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臺灣國文高考卷閱讀理解以《紅樓夢》為考題

2022-01-23 紅樓夢學刊

作者  張惠

北京教育考試院在2016年高考北京卷《考試說明》就對語文科目作了調整,增加12部名著經典閱讀。「但考慮到本屆畢業生在高中三年的學習及複習的實際情況,2016年這12部經典閱讀篇目,暫不列入考生必須作答的範圍。2017年、2018年逐步將這些篇目納入考生必須作答的範圍。」

果然,2017年北京高考作文題就以《紅樓夢》為題:

請從《紅樓夢》中的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香菱中選擇一人,用一種花來比喻她,並簡要陳述這樣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據原著,自圓其說。

令人驚異的是,2017臺灣的國文高考卷也以《紅樓夢》為考題!即閱讀理解第21題。

(國文即語文,大陸臺灣稱呼不同,其實一也。)

為方便大家閱讀,已經將繁體字均改為簡體字。考試原文可見上面圖片。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106學年度指定科目考試試題

國文考科

二、多選題(21 分)

說明:第18題至第24題,每題有5個選項,其中至少有一個是正確的選項,請將正確選項畫記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各題之選項獨立判定,所有選項均答對者,得 3分;答錯1個選項者,得1.8分;答錯2個選項者,得0.6分;答錯多於2個選項或所有選項均未作答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21. 依據下文,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紅樓夢》作者透過神話與寓言的層層架構,創造了一個開天闢地的頑痴情種賈寶玉,以這個踽踽於洪荒的第一畸零人,來傳達他對生命的孤奇領悟。

凡讀《紅樓夢》而真能為解人者,必能體味作者徘徊掙扎於傳統文化激流中之無奈與痛楚。作者創造了一個獨步古今的賈寶玉,其靈奇乖僻,完全處於傳統法度之外;其耽情溺色,更使天下視之若魔。這個賈寶玉是被幽禁於傳統文化心靈深處的禁忌與壓抑之大解放,故人亦以「混世魔王」稱之。

《紅樓夢》以情為心的全盤架構,正契應湯顯祖「因情成夢,因夢成戲」、「世有有情之天下,有有法之天下」之說。在有法之天下中,有情之天下只能成其為夢,以寄諸於筆墨之間。賈寶玉痴魔怪僻的造型,固然是一種「情」的誇張強調、壓抑與反抗的姿態,然則另一面向,卻也依舊是一個掩飾的面具,一種畸零的姿態。故以之為魔為怪,為病為痾,正顯示正統禮法之約束力量依然存在。 (改寫自張淑香〈頑石與美玉〉)

(A)「混世魔王」象徵賈寶玉雖不容於世,卻不願受拘束的反抗力量

(B)《紅樓夢》以情為心,藉由「夢」暗示情不被法所容的現實困境

(C)《紅樓夢》作者創造賈寶玉的畸零姿態,隱含對人生的一種幽獨懷抱

(D)魔怪病痾點出賈寶玉與眾不同的特質,用以暗喻耽情溺色實為一種病

(E)以神話為故事架構,是為了規避《紅樓夢》作者不接受傳統禮法的事實 

比起2017年浙江高考語文的一篇閱讀理解,詢問文章結尾「從鍋裡跳出來的魚眼裡」為何「發出詭異的光」,2017臺灣高考語文閱讀理解考《紅樓夢》意義應該來說重大得多!

《紅樓夢》作為高考考生的必讀書目,列入考生必答題的範疇,不但是增加《紅樓夢》的閱讀人數,更能改善目前快餐文化、碎片化表達的現狀。這一重大舉措,率先在首都北京,這個政治、文化、教育的中心城市實施,也更利於各省市教育部門的效仿和推廣,意義重大。

臺灣率先響應,與北京一南一北,形成了閱讀經典,潛移默化地美化生活、雅化人生、智化思維。

親愛的朋友,2017年臺灣國文高考閱讀理解《紅樓夢》多選,你的選項是什麼?

本文於2017年7月4日首發在「紅學研究專家張惠」訂閱號, 該訂閱號二維碼:

