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哲原創|淺談人才測評的發展歷史及理論與方法

2020-12-17 漢哲管理諮詢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企業在內外部的經營管理方面,都面臨著不斷更新優化的挑戰。尤其在人才管理方面,人才競爭力已經成為很多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在人才管理的過程中,人才測評向上承接了人才標準的落地執行,向下銜接到組織人才的培養和使用,因此,其作為樞紐環節,重要性正日益凸顯。

一、人才測評的發展歷史

借用一句名言,可以說「人才測評雖有短暫的歷史,卻有漫長的過去」。其短暫的歷史,體現為基於系統科學的測評方法進行測評的時間僅有一百年左右,而其漫長的過去,則體現為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測評萌芽。

在古代,東西方均已有非常樸實的人才測評的思想,比如公元前五世紀希波克拉底就提出氣質類型學說,他認為人體內存在血液、粘液、黃膽汁、黑膽汁四種液體,根據這四種液體的含量可以將人分為四種具備不同性格特徵的人。而在我們東方,最早的測評則可以追溯到《尚書·堯典》裡提到的堯對舜長達28年的測試和考察。

發展到近代,英國科學家弗蘭西斯·高爾頓(Francis Galton)於1884年開始對人的體能、感知覺進行系統測量,1905年法國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比奈(Alfred Binet)與其助手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開發了第一個智力量表。在其先河已開的情況下,其後的幾十年內,蓬勃發展起來大量認知測驗、成就測驗、人格測驗、態度測驗、動機測驗等。

及至當前,人才測評的內容已經非常廣泛,不僅包括傳統的感覺、知覺、記憶、想像、思維、個性、動機等,而且包括職業匹配度、職業價值觀、管理風險、工作潛力等等多方面。

二、人才測評的基本理論

廣義上來說,測評貫穿於我們每個人日常的人際交往過程中,我們根據和周邊人的互動,對他們或多或少有一些評價,這些評價也會反過來影響到我們與對方的交往模式。但是,不同於我們這種日常生活中測評,科學的測評具備系統完備的理論基礎。

(一)經典測量理論

人才測評的基本理論為經典測量理論,經典測量理論認為,個體內在的心理特質是不可知的「黑箱子」,我們只能在特定的理論模型下,通過一定的輸入刺激,獲得輸出的反應,通過輸出的反應,推斷「黑箱子」內部心理特質的測評分數。如圖1所示,如果我們需要對被測評者的溝通能力、抗壓能力進行考察,我們通過構建一個輸入刺激,觀察最後的輸出反應,就可以對中間的心理特質進行一個合理的判斷。

圖1 測評過程中的輸入輸出

(二)信效度

任何一個測評本身需有信度和效度,信度體現為多次測評的一致性,效度體現為測評結果的有效性。比如某個智力測驗的測評結果準確性每次都在50%上下,因其測評結果穩定,所以信度比較高,但是結果準確僅50%,所以效度比較低。這是一個比較簡單的信效度的理解,在嚴謹的測驗中,根據測驗的類型、施測方式和應用場景,信度和效度都有不同的種類和計算方法,以此來判斷一個測驗的好壞。

(三)正態分布

正態分布理論是統計學理論在心理測評中的運用,對於大部分心理特質,如果有大量測評數據,那麼這些數據往往呈現出正態分布的趨勢,如圖2所示。基於這種客觀規律,測量學家在編制測驗時,將處於平均水平的心理特質的分數叫做常模,基於常模,結合相應的樣本數、標準差、偏離度等其他統計學指標,可以對測評得分有更為精準科學的分析。

圖2 正態分布圖

三、人才測評的內容

在測評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哪些是可以測評的?哪些是不可以測評的?哪些測評內容的結果比較準確?哪些只能供參考?

