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吃瓜群眾專欄pro,ID:chiguazhuanl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原文作者聯繫
二八定律,又名帕累託法則,也叫最省力的法則和不平衡原則等,被廣泛應用於社會學及企業管理學等。
1897年,義大利經濟學者帕累託偶然注意到19世紀英國人的財富和收益模式。在調查取樣中,發現大部分的財富流向了少數人手裡。同時,他還從早期的資料中發現,在其他的國家,都發現有這種微妙關係一再出現,而且在數學上呈現出一種穩定的關係。
於是,帕累託從大量具體的事實中發現:
社會上20%的人佔有80%的社會財富
原來科學已經驗證了,財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
有點讓人窒息——貧富差距是自然選擇不可逆的。
更令人窒息的是,二八法則這種不平衡現象,在社會各個方面到處都存在,並會重複出現。
一、無處不在的二八法則
1、20%的品牌佔據了80%的市場。
2、20%的客戶創造了80%的效益。
3、20%的基層幹部承擔了80%的工作。
4、20%用脖子以上賺錢,80%用脖子以下賺錢。
5、20%的人正面思考,80%的人負面思考。
6、20%明天的事情今天做,80%今天的事情明天做。
7、20%只為成功找方法,80%只為失敗找理由。
……………………
這些法則,被廣泛運營與社會管理與企業經營。比如一家公司80%的利潤是由服務20%的客戶產生的,那這20%的客戶就會被高度重視,稱做VIP。
不僅僅是經濟社會,我們的人生歷程,也與二八法則聯繫緊密。
曾經有一句話:
比你優秀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用二八法則的不平衡定律看,那些比較聰明的人,因為智力原因,只要付出20%的努力,就等於普通人付出80%的努力,而智力越優越的人,這個換算率只會越高,上升到天才級別的話,可以說天才的學習效率可達普通人的千倍。
被稱為「三百年來學術第一人」的陳寅恪,精通20種外國語言,堪稱電腦級別的語言機,國際聲譽無人能比。被譽為「日本史學界太陽」的白鳥庫吉,也是妥妥的大師級別的了,他曾研究中亞遇到一問題,苦思不得其解,遍請國際學術界好友解答,奧地利與德國學術界也苦思不得,叫他去請教陳寅恪,後陳寅恪只用一封信就解決了日本奧地利德國學術界都未解之問題。
這位日本史學界的泰鬥曾在日本說:如無陳教授的幫助,他可能至死不解。
山外青山樓外樓啊,只是這棟樓有點高。
這還是日本學界泰鬥,他與天才的差距尚且如此,那我們普通人呢?
突然想起了網上這麼一句:
如果努力有用的話,還要天才幹什麼?
從天才與普通人的分野來看這句話,是否讓人窒息?
如果說聰明的人因為上天垂青, 從而成為二八法則中的20%,我們尚且還服氣,畢竟,尊重知識是一種美德。
但是,那些因為家境背景而成為那20%的人,我們會服氣嗎?
在社會分化越來越大的時代下,那些家境優越背景強大之人,他們只需付出20%的努力,就等於甚至遠遠超於普通家庭出生的人80%的努力。
高考是中國國內用知識改變命運的極少數途徑之一,所以,「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多少父母省吃儉用含辛茹苦只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然而,高考真的能戰勝高富帥,考過官二代嗎?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如果有的人的人生起跑線,直接是別人的人生終點線呢?
這樣的例子每天新聞都可見,這裡就不放那些貧窮限制想像力的段子了。
有一篇令人動容的文章,叫《我花了十八年時間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寫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有些人隨手可得的東西,其他人卻得付出難以想像的努力才能得到。
有些人欽佩後者的奮鬥改變命運,有些人欽羨前者嘴裡含的金鑰匙。
「我花了十八年時間,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二、最窒息的二八法則
比我聰明的人,我需要付出多倍的努力才能追平,比我出生優越的人,我繼續付出更多倍的努力將他追平,即使是按照二八法則,普通人追平他們的概率是20%*20%的4%概率,也就是100個人之中直接淘汰96人。但即使只有4%的渺茫概率,我也要自強不息奮勇向前。
生命不息,前進不止。
如果你有幸通過奮鬥努力,在這個社會佔有一定財富與地位,那在你滿心歡喜之後,你將若有若無的接觸到這個社會的真相。
一個隱藏在冰山之下的真相:
這個世界,20%的人,掌控著其他80%人的命運。
站在金字塔的塔尖的那些人,他們眼中的世界,是和凡人不一樣的。
他們眼中的我們,又是怎樣的渺小呢?
曾經寫過一些時政方面的文章,曾經想努力的讓更多人看清這個世界的冰山,曾經想實事求是用正能量喚起吃瓜群眾對國家命運的關心與支持,然而最終還是被封筆半年。
不是你站隊錯誤,不是你言論偏激,而是當這個世界由20%的人掌控著其他80%人的命運的時候——真相即是謠言。
人之一生,要的無非就是活的精彩,死的明白,然而大部分人都是人生如夢。
想起了《教父》的那段對白。
想到柯裡昂教父的一生,身家巨富,掌人生死,然而他看的很清楚,他只是「被操縱的人」……
他尚且如此,凡人如何呢?
美國尚且如此,中國如何呢?
「有一天你能當那些操縱的人」——「柯裡昂參議員」
「為人民服務」
「我是人民的兒子」
《教父》的圖標意味深長:
「Father」,操縱的傀儡。
他們是「人民的兒子」,我們是這樣的father。
這個世界最讓人窒息的,不是20%的人佔有80%的社會財富,而是20%的人,掌控著其他80%人的命運。
活的精彩?死的明白?
多麼奢侈的夢啊……
《教父》說:「政治與犯罪本是一回事情,金融就是槍,政治就是摳動扳機的時候。」
一個幽靈,一個權貴資本的幽靈,在中國的上空盤旋……
然而,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敢於在無聲處聽驚雷,敢於在現實中找希望,就如羅曼羅蘭那句點燃心中火把的話一樣:
血未冷,情難捨,筆不停,只為這一句,我心有猛虎,細嗅薔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