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門信息】訴前調解化解糾紛築牢基層穩定第一防線

2020-11-12 印象契丹巴林左旗

近日,巴林左旗人民法院富河法庭通過訴前調解成功化解一起贍養糾紛,將矛盾就地化解在基層,築牢了轄區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

多年前,富河鎮某村兩名男孩不幸父母雙亡,從此寄養在牛某家中,由牛某夫婦撫養成人。兩名男孩成家後在外地打工,很少顧及牛某夫婦生活。後由於牛某丈夫去世,且牛某年事已高,患病在床,沒有經濟來源,牛某打算起訴兩名養子,要求其履行贍養義務。

受理立案申請後,富河人民法庭馬上啟動訴調機制,組織雙方當事人和調解員到法庭訴前調解室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談心談話會」。通過耐心詢問和傾聽,法官、調解員充分掌握了爭議事實和雙方當事人的心結,隨即「對症下藥」,從情、理、法角度入手,引導雙方換位思考,做了大量思想工作。調解室溫馨的氛圍,也讓當事人漸漸感受到了久違的家庭溫暖,最終互相讓步,自願達成調解協議,一起家庭糾紛就此圓滿化解。

富河人民法庭訴前調解室設立以來,充分發揮家事審判的診斷、修復、治療功能,大多數家事類案件均以調解結案,達到了「為社會減壓、為家庭療傷」的目的,有效緩解了案件審理壓力。