人才測評發展到現在,從最開始物理色彩很濃的「反應速度」、「感知覺」等低水平的測評,到現在深層次的「動機」、「價值觀」等高水平的認知活動的測評,其測評的邊界不斷擴大延伸。在企業的人才管理過程中,測評活動往往基於人才標準來展開,對人才標準所覆蓋的內容進行測評,從最外顯的知識、技能到不易覺察的穩定行為、態度、個性,再到最深層的動機,都可以成為測評的對象。

在測評的準確性方面,測評的信效度一方面受限於測評對象理論研究的成熟度,另一方面受限於測評工具和方法的成熟度。比如對於個體智力的測量,傳統的一般智力理論已經非常成熟,相應的智力測驗也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日臻完善,所以智力測驗的可靠性就比較高。但是對於個體動機的測量,當前雖然已有系統的動機理論,但是受限於動機本身的高度複雜性,所以對其測評結果就需要慎重應用。總體而言,如圖3所示,在人才標準的冰山模型中,越靠底層的,越不容易測評,測評結果的效度也整體偏低。

圖3 人才測評的冰山模型

四、人才測評的常用方法

人才測評的方法比較多樣,按照測評方式的不同,常見的有問卷類測評、情景類測評、訪談類測評這樣三大類。

問卷類測評指運用大量的自陳題、行為題、圖形題、投射題等題目對被測評者進行考察,通過被測評者的回答對其相應的特徵進行判斷。很多個性測驗、管理風格測驗、動機測驗都採用這樣的形式,比如大五人格測驗、DISC測驗、職業價值觀測驗等等。問卷類測驗優點在於題量大,施測方便,可大批量開展,尤其在當前網際網路技術的支持下,問卷類測評可通過PC端、手機移動端快速施測,其優勢更加凸顯,但是,同時需要注意到,問卷類測評在考察的靈活性和個性化方面有所不足,對於特定的能力素質項往往沒辦法考察,而且在深度挖掘個體當前能力現狀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方面往往捉襟見肘。

情景類測評指通過構建高仿真的職場情景,觀察被測評者對情景的應對,以此考察被測評者能力素質的一種測評方式。比如角色扮演、即興演講、案例分析、模擬工作會議、無領導小組討論等等。對於溝通能力、團隊協作、人際敏感度、思維靈活性等等素質項,情景類測評具備問卷類測評無法比擬的優勢,通過測評師與被測評者或被測評者之間的互動、反饋,被測評者相應的能力素質項能夠有充分的呈現。當然,情景類測評也存在開發成本高、結構化程度低、評分者意見難統一等缺點。

訪談類測評指通過一對一或多對一的訪談了解被測評人的各項素質。企業在招聘過程中最常見的面試就屬於訪談類測評,在訪談過程中,常用的測評技術為焦點行為事件訪談,通過聚焦於具體的行為事件來了解被測評人的各項素質。焦點行為事件訪談的信度和效度都比較高,缺點在於組織實施成本較高,而且技術本身存在難度,對測評師有較高的要求。

五、人才測評的發展展望

當前,人才測評還停留在在有限的時間內通過單一或多種測評手段進行考察,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數據的搜集和匯總更加快捷,特別是近年來快速發展的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使得傳統的測評技術和方法面臨歷史性的飛躍。傳統的人才測評通過非常有限的被測評者的心理或行為數據推測個體全部的心理或行為表現,進而推斷其能力素質;而未來的人才測評,將基於對被測者全方位的觀察、全行為的記錄展開,針對海量數據常模的對比和分析,在此基礎上得出結論。信息技術的革命在時間和空間上大幅度地提升了測評的效率,改變了測評業務的運作方式,相信其對測評信效度的提升也將是革命性的。

漢哲管理諮詢公司基於經典的冰山理論,自主研發了適用於企業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幹的在線測評產品HAN82,其具備科學的理論基礎、豐富的產品體系和多方面的應用場景,能夠對組織內部的人才實施全方位的考察,從而為人才的管理和使用提供指南。

