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感謝所有關心過我的人,是他們給了我機會,讓我重新做人,現在在廠裡工作,感覺日子一天比一天充實,自己也從錯誤的路上走出來了。」
「思想匯報寫得很不錯,看得出來你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且在積極努力地改正,我們感到很欣慰。」8月20日,重慶市檢察院第五分院和南岸區檢察院的檢察官們按照幫教計劃,如期來到設在Y公司的未成年人觀護幫教基地,對正在企業接受幫教的小王進行的幫教情況定期跟蹤監督。
攜手企業傾情挽救,讓失足未成年人從瑕玉到成器。這是南岸區檢察院在企業探索建立涉罪未成年人觀護基地,打造多元化觀護幫教體系的有益嘗試。
從無到有
探索建立未成年人觀護幫教基地
資料圖
「我們在辦案中發現,未成年人犯罪情節一般較輕,但缺乏有效的監管條件,這就讓我們在『捕與不捕、訴與不訴』上處於兩難境地。」南岸區檢察院檢察六部檢察官陳中丁介紹說。
為了有效解決這一難題,2019年,該院在市檢察院第五分院的悉心指導下,立足本轄區企業較多的優勢,與南岸區工商聯達成共識,探索在企業建立未成年人觀護幫教基地。同年9月,雙方籤署了《關於涉罪未成年人觀護幫教工作的實施細則(試行)》,並在Y公司建立起了南岸區第一家未成年人觀護幫教基地,為涉罪未成年人搭建一個教育矯治、就業過渡、融入社會的平臺。
那麼,觀護幫教基地成立一年多以來,成效到底如何呢?
從零到一
第一個幫教對象已順利回歸社會
資料圖
王林(化名)是進入Y公司的第一個被幫教對象。2019年10月,17歲的他因涉嫌犯罪,被南岸區檢察院依法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隨後便在檢察官的幫助下來到這裡接受幫教。
根據檢察機關的幫教意見,Y公司針對王林的實際情況,為他安排了合適的崗位,並指派一名師傅全程幫帶。一個月後,當承辦檢察官張霆再次見到王林時,發現他臉上多了幾分自信。「他的變化實在是太大了,願意主動跟我交流,也懂得遵守規矩了,還對自己的人生有了規劃。」承辦檢察官張霆回憶道。
企業負責人黃曉英也表示,王林從初入企業的浮躁到自覺遵守企業規章制度,從幫工學徒到小組負責人,他充分發揮了自己年輕、熟悉網絡、學習能力強的優勢,工作狀態和工作能力都有了顯著提高。
考察期結束後,通過在幫教基地的學習積累,王林準備到一家電商企業做銷售工作,順利回歸社會。
從一到三
打造多元化觀護幫教體系
為了進一步構建完善幫教觀護體系,南岸區檢察院以點帶面,積極打造集考察幫教、犯罪預防、救助幫扶、技能培訓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多元化觀護幫教體系。
對符合幫教條件的未成年人,個性化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教方案,實行「檢察官監督+企業觀護+社工幫教+監護人配合」的「四位一體」幫教模式,同時,開展每月「1次談話+1次小結+1次考評+1次實踐活動」的「四個一」舉措,引導幫教對象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價值觀。
今年,在南岸區工商聯的支持下,重慶A公司和重慶B公司企業也陸續加入到觀護幫教體系之中,為無羈押必要、附條件不起訴未成年人提供了更多選擇路徑。目前,先後有3名涉罪未成年人在幫教基地接受監督考察。
接下來,南岸區檢察院還將強化與區教委、區公安分局、區工商聯的配合協作,探索在校生落實學校幫教、就職未成年人落實單位幫教、具備家庭監護條件的落實家庭與社區幫教等模式,建立未成年人信息通報機制,擴展社會化幫教的選擇途徑,推動形成未成年人幫教共同發展新格局。
近日,市檢察院檢察八部組織部分未檢檢察官對未成年人觀護基地進行了實地觀摩學習。
關於未成年人觀護幫教工作,他們這麼說:
南岸區工商聯會員科科長趙娟:加強對未成年人的觀護幫教工作事關社會穩定,使命光榮,任務艱巨。今後我們還將動員轄區更多企業參與進來,通過檢企合作共建,為未成年人搭建矯正思想、回歸社會的平臺,幫助他們找到人生價值、重回正軌。
觀護企業董事長黃曉英:關心關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為失足未成年人提供幫教場所我們責無旁貸。今後,我們將繼續配合檢察機關的工作,讓未成年人在我們這裡能夠掌握一技之長,獲得謀生技能,零障礙地回歸社會。
來源:重慶檢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