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關係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 | 深度

2021-02-19 教育之窗

教育之窗

[講述教育 評說教育 推動教育]

關注教育之窗 我們共享精彩

師生關係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 | 深度

授權轉自 | 新校長傳媒(ID:new_xiaozhang)

【教育君語】

當教師對學生而言,不再是高高在上、遙遙相望,或是唯恐避之而不及時;當孩子們都願意親近教師、願意和老師傾訴時,一切教學活動都變得親切而美好了!

 

顧明遠先生說:師生關係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李希貴校長認為教育學就是關係學。
關係學、人學首先需要解決的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問題,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融洽之後,人與物的矛盾就會迎刃而解,教育因此就變得簡單了。因此,對於一所新開辦的學校來說,「建立關係」成為了首要的事情。如何與學生產生連接?如何讓教育真正發生? 

開學的第一天,班主任和安全負責人就火急火燎地向我匯報,小馬同學不見了。於是發動大家尋找,終於把小馬從校園某個角落帶回教室,可是沒過多久,又不見了。一天重複多次,引發了我的注意。於是安排班主任了解小馬的情況。通過與家長溝通得知,他幼兒園的三年都是這樣度過的,有一大半時間在教室外面遊蕩。這現象對家長來說見怪不怪,但是對於班主任和老師們來說,是極具風險,萬一他亂逛到校園哪個角落玩電玩水,出現意外怎麼辦?我意識到情況並不是那麼簡單,於是成立了「小馬奔騰」項目組,商討如何幫助小馬同學適應小學生活。在「小馬奔騰」項目組裡,上海的心理學專家通過老師們對「小馬」的行為描述以及家長的情況反饋,初步猜測孩子是因為大腦對行為控制的發育還需要時間等待。「強制性地把他困在教室還是任由他遊蕩?」這讓我們陷入了兩難的抉擇。但不確定的風險又讓我們舉棋不定。經過激烈的討論,項目組還是決定,把學校的安全隱患排查好、安排安全值日巡查,在環境上確保孩子在校園裡的人身安全,然後讓孩子用他喜歡的方式「逛」校園。因為我們認為,即便我們採取高壓措施也無助於改變孩子的行為,何不通過更友好地方式,讓孩子信任老師、融入教室,融入學校呢?於是,我們開始與小馬「建立關係」。每天,老師們都理解和包容小馬的行為,並且和他交流「逛校園」情況,每次遇見他都主動向他問好,和他擁抱。終於有一天,我看我的眼神不再躲閃,而是向我講述剛發現的小鳥窩。愛是神奇的力量。三個月,慢慢地看到小馬的轉變。「小馬奔騰」項目群裡開始陸陸續續地播報小馬在課堂聽講、發言的照片,小馬在教室裡呆的時間也越來越長。當你和孩子產生了連接,建立好了關係之後,一切都會向好的方向發展。松山湖第二小學是一所新學校,在籌備之初的建築設計階段,就有了很清晰的關係學考量。我們知道,合理的空間設計可以促進人的交往。松山湖第二小學的校園整個建築是採用連廊、錯層設計。樓宇與樓宇之間相互連接、上下錯層的設計可以讓孩子隔空對話。每個樓層設計轉換平臺,每三間教室提供集散空間,作為供學生玩耍、奔跑、交流。課間和放學,可以看到孩子們三五成群地在平臺處玩耍、遊戲、聊天。這樣的設計,讓人與人在校園裡更容易相遇,可以產生更多的交往。在二樓,有個被稱為「B612星球」的大平臺,上面寫著「你要是馴養了我,我們便彼此需要了。」這裡是是老師、學生、家長的集散地,是立體交往空間。在這裡,有遊戲設施、鋼琴、展臺、閱讀小屋等等,設施齊全豐富,大家都願意在此停留。每天課間或放學後,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們在這裡追逐玩耍、做遊戲,聊天,玩旋轉陀螺,或者在閱讀區安靜地讀繪本,或者在鋼琴前彈奏自己喜歡的樂曲,或在展覽區欣賞著展出的作品.

