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上海開始實行搖號升學的制度,教育部又出臺了史上最詳細「負面清單」,一方面是課外學習奧數的難度被限制(暫且不知實施力度如何);另一方面,奧數學習的出路越來越窄,這種情況下,是否還需要學習奧數?
01 古怪的奧數題畢竟是少數
不管你有沒有娃,可能都看過某些很奇怪的奧數題。即便是我清華的大學同學群,也經常被小學生的奧數題難倒:
即便是有見過的家長提示了"12345",大部分同學還是一臉懵圈。
無獨有偶,之前一則"清華附中校長叫停女兒學奧數"的新聞刷屏,新聞中的清華附中校長王殿軍,不僅僅是教育家,還是一個數學家,他之前曾經是清華數學系的教授。
他笑稱"她問我的題目我都做不出來。"不是題目難,而是奧數班解題方法不正常。良好的教育不是要教給學生奇怪的解題方法,這反而會讓學生們思維走歪了、興趣學沒了。
但畢竟這樣的題目只是極少數,以極少數這樣譁眾取寵的題目來否定奧數對於孩子的作用,也有些以偏概全。
02 學習奧數是為了什麼?
拋開這些古怪的奧數題目,單就奧數本身而言,到底要不要讓孩子學奧數呢?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先得看看你讓孩子學奧數是為什麼?
為了"奧賽"得獎牌,培養出數學家?
那必須得看孩子的天賦了,姑且不論奧賽得牌與數學家之間是否有正相關的關係,奧賽得牌和數學家的人數那麼少,註定絕大多數人都是陪跑。
為了升學,或者進入中學以後,通過奧數的分班考試進入實驗班?
教育部今年改成搖號政策,全面叫停各種名義的分班考試,好像這條路也被堵上了。
再說,升入好的中學、進入實驗班,以後進入好的大學,只是通往幸福人生的一條可能路徑,並不是唯一方式,真的要花費如此多的時間和精力麼?
可能大多數家長的思維和我一樣,學習奧數,就是想要孩子培養一下數學思維,鍛鍊一下孩子的邏輯推理能力。如果能因此學出點什麼、升個學那就是意外驚喜了。
而用奧數培養數學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的前提是,孩子對學習有興趣。
03 奧數是孩子眼中的光
兒子第一次讓我感受到他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是在幼兒園。他上的是蒙特梭利的幼兒園,在玩數學板的時候,發現9+1可以進位為10的時候,就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興奮,好長一段時間都願意向別人分享他的"偉大"發現。
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二年級時嘗試的一道二級等差數列題,那時他並沒有系統上奧數課程,也不知道什麼等差數列公式,只是單純憑藉著他們的差是等差數列,自己推算了20分鐘,算出來的那一刻,他開心得蹦了起來。
這樣單純而純粹的專注,做到後眼睛裡迸發的光芒,就是我最欣賞的孩子狀態。
所以,我很自然地讓他開始了系統的奧數學習。
學了奧數以後,發現他的舉一反三能力,讓他學習奧數比較輕鬆,學過雞兔同籠,遇到大和尚小和尚吃饅頭,1個大和尚能吃3個饅頭,3個小和尚吃1個饅頭,他也能看出來是同一類的問題。
他從小玩的各種搭建,也讓他學習幾何問題很有樂趣,有的時候信手用紙折個盒子就能得出答案,他一定要自己在頭腦中把問題想清楚才開心。
學了數論、排列組合以後,他又開始驚嘆,原來這麼複雜的問題,用這麼簡單的符號就可以表述得好清楚,並洋洋得意地向我展示……
正是因為點點滴滴的正向反饋給了他很多的信心,他真的在享受奧數學習中思維的過程。
現在升入五年級,遇到的題目複雜多了,有的邏輯一環套一環,有的思路特別巧妙……不管是做出了的開心,還是沒做出來,老師講解後恍然大悟,雖然學奧數花了很多時間,也有很多煩躁的時刻,孩子一直挺享受學習奧數的樂趣。
點擊
知乎問題"如何評價清華附中校長王殿軍叫停女兒奧數"的問題下,看到了好多各行各業的網友分享了奧數學習對於自己的思維方式、甚至一生的影響。
網友@愛麗目前牛津大學數學博士在讀,分享了奧數裡的思維如何幫助她走進世界名校的。她強調"雖然我憑藉奧數上了名校,但其實我主要想表達的是,我憑藉的不是奧數的高分,而是小學奧數培養出的對數學的興趣。"
04 學習奧數請保持初心
也許你會說"不過是因為你們是少數適合學奧數的孩子而已",是的,我不否認。
不過,不試試,怎麼知道孩子不適合呢?
只是在嘗試的過程中,你是否能記得自己的初心是為了讓孩子培養數學思維,鍛鍊邏輯思維能力?
如果我們能不忘初心,那就知道是否要拒絕"提前學"、"跨級學",因為孩子學的狀態會告訴我們,他是在享受這個思維的過程,還是在被填鴨。
如果我們能不忘初心,就知道某些腦筋急轉彎類型的奧數題目,對孩子的思維和邏輯分析能力毫無用處,在看到這類題目的時候,就可以輕鬆地置之一笑。
如果我們能不忘初心,就知道相比記住一些套路,快速得出正確答案,更重要的是題目背後的推導過程和數學構造。
如果我們能不忘初心,就知道刷題的目的是為了不刷,重複做一類的題目、提高熟練度很重要,更重要的是總結歸納其中的數學思想,從一道題引申到一類題。
而這些,是學校的數學課很難給孩子們的。
學校的課程,畢竟是按照絕大多數孩子能接受的水平設置,必然有相當比例的孩子會學有餘力。對這些孩子來說,學校的課程沒有什麼挑戰性,哪怕學到100分,也只會覺得理所當然,很難體會到那種純粹的喜悅。
05 奧數並非發展思維的唯一途徑
可是,換個角度講,學有餘力的孩子,一定要通過奧數來鍛鍊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麼?
當然不是!
還是那個前提條件,對學習有興趣。
有的孩子喜歡搭樂高,有的孩子喜歡下棋,有的孩子喜歡編程……每個需要策略、總結、歸納的思維活動,都能鍛鍊思維能力。
條條道路通羅馬。
甚至家長們非常頭疼的打遊戲,選擇合適的遊戲,也能提高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而這些活動需要達到相當的水平,也像奧數一樣,需要長時間的枯燥的練習。
或者說,任何一項活動,不管是體育運動,還是藝術特長,不管是學科學習,還是某種技藝……想要做到一定程度,也都難以避免長時間的枯燥的練習。
看到好多朋友因為心疼孩子"刷題"而拒絕奧數,那是否也要因為孩子練琴辛苦而拒絕學琴,因為孩子打球辛苦而拒絕運動?
在長時間的枯燥的努力中,如何保持孩子眼中最初的那束光,如何給孩子提供支持,才是每個父母應該思考的問題。
至於那束光是不是奧數,不重要。
但如果試都不試一下,就放棄奧數成為那束光的可能性,那未免也太可惜。
PS:如果你有某種程度的強迫症,前面那道"腦筋急轉彎"式的題目,再提示一下,規律是"12345"的軸對稱圖形。Have fun!
文章作者|悠球媽,來源:學霸媽媽育兒團,多位學霸媽媽組成的育兒團,一起分享育兒理念,匯聚教育信息,育兒路上溫暖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