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安全報網訊(沈賡前 記者黃永建)2020年初的這場新冠肺炎疫情,對乳業的生產和銷售市場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山西九牛牧業審時度勢,疫情期間結合市場實際需求,不停工不停產不漲價,強化食品安全,調整發展策略,守護全民健康,為逆轉疫情「副作用」,推動產業發展,提供了「九牛方案」。
山西九牛牧業是國家和山西省重點龍頭企業,是太原市本土唯一一家規模化優質乳品企業。經過十年發展,已建成20000頭規模現代化牧場,年產70000噸液態乳灌裝生產線和3000噸烘焙加工廠。還擁有社區鮮奶連鎖店100餘家,商超銷售網點3000餘個,是太原市「菜籃子」工程唯一直供乳企,是名副其實的市民「奶瓶子」。
九牛牧業生產總監曹禹告訴記者,疫情發生以來,因為乳製品的特殊性,「九牛」採取了乳品質量「嚴上加嚴」的管控措施,一方面嚴控食品生產安全,另一方面,對於勞動密集型生產單元進行合理性疏散和分配。牧場按照養殖特性,實行全封閉管理,人員不得隨便出入。加工廠對入廠人員進行健康狀況排查,對入廠車輛和車間進行嚴格消殺,細化並落實了人員在工作、生活、上下班途中等各環節的嚴格要求。
乳品行業關涉民生,面對疫情,布局養殖、加工、消費等奶業全產業鏈的九牛牧業,統籌協調疫情防控、安全生產、保障供應、公益捐贈等各項工作,守護著區域乳品市場的穩定。
曹禹表示,受疫情影響,1月底至2月中旬,九牛牧業各銷售渠道網點出現滯銷情況,銷售收入有所影響,庫存壓力較大,企業經營面臨壓力。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沒有減薪減員,保證了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同時,作為山西省、太原市政府生活必需品保供骨幹企業,公司做到了產品不斷檔、不抬價,持續為社區居民提供著鮮活的乳製品。目前公司共有830餘人,其中牧場的320名員工一直正常生產。加工廠春節期間也未停工停產。目前連鎖店面已經全面恢復營業,企業員工到崗率達到90%以上。
為了化解疫情造成的產品積壓和對終端市場的影響,九牛牧業在當地的政府和支持下,防控與銷售同步進行,用最短的時間,將自主門店與自主銷售渠道全部打通;同時,啟動惠及太原市五類特殊困難群體的「愛心奶」工程,為低保老人、特困職工、孤殘少年兒童、特困戶送上關愛。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疫情初期,九牛牧業即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彰顯企業擔當,1月31號,向太原市六家醫院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每天捐贈近500份牛奶和麵包,隨後,又通過祁縣紅十字會和太原市紅十字會,向醫護人員送去九牛人的支持與慰問,三次捐贈價值共計90餘萬元。
疫情引發市場變化,而變化或許正是增長的機遇。山西九牛牧業在推動企業和行業共克時艱中,也展現出愈挫愈勇的定力和組織韌性。
在不久前出臺的《加快推進山西省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發展意見中,覆蓋奶牛養殖、飼料種植、乳品加工、冷鏈配送、連鎖銷售全產業鏈的乳業發展「九牛方案」,成為乳品產業集群建設的藍本之一。
隨著各項利好支持政策的出臺,九牛牧業也乘勢而上,「擁抱」發展新機遇。山西九牛牧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俊峰認為,「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未來一段時間,九牛牧業將繼續完善上遊奶源,建設一個萬頭牧場,與已有的兩個共計15,000頭的牧場「匯合」,最終形成三個規模化養殖牧場;同時在瀟河產業園啟動興建千噸乳製品深加工農場,生產奶粉系列產品,增加企業和奶農的抗風險能力;終端方面,九牛牧業還將進行高端產品和連鎖門店升級,在未來3—5年的時間裡,在山西全省以及京、津、冀,開設2000家專營店,為「健康中國」貢獻「九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