歡迎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臺灣「高考」國文試題的啟示
    筆者搜集由臺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編制的1994-2014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國文科試題,與大陸近年高考語文試題做了一番比較。其中的異同之處,折射出兩岸對漢語文本質及母語教育價值觀的各自理解,也反映出共同的文化歷史淵源。
  • 冰點特稿 臺灣「高考」國文試題的啟示(上)
    4小題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三、四為選考題,任選其一作答。)相比之下,大陸高考語文試卷的思路則不同。以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新課標II卷)為例:一、 現代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20世紀後期,陝西鳳雛村出土了刻有「鳳」字的甲骨四片,這些 「鳳」字的形體大致相同,均為頭上帶有象徵神權或王權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鳥。
  • 臺灣「高考」國文試題的啟示(上)
    在某種意義上,文言代表著中國數千年的傳統文化,白話代表著自五四以來的現代新文化。作為一個中國人,對這兩種文化的了解、認識及認同的程度,基本上是由其在中小學時期所接受的母語教育所決定的。臺灣學測國文十分重視中國古代文化,其試題涉及面之廣、內容之深、考法之靈活,均遠超大陸高考語文試卷。
  • 2017年日語高考卷作文
    2017年日語高考卷作文介紹2017年日語高考卷作文。
  • 冰點特稿 臺灣「高考」國文試題的啟示(下)
    筆者搜集由臺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編制的1994-2014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國文科試題,與大陸近年高考語文試題做了一番比較。其中的異同之處,折射出兩岸對漢語文本質及母語教育價值觀的各自理解,也反映出共同的文化歷史淵源。
  • 臺灣「高考」國文試題的啟示(下)
    後經過不斷修訂,1990年又頒布了《國民禮儀範例》,涵蓋各種政府慶典及婚喪嫁娶的禮儀,以及日常衣著、飲食、走路、交談、進食、乘車、休閒和教養兒童,可謂面面俱到。其內容以古老的《禮記》為本,同時吸收了現代西方的一些禮儀。在臺灣小學課程中,有《生活和倫理》一門課,中學有《公民與道德》課,課程目標為培養學生「表現中華民族道德文化」,成為「堂堂正正中國人」。
  • 2017年高考+日語+全國卷
    2017年高考+日語+全國卷詳細介紹2017年高考+日語+全國卷。
  • 2017年高考英語閱讀理解試題內容效度研究
    表3 2017年高考英語全國卷閱讀理解文章體裁分布2017年高考英語全國卷閱讀理解文章體裁分布如表3所示,整體看來,全國卷閱讀理解12篇文章中說明文所佔比例最大,為41.7%;記敘文和應用文次之,均佔25.0%;議論文最少,佔8.3%。
  • 《紅樓夢》歷年高考真題節選(2008—2020年),你能拿滿分嗎?
    《紅樓夢》作為四大名著之一,就江蘇捲來說,已連續13年出現在高考中,考題形式逐漸多樣。甚至在北京卷中,從2017年開始年年以微作文的形式進行考查。今天,千千老師特地給大家節選了《紅樓夢》的歷年高考真題(2008—2020年),供同學們研讀、參考。
  • 明悅國文教學:未雨綢繆說高考
    最新版《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高中語文的課程目標是「學生通過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等語文學習活動,在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鑑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幾個方面都獲得進一步的發展;堅定文化自信,自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理想,為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 2017年11月日語高考卷
    2017年11月日語高考卷簡單介紹2017年11月日語高考卷。
  • 2017年高考語文新課標Ⅱ卷評析
    題型的變化,2017年高考首次兩種現代文閱讀考查,其目的在於:以高考為助力,提升中學對閱讀經典的重視;引導教師更好的開展閱讀經典的教學實踐及研究;促進中小學各學段能根據學生情況,積極有效地開展經典閱讀,使經典作品真正走入學生的生活。 文學類文本閱讀 在小說,戲劇、散文和詩歌裡面選擇了散文這一題材。選文是林徽因的散文《窗子以外》。
  • 臺灣高考如何考歷史?
    導語:臺灣地區大學指定科目考試(類似於大陸高考)落幕。在臺灣的文科考卷中,更有價值的應是歷史和政治(公民與社會)科目所體現的差異,反映出對待歷史和現實社會的態度。文/韓福東國文考卷:作文題目是「圓一個夢」12年前,臺灣廢除統一的聯考制,拓寬中學升大學渠道,實行所謂多元入學方案。
  • 2011至2020歷年高考語文新課標全國卷閱讀題考題類型匯總及分析
    而現代文閱讀中,論述類文本閱讀是必考題型,基本每年必考論分值一直都穩定在9分。同時以2017年為界,2017年以前的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傳記)閱讀考題是二選一,而且分值為25分。從2017年以後,情況則發生了改變,文學類文本閱讀變為必考,但分值降到15分,而實用類文本閱讀則不再考傳記,改為考非線性的實用類文本,所佔分值為12分。
  • 北京高考連續四年出現《紅樓夢》,該如何對孩子進行閱讀指導
    今年的高考題在北京的微作文中,又一次出現了紅樓夢。聯繫之前曾經在江蘇考題出現13次紅樓夢的情況來看,紅樓夢作為經典在中學生當中普及已經是很顯然。我們看看這些和紅樓夢有關的高考題,都有哪些?2017年:請從《紅樓夢》中的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香菱之中選擇一人,用一種花來比喻她,並簡要陳述這樣比喻的理由。
  • 內蒙古2017高考日語卷
    內蒙古2017高考日語卷簡介內蒙古2017高考日語卷。
  • 2021年度臺灣省高考指定科目考試【國文】考科試題特色
    就試題內容來看,以閱讀理解為基礎,既評量考生語文知識與文化常識等基本能力,也評量考生高層次思辨力。試題整體閱讀量適中,也頗具鑑別度。 二、試題特色 110 年指考國文試題能扣緊 101 課綱的課程目標,從語文基礎知識發展至篇章閱讀理解,測驗考生能否整合、運用國文科的學科能力,處理真實情境或學術探究的問題。
  • 看臺灣如何「高考」
    2017全國高考正式啟動 除了國文與英文有作文外,其餘各科都是以選擇題的方式來測驗學生高中三年所學,題目非常靈活,常會有時事題目出現。所以這次考試對廣泛閱讀課外讀物或關心時事的學生較有利。大學入學測驗公布成績後,學生可以利用成績向各校系申請入學許可,所以一次有可能同時上好幾間學校。
  • 高考撞上《紅樓夢》:2008—2020年高考真題(有趣實用)
    《紅樓夢》是我國的文學瑰寶,這些年關於《紅樓夢》的試題連續進入高考考題,其中江蘇卷從2008年起至今,連續13年年年必考,北京卷也從2017年至今年年以微作文的形式對《紅樓夢》進行考查。如今,新高考來臨,最新部編高中語文必修的兩冊中有兩個單元是關於整本書閱讀的,一是上冊第五單元費孝通的《鄉土中國》,另一個就是下冊第六單元的《紅樓夢》。
  • 2015-2017年高考英語安徽卷名師解析點評
    》》》推薦閱讀:2015年-2017年高考全國卷一卷二語文作文題一覽2017年:名師評析高考英語全國I卷試卷評析(一)合肥九中 王敬東2017年高考已圓滿結束。就英語科目而言,今年高考安徽省依然使用全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