作者:漢哲管理諮詢 張少傑

相關焦點

  • 漢哲原創|在線測評基本理論與實操
    在企業的人才選拔及培養過程中,通常會通過潛力測驗來選拔高潛人才,有的潛力測驗通過考察被測評人在相似的工作場景中的表現,以此判斷被測評人的潛力,有的潛力測驗通過考察被測評的學習敏銳度、成就動機等來進行潛力考察。
  • 你了解嗎,十五種人才測評方法
    說它古老是因為人才測評思想和實踐從古代就有;說它年輕是因為直到本世紀初開始,現代科學人才測評理論技術才開始形成和發展,並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全方位的人才測評工具,能確保對人才的洞察與決策的效果和效率,提高管理者、人力資源顧問人員和組織機構的人才測評工作勝任力。
  • 人才測評行業飛速發展 測評工具不斷優化升級
    什麼樣的人才才適合企業發展?如何去找到有價值的「U盤」?  在這種情況下,科學合理的人力測評就顯得尤為重要,它能夠使「主機」第一時間了解「U盤」的工作狀態和態度,「U盤」也能第一時間清楚自己的生存狀況,在經過調整後,使人崗關係達到動態穩定的狀態。  隨著第一個心理測驗的產生,人們努力地編制和運用測驗,並被迅速運用於美國社會。
  • (人員素質測評理論與方法) 習題
    B.社會認同理論C.生態模型理論D.需求層次理論50、在某些無領導小組討論題目的設計中,被測評者個人的利益或所代表的利益群體之間存在衝突或予盾,這類題目一般會要求被測評者就有限的資源進行爭奪。這類問題類型是(D)A.開放式問題B.兩難問題C.多項選擇問題D.操作性問題106、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入口是(B)A.人才規劃工作B.人才選拔工作C,人オ入職工作D.人才培訓工作107、一切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起點是科學地評價
  • 人才測評A58 | 智力派、特質派、行為派……不看歷史看現實:一個優秀的HRM必須要知道的人才測評常識
    這些方法和工具也大都嘗試在回答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些人會比其他人更加成功?而這就是人才測評的價值。人才測評從廣義上來說,本質上是對人的評估和認知,而人才測評,則是從狹義上說的,通過一定的流程(方法)和工具(手段),通過對人的能力、素質和績效進行測量和評估,從而判斷一個人能否在未來的工作中取得預期成功。
  • MBTI的危機,人才測評路在何方?
    前段時間在準備《天資差異》讀書分享的過程中,又重溫了一遍MBTI的理論背景、相關研究及發展演變。之前的「MBTI危機」在測評界掀起的爭議熱潮,讓我印象深刻、不得不舊事重提,此事先由某網發表的「MBTI測試,從頭到腳不靠譜」引發測評界熱議,文章從MBTI的理論基礎、計分方法進行了詳細闡述,認為理論基礎不靠譜、信效度也非常差,簡直一無是處。
  • 中國式管理的格義時期之探討 人才測評篇二
    這種人人都可以學習掌握的方法,是很多中國企業管理者喜愛的一種方式,曾經參加過企業家為主的管理培訓班,企業家們對「看相識人」的中國式人才評估方式,學習熱情很高。01/多層次、多維度的人才評估體系中國在識人用人方面, 對人才的研究,人才選拔和管理方法,歷史悠久。
  • 【人才測評】《人才測評體系》課程大綱,崔翔老師,課程預約:18001283825
    如何使您對每一個員工和技能有正確客觀的測評?如何應用正確的測評方法以測試員工或應聘者每一被要求領域的潛力呢?能否吸引優秀的人才是企業致勝的關鍵要素。「公司如果能總是僱用高效率的人員,公司的工資總支出將節省50%。因為高績效的員工就有高的產出。」人才測評和測評技術是企業人力資源競爭的核心技術之一,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漢哲諮詢2017年營收1754萬元 淨利潤同比增長117%
    挖貝網訊 5月7日消息,漢哲諮詢(證券代碼:832830)近日公布的2017年年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收1754.04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1.33%;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79.26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6.85%;基本每股收益為0.08元,上年同期為0.07元。
  • 人才測評A23│一文詳解人才評價中心技術:起源、發展、技術、應用...
    一文詳解人才評價中心技術:起源、發展、技術、應用...目前,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都在管理評價工作中積極應用此技術,美國政府的一些部門也應用評價中心技術選拔人才。評價中心在應用中也被稱為發展中心、職業發展評價中心、潛能評價中心。一旦評價中心將測評結果反饋給候選人,對候選人而言,整個評價過程就是一個很好的培訓過程。
