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畫吧!像個孩子一樣

2020-09-03 年糕柚子茶

做了媽媽之後,我常常處於一種擔憂的狀態,怕自己因為對某一領域不太專業,拖了孩子的後腿。年哥笑我,這種擔心就好像小學的孩子,每天在擔憂「清華和北大,到底應該上哪個?」我不認同他的想法,因為,孩子肆意的發展方向,可能因為父母不知道在哪裡的邊界,就被限制了,然後漸漸,被現實的框架,約束成和我們一樣的,方方正正的大人。

這一點,在發現年糕在畫畫上有一些興趣之後更甚。這個寒假,因為疫情,他在家呆了四個多月,如果說有什麼專項突擊的話,我想就是畫畫了。然而,陪伴他的人(我們家的任何一人),並沒有一個在這方面有任何特長。他從最開始的,畫的不知所云,漸漸的,有想法,有步驟的進步了。後來他開始畫小恐龍的主題畫,畫海底世界,樂此不疲的一直畫一直畫。終於有一天,他在本子上畫了一副蠻好看的畫,告訴我,等到他7歲生日的時候,就要這樣過。很驚訝,這幅畫,我覺得很棒很棒!但又說不出來哪裡棒。

年糕自己畫的自己的7歲生日

又漸漸的,我發現他的畫,始終在畫海底世界,始終在畫類似的東西。而且,線條簡單,好像進入了一個瓶頸一般,於是我問了老師,老師評價很高,說年糕的畫有很多地方已經超出了這個年齡階段的認知,比如椅子是透視的角度,小人五官的勾勒等等,並告訴我,所謂瓶頸,其實是一個階段積累之後的質變。

我無意將孩子培養成一個藝術家,但本文開頭的那個擔憂再次冒了出來,難道父母本身是常規長大,亦步亦趨的,孩子就一定也要這樣?難道我不會在未來的某個階段,成為限制孩子的壁壘嗎?


外出玩一個攀爬架後,回家畫出的樣子


最近讀親子教育類書籍,越來越提倡,家長做好自己,即情緒平穩、專心自身,給孩子營造一個安全的環境是最重要的,對孩子所謂的具體「學科」式的教育,在早期是沒有必要,甚至不應該的。而讀這本書,越來越有一種感受,小時候學成語「揠苗助長」時,總覺得那個農夫好笨,但在現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太多的父母在揠苗助長了。拿畫畫這件事來說,孩子畫人,剛開始只是畫一個頭,慢慢的,頭下面只畫兩條腿,再長大,開始畫身體,但兩個胳膊是兩條很短的線……而有多少父母,都在孩子不畫身體的時候開始糾正「你看啊,人是這樣畫的,先是頭,頭是圓的,再畫身體,再畫腿……」但因此,我們就這麼剝奪了孩子認識事物的樂趣和積極性,阻礙了他的學習能力。

孩子的發展是有規律的,1歲以內可能只能畫橫線,2歲可以畫閉合的圓形,3歲可以畫人物,4歲開始有想像……要做的是,永遠聆聽孩子畫裡的故事,並不斷不斷的誇獎他,而不是告訴他圓形怎麼畫,塗色怎麼塗;如果更要說,如何讓一個孩子畫更好的畫,豐富孩子的生活體驗,多交朋友、盡情玩耍,多聽故事,多多表達。沒有一個學科是單一的,畫畫必然是建立在豐富的精神世界和五彩的想像基礎上,好的繪畫更是要求鑑賞能力、表達能力的提高。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對任何的學習都是作用甚少的。

如果問這本書和其他育兒類書籍有什麼區別的話,除了介紹每一階段孩子畫畫的特徵外,他提供了很多孩子畫畫的場景,告訴你在不同場景下,應該如何聆聽孩子,在孩子闡述畫面的時候,怎麼和他對話。如果你對於如何和孩子聊他的畫有信心,那沒必要讀這本書,因為基礎都是信任和愛。

這個社會,「神童」越來越多,5歲能背500首詩,6歲可以像個哲學家一樣論點明確,也有大片的評論稱頌讚揚,出名要趁早、成才要趁早,不知這算不算一種揠苗助長。有時會想,我們想把孩子培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5歲、6歲比同齡人在某一方面跑的更快一點是否有利於目標的達成?知識灌輸、競爭主義大行其道,我們要不要慢下來,思考我們和孩子們的方向?

那我們不斷提升自己的育兒技巧,不斷學習和孩子相處的能力是為了幹什麼?我想是為了在孩子天馬行空的時候不會大聲喝止,在孩子盡情玩耍的時候不會因為泥濘不讓他體驗,是為了讓孩子享受做孩子這個當下,也是為了讓我們享受做這個階段孩子父母的這個當下吧!

