序欠缺,法律顧問可以協助制定村規民約,確保村規民約合法性。近年來,山東省創新探索實施了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引導群眾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將大量社會事務和矛盾糾紛引向法治軌道。
  • 用「互助五興」推動農村基層治理 - 理論智庫 - 華聲評論 - 華聲在線
    羅明 花垣縣自2018年推行「黨建引領、互助五興」農村基層治理模式以來,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地位持續鞏固,黨群關係更加緊密,廣大農村呈現出德治法治自治有機融合、共建共治共享蓬勃發展的生動局面。 建好互助組打牢基礎 一是突出政治標準選好小組長。
  • 「鄉村治理」木林鄉:一建三治融合發展,走出鄉村治理新路子
    一、建強組織,發揮基層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木林鄉轄9村45社,有10個黨支部,361名正式黨員。為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持續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去年以來,木林鄉木林村、溝老村、桃花嶺村分別選任1名政治素質好、能力幹勁足的人員作為村黨支部書記,另外,縣上在溝老村,鄉上在金龍村、桃花林村還各派駐了1名第一書記,切實加強了組織領導。
  • 動態|武威:積極發揮村(居)法律顧問作用 參與村規民約修改制定工作
    為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推進基層民主法治建設,由武威市民政局牽頭,武威市司法局配合在全市範圍內大力開展村規民約修改制定工作。在修改制定完善村規民約中,武威市司法局充分發揮好職能作用,制定下發了《關於開展「一村一法律顧問」的通知》《關於組織農村法律顧問參與村規民約制定完善工作的通知》,聯繫甘肅省律師協會、武威市律師協會,在天祝司法局舉行「一村一法律顧問」籤約儀式,為全市法律顧問參與村規民約制定完善工作提出具體要求。在村規民約制定修訂前,幫助出謀劃策。
  • 人民日報新論:以數位化助力高效能基層治理
    充分利用智能互聯技術為基層治理賦能,有助於夯實基層社會治理的根基,實現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惠民生等治理目標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加強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建設,提升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數位化智能化水平。」從資訊時代智能互聯大背景出發,技術革新給基層治理創新創造了難得的機遇。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大數據識別、網上醫療和線上教學等新技術,推動基層社區成為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
  • 相約「湘心」 追求美好——新邵縣以公德教育探索農村基層社會治理...
    深化鄉村基層社會治理的創新,是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根基所在。 從2018年3月份以來,新邵全面開展農村社會公德教育,以「鄉風新不新、環境美不美、鄰裡和不和、公益為不為」為切入點,以久違的「院落會議」、創新的「公德銀行」等形式為有力抓手,摸索出「讓群眾參與農村基層治理」的「新邵模式」,構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新格局,效果顯著,得到社會廣泛認同和群眾一致好評。為該縣摘帽脫貧、鄉村振興提供了穩固的前提保障,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 大安:村規民約全覆蓋 美麗鄉村入畫來
    近年來,大安市積極探索,大力推進村規民約的制定修訂和傳播踐行,通過不斷健全完善村規民約,營造了淳厚平和、睦鄰友好的良好鄉風,有效激發了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創造力。在「訂」上下功夫在修訂和完善村規民約過程中,各村成立了由村支部書記任組長,各社社長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組織村社幹部深入各社了解情況,向村民代表、群眾徵求意見建議,搜集「金點子」,鼓勵群眾自主協商制定村規民約,充分發揮群眾的參與權和決策權,讓村民在村級事務管理中「唱主角」。
  • 婺城赴東陽考察學習「縣鄉一體 條抓塊統」基層治理模式改革
    12月16日,婺城區委常委、組織部長徐妙芳率考察組一行到東陽市考察學習「縣鄉一體條抓塊統」基層治理模式改革工作,推動此項改革取得更多實質性、突破性、系統性成果,不斷提升婺城縣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考察組一行先後來到東陽市花園村、橫店鎮、東陽市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等地,實地察看鄉村治理綜合改革、便民服務平臺建設等工作開展情況,聽取基層治理四平臺建設、鄉鎮(街道)「屬地管理」、派駐人員屬地化管理、城市大腦建設、基層一支隊伍管執法等工作經驗介紹,就改革推進中出現的堵點和難點進行了深入探討交流。
  • 象山縣信用基層治理 入選市十佳優秀案例
    近日,市發改委公布寧波市信用建設和信用監管十佳「優秀案例」,我縣報送的《信用強化基層治理》從全市20個參評案例中脫穎而出,入選全市十佳「優秀案例」,並亮相寧波市信用宣傳展示活動。信用等建立德治善行象山,開展鄉風文明指數測評和農民誠信指數測評,將村規民約遵守情況納入考評指數,構建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機制,增強剛性約束。農戶級評定工作與公益事業、治安管理等相結合,對不關心公益事業、擾亂社會治安、違反村規民約的農戶酌情扣分。如今,「信用+基層治理」已成為農村治理的有力抓手,通過信用體系建設,黨群關係、村民關係、村莊建設更加和諧。
  • 長安劍:村規民約不應用來「嚇唬」老百姓
    8日,沙坪街道辦回應稱,已通知該村委會迅速恢復供水,並將督促相關村(居)委檢查完善村規民約,依法開展村民自治。關於村規民約,長安君有三句話想說:第一,法律是永不能逾越的底線。一屋招嫖全樓停水,「挾租客以令房東」,簡單粗暴,讓人心驚肉跳。侵犯其他無辜租客、業主的合法權益,不論是於情於理於法,都難以用一紙「鄉約民規」當做擋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