相關焦點

  • 市人民調解中心成功化解矛盾糾紛871件,築牢社會和諧穩定「第一道防線」
    香城都市報訊(記者 龐贇)昨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第五場新聞發布會,發布全市矛盾糾紛「一站式」多解工作情況。 近年來,我市在社會治理領域積極探索、大膽創新,以強力推動調解中心建設為抓手,積極探索矛盾糾紛「一站式」多元化解新路徑,率先在全省市級層面建成了首個「綜合性」「一站式」調解工作平臺——鹹寧市人民調解中心,切實發揮人民調解維護社會穩定「第一道防線」作用,全面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 博興縣深化四項建設全力推進「網際網路+調解」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今年以來,共調解矛盾糾紛820件,調解成功率100%,切實築牢調解「第一道防線」。強化三級聯動,紮實推進調解組織規範化建設博興縣建立以縣矛盾糾紛化解指揮中心為中樞,縣矛盾糾紛調處中心、9個縣直部門行政調解組織、12個鎮級矛盾糾紛聯調中心、448個村級人民調委會和735名專職網格員各負其責、上下對接的工作體系。
  • 開啟人民法院訴前調解、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篇章——韶關市「劉日紅調解工作室」進駐人民法院
    「劉日紅調解工作室」自2019年6月掛牌成立至今,秉持開拓精神,不斷探索和規範工作室運營模式,推動新時代人民調解工作創新發展,開啟我市人民調解工作新篇章,對進一步發揮人民調解組織親民優勢,激發廣大人民調解員的榮譽感和責任感,促進我市人民調解工作全面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 長白縣法院:積極推動訴前調解程序精準化解社會矛盾糾紛
    ,在推進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建設工作中,大力推進訴前調解程序,要求案件在立案前,所有民商事審判法官都要將案件通過訴前調解的方式對案件進行了解、化解。對案情複雜、涉及專業領域的案件,在訴前調解中深入了解各方當事人主張,引導各方當事人確定爭議焦點,針對涉及專業知識的焦點問題,邀請有專業知識或某領域經驗豐富的人員參與調解,利用專業知識解決專業問題,利用豐富經驗解決認知問題,從而達到釋明當事人心中的疑惑,使當事人從專業角度重新認識案件事實的效果,促進案件調解。
  • 訴前調解 做好「第一道防線」
    經過訴前調解員耐心調解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被告同意一次性給付所欠木材款83000元通化市二道江區人民法院努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讓群眾擁有滿滿的司法獲得感原告馬某從事木材加工生意,與被告王某系朋友關係,長期有業務合作
  • 張家界市法院:築牢「兩防線」 矛盾多元解
    近日,張家界武陵源區人民法院特邀調解員毛漢初一直忙到晚上八點才下班回家,當天他成功將3起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其中2起當場兌現。這一切都得益於張家界在全市範圍內全面推廣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為進一步加強訴源治理工作,推進市域社會治理,今年初,張家界市積極創新「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明確各區縣和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信訪、人社等多級多部門參與糾紛解決,把大量矛盾糾紛解決在訴前。「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如何在張家界市高效落地,以及人民法院在其該如何發揮參與和推動作用?
  • 【新時代「楓橋經驗」】禹城市司法局:「大調解」格局為基層和諧...
    ,打造「楓橋經驗」禹城樣板,為基層和諧穩定注入「強心劑」。設立村級人民調解辦公室,由社區(村)調委會和專職調解員組成,形成了組織協調、培訓指導、配合落實的三級調解工作網絡,為構築「大調解」格局打下了堅實的組織基礎。二、多調聯動,健全調解工作「多元化」機制。為建立科學有效的矛盾化解機制,切實實現矛盾糾紛就地化解、不上交,禹城市司法局強化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聯調。
  • 政法學苑 | 如何防範基層矛盾糾紛引發公共安全風險
    其一,建立健全矛盾糾紛信息搜集、分析、共享和公共安全風險預測機制。信訪部門、網信部門、業務主管部門、街道社區網格、企事業單位等要保持高度敏銳性,廣開信息來源,延伸工作觸角,保持渠道暢通,及時掌握社情民意。分類搜集基層社會矛盾糾紛信息,及時在各工作層面共享,定期分析研判,精準預測可能衍生的公共安全風險。
  • 普蘭店區法院:完善訴調對接機制 多元化解矛盾糾紛
    近年來,普蘭店區法院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建設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的意見》要求,進一步貫徹「調解優先、調判結合」的工作原則,深入推進訴調對接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建設,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實現矛盾糾紛化解在「區」域,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在糾紛解決中最後一道防線作用,維護社會穩定。高標準搭建平臺。
  • 方城縣法院:「多元調解+速裁」 一站式解糾紛惠民利民
    :政治、法治、自治、德治、智治的共同建設工作機制,實現黨政主導、法院主推、部門主責、基層主抓、群眾主體的訴源治理大格局。線上和線下雙推進該院充分利用人民法院在線調解平臺,將工會、婦聯、醫院、交警、公路等糾紛多發部門負責矛盾化解人員完成註冊為調解員,開展線上調解工作。推進「訴訟服務中心」建設提檔升級,設置訴調對接工作站。完善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複議、訴訟等有機銜接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聯合縣司法局選聘人民調解員,積極參與矛盾糾紛排查。
