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課本
課後作業
教學設計
冀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第38-40頁。
u 教學提示
在教學活動中,要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給學生充分觀察、交流、操作、討論的時間和空間。找到平行四邊形的特性,發現平行四邊形的特徵,最後用兔博士的話總結出:正方形、長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體會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的內在聯繫,發展空間觀念。
◆ 教學目標:
1、學生在聯繫生活實際和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認識平行四邊形,發現平行四邊形的基本特徵,認識平行四邊形的高。
2、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認識圖形的學習經驗,學會用不同方法做出一個平行四邊形,會在方格紙上畫平行四邊形,能正確判斷一個平面圖形是不是平行四邊形,能測量或畫出平行四邊形的高。
3、學生感受圖形與生活的聯繫,感受平面圖形的學習價值,進一步發展對「空間與圖形」的學習興趣。
◆ 教學重難點:
進一步認識平行四邊形,發現平行四邊形的基本特徵,會畫高。
◆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多媒體課件
◆ 教學方案:
一、生活導入。
1、(課件出示學校大門關閉和打開的錄象,最後定格成放大的圖片)教師談話:同學們每天都要經過校門進入校園,但是你們注意觀察我們的校門了嗎?從圖片中你們能找到一些平面圖形嗎?根據回答,教師板書:平行四邊形。
2、你們還能找出我們生活中見過的一些平行四邊形嗎?學生回答後,教師課件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平行四邊形:如活動衣架、風箏、樓梯欄杆等。
3、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進一步研究平行四邊形,相信通過研究,我們將有新的收穫。板書完整課題:認識平行四邊形。
設計意圖:《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選擇學生熟悉和感興趣的素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讓學生初步感知平行四邊形。
二、探究特點。
1、剛才同學們已經能找出生活中的一些平行四邊形了,那我們能不能利用身邊的一些物品,自己來想辦法來製作一個平行四邊形呢?你們可以先看一看材料袋中有哪些材料,再獨立思考一下準備怎麼做;如果有困難的可以先看看學具袋中的平行四邊形再操作。
2、大家已經完成了自己的創作,現在請你們和小組的同學交流一下,說說自己的做法和為什麼這樣做,然後派代表上來交流。
學生小組交流,教師巡視,並進行一定的輔導。
3、哪個小組派代表上來交流?注意把你的方法展示在投影儀上,然後說說這麼做的理由,其他小組等他們說完後可以進行補充。
(1)方法一:用小棒擺。請你說說你為什麼這麼做?要注意些什麼呢?
(2)方法二:在釘子板上面圍一個平行四邊形。你介紹一下,在圍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怎樣才能做一個平行四邊形?
(3)方法三:在方格紙上畫一個平行四邊形。你能提醒一下大家嗎?應該怎樣才能得到一個平行四邊形?
(4)用直尺畫一個平行四邊形。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的設計,本著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敢於放手,讓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操作中體驗平行四邊形的一些特點;既實現了探究過程開放性,也突出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多向交流,體現那了學生為本的理念。
4、剛才我們已經能用多種方法來製作平行四邊形,現在請大家在方格紙上獨立在方格紙上畫一個平行四邊形,想想應該怎麼畫?注意些什麼?
設計意圖:通過在方格紙上畫,讓學生再次感知平行四邊形的一些特點,為下面的猜想、驗證和畫高作了鋪墊。
5、我們已經能夠用不同的方法製作平行四邊形,並且能夠在方格紙上話一個平行四邊形。那麼這些大小不同的平行四邊形到底有什麼共同特點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
根據你們在製作平行四邊形的時候的體會,你們可以猜想一下:平行四邊形有哪些特點?(友情提示:課件中出示提示:我們可以從平行四邊形的那些方面來猜想它的特徵呢?邊?角?)
6、學生小組討論後提問並板書猜想: 對邊可能平行; 對邊可能相等; 對角相等;
7、你們真行,有了這麼多的猜想,那我們能夠自己想辦法來證明這些猜想是否正確呢?請每個小組先認領一條,時間有多餘可以再研究其他的猜想。 學生每小組上臺認領一條猜想,學生分組驗證猜想。
8、經過同學們的努力,我們已經自己驗證了其中一條猜想,現在我們舊來交流一下,其他小組認真聽好,他們的回答是否正確,你覺得怎樣?
9、小組派代表上來交流自己小組的驗證方法,其他小組在其完成後進行評價。
(1)兩組對邊分別相等:學生介紹可以用對摺或用直尺量的方法來驗證對邊相等後,教師用課件直觀展示。
(2)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學生匯報的時候如果不一定很完整,教師用課件展示:兩條對邊分別延伸,然後顯示不相交。
(3)對角相等:學生說出方法後,教師讓學生再自己量一量。 „„
最後,教師板書出經過驗證特點: 兩組對邊分別平行並且相等; 對角相等; 內角和是360°
10、完成「想想做做1」。學生獨立完成後說說理由。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的設計蘊涵了「猜想-驗證-結論」這樣一個科學的探究方法。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自製探索的空間,引導學生先猜測特點,再放手讓學生自己去驗證和交流,使學生在碰撞和交流中最後的出結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思維過程,在交流中與傾聽中把自己的方法與別人的想法進行了比較。
▍免責聲明:所有圖文以及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綠色圃中小學教育網 (ID:Lspjyw)、視頻課件來源七彩課堂,除非無法確認,我們都會標明作者及出處,如有侵權煩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並表示歉意。
商務合作,請聯繫QQ:724352230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