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的發展一直講求一個過程,我國商品房市場建立於20多年前。這20多年的發展過程當中整個房地產市場也走了不少的彎路,也體現出了不少的問題。現在房地產市場趨於正規,房地產開發商也開始別出心裁。居民也開始對住房產生了其他方面的濃厚興趣。
過去在房地產大量開發的時候,土地資源還是比較有限的,尤其是在眾多城市向外拓展的意願還不高的時候。市區內的土地可以說是寸土寸金。面對大量的住房需求開發商都想將土地最大化地利用起來。下面是底商上面修住宅,並且每棟住宅之間的間隔距離非常短,每棟樓每個單元的梯戶比也非常小。這樣就造就了大量的在市區內高容積率的住宅小區。現如今回頭來看這部分佔盡了地理優勢的小區,居住的舒適度是相當差的。因此,現在有不少人也開始逃離高容積率的小區。
高容積率的小區住起來確實讓人很難受,在不少城市容積率超過四以上的樓盤小區非常多,更有甚者達到了六以上的容積率,整個小區看上去就像是一片鋼筋水泥的叢林。房子密密麻麻樓棟間距甚小,很多戶型都是被很多戶型都是被遮得看不到陽光。但就是這樣的房子當時卻解決了大量人口的住房需求。而現在住在裡面的很多人也感覺到這種高密度的住宅小區裡面的空氣會讓他們感覺到窒息,生活是非常不方便的。
在每天上下班的高峰期大量人員使用電梯,如果不選擇合理的策略乘坐電梯的話,很多人可能在半個小時內都下不了樓。很多人住在這樣的房子當中常年都需要開燈,常年都享受不到溫暖的陽光。
現如今開發商開發的樓盤越來越多的注重樓盤的品質生活。容積率也是普遍降到了2.5以內。面對新型舒居小區更多的業主選擇從過去高密度的小區當中逃離出來,搬進舒適的品質小區當中。畢竟住房的舒適度與我們的生活舒適度是息息相關的。
隨著高密度的住宅小區成為過去,高密度的小區也終將會被時代而淘汰。逃離高容積小區也成為了現在不少購房者共同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