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需要學習一定的語音、詞彙、語法知識,而這些知識的掌握要求學生必須練就紮實的聽、說、讀、寫基本功。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重視學生良好的聽、說、讀、寫習慣的培養。
敏銳的外語語感是學好外語的重要條件,也是一個人語言素質的重要指南,所以從起始年級開始,教師就要有目的、有意識、有步驟地引導學生練聽練讀,培養外語語感。聽和寫是將大腦中儲存的信息進行重複使用的表達能力,而這兩種能力的提高是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理解能力是表達能力的前提和條件,而表達能力的優劣又對理解能力的提高產生積極或消極的作用,所以在加強培養語感為目的的聽讀訓練的同時,還必須突出提高表達能力的說寫訓練。課堂教學的時間畢竟有限,學生要學好英語必須具備自學能力。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強調的:教學不僅是使學生「學會」,還要使學生「會學」、「愛學」。
總之,學習英語要從學生發展出發,著眼技能,提高素質,做到有目標、有步驟,形式多樣地訓練,提倡講究方法的訓練和綜合能力的訓練。以訓練推動英語教學的進程,以訓練促進學生能力的轉化,使學生真正把英語作為學習交流科學知識的工具來使用。
(責任編輯:許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