二樓好奇廣場是師生家長的集散地,是「建立關係」的場所在這半開放半私密的空間裡,孩子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與人交流、交往。在這裡,整個空間產生的交往是立體的、關係是和諧的,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彼此馴養,彼此需要。教育的發生是建立在「關係」的基礎之上。然而在師生交往的過程中,關係建立的主動權在於教師。教師如何開啟這段關係,如何維繫這段關係,決定著師生間的關係質量。為了讓孩子們更快適應新環境,對學校、對老師產生足夠的安全感,校長身先士卒,帶領著老師如何與孩子建立聯繫、如何開啟美好的一天。每天早晨,校長都會在校門口迎接孩子,和每一個進校門的孩子擊掌,向他們問好。老師們則在教室門口,用自己的方式和孩子們說早上好。起初,孩子們都是怯生生地小聲回應「早上好」,只有個別膽子大的會主動迎上去擊掌。漸漸地,孩子們會主動地向老師問好,而且聲音放開、身體打開地迎接擊掌和擁抱。有些孩子,很遠看到校長就喊著「校長,早上好」跑過去抱著校長。

教育是無聲的,氛圍是會影響人的。當學校的師生是相互連接、關係融洽時,周圍的人也會不自覺地效仿。現在,就連門口的保安、家長志願者、執勤的交警見到孩子也主動與孩子打招呼,笑臉盈盈。有一天,有一幕讓人非常感動:孩子要穿過馬路,交警叔叔指揮車停後,自己的身體是向著來車的那一方,護著孩子,一臉溫柔地牽著學生的手過馬路,完了還不忘揮手說再見。教育就是感化。曾經有人說,我們要蹲下來和孩子交流,我覺得,光蹲下還不夠,還要拉著他們的手,感受他們的溫度,傳遞自己對他們的溫暖,才可以真正地與孩子交流,和孩子對話!當教師與孩子建立起良好的關係時,孩子們才願意親近老師、有事願意找老師傾訴。有一位轉學的學生說:「以前,我們看到老師和校長趕緊繞路跑,而現在我們看到老師和校長也是趕緊跑,但是趕緊跑上去和校長、老師聊天、玩。」親其師,才會信其道。當教師對學生而言,不再是高高在上、遙遙相望,或是唯恐避之而不及時;當孩子們都願意親近教師、願意和老師傾訴時,一切教學活動都變得親切而美好了!建立關係並不是僅僅停留在打招呼擁抱上,而應該站在更高的高度上看待孩子的成長,當把關係建立深化到課程中,它將爆發出巨大的能量。老師們設計了「慶典課程」,就是希望通過創造關鍵時間、關鍵事件來點亮孩子。每學期結束,老師與孩子們一起回顧一學期走過的生命歷程,並且對孩子們在這過程中的變化進步進行「頒獎」。面對那一句句描述準確的頒獎詞,孩子們感受到自己是被老師、被同學看見的,在這段關係中,自己是如此的重要。當人被看見、被需要的時候,他會發揮更大的能量。在六一兒童節,我們舉辦了全校性的慶典活動。巨幅的獲獎少年的海報、家長的祝福、校長的卡通扮相、孩子們的盛裝出席 .讓整個六一這個節日在孩子們心中變得很不一樣。老師是親近的、校長是親和的、家長是參與的。

在孩子的眼中,老師是愛他的,是值得信賴的,自己是被看見的,是重要的。當孩子獲得足夠的安全感,覺得被需要時,他就會張開雙臂去擁抱他身邊一切美好,這樣真正的教育就發生了。建立關係如果僅僅停留在親密關係上,尚不足以促進孩子成長。教師對學生成功所持的信念,會影響孩子的行為,從而影響學生的成就。這種信念是典型的無意識活動,也許是教育最強大的潛在動力之一。在親密關係之上,如果教師給予學生的是積極的、有益的,相信學生能成功,這將會成為一種力量,可引導孩子前進和向上。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的使命就是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可能性,看到自己嚮往的美好。於是,在師生關係不斷親近的時候,我提出一個關鍵詞「高期望值」。就是在建立關係的過程中,不斷地給孩子賦予高期望值,讓他們朝著自己所刻畫的方向重塑自我,進而真的成為所期望的樣子。自從提出「高期望值」這個詞,老師們都紛紛實踐。「你認真讀書的樣子真美,我相信你一定會成為大作家的!」「堅持練習,很快你就能夠吹響笛子了!」「你是我們的榜樣!」…… 老師們使出渾身解數,仔細觀察,放大孩子的優點,並給他們賦予使命和意義,變化就悄然發生了。也許正是因為建立了關係,與學生交往多了,孩子們的每一天進步老師都能迅速捕捉,並及時地傳遞給孩子,給家長,給身邊的每一個人。三年級一女生小A,很霸道,愛挑事打架,經常被別的班級老師找上門投訴,萍萍老師對她頭疼不已。自從學習了要給學生賦予高期望值後,她開始改變方式,不斷地告訴這女生,她是小音符教室的一員,她是小音符教室的守護者。並描繪她某次認真讀書的樣子,說這個樣子最優雅,就是小音符教室的代言。老師們天天念叨念叨,一個學期下來,真的在教室裡看到她安靜讀書的樣子。你相信什麼,你就能夠看到什麼。當你相信她,她真的就能做到。

