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篇02—師生關係
【導語】(適用開頭結尾)
教育是師生交往的過程,而師生關係則是學校育人環境中最普遍、最基本的人際關係。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不僅對教學效果有著巨大的影響,而且對學生個性心理、社會能力和創造性也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新時代下每個教師必須具備的素質。
師生關係是教與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教學活動的正常有序都必須依賴於良好的師生關係。當前,師生關係並不是很和諧,部分教師不顧職業道德和法律約束隨意對待學生,而部分學生也缺乏最基本的尊師重道的教養。所以,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障教育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素材】(適用分論例證)
1.楊時和遊酢:程門立雪
北宋大學問家楊時,在40多歲時與好友遊酢一起去向程頤求教。湊巧趕上程頤在屋中打盹兒,楊時便勸告遊酢不要驚醒老師,於是兩人靜立門口,等老師醒來。不一會兒,下起了鵝毛大雪且越下越急,楊時和遊酢卻還立在雪中。遊酢實在凍得受不了,幾次想叫醒程頤,都被楊時攔住了。程頤一覺醒來,竟然才發現門外站著兩個「雪人」。
2.唐太宗李世民:教子尊師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也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少有的明君,開創了「貞觀之治」的盛世。李世民懂得國家要實現興旺發達、長治久安,教誡太子諸王是「當今日之急」。因此,他給幾個兒子選擇的老師都是德高望重、學問淵博的人,而且一再告誡他們一定要尊重老師。
一次,太子的老師李綱因患腳疾不能行走。怎麼辦呢?在封建社會,後宮等級森嚴,除了皇帝和他的后妃、子女可以坐轎外,其他官員不要說坐轎,就連出入也是誠惶誠恐。唐太宗知道後竟特許李綱坐轎進宮講學,並詔令皇太子親自迎接老師。
後來,唐太宗又叫禮部尚書王矽當他第四個兒子魏王的老師。有一天,唐太宗聽到有人反映魏王不尊敬老師,便十分生氣,還當著王矽的面批評兒子說:「以後你每次見到王矽,都要如同見到我一樣尊敬,不得有半點放鬆。」從此,魏王見到老師王矽,總是好好恭迎,聽課也認真了。
3.居裡夫人:不忘受業恩師
1903年,居裡夫人發現了一種新的物質——鐳。這一發現震驚了全世界,居裡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女科學家。從此,她享有盛譽,博得了人們的敬仰。儘管如此,她對自己過去的老師仍然十分尊敬。
居裡夫人的法語老師最大的願望是重遊她的出生地——法國北部的第厄普。可是她付不起由波蘭到法國的一大筆旅費,因而回鄉的希望總是那麼渺茫。當時居裡夫人正好住在法國,她非常理解老師的心情,於是不僅代付了老師的全部旅費,還邀請老師到家裡做客。居裡夫人的熱情接待,使老師感覺像回到了自己家裡一樣。
1932年5月,華沙鐳研究所建成,居裡夫人回到祖國參加落成典禮。當時,許多著名人物都簇擁在她的周圍。在典禮將要開始的時候,居裡夫人忽然從主席臺上跑下來,穿過捧著鮮花的人群,來到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老婦人面前,深情地親吻了她的雙頰,並親自推著她走上了主席臺。這位老婦人就是居裡夫人小時候的老師。在場的人都被這動人的情景所感動,報以熱烈的掌聲,老人也激動地流下了熱淚。
居裡夫人就是這樣,在成為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之後,仍舊沒有忘記曾經傳授給她知識的老師。
4.葉聖陶先生:和學生做朋友
葉聖陶先生在蘇州一所小學當教師時,就給自己提出:「我要做學生的朋友,我要學生做我的朋友。」他也的確做到了,和學生親密無間。他給學生上課,常講小故事、小童話,學生特別愛聽。他在校園裡種花、種草,美化環境,給學生創造優美的學習環境。他對待學生,無論是聰明的、愚笨的,衣著乾淨的、骯髒的,都一樣和藹、一樣親熱。葉聖陶先生當時只有17歲,而學生都是十一二歲的,雖然他長得比較瘦小,和學生差不多高,但是學生都喜歡他、尊敬他。
5.李桂林、陸建芬夫婦:在絕壁上播撒知識的種子
甘洛縣烏史大橋鄉二坪村,是涼山北部峽谷絕壁上的彝寨。村民上下絕壁都要攀爬5架木製的雲梯,因此一年也難得下絕壁一次。在如此艱險的環境下,從漢族地區來的李桂林、陸建芬夫婦紮根這裡19年,把知識的種子播撒在彝寨,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雲梯」。
懸崖上,二坪小學的校舍在暮靄中格外寧靜。孩子們在凹凸不平的木桌上靜心寫作業,寂靜的山村因為有了這「嗒嗒」的寫字聲而增添了文明的氣息。李老師在幾個教室間巡迴指導、講解,口水幹了,嗓子啞了,可講解卻還在繼續……沒辦法,這裡只有他和妻子兩個老師呀!此時他的妻子陸建芬,正在廚房忙碌地為孩子們準備晚飯。儘管滿是汗跡、灰漬的臉在灶膛爐火下顯得異常疲憊,可她的眼中卻充滿了快樂。
他們在最崎嶇的山路上點燃知識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懸崖邊拉起孩子們求學的小手,19年的清貧、堅守和操勞,沉澱為精神的沃土,讓希望發芽。
6.安妮·莎莉文:引領海倫·凱勒創造奇蹟
安妮·莎莉文畢生致力於對海倫·凱勒的教育,使既盲又聾又啞的海倫·凱勒擺脫了心靈的桎梏,勇於追尋人性的獨立和自由。試想海倫·凱勒如果沒有遇到安妮·莎莉文老師,她的生活會怎麼樣?其他的老師會不會給予她這樣的關懷和愛,並充滿耐心地讓她感受到這個多彩的世界?這個世界上沒有「如果」,這個假設便無從考證,於是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世界上最偉大的身殘志堅的女作家,於是無數人可以讀到那篇令人感懷不已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凱勒的經歷是一個奇蹟,而引領她創造這個奇蹟的人——安妮·莎莉文是讓人無限感動的老師。
【警句】(適用出彩加分)
1.教師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要贏得孩子們的信任和熱情。我相信,假如我做到了這一點,一切其餘的問題也會隨之解決了。——裴斯泰洛齊
2.弟子事師,敬同於父,習其道也,學其言語。——《太公家教》
3.為學莫重於尊師。——譚嗣同
4.經師易遇,人師難遭,願在左右,供給灑掃。——司馬光
5.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李商隱
6.尊重和愛護學生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對待一朵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 ——佚名
7.師生之間心與心的交匯之處是愛的聖地。——佚名
8.幼苗需要土壤的滋養,學生需要教師的愛護。——佚名
9.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躬親共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職員躬親共學;要學生守的規則,教職員躬親共守。——陶行知
10.要把學生造就成一種什麼人,自己就應當是什麼人。——車爾尼雪夫斯基
11.我堅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敗而告終的學校內許許多多的衝突,其根源在於教師不善於與學生交往。——蘇霍姆林斯基
版權說明:文章內容來源於網絡,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