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道閉鎖患兒生命垂危 仁濟醫院夏強團隊完成無輸血肝移植手術

2020-12-22 新民晚報

日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肝臟外科夏強教授團隊歷時6個多小時,成功為一名「熊貓血」先天性膽道閉鎖患兒施行了親體肝移植手術。在手術團隊的精細操作下,患兒術中出血僅50毫升,手術全程無輸血。患兒術後平安轉到移植監護室接受進一步觀察治療。目前父女二人均恢復良好。

患兒瑤瑤(化名)僅9個月大,出生即被確診為膽道閉鎖。在她2個月大的時候接受了葛西手術,但症狀並沒有得到改善,逐漸發生肝硬化,並開始出現反覆膽管炎、發熱症狀。很快,瑤瑤肚子也越來越大,經常高熱不退,各種高級別抗生素治療都沒有效果。7月的一天,孩子父母帶著她慕名找到上海仁濟醫院兒童肝移植團隊,主治醫師萬平仔細詢問了瑤瑤的病史,為她完善了相關檢查,認為孩子需要接受肝移植治療,當即將她收治入院進行術前準備。

不巧的是,瑤瑤的血型為Rh陰性O型血,俗稱「熊貓血」,在人群中僅佔千分之一比例。眾所周知,肝臟的血供非常豐富,其血容量相當於人體總量的14%,肝移植病肝切除本身就會損失大量血液。瑤瑤術前體重僅8千克,血容量小,哪怕是少量滲血,都可能導致其血紅蛋白下降;而且她曾經接受過葛西手術,腹腔粘連嚴重,極易出現滲血,危及生命,因此術前備血顯得極其重要。其父親作為肝源提供者,血型也是Rh陰性O型血。由於瑤瑤和其父親的血型太過稀有,輸血科歷時2個多星期,多方努力,也只調集到2個單位的Rh陰性O型血。

眼看著瑤瑤的病情越來越危急,無法等待更多備血。科主任夏強當機立斷,召集供體手術組羅毅、邱必軍等醫師和受體手術組封明軒、萬平等醫師以及監護室、麻醉科等為瑤瑤展開術前討論和手術籌備,決定通過精細的手術技術儘可能減少術中出血,儘早為瑤瑤施行肝移植,挽救其生命。

8月11日上午,瑤瑤和父親同時進入手術室。手術團隊通力協作,完整切取了瑤瑤父親240克的左外葉供肝。而在受體手術中,夏強精細地分離腹腔粘連,切除病肝,吻合供肝,將其成功植入瑤瑤體內。整個手術過程歷時6小時,瑤瑤的出血量不足50毫升,無需輸血。術後,患兒移植肝各項指標恢復一切順利。

無輸血肝移植手術對手術醫生的操作技術、手術團隊的相互配合都是極大的考驗和挑戰。夏強坦言:「在肝移植患者的救治過程中,遇到各種困難在所難免。但作為醫生,我們需要用自己的實力去迎接挑戰、克服困難。無法滿足手術備血的需要,我們就靠技術去避免出血。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為每一名患者爭取新生的機會。」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

