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畫畫「不像」,「不喜歡畫」兩個實例告訴你,畫畫需要鼓勵。

2020-08-21 大木c老師


你有手把手教孩子畫畫。

孩子哭著說:我不會畫。

你說:你畫得不像。

等,這幾個場景,你見過嗎?

孩子畫畫一定要「像」嗎? 孩子為什麼不會畫畫?兩個實例告訴你,畫畫需要鼓勵。

實例一:

吳小陽在畫畫,她拿好畫紙,選了一支黑色的蠟筆,就開始在畫紙上畫畫。她先在畫紙的右上角畫了一個太陽,接著在畫紙的左邊畫了一隻長頸鹿(今天的美術活動畫長頸鹿),她的長頸鹿的頭是三角形的,脖子是長方形的,身子有點像橢圓形。

在長頸鹿的上方,她畫了樹枝和樹葉,畫好這些,她換了一隻橙色的筆,給長頸鹿塗色,塗完後,她還換了其他幾種顏色的筆,把她畫的太陽,樹葉等塗上顏色。這時候,韓笑涵看了看她的畫說:「你的長頸鹿不像。」她馬上坐在地下哭了起來。


觀察分析:

1. 吳小陽能主動的畫畫。

在整個畫畫的過程中,她非常的認真和專注,也很有條理,能先畫好輪廓後,再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逐一塗上顏色,很好地完成了一幅作品。

2. 韓笑涵評價「不像」。

當韓笑涵看了她的畫說:「你的長頸鹿不像。」她馬上坐在地下哭了起來。由此看出,她很滿意自己的作品,不能讓別人說「不像」,所以,她哭了。這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特點。而謝笑涵,因為不會評價,才導致吳小陽哭了的。


3.不簡單用『像不像』評價。

藝術教育的核心價值是培養孩子對「美」的感受和表現,要求老師支持孩子的自發表現,鼓勵孩子大膽表現,「不簡單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標準來評價」。


措施:

1.孩子自我評價。

老師請吳小陽自己講述自己的作品,給予鼓勵,撫平謝笑涵給她帶來的不快。

2.老師評價鼓勵。

老師表揚她今天能專心畫畫,畫畫的時候能把自己想到的都畫出來,完成了一幅「美」的作品。

3.展示孩子作品。

老師把吳小陽的作品貼在美工區展示,讓其他孩子欣賞,孩子會覺得:看!我的畫很美。有一種自豪感,下一次畫畫的信心就會大增!也不會再理同伴的評價「像不像」了。


幼兒園老師這樣做:


採取適當的措施,鼓勵了孩子,維護了孩子的自尊心,激發了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就會更加喜歡畫畫,對畫畫充滿了興趣。


家長這樣做:     

家長常帶孩子到大自然中,欣賞花、草、樹、木,觀察動物、植物,參觀園林、名勝、古蹟等。聽小動物的叫聲,觀察小動物的動作,從而感受、發現和欣賞自然環境、人文、景觀中美的事物。

並鼓勵孩子把看到的東西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來。還可以帶孩子看畫展、欣賞名師作品,孩子的感受與欣賞能力強了,表現和創造力就會更好,就能激發他們對畫畫活動的興趣。

孩子在家自主畫畫的過程中,家長不做過多的幹預或把大人的想法強加給孩子,在孩子需要時,再給孩子具體的幫助。同時,家裡有一面牆面,展示孩子的作品,鼓勵孩子用自己的作品布置客廳或房間,體驗成就感,以此,激發孩子對畫畫活動的興趣。


案例二

林木凱是我們班孩子中,「不喜歡」畫畫的孩子,每一次畫畫,他都說:「我不會畫畫。我畫得不像。」手裡拿著筆,不知如何下筆。但,每當看到他畫一個圓形或畫出物體的一部分,老師都會鼓勵他,說他畫得很好。

有一天,孩子們都在畫鳥,他開始也說「我不會畫畫。我畫得不像。」當時,他正好坐在很會畫畫的鄧曉藝的旁邊,老師請他看看鄧曉藝是怎麼畫的,還讓他說一說,他看見過的鳥是怎麼樣的。