相關焦點

  • 畢卡索:我用一生才學會像孩子一樣畫畫。別再逼孩子畫得像了!
    就好比我們都學習過英語,但如果你不去用英語和人溝通,你永遠都不能稱作是掌握了這門語言,頂多能應付個考試。而幾十年後,社會的競爭日益嚴峻,沒有足夠內核的知識能力儲備,極有可能還沒上崗就在數以萬計的簡歷篩選中被「幹掉」。明白了這個前提,您應該對孩子的藝術學習目的和方向有點思路了吧?
  • 孩子學畫畫,像不像並不重要
    這是父母對孩子的愛和期待,我們更應該給孩子更多的愛和寬容,不去看孩子畫得像不像,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允許他通過塗鴉的方式去認識顏色和線條,讓他知道隨著他的小手舞動,會在牆上或者紙上畫出一些東西,他會發現自己的手進而去控制自己的手,讓他按照自己腦海中的想法來。
  • 還在手把手教孩子畫畫?快打住吧!
    奶叔有個同事,最近比較上火。  原因是她為了讓3歲閨女愛上畫畫,專門花大價錢買了一堆工具。    這種情況下,孩子很可能因為不理解而厭倦畫畫。    無論孩子的答案多麼與眾不同、天馬行空,都是TA對世界的理解和感受。 等畫畫時,TA就會加入自己的獨特情感。
  • 孩子畫畫「不像」,「不喜歡畫」兩個實例告訴你,畫畫需要鼓勵。
    孩子畫畫一定要「像」嗎? 孩子為什麼不會畫畫?兩個實例告訴你,畫畫需要鼓勵。藝術教育的核心價值是培養孩子對「美」的感受和表現,要求老師支持孩子的自發表現,鼓勵孩子大膽表現,「不簡單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標準來評價」。
  • 越教孩子畫畫,孩子越不會畫!學畫畫得注意這三點……
    【 1 】 孩子的畫,就是要畫的像才算好嗎?問大家一個問題,大家是不是這樣畫畫的,或者這樣教孩子畫畫的: 蘋果要塗成紅色; 魚是三角形或者橢圓形的, 天空是藍色,雲朵是白色;以前我們幼兒園有幾個女孩子很喜歡畫畫,基本上所有的作品內容都是這樣的。
  • 你很了解畫畫,但了解兒童美術嗎?畫畫讓孩子一生受益
    評價孩子的畫,不能用「像不像」來說,最重要的是鼓勵孩子,讓孩子保持畫畫的積極性,可以一直堅持下去,並在這個方面得到自信。NO.6 畫畫讓孩子得到發洩讓孩子自由畫畫,也是使孩子的心理獲得自我保護的重要手段。孩子內心的抑鬱,心理上的負擔,不會像大人那樣通過和幾個知心朋友談談心釋放情緒,他們沒有這個能力。
  • 每個孩子都有點「畫畫天賦」,別因四個方面,磨沒了孩子的興趣
    導語:每個孩子都有點「畫畫天賦」,有一定的畫畫興趣,但是有可能因為四個方面,慢慢的將孩子的興趣給「磨」沒了。在「美育」越來越被重視的今天,希望家長們都可尊重孩子與生俱來的這種「畫畫興趣」。在孩子還不能很好的用語言來表達的階段,他已經可以通過塗鴉來表達自己的心情了。對於孩子來說,畫畫比起語言能夠更輕鬆地來表達他的內心。
  • 孩子畫畫「畫不好」?不,是家長覺得「畫不像」
    在評判孩子的畫時,家長往往會陷入兩個誤區:1 畫畫一定要像大多數孩子的作品都是抽象的,這些線條或鋪滿整張紙或集中在某一特定區域。由於家長們經常把畫的「像」作為好不好的評判標準,會下意識的認為「孩子畫的不好」。
  • 每次畫畫,孩子總說「我不會畫,媽媽你幫我畫一個吧」,怎麼破?
    ☂☂ 那如果孩子經常說「爸爸,你幫我畫吧」,「媽媽,我不會畫」,應該怎麼做呢?4、給孩子找個同齡夥伴,一起畫畫孩子喜歡學孩子,只要給孩子提供環境,讓孩子們一起畫畫,她們的創造力就會被彼此激發出來。5、不要用「像不像」來評價孩子的畫孩子正處於想像力極強的時期,千萬不要用「像不像」來評價孩子畫的好壞。繪畫除了形似以外,更重要的還有想像力、色彩、美感等,不然直接拍張照片好了,還畫什麼?
  • 在合適的年級一定要讓孩子學習畫畫?畫畫可以讓孩子左右腦同時開工!
    看過各類育兒指導書籍、聽過各種早教理念後,你有沒有發現,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幾乎所有觀點都會建議,在合適的年紀一定要讓孩子畫畫。一聽畫畫這件事,很多人覺得好像只有將來想讓孩子走藝術之路的人家才需要學習畫畫,其他的都是可有可無的點綴。但是其實,畫畫就跟玩積木、做假裝遊戲一樣,是每一個孩子都應該做的事。
  • 真的,別再隨便教孩子畫畫了......