相關焦點

  • 罕見「熊貓血」膽道閉鎖患兒生命垂危 | 仁濟醫院夏強團隊成功完成...
    罕見「熊貓血」膽道閉鎖患兒生命垂危 | 仁濟醫院夏強團隊成功完成一例無輸血親體肝移植手術 2020-08-13 15: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親體肝移植手術,仁濟醫院夏強團隊成功救治「熊貓血」膽道閉鎖兒
    8月11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肝臟外科夏強團隊歷時6個多小時,成功為一名「熊貓血」先天性膽道閉鎖患兒施行了親體肝移植手術。在手術團隊的精細操作下,患兒術中出血僅50毫升,手術全程無輸血。患兒術後平安轉到移植監護室接受進一步觀察治療。目前父女二人均恢復良好。患兒瑤瑤(化名)僅9個月大,出生即被確診為膽道閉鎖。
  • 罕見「熊貓血」膽道閉鎖患兒生命垂危,父親捐肝240克!奇蹟:全程無...
    8月11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肝臟外科夏強團隊歷時6個多小時,成功為一名「熊貓血」先天性膽道閉鎖患兒施行了親體肝移植手術。在手術團隊的精細操作下,患兒術中出血僅50毫升,手術全程無輸血。患兒術後平安轉到移植監護室接受進一步觀察治療。目前父女二人均恢復良好。
  • 上海仁濟醫院為嬰兒做肝移植
    近日,上海仁濟醫院夏強團隊成功實施的嬰兒肝移植聯合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突破世界紀錄。 手術中5個月大的患兒成為世界上接受該手術的最小患者。
  • 中國兒童肝移植手術存活率接軌國際先進水平 手術量創世界紀錄
    陳金海 攝   中新網上海8月23日電 (記者 陳靜)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夏強團隊23日為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的六個月大河南女娃元元(化名)順利實施活體肝移植手術,元元媽媽220克肝臟被植入女兒的體內。  至此,該團隊已成功完成1000例兒童肝移植,數量約為全國兒童肝移植總數的二分之一。
  • 女兒患先天性「膽道閉鎖」生命垂危 33歲父親「割肝救女」
    日前,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肝移植團隊成功為第378例兒童肝移植。經過近11個小時的手術後,父親五分之一的肝臟被移植到女兒體內。青年報記者顧金華  女兒出生4個月被下病危通知書  1982年出生的黃川原在福州一家私企當司機,婚後四年,妻子黃玉亭誕下了寶寶小淑群。
  • 第1000例小兒肝移植在滬誕生 為全國兒童肝移植總數一半
    8月23日,在為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的六個月大河南女娃元元順利實施活體肝移植手術之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夏強團隊對外宣布:成功完成1000例兒童肝移植,這一數量約為全國兒童肝移植總數的二分之一。 元元出生於今年2月3日,出生第4天時就發現了黃疸,服藥後無果,後來在當地醫院確診為先天性膽道閉鎖。
  • 長春女嬰膽道閉鎖一雙"綠眼睛" 父親捐肝救女在滬成功移植
    糖糖出生後黃疸一直未退,藥物治療也都不起作用,皮膚、眼睛、大小便都是黃的,被醫院確診為「膽道閉鎖」,需要肝移植。  父親決定捐肝救女後,卻面臨高達30萬元的治療費。此事經媒體報導後,諸多愛心人士伸出援手,甚至有大學教師為糖糖創作歌曲,並帶領學生走上街頭,自彈自唱為其募捐。  11月23日上午,這場肝移植手術在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進行。
  • 長春女嬰膽道閉鎖一雙「綠眼睛」,父親捐肝救女在滬成功移植
    糖糖出生後黃疸一直未退,藥物治療也都不起作用,皮膚、眼睛、大小便都是黃的,被醫院確診為「膽道閉鎖」,需要肝移植。父親決定捐肝救女後,卻面臨高達30萬元的治療費。此事經媒體報導後,諸多愛心人士伸出援手,甚至有大學教師為糖糖創作歌曲,並帶領學生走上街頭,自彈自唱為其募捐。11月23日上午,這場肝移植手術在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進行。
  • 湖北小宇涵患膽道閉鎖,急需做肝移植手術
    您就是重症患兒的天使媽媽! 我們是天使媽媽基金會,自天使媽媽成立至今已有10000多名貧困患兒得到救助。還有更多的重症患兒在等待更多天使媽媽的出現。 ‍確診膽道閉鎖 彭宇涵出生於 2019年12月10日,家住湖北省仙桃市彭場鎮。 家中現有5口人,孩子爺爺去世得早,奶奶年齡大了,沒有勞動能力,大女兒四歲半正在上幼兒園,媽媽為了照顧生病的宇涵無法工作,爸爸作為家中的頂梁柱,靠在外務工支撐起整個家庭。
  • 膽道閉鎖女童成功獲肝移植