終於,他畫出了一隻鳥,他高興地問老師:「老師,好不好看。」「好看,好看。」老師連連稱讚。那一次,他畫了四隻鳥,還塗了好看的顏色。

評價作品時,老師特別請他自己說一說,他非常的高興。自此之後,他再也沒有說過「我不會畫畫,我畫不像」了,而是對老師說:「老師,我畫的是不是很漂亮。」從此,喜歡上了畫畫。

對孩子的鼓勵是多麼的重要,孩子感受到了來自老師的關愛,這種關愛,就讓孩子敢於並樂於表現。


幼兒園老師這樣做:

孩子不會畫,是跟他的能力有關,老師要給他環境的刺激。讓孩子多看,多欣賞。如班上開展主題「傘」。課室裝飾著各種各樣的傘,有油紙傘、小花傘、公主傘、透明傘等作吊飾,這些造型獨特的傘都是孩子們和家長自己收集的。

對美的事物進行收集、感知和發現,讓孩子置身於審美環境中,有助於孩子審美能力的提高,有助於孩子主動創造,發揮想像力。

所以,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老師要提供這樣一個環境,特別是孩子不會動手畫畫時,老師更要鼓勵支持孩子,哪怕孩子只會畫一個點,一條線,老師都不要否認孩子的表現和創作,這是安定的、溫馨的、有愛的鼓勵。



家長這樣做:

孩子不會畫畫的時候,千萬別手把手地教孩子,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畫一畫,把畫畫當做遊戲,讓孩子的心理沒有任何壓力。當孩子願意拿起畫筆時,無論孩子畫的怎麼樣,都不要評價,把評價的權利給孩子,讓孩子說說自己畫了什麼?然後,家長才可以給一些指導。

這樣,激發孩子畫畫的興趣,培養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孩子在愉快的環境中,不知不覺就喜歡上畫畫了。