  • 倍智人才發布創新成果 人才測評技術邁入新臺階
    西方發達國家早在19世紀末就在教育和醫療領域對測評個體差異的手段和技術展開了研究。在20世紀20年代德國軍事部門為挑選軍事指揮人才而進行的人才測評工作中得到進一步發展。二戰時期,人才測評方法被英國陸軍和英國文官委員會所借鑑和採用;美國中央戰略情報局在二戰中為選拔訓練出色的特工人員,創造性將情景模擬方法用於測評程序之中,促進並發展了這種人才測評的方法。
  • 倍智領跑「第四代測評技術」人才測評進入新時代
    人才測評是綜合利用心理學、行為學、管理學、測量學、計算機技術等多種學科和技術,通過嚴密的測評過程和客觀的評分標準,對人的基本素質、能力及其績效進行測量與評定專業化的人事管理活動。 現代人才測評技術出現於20世紀初,並隨經濟發展、科技進步而迅速發展起來,如今,人才測評已成為企業、政府部門進行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的科學基礎。
  • 2017年10月自考人員素質測評理論與方法真題
    測評權重 D.測評量表9. 以數字形式出現的硬資料是A. 量化的資料 B. 質化的資料C. 間接資料 D.直接資料10. 採用二值記分估計題目難度時, P值越大則難度越A. 大 B. 小C. 不確定 D.平均11. 最適合於評估學業成就測驗的效度評估方法是A.
  • HR專題:人才測評方法大匯總
    一、【人才測評12工具】8)48類人基本性格分析;9)筆跡分析;10)血型分析;11)DISC人才性格測評工具;12)FiT In人才性格測試二、【招聘常用人才測評工具】1)MBTI>2)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第三方測評能擺脫慣性力;3)專業人才測評機構有專業化的工具,海量測評資料庫,嚴密的流程來保證測評的科學性和結果的準確性。
  • 淺談:藝術人才與藝術理論修養-藝術院校藝術理論課教學探索
    高等藝術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藝術實踐能力的藝術人才,這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高綜合文化軟實力的需要。而對於藝術人才而言,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和藝術理論修養是十分重要的。 以各門藝術的普遍規律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
  • 人才測評A39│成為選才高手,需要避開的人才測評8大誤區!(含人才測評掃盲篇)
    人才測評嚴格來說並不隸屬於人力資源管理學科範疇, 它自身就有龐大的體系, 可用於多個領域。  這裡我僅就人力資源應方面的應用領域,用白話文簡單總結以下:1、用於人才招聘。這應該是最基礎的應用, 科學的人才測評方法、流程、工具能夠快速的幫助企業精準高效的做出評估。 適合企業高級管理人才、稀缺性人才、重要崗位的人才等。
  • 漢哲原創|集團化組織BSC體系建設
    一、BSC體系概述BSC即平衡記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是20世紀90年代初由哈佛商學院的羅伯特.卡普蘭(RobertKaplan)和諾朗諾頓研究所所長、美國全球戰略集團創始人兼總裁戴維.諾頓(DavidNorton)開發的績效管理方法。
  • 2016年4月自考人員素質測評理論與方法真題
    人力資源管理在執行招聘、晉升等職能時所使用的各種測量方法和技術是A. 選拔性測評 B. 預測性測評C. 配置性測評 D. 開發性測評2. 可看作績效評估過程的人力資源測評類型是A. 頂測性測評 B. 選拔性測評C. 配置性測評 D. 考核性測評3.
  • 中國式管理的格義時期之探討 人才測評篇一
    前面數篇文章,主要對中西方組織發展和人才發展的概念和認識差異之處做了探討。本篇文章對人才測評做一個探討。人才測評,中西方差異對比:西方是西醫模式,專業分工,縱向研究深入,測評分析師需要專業性,綜合分析一個人,需要多種測評工具組合使用,信效度(準確度)越高,成本越高。
  • 【原創】常用醫學統計基本知識和統計方法
    其中特別要注意的點是: 1)樣本的代表性:樣本是否能代表總體,如果代表不了,總體推斷就會錯誤。這個就要求樣本本身的隨機性和獨立性。2)仔細分析個體間差異的來源,除了研究因素會帶來個體差異外,是否還有其他因素。3)推斷的結果要有理論基礎,例如不能推斷出新生兒的身高與年紀成負相關,如果有這個結論,可能是因素沒有控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