    近日,吉林大學肝移植中心成功為一位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的9個月大女童實施肝移植手術。據了解,此次接受肝移植手術的女孩童童(化名)來自吉林省樺甸市。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副院長、吉林大學肝移植中心首席專家呂國悅說,童童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唯一的救治辦法是實施肝移植手術。
  • 江西省第二屆膽道閉鎖與小兒肝移植學術會議
    ,旨在進一步提升江西全省膽道閉鎖及代謝類疾病規範化診療水平,天使媽媽特邀請國內權威醫療專家就兒童肝移植的發展與現狀、肝移植治療膽道閉鎖新進展、早期篩查、早期診斷、規範化手術治療 (KASAI 手術)以及小兒活體肝移植手術時機以及小兒肝移植後的超聲檢查等議題展開了廣泛的學術交流。
  • 新生兒膽道閉鎖能否避免肝移植?中國科研突破,探索藥物治療
    到目前為止仍沒有治療藥物,大部分孩子最終都需要進行肝移植。新生兒膽道閉鎖,患兒大都難免肝移植 北京時間11月28日凌晨,來自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科研團隊聯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在膽道閉鎖發病機制上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以研究長文在世界頂級醫學雜誌《 Cell》(《細胞》)在線發表。
  • 廣西有了膽道閉鎖與小兒肝移植「綠色通道」
    活動現場  12月26日,廣西第四屆膽道閉鎖與小兒肝移植義診活動在廣西國際壯醫醫院舉行。  當天,來自天津和廣西兩地的小兒外科、器官移植等相關學科的專家為百餘名患兒提供義診活動。活動現場  膽道閉鎖是嬰幼兒黃疸疾病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以肝內外膽道不同程度纖維化梗阻為特徵,若不能得到及時有效治療,會導致肝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 一個肝劈開救兩人,3歲膽道閉鎖患兒和65歲肝硬化患者受益
    肝移植因其複雜性,一直是最難的外科手術之一。11 月初,貴醫附院聯手上海仁濟醫院成功完成了一場被譽為 " 肝移植領域皇冠明珠 " 的兒童肝移植手術。目前,患兒已在上周成功出院。據了解,兒童肝移植代表了肝移植的最高技術水平,更是被譽為外科手術中的 " 金字塔尖 "。
  • 第七屆膽道閉鎖與小兒肝移植論壇在天津落幕
    為了更新膽道閉鎖的相關知識,加強國內外專家交流,2018年10月13日,由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天津市兒童醫院、《中華小兒外科雜誌》編輯部和《中華器官移植雜誌》編輯部聯合主辦的第七屆膽道閉鎖與小兒肝移植論壇在天津召開。
  • 挽救先天性膽道閉鎖兒童生命,你我共同參與
    4月10日,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以下簡稱:中華兒慈會)聯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浙大一院)線上發布「小黃人」貧困患兒救助項目,免費為全國範圍內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的貧困患兒開展小兒肝移植手術。然而挽救先天性膽道閉鎖患兒任重而道遠,需要你我共同參與,匯聚愛心,共同為絕望的家庭點燃新生的希望!
  • ...據介紹,膽道閉鎖的孩子通過肝移植可治癒,手術成功率高達98%
    在中山三院蘿崗院區,廣東的兩名重症小患兒在父母的切肝「相贈」的守護下,生命得到延續。 小蕙蕙5個月齡,小皓皓4個月齡,他們都因為因膽道閉鎖而危在旦夕。他們的父母都義無反顧地作出了同樣的選擇,切肝(五分之一肝臟)救孩子。
  • 家長急求割肝救子:等不起的新生兒「膽道閉鎖」
    廣州一家名叫「三十七度公益」的慈善機構,最近正呼籲外界關注一種對大多數家庭而言都很陌生的新生兒疾病——膽道閉鎖。這是一種在基層醫院容易被當成生理性黃疸誤診的疾病,等到確診時,患兒大多已肝硬化,若不儘快肝移植,他們在一周歲左右便會死去。
  • 川大華西醫院醫生為6個月危重嬰兒做肝移植手術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李寰)日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收治了一名危重病患者:一名年僅半歲的嬰兒,因為膽道閉鎖,導致多個器官衰竭,必須進行肝臟移植手術才能保住生命。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小兒肝移植團隊連夜組織會診,楊家印教授、向波教授、靳曙光副教授、李可為博士用七個小時的時間,從死神的手裡把孩子搶了回來!,目前,這名患兒已經度過了危險期,據醫生介紹,患者今後只要長期服用抗排異的藥物,能夠與普通人生活無異。這名年僅半歲的患兒只有6公斤重,他被診斷為膽道閉鎖伴肝功能衰竭、肝硬化晚期、門靜脈高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