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總是感覺手術室輸血和病房輸血不同。在靜療規範上寫著:輸血起始速度宜慢,應觀察15分鐘無不適後再根據患者病情、年齡及輸注血液製品的成分調節滴速。下面奉上《手術室護理實踐指南》中的術中輸血護理操作」。
一、術中輸血的目的
1.維持血容量
補給血量,維持血容量,提高血壓以抗休克和防止出血性休克。
2.糾正紅細胞減少
可供給具有攜氧能力的紅細胞以糾正因紅細胞減少或其攜氧能力降低所導致的急性缺氧血症。
3.糾正凝血功能
補充各種凝血因子以糾正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礙。
二、操作要點
1.取血流程
(1)醫護人員憑取血單,攜帶取血專用箱到輸血科(血庫)取血。
(2)取血與發血的雙方必須共同查對患者姓名、性別、病案號、門急診/病室、床號、血型有效期及配血試驗結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觀(檢查血袋有無破損滲漏,血液顏色、形態是否正常)等,核對準確無誤後,雙方共同籤字後方可發出。
2.輸血流程
(1)取回的血液製劑應由麻醉醫生和巡迴護士核對,首先,雙方確認取回的血液製劑是否為此手術間患者的血液製劑,然後,參照取血流程(2)點核對相關信息。
(2)輸血前再次由麻醉醫生和巡迴護士共同核對(核對內容參照取血流程(2)點),準確無誤後方可輸血。
(3)輸血時應使用符合標準的輸血器進行輸血。
(4)輸血前後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衝洗輸血管道。
(5)術中輸血應遵循先慢後快的原則,但同時根據病情和年齡遵醫囑調節輸血速度。嬰幼兒患者輸血宜採用注射泵輸注。
(6)靜脈通道觀察:保持血液輸注通暢,防止輸血管道扭曲、受壓;當出現針頭脫落、移位或阻塞時應及時處理。
(7)嚴密觀察受血者有無輸血不良反應,如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
(8)輸血完畢後,醫護人員應對血液輸注進行記錄和籤字,並將輸血記錄單(交叉配血報告單)放在病歷中。將空血袋低溫保存24小時。
三、注意事項
1.嚴禁一名醫護人員同時為兩名患者取血。輸血時必須實施兩人核查流程。
2.血液製品不應加熱,不應隨意加入其他藥物。血小板輸注前應保持震蕩,取出即用。
3.全血、成分血和其他血液製劑應從血庫取出後30分鐘內輸注,4小時內輸完。
4.用於輸注全血、成分血或生物製劑的輸血器宜4h更換一次。手術中輸入不同組交叉配血的血製品,應更換輸血器。
5.術中大量輸血時,建議使用輸血輸液加溫儀,確保輸血安全。
6.術中加壓輸血時,要確保輸血通道的通暢,避免壓力過大破壞血液的有形成分。
7使用輸血加溫儀或加壓儀器時,遵照使用儀器設備使用說明。
四、常見術中輸血不良反應及護理措施
1.不良反應
發熱性非溶血性輸血反應、過敏性輸血反應、溶血性輸血反應。
2護理措施
(1)發生輸血反應,立即告知醫生,停止輸血,更換輸血器,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維持靜脈通路。
(2)準備好檢查、治療和搶救的物品,做好相應記錄。
(3)遵醫囑給予藥物治療及配合搶救。
(4)加強體溫管理,採取適當的保溫措施。
(5)低溫保存餘血及輸血器,並上報輸血科及相關部門。
五、自體輸血
自體輸血屬於無血手術方法之一,主要有三種方法:貯存式自體輸血、稀釋式自體輸血、回收式自體輸血。目前回收式自體輸血是術中應用最簡單、最廣泛的自身輸血方式。
1.回收式自體輸血的適應證
(1)心胸血管外科:手術野汙染最少,且全身施行了抗凝療法,是稀釋式和回收式自身輸血最好的適應證。如風溼性瓣膜病、動脈瘤、先天性心臟病、冠心病等。