聲明:本文為原創首發作品!別抄襲!可轉發!老師的<幼兒園的教育故事>持續更新中~~~,希望能給您的育兒帶來啟發。感謝閱讀!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孩子畫畫「畫不好」?不,是家長覺得「畫不像」
    在評判孩子的畫時,家長往往會陷入兩個誤區:1 畫畫一定要像大多數孩子的作品都是抽象的,這些線條或鋪滿整張紙或集中在某一特定區域。由於家長們經常把畫的「像」作為好不好的評判標準,會下意識的認為「孩子畫的不好」。
  • 越教孩子畫畫,孩子越不會畫!學畫畫得注意這三點……
    【 1 】 孩子的畫,就是要畫的像才算好嗎?問大家一個問題,大家是不是這樣畫畫的,或者這樣教孩子畫畫的: 蘋果要塗成紅色; 魚是三角形或者橢圓形的, 天空是藍色,雲朵是白色;以前我們幼兒園有幾個女孩子很喜歡畫畫,基本上所有的作品內容都是這樣的。
  • 你還在「教」孩子畫畫嗎?勸你看完這篇文章,再教孩子畫畫也不遲
    要不要教孩子畫畫?怎麼教孩子畫畫?孩子對畫畫不感興趣,該怎麼辦?孩子畫得不像,要不要緊?畫畫班,要不要報?孩子的作品為什麼總是千篇一律?孩子畫畫這件事,父母真的是稍不留意就會踩坑。1 孩子的畫和成人的畫是完全不一樣的。孩子的畫反映了孩子內心真實存在的東西。
  • 教孩子畫畫的關鍵:把畫畫當作遊戲,讓孩子畫得開心畫出自我
    其實對於小孩子來說,畫畫是不需要「教」的。如果一定要被冠以「教」之名,也不是教技巧,而是教孩子多觀察多嘗試,教孩子自由隨性地表達自我,,教孩子樂觀積極地成長。 一、教之前:爸爸媽媽應該明確一種觀念:比教幼兒畫畫更重要的,是教幼兒玩畫畫 有些爸爸媽媽自認為畫畫只有三腳貓功夫,所以小的時候不跟孩子一起畫畫,長大了就直接送孩子去美術班了事。搬出來的理由聽起來也很「正確」,自己畫得不好,不想教壞了孩子的基礎。
  • 孩子喜歡在牆上畫畫,該鼓勵還是批評呢?第三種答案意想不到
    但是問題一直都存在,等孩子長大後也許會改變這種狀況,但是也未免要經歷很長的一段時間。當一些家長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無非就是在鼓勵與批評之間徘徊,但是其實還能有第三者答案,並且效果比直接的鼓勵和批評會更加好。首先我們要了解清楚,當家長鼓勵孩子的時候,其實就是希望孩子可以得到發展。不忍心批評孩子是為了保護孩子,不讓孩子脆弱的內心受到傷害。
  • 不去畫畫培訓班,學齡前兒童怎麼在家學畫畫
    怎麼讓小朋友有更多的時間來玩,不浪費多餘的時間在各種培訓班奔波?,我確實給孩子篩選掉了很多的培訓班,其中一個被我篩選掉的就是畫畫。作為一個美院畢業的自由工作者媽媽,我有比較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我選擇了讓孩子在家畫畫。
  • 孩子如何學畫畫?我總結了5年陪娃畫畫的經驗,供您參考
    這個階段,我覺得很需要去觀察孩子的握筆姿勢是否正確。我當年弟弟Eric在2-3歲因為握筆姿勢沒學好,結果到了3歲上小班,老師發現弟弟的握筆姿勢還是1歲孩子的姿勢,體現在弟弟很排斥塗鴉,因為不舒服所以很排斥運筆,當時對書寫和創意的影響還是很大的,我們也是發現後就跟老師一起合作,學校裡要怎麼注意引導,家裡要怎麼幫助提升,最後用了10個月,才讓弟弟的情況得到妥善改善。
  • 孩子3分鐘畫完一幅畫,是因為不喜歡畫畫?還是沒耐心?
    ,讓孩子找到最喜歡的。2、豐富孩子的創作形式如果孩子畫畫還是沒耐性,就需要我們在興趣方面下點功夫,用趣味滿滿的創作方式吸引孩子,讓孩子的耐心在不知不覺中培養起來。可以像畫啦啦的老師一樣,經常教孩子做各種不同的創意手工畫,激發孩子的創作欲望。
  • 親子陪畫就是教孩子畫畫嗎?它比教孩子畫畫要重要一百倍
    首先,21天親子陪畫課程讓不喜歡畫畫的孩子重新喜歡上了畫畫。一說到孩子畫畫這件事,無數人就認為父母應該教孩子畫畫。所以,在孩子畫畫時,父母總會有模有樣地畫一幅成人畫,或者握著孩子的手畫一幅非常形象的畫。
  • 西安少兒學畫畫,陸毅孩子學畫畫,孩子喜歡畫畫該不該上培訓班?
    有段時間陸毅微博上曬女兒畫作,颳起了畫畫的一陣小旋風。經常會有各種各樣的家長會問自己家孩子那麼小很喜歡畫畫究竟該不該送他學畫畫呢?有人說明星是明星過著和我們普通人不一樣的生活但明星一些在育兒方面的態度和觀點有時也值得我們普通人思考。就像爸爸去那?一方面我們被明星爸爸和孩子各方面萌到但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對比,那種才是真正的對孩子好。我本身比較喜歡畫畫加之之前在少兒美術機構呆過兩年主要負責前臺客服和課程顧問這塊。