  • 海口市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揭牌
    12月24日上午,海口市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第一次聯席會議暨揭牌儀式在海口舉行,標誌著海口市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正式成立。該機構的成立,旨在及時將婚姻家庭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築牢婚姻家庭糾紛化解的第一道防線。據了解,海口市婚調委成員單位由市婦聯、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以及市中級人民法院組成。
  • 南充 「把脈問診」調解糾紛「疏通經絡」化解矛盾
    、中介協會主任冉宏發言 許爾斌 孫賢 文/圖不久前,司法部評選表彰一批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委員會和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員,南充市房地產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榜上有名。立體調解化糾紛主動作為強治理主導建成行業自律誠信體系,堅決貫徹落實上級文件精神,主動作為參與社會基層治理,努力將矛盾問題發現在基層、控制在萌芽,牢固構築南充市房地產市場矛盾調解防線。與政府相關部門建立房地產糾紛預防、預警互聯互通機制,提前介入引導,在不動產登記交易大廳設立糾紛調解窗口。
  • 將矛盾化解在訴前,青海法院築起「兩道防線」
    鑄牢人民調解「第一道防線」記者從格爾木法院立案庭了解到,自2019年1月「人民法院調解平臺」上線以來,格爾木市法院調解案件2839件,成功率達99.89%,使用調解平臺調解案件數位居青海省第一。郭迎迎說,「線上調解很受當事人認可,當事人不需要到法院,訴訟環節都能通過電子訴訟平臺全程網上辦理,我們調解員也能做到24小時『不打烊』,極大地縮短了調解時長,也提高了辦案效率。」城中區法院立案庭法官助理李瓊告訴記者說,「截至採訪前,城中區法院已經委派人民調解員處理訴前調案件221件,調解後達成調解協議186件,提請司法確認的78件。」
  • 消費糾紛雙方欲對簿公堂 訴前調解促成和解協議
    5月,市中級人民法院、東寶區人民法院、掇刀區人民法院與荊門市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實現訴調對接,將訴訟和調解銜接起來,引導群眾選擇「以調為主、調判結合」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方式。這一化解糾紛新模式效果如何?近期,荊門市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成功調解了一起涉及98名消費者與一兒童攝影店的消費糾紛,得到各方的認可。
  • 「法院+工會」合力化解勞動爭議——訴調對接,讓多年糾紛一朝化解
    去年5月以來,我省法院積極構建「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機制,通過在中、基層法院設立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在工會設立調解和法律援助工作室,將「訴」的權威性、規範性和「調」的便利性、非對抗性結合起來,合力預防化解勞動關係領域重大風險,共同推動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 洛陽市首家金融糾紛訴前化解中心在新安縣掛牌成立
    ,8月18日,洛陽市首家金融糾紛訴前化解中心——新安縣人民法院金融糾紛訴前化解中心在新安縣農商銀行掛牌成立。據悉,新安縣人民法院金融糾紛訴前化解中心將依託全國法院在線調解平臺,吸收行業相關力量參與糾紛化解、風險預判,深入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
  • 【訴源治理】多元解紛 聯調共治 打造基層矛盾糾紛化解新模式
    為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組織、人民法庭、司法所、派出所等作用,構建社會矛盾聯防聯調機制,形成社會矛盾化解的整體合力。8月6日下午,陸良縣大莫古鎮召開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推進會,陸良法院黨組書記、院長何福浩、大莫古鎮黨委書記楊俊、大莫古鎮鎮長石萬雲及各村支書、主任、治保調解主任、中心法庭等相關部門參加此次會議。
  • 行政糾紛訴前調解機制建立!長沙「民告官」案件可以選擇訴前調解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10月12日訊(記者 虢燦 實習生 凌玉霞 通訊員 吳炳 李燦)在長沙的「民告官」案件,如果案件符合條件,並且當事人願意自願調解,可以選擇長沙鐵路運輸法院的行政爭議調解中心或者家門口的社區服務中心等地訴前調解。今天上午,長沙市司法局和長沙鐵路運輸法院共同籤署並發布《關於建立行政糾紛訴前調解機制的實施意見(試行)》。
  • 麗水日報頭版頭條|1300件金融糾紛「一地」調解「訴前」化解
    今日,麗水日報頭版頭條刊發《1300件金融糾紛「一地」調解「訴前」化解——麗水建立金融類糾紛一站式多元化解新機制》一文。『訴前』,這得益於麗水推行的金融類糾紛一站式多元化解機制。」今年7月,在市委政法委的支持下,市中院抓住縣級社會矛調中心建設契機,聯合多部門建立金融糾紛化解新機制,由銀行業保險業調解委員會入駐縣矛調中心,對金融糾紛實行一站式受理、調解、訴訟立案、速裁,實現一攬子化解。
  • 提前化解矛盾糾紛6.8萬件 東莞訴源治理卓有成效
    提前介入矛盾,推進訴調對接「1+2+3」模式近年來,東莞全市法院受理、辦結案件數屢創歷史新高。據統計,2019年,全市三個基層法院參與訴前調解一審民商事案件80706件,訴前成功調解案件48322件,調解成功率為68.52%,40.27%的一審民商事案件在訴前成功化解。全市基層法院新收一審民商事訴訟案件86194件,同比增長3.29%,增幅同比下降26.7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