    :●  情緒的及時宣洩:兒童心理學上有繪畫分析這一科,孩子無法像我們成年人一樣準確地用語言文字表達自我,但自由的繪畫卻可以讓他們將喜怒哀樂躍然紙上。(越是有豐富聯想的孩子,越有能力把圓圈想像成各種各樣的東西)2歲1個月畫的像層疊的圓圈塗鴉
  • 儘量別讓孩子學畫畫
    我建議家長儘量別讓孩子學畫畫。我知道,這個建議聽起來非常不合理。特別是看到別人家的孩子,能畫出好看的作品時,家長的內心不知道有多羨慕。於是美術培訓班,就安排上了。如果一個孩子只是喜歡畫畫,而不是擅長畫畫,那麼必然是會半途而廢的。如果不能堅持,那麼早期的所有投入都沒有意義,還浪費了大把可以學其它事情的時間。畫畫是門技術,任何孩子只要有足夠的練習,都能畫的不錯。但是要上升到藝術的層次,能夠超凡脫俗,就必須有天賦的加持,僅有努力是不夠的。雖然上了培訓班,但是能成為專業選手的,很少。
  • 學畫畫的孩子會有什麼變化
    學習畫畫的孩子與普通孩子差別在哪?......也有有自己的小創意、小個性 拍出不一樣的時尚感創意性十足的照片 而且很有美感哦學畫畫的孩子會有什麼變化學畫畫的孩子會有什麼變化黑板畫才藝展示的環節到了 一般想到的都是學畫畫的孩子 寫字好看、畫畫厲害 要設計海報或者黑板報的時候 簡直就是被仰慕 別人畫總是花朵、白雲、框、文字 但是學畫畫的孩子 不但有設計感、創意、還有主題 分分鐘拿下一大批粉絲
  • 這群山裡的孩子 因為畫畫變得不一樣!
    畫畫是小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與創造力的體現,他們用最純粹的視角,執筆描繪眼中的世界。但在許多偏遠的貧困山村,孩子們從小就要直面生活的壓力、物質的匱乏,以及教育資源的緊缺。在貴州省從江縣的大塘村,就有這樣一群大山裡的孩子,直到深圳水彩畫家王明華來支教以後,他們才開始接觸藝術教育,開始學會用畫筆去描繪田野、山川、侗寨、鼓樓……那些祖祖輩輩生活的大山,也因為畫畫變得繽紛起來。「在第一次上美術課之後,我就喜歡上了畫畫,畫畫成為了我的好朋友。」「學畫畫之後我開始變了,擁有了發現美的眼睛。」
  • 紅柚子:像小孩一樣畫畫|獨立插畫師發聲計劃
    紅柚子:創作者最怕這種問題吧(笑...)。其實我還沒有「最」怎樣的作品,它們都是某個時期自己成長的真誠記錄者,我對待每件作品都挺平常的。我覺得很神奇好像是有個人住在我身體裡而我只是替她畫畫。當然不可能每天都做好玩的夢,還得去接觸新事物,從生活中獲取靈感。
  • 原來,孩子學畫畫有這麼多好處... ...
    她說:她發現,這些明星本身就有藝術細胞,有的還富有美術天賦,像伊能靜,小時候畫畫就很好;李湘的老公,就是中央美院畢業的;孫儷更是愛好畫畫。他們的孩子喜歡畫畫,是不是繼承了他們的美術天賦? 那我們這種沒有美術天賦的父母,是不是就沒有必要讓孩子學畫畫了?
  • 真的,不要教孩子畫畫!
    孩子的情緒從最初的興奮到猶豫,最後乾脆懶得畫了……這樣的場景,大家肯定很熟悉,也很困惑:為啥娃畫啥啥不像,教啥啥不行?別人家的孩子畫的可像了,我家畫了半天還是一團線條。其實,不是孩子不行,是大人的「教法」有問題。
  • 美塗塗美術:別只把畫畫當特長,孩子畫畫的學問原來這麼多!
    跟朋友聊天,她說現在的孩子,美術和舞蹈幾乎成了標配,她也要讓女兒去學畫畫。 我問:"你為什麼讓孩子去學畫畫?" 她說:"哪有為什麼,別人的孩子都學。"
  • 當孩子畫畫時,別讓這些誤區扼殺了孩子的藝術天賦
    前者是孩子情感的自然噴發和傾瀉,後者是單純的遊戲和玩耍。畫得像的不一定好,好得不一定像,能反映孩子生活感受或體驗的就是好作品。②孩子們畫畫是從不懷疑自己技巧的,他們沒有不能畫、不敢畫的東西。再複雜的人物景象,只要經過了他們的頭腦,就會變得簡練起來;再簡單的事物只要經過他們的手畫出來,就會變得豐富起來。這就是兒童畫。
  • 教孩子畫畫是在害孩子?真相是……
    繪畫這麼好,然而怎麼教孩子卻一直是個有爭議的話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孩子畫畫會扼殺孩子的想像力。3 歲:有了運筆意識,不再是用拳頭握著畫筆,而是像大人一樣持筆作畫,或者一定要畫得像什麼。與其教孩子畫得像,不如教他觀察,因為畫畫其實是一個學習觀察生活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