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分析方法不是講究高端大氣上檔次,而是講究實用,並且是結合業務背景的實用方法才是最好的。只要實用,即便是最簡單的排行榜、二八法則分析也可能是非常好的分析方法。很多剛剛畢業學統計的同學,在剛開始工作的半年甚至一年內往往比較迷茫,其一是自己在大學中學到的那些分析方法在實際工作中往往用不到或用得很少?其二是他們總想挖出一個「啤酒與尿不溼」式的經典案例才叫數據分析。這說明說明大家不熟悉業務,不了解數據分析是以實用為最高準則的。
每次培訓的時候我都會問學員兩個問題:
1、你了解什麼是二八法則嗎?
2、你在實際的工作中使用過二八法則來做分析嗎?
前前後後我問過好幾百人,基本上近100%的學員都了解二八法則,但是只有不到5%的學員在工作中曾經利用二八法則做過分析。二八法則是最簡單、最廣泛的一種分析方法,本應該廣泛應用,但是大家把它當空氣了。
二八法則可能是最簡單、最有知名度的分析方法之一。大部分人都能隨口說出幾個自認為的二八法則數據。但是「20%的人用脖子以上掙錢,80%的人用脖子以下賺錢」,這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二八法則,只能算二八比例。同樣20%的人是富人,80%的人是窮人這也是二八比例,非二八法則。
二八法則是一種不平衡法則,即20%的對象產生80%的效果,20%是對象,80%是效果,前後不是一個範疇。這些才是真正的二八法則實例。
20%的企業員工拿了公司80%的薪水,所以大家要做奮鬥,期待早日成為管理層;
80%的銀行存款是由20%的人存的,呵呵,努力吧;
20%的交通工具佔用了80%的道路資源,他們也是道路擁堵的主因。他們是城市計程車,公交車;
你80%的收入是由你20%的工作內容確定的,你可能不同意這種說法,好好想想看:基本工資,獎金,績效,其他;
80%的領導只用20%的精力來對待下屬,剩下的,呵呵!
二八法則的作用是找到對象中的重點因素,將對象分為重點和非重點兩個部分。它讓我們的管理更有重點,也更有效率,所以常常用在數據分析、銷售管理、個人規劃等方面。我們以商品-銷售額的組合來舉例說明二八法則的具體分析步驟。
1、在Excel中,將各商品按銷售額由大到小進行排列;
2、滾動計算商品銷售額佔總銷售額的比重;
3、找到佔總銷售額80%左右的那個節點;
4、計算這個節點以上的商品佔總商品數的比重,這就是20%那部分重點商品。
計算過程參考下圖,79.2%的銷售是由21.2%的商品銷售出來的,左側是過程,右側是結果。需要注意的是,嚴絲合縫的20%對80%是不容易出現的,不要太機械了。
二八法則一般用如下圖所示的雙軸圖來展示。
二八法則只能將對象分成兩類,重要和不重要兩類,方法掌握了最重要應用,數據應用才有價值。舉例說明:
案例1:地毯怎麼鋪最經濟?
(在辦公室或你家中)我們80%的時間只是在20%的空間活動。想想是不是上班的時候你大部分時間是在做三點一線的運動(大門、自己的辦公桌、廁所),老闆的房間你不會經常去的(秘書除外),會議室不會天天開會。在自己家也是這樣,我們活動最多的地方是客廳的沙發、廁所、廚房、臥室窗前的一部分。
如何運用這個現象?
第一:鋪地毯的時候,不要一整塊整塊的鋪,一定要一小塊小塊的鋪,不然的話,使用頻率最高的地方磨一個洞你就需要換一整塊地毯了,太浪費;
第二:辦公室每個一段時間調整一下布局,平衡一下地毯使用率。
案例2:主持人如何控場?
(如果你是一個培訓師或管理者,需要經常培訓或開會)你會發現:培訓或會議中80%的發言是20%的人幹的。有些人永遠不會說話,而有些人永遠嘮叨個不停。
這個現象可以幫助我們掌控會場局面。如果你想把某個問題放開討論的話,那你一定要將問題提給那些20%的那撥人。相反,如果你是一個會議的組織者,會上要表決一項提議,需要有象徵性的提問答疑時間。這個時候你千萬要小心了,你的問題一定要提給80%不說話的那些人,否則問題就大了,因為如果是喋喋不休那些人來提問的話,很可能把大家帶到一個不可控的場面。當然如果這些人舉手非要提問,怎麼辦?你可以這樣化解:(當他提到一半的時候就打斷)這個問題提的非常不錯,小王(這是不發言那撥的)你的看法呢?
所以,作為一個會議組織者,你需要在會議或培訓的前30分鐘內了解到哪些人是那20%說了80%話的人。自我介紹是一個很好的觀察方法。掌握了這個規律,你就可以很好的控制會場了。
案例3:女人為什麼喜歡買買買?
(時尚女人)為什麼總是感覺自己的衣櫃中總是少一件衣服呢?因為他們80%的時間只穿衣櫃中20%的衣服 。想想你的女朋友是不是這樣:總抱怨沒有衣服穿,而實際上衣櫃都被她塞滿了,有些衣服買回來後只穿過幾回,有的甚至從來就沒有見過陽光!
怎麼辦,這個還真沒有太好的辦法,誰讓她們是女人!不過有時你適當的幫她調整一下衣櫃中衣服的擺放位置可能會讓她更花枝招展一些!
---更多資源推薦---
數據化管理的官方小程序,可能有你需要的資源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