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已過,天氣轉涼,又到了感冒高發季。3歲的彤彤出現著涼感冒症狀:嘔吐、乏力,起初彤彤爸媽認為「問題不大」,直至彤彤心律紊亂暈倒在廁所,才匆忙將其送至醫院。經專家會診,彤彤患的竟是「急性爆發性心肌炎」。
北京安貞醫院小兒心臟中心內科副主任醫師肖燕燕告訴記者,急性爆發性心肌炎死亡率非常高,感冒症狀、急性胃炎症狀只是急性爆發性心肌炎的部分伴隨現象。
早期症狀易被忽視
據肖燕燕介紹,爆發性心肌炎發病急驟,病死率很高。嬰幼兒由於年齡小,爆發性心肌炎症狀不典型,常常以心外症狀為首發表現,極易造成漏診、誤診。
這個「隱藏的殺手」早期症狀可能是呼吸困難、憋氣、氣喘、乏力、胸悶、胸痛、拉肚子、嘔吐等症狀,還可能處於低血壓狀態,因此早期診斷並不容易。如果病毒侵犯心臟,可出現各種心肌損害、心律失常、心功能障礙,大面積心肌壞死導致泵衰竭。如果病毒侵犯心臟傳導系統,可導致嚴重心律失常。病毒也可能侵犯冠狀動脈,可造成急性血栓,引發急性心肌梗死。
出現這些狀況要警惕
「爆發性心肌炎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從而令人忽視對心臟的認真體檢,心肌酶早期增高會不明顯,是誤診的主要原因。」肖燕燕指出,對於以呼吸道、消化道、中樞神經系統為主要症狀的患兒,如果伴有精神萎靡、蒼白、多汗、末梢循環不良時,應考慮到是爆發性心肌炎。
如何預防爆發性心肌炎?肖燕燕提醒:儘量避免帶孩子去人口密集、交叉感染率高的地方,必要時可以戴口罩,因為爆發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避免感染尤其重要;應適當加強體育鍛鍊,提高自身抵抗力;另外,要注意休息,保持情緒穩定,減輕心臟負荷,提高心臟抵禦疾病的能力;日常生活中,可多吃一些胡蘿蔔、西紅柿、洋蔥、大蒜等食物,這些食物有活血降壓、增強心肌收縮力、減輕心臟負荷等作用。
新京報記者 張兆慧 編輯 王鹿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