賦予高期望,並非是想讓孩子們成為金字塔最頂尖的那個,而是希望他們能夠看到前方、看到美好,看到自己可以通過努力抵達的地方;希望他們在別人獲得成功時,真誠為他人鼓掌。在「六一」兒童節的時候,我們看到,面對好奇少年獲獎,同學們迎上前去由衷地鼓掌祝賀,沒有嫉妒沒有不服,眼裡滿是真誠的祝福。這就是我們追求的,讓孩子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型。面對失敗能夠坦然接受,也相信錯誤是學習的好機會、相信熟能生巧、相信失敗和批評中一定有可能性;面對挫折、面對失敗,他們能夠從他人的成功中學到新的知識、獲得新的靈感。自己也有自己擅長與不擅長的,接納自己、包容他人,努力向上就好。這一年,通過「建立關係」,我們更深刻地理解了「親其師,信其道」的含義,堅定地相信師生關係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教育的開始一定是在師生相處的地方,教學效益的產生一定是因為有了足夠的師生交往。我們通過多種形式的交往,孩子相信老師,老師對所有學生的成功形成期望並相應地表現在行為上,永葆這種情感基調並時刻保持與學生互動的質量。作者 | 孫道明,松山湖第二小學校長;張小櫻,松山湖第二小學教師授權轉自 | 新校長傳媒(ID:new_xiaozhang),轉載請聯繫授權並註明出處。教育之窗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刪除:yuyansr@163.com。歡迎諸君惠賜精彩教育類原創稿。鄭重說明:朋友們的自由來稿(特指教育類原創稿件),「教育之窗」(ID:jiaoyuwindow)採用後,無稿酬,但(原創作品)會開通讚賞通道,所有讚賞所得「教育之窗」(ID:jiaoyuwindow)會全部轉給原創作者,平臺一分不留。朋友們惠賜的教育類原創稿件請統一投到郵箱:yuyansr@163.com。

近期熱文推薦:

1.告誡沉睡中的孩子:你上網課雖苦,但老師家長們更不易!| 頭條

2.致家長:推遲開學,你就是最好的老師!| 頭條

相關焦點

  • 師生關係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
    顧明遠先生說:師生關係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關係學、人學首先需要解決的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問題,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融洽之後,人與物的矛盾就會迎刃而解,教育因此就變得簡單了。因此,對於一所新開辦的學校來說,「建立關係」成為了首要的事情。如何與學生產生連接?
  • 教育丨小文策案:師生關係
    一、師生關係的概念及其作用(一)師生關係的概念師生關係是指在教育過程中,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務,教師與學生之間以「教」和「學」為中介而形成的一種特殊的社會關係,包括彼此所處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對待的態度等。
  • 教育現代化,從良好的師生關係開始
    改革開放的40年,也是教育改革的40年,這40年我們的教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以說,正是因為教育改革的成功,才支持了中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了40年。同時我們更要清醒地看到當前教育存在的問題,當前教育最大的問題不僅僅是教育發展的不充分、不均衡,還有師生關係,學生課外負擔重,立德樹人目標沒有落實等等問題,深究其原因,都和師生關係相關。什麼樣的師生關係才是好的師生關係?
  • 周建華:優秀的教師是最優秀的課程,良好的師生關係一定是好的教育...
    無論中國還是美國,缺乏優質的教師資源,是教育行業的痛點。那麼我國現在處於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是21.89萬所,在校師生1.45億,專業教師946萬,但特級教師不到千分之一。所以未來教育,我們剛才看到了,可能是一位老師加上N個AI助教。未來老師是不可取代的,但是不使用人工智慧的老師將會被使用人工智慧的老師取代。
  • 【素材】教育篇02—師生關係
    教育篇02—師生關係
  • 在線教育直播四股力量「博弈」正當時
    「在線教育直播」成為新風潮,不僅A股在線教育板塊逆勢大漲,而且「在線教育」、「遠程教學」等也成為近期人們口中最為關注的「熱詞」之一。據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觀察,就拿疫情期間開始的「在線教育直播」這一熱點來講,目前形成了以下幾股力量。
  • 師德與師生關係
    一位著名教育家曾說過「作為一名教師,他自己受了多大程度的教育和教養,在多大程度上使這種教育和教養成為他自己的財富,他只能在這樣大的程度上對別人發生教育的影響,而且必然發生這種影響。」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教師自身的學識與道德水平即師德,在潛移默化中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學生,也影響著學生對他的看法,進而影響著師生關係。
  • 從良好的師生關係開始
    從這種情況來看,師生關係還是比較複雜的,不是說教師單方面付出,就會獲得比較好的師生關係,還需要教師有高超的教育藝術,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價值和學習的快樂。  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師生關係的含義也在發生很大的變化。
  • 「戒尺」回歸是對良好師生關係的呼喚
    而近日教育部發布《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徵求意見稿》)的亮點就在於,不僅明確賦予了教師教育懲戒權力,還對教育懲戒的實施原則、懲戒措施、禁止情形等做出了具體規定和清晰限定。對於《意見稿》的出臺,不少教師認為,教育部出臺的這一徵求意見稿更多體現的是對師道的維護。當然,也有不同的聲音。
  • 從師生關係的意義及穩定性來看師生關係的類型
    2.以直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目的的教育關係師生的教育關係是指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為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和自主發展而結成的教育與被教育、組織與被組織、引導與被引導等主體間關係。它是師生的現實關係的體現,是形成性的。
  • 師生關係
    所謂的師生關係是指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結成的相互關係,包括彼此所處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對待的態度。在新課程改革的思想影響下,目前要求教師要轉變對待學生的看法,應該在溝通中平等待生、互相尊重,建立民主的師生關係。雖然學生在教育活動中會與多方面進行交往,但是對學生影響比較大的仍然是老師,所以我們可以認為師生關係是教育活動過程中人與人關係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關係。
  • 現代教育:師生關係
    師生關係一時之間,大家都為老師鳴不平,認為老師成了弱勢群體應該受到更多的保護。師生關係俗話說:人之初,性本善。人剛一出生那都是一樣的,那有什麼善惡之分,都是白紙一張。師生關係在學校裡老師的工作也是很累的,不僅要上好課堂還得處理各種各樣的事物,最重要的是一個班級這麼多人,老師也不能一下子全都顧的上來。
  • 【教育雜談】如何構建良好師生關係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互動過程,師生之間不僅有認知方面的信息傳遞,而且有著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情感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教學因素,它使教學活動呈現一種情感與知識有機交融的複雜狀態,且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產生潛在的影響。教師應重點把握「親其師而信其道」的原理,那麼教師應該如何真正地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在教學中拉近適切的人際距離,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呢?
  • 怎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所以,師生關係不能私利化。學生離開學校後將走向各行各業,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職業是社會其他職業的基礎。教師所從事的,是一種崇高、永恆的社會職業。教師之於學生的教育影響,是學生整個社會生活中的一種奇妙經驗,其作用非同尋常。正如美國教育家亨利·亞當斯在談到師生關係中教師的影響時說:「教師的影響力是永恆的,他永遠不知道其影響會止步何處。」
  • 淺談良好師生關係的構建
    人在長大成人的過程中,有三種關係尤為重要:親子關係、朋友關係、師生關係。在這其中,師生關係能影響到其他兩種關係。 教師對孩子的評價具有很大的權威性,家長也十分重視來自孩子教師的意見,師生關係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親子關係,也就是說,師生關係是教育過程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人際關係。師生關係好壞直接影響教育的效果。下面我們從三個方面共同探討怎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 如何構建新型的師生關係?
    師生關係是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形成的相互關係,是整個教育活動過程中人與人關係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關係。在倡導素質教育的當下,教師要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轉變思想與學生平等相處,尊重學生人格,因材施教,具備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早在1939年德國著名心理學家勒溫把教師的領導方式分為:專制型、民主型、放任型三種。專制型的師生關係模式以命令、、疏遠為其心態和行為特徵。
  • 當代教育下,師生關係應該更緊密
    但是我們不妨發現,這樣新聞裡的老師都普遍比較年輕,這代表了當代社會師生關係正在轉變。我們知道良好的師生關係,這與老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都有積極的影響,並且能夠體現雙方在教學過程中的價值和意義。與往不同,以前的老師給人的印象都是刻板嚴厲,但現在隨著年輕老師加入教學隊伍,師生關係也變得亦師亦友,越來越和善。
  • 怎樣的師生關係才叫良好師生關係?
    在一些人員比較多的地方,比如學校,都推遲開學,在疫情緩解後,部分校園開學了,但一些問題依然存在,又再次休息,現在又過上了暑假,教師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幾乎少之又少,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與學生還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麼?
  • 「當教育遇上科技」喜憂:引發變革,也可能使師生關係冷漠化
    12月4日,在GES未來教育大會上,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鄭慶華表示。科技使師生關係冷漠化?鄭慶華指出,在教育和科技融合中,怎樣對產生的數據進行分析利用是一個根本問題。「在網際網路教育當中,所有人的臉、表情這些基本的數據都會被採集下來。問題在於這些數據怎麼利用?以及動機是什麼?
  • 談師生關係:良好的師生關係並不複雜
    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在教學過程發揮著特殊、奇妙的作用。它像一根彩帶拉近了師生心靈的距離,使學生學習動機由單純的認知需要上升為情感需要,使教師工作動機由職業需要上升為職責需要。  良好的師生關係並不複雜:一方面是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另一方面是學生對教師的尊敬和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