  • 「3歲學畫、6歲學畫畫」坑了無數孩子!畫畫最好的年齡是幾歲?
    朋友的孩子在白淨的牆面隨意勾畫了一朵粉花,朋友看後氣急敗壞。」在牆上畫什麼啊?擦都擦不下來……。「我們聽後,告訴她:「那就不要擦了,給那朵小花在豐富一下邊框,然後框起來!」朋友聽後不太開心,也就置之不理了。
  • 孩子的畫你傾聽了嗎?-《培養孩子從畫畫開始》
    作為父母,應該要明白:1、繪畫是孩子的表達方式無論是誰都擁有與生俱來的繪畫能力,和語言、行為一樣,孩子通過繪畫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感受和發現,成人應該要像傾聽語言一樣去傾聽孩子在繪畫中想要表達的東西。但傾聽繪畫的原則是,在孩子專心畫畫的時候,最好不要發問,當他畫完拿給你看,或畫的有些不耐煩時,再去問問題。
  • 畫畫吧!像個孩子一樣
    終於有一天,他在本子上畫了一副蠻好看的畫,告訴我,等到他7歲生日的時候,就要這樣過。很驚訝,這幅畫,我覺得很棒很棒!但又說不出來哪裡棒。拿畫畫這件事來說,孩子畫人,剛開始只是畫一個頭,慢慢的,頭下面只畫兩條腿,再長大,開始畫身體,但兩個胳膊是兩條很短的線……而有多少父母,都在孩子不畫身體的時候開始糾正「你看啊,人是這樣畫的,先是頭,頭是圓的,再畫身體,再畫腿……」但因此,我們就這麼剝奪了孩子認識事物的樂趣和積極性,阻礙了他的學習能力。
  • 孩子上了畫畫班卻在家畫的一點也不好看……
    家長們是不是有時候有時候特的疑惑,我的孩子已經送去畫畫班學習了一年了回到家裡卻畫的一點也不好,跟課堂作品形成巨大的反差。懷疑老師似不似作假了。在這裡小編不得不默默的說一句那還真是冤枉老師了。作假還真沒必要。一個班上那麼多小朋友,老師個個都幫著畫,那是很恐怖的好不。
  • 繪畫啟蒙:別讓孩子喜歡畫畫的天性,「消失」在不靠譜的繪畫班上
    C派:上過線上的繪畫課,或者是沒有上過線上繪畫課,看到孩子喜歡畫畫,打算選個線下的繪畫班。在繪畫啟蒙這事兒上,你是屬於哪類媽媽嗎?有的家長說孩子不喜歡畫畫,或者是本來喜歡畫畫,隨後變得不愛畫了,你找過原因嗎?(1)家長的過分督促。有的家長看到別人家的孩子畫的好,就希望自己家的也不落後,時不時的要求孩子去畫畫,總是被督促,而不是發自內心的去做這件事兒,時間長了,孩子肯定反感。
  • 繪畫啟蒙:別讓孩子喜歡畫畫的天性,「消失」在不靠譜的繪畫班上
    都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報了一個不靠譜的繪畫班,很可能讓孩子喜歡畫畫的天性「消失」。A派:孩子在5歲前,讓他盡情的發揮想像,隨意畫就好了。不必拘泥於形式,不用非得畫成什麼樣子。以玩兒為主,想畫就畫。B派:媽媽覺得自己教不了,就想看看其他媽媽給孩子選的哪個線上課,然後自己也給孩子報一個同款的線上繪畫課,由專業的老師教給孩子畫畫的技巧。C派:上過線上的繪畫課,或者是沒有上過線上繪畫課,看到孩子喜歡畫畫,打算選個線下的繪畫班。
  • 你很了解畫畫,但了解兒童美術嗎?畫畫讓孩子一生受益
    評價孩子的畫,不能用「像不像」來說,最重要的是鼓勵孩子,讓孩子保持畫畫的積極性,可以一直堅持下去,並在這個方面得到自信。NO.6 畫畫讓孩子得到發洩讓孩子自由畫畫,也是使孩子的心理獲得自我保護的重要手段。孩子內心的抑鬱,心理上的負擔,不會像大人那樣通過和幾個知心朋友談談心釋放情緒,他們沒有這個能力。
  • 孩子學畫畫,像不像並不重要
    這是父母對孩子的愛和期待,我們更應該給孩子更多的愛和寬容,不去看孩子畫得像不像,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允許他通過塗鴉的方式去認識顏色和線條,讓他知道隨著他的小手舞動,會在牆上或者紙上畫出一些東西,他會發現自己的手進而去控制自己的手,讓他按照自己腦海中的想法來。
  • 愛畫畫的孩子,沒有做到這三點很容易放棄
    一開始家長喜歡誇孩子畫得像畫得好看,孩子畫畫的目的是為了畫得像嗎?肯定不是,我們希望孩子將來更加有創造力,能把繪畫當作一個工具運用到他的生活工作中。或者表達他的一些想法,而不是迎合家長而刻意去畫得很像。我感覺這樣的畫好空洞沒有任何想法,對著照片畫純屬是依葫蘆畫瓢。這真不該是這個年齡的孩子該做的事情,最起碼也要到九歲之後再畫這樣的畫。
  • 孩子喜歡畫畫,如何培養孩子的想像力
    第1個:確認孩子對畫畫的感官孩子是真的喜歡畫畫這個事情,還是對畫畫這個過程很感興趣,只是把它當成三分鐘熱血的一個愛好?如果是特別喜歡畫畫本身這種事情,而且想進一步的發展,從事這個行業。那麼我們可以就開始著手培養孩子的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