(2)矯形外科:如脊椎側彎矯正術、椎體融合術、髖關節置換術;整形外科的大面積植皮等。
(3)創傷外科:嚴重創傷的大量失血。
(4)婦產科:如異位妊娠破裂等。
(5)器官移植手術。
(6)特殊宗教信仰人群:如耶和華見證會教友。
2.回收式自體輸血禁忌證:
(1)血液離體時間超過6小時。
(2)懷疑流出的血液被細菌、糞便、羊水或毒液汙染。
(3)懷疑流出的血液含有癌細胞。
(4)流出的血液嚴重溶血。
3.回收式自體輸血的操作要點
(1)血液回收前準備:術前提前準備好設備、耗材和相關藥品。
(2)檢查血液回收機,安裝一次性耗材。
(3)按血液回收機的要求準備血液抗凝劑,如ACD或肝素。
(4)將Y形吸引管一端置於手術野並與吸引頭連接,吸引管剩下的一端與抗凝劑袋連接,無菌空袋與引流瓶連接,引流瓶與負壓吸引器連接。
(5)回收的血液達到一定量後將血液轉至無菌空袋,按洗滌紅細胞製備操作對回收的血液進行洗滌並濃縮。
(6)需要輸注時按輸血常規進行輸注。
(7)輸注過程中嚴密觀察患者有無不良反應(出血傾向、血紅蛋白血症、腎功能不全、肺功能障礙、DIC、細菌感染、敗血症),出血異常情況及時處理。
4.回收式自體輸血的注意事項
(1)術中回收處理的血液不得轉讓給其他患者使用。
(2) 術中常規回收處理的血液應經洗滌操作,其血小板、凝血因子、血漿蛋白等基本丟失,故應根據回收血量補充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3)術中快速回收處理的血液未做洗滌時,含大量抗凝劑,應給予相應的拮抗劑.
(4)對回收處理的血液回輸時必須使用符合標準的輸血器。
5.自體輸血的優越性
(1)避免因輸注同種異體血液或血液成分而導致感染性疾病的危險性。
(2)防止因抗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或蛋白抗原產生同種異體免疫作用引起的溶血、發熱、過敏反應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免疫性輸血反應。
(3)減少有創操作不需同種異體輸血前的多項檢測試驗,節約患者的費用。
(4)避免異體輸血配型失誤造成的醫療事故。
(5)解決了稀有血型患者、特殊宗教信仰患者的輸血問題。
(6)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血液供應的緊張狀態。
六、加壓輸血
1.操作要點
(1)為確保靜脈通道通暢,靜脈注射針頭成人不少於20G(兒童不少於22G),以便血液順利、快速輸入。
(2)將已接上靜脈通道的血袋小心裝入加壓血液輸送器中。
(3)擰緊充氣塞,手握皮球緩慢充氣,加壓血液輸送器開始加壓,可根據病情需要施加壓力,加壓輸血速度可達50~100ml/min。
(4)血液輸注完畢,擰松充氣塞、放氣,輸血管換接靜脈注射用生理鹽水衝洗輸血管道。
2.注意事項
(1)加壓輸血過程中應緩慢加壓,壓力不能超過300mmHg,以防加壓皮囊破裂。(2)確保靜脈通道通暢,防止輸血管和針頭銜接處脫落、針頭脫出血管、穿刺部位腫脹等,確保血液順利注入血管。
(3)術中加壓輸血時,巡迴護士應全程監護,密切觀察受血者病情變化,如有異常立即停止輸血,換輸靜脈注射用生理鹽水保持靜脈通路,並立即報告醫生處理。
圖文來源:手術室護理實踐指南;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
- END -
美小護們
微信又改版啦
為了不在茫茫公眾號裡走失
請"星標"醫學會"
和350萬同行一起為自己代言
(已設的各位忽略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