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雙全,分家產的時候別「平分」,7旬老人的話過來人會懂

2020-12-25 蕾媽育兒經

父母撫養子女長大,自然希望子女能夠給自己養老送終。

雖說父母的愛是不求回報的,但是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懂得感恩的人,尤其是父母年老之後,對孩子的依賴也會更重。

如今生二胎已經成為了一種風氣,有不少父母生二胎就是為了湊兒女雙全。

但是兒女雙全的家庭雖然看似美滿,父母到晚年之後也很容易出現一些問題。

分家產的時候別平分,7旬老人的話是精明還是自私?

隔壁張大爺今年已經70歲了,張大爺的一雙兒女都已經結婚生子,最大的孫子都上大學了。

但是張大爺仍然沒把自己的財產分給兒女,而且張大爺也沒有和自己的一雙兒女同住。

之所以張大爺沒和兒女同住,一是張大爺不想打擾孩子們的生活,另外就是張大爺已經習慣了一個人。

張大爺是因工傷退休的,退休之後,張大爺得到了一筆補助,再加上多年的積蓄,所以張大爺養活自己是完全足夠的。

而且最讓人佩服的是,張大爺多年來一直都沒向兒女交老底。周圍鄰居只知道每次兒女來看張大爺的時候,張大爺會給孫子,外孫一些錢。

也曾有鄰居覺得張大爺對自己的孩子還藏著掖著的,太自私了。

但是張大爺卻覺得自己精明,張大爺認為提前把財產給兩個孩子平分好,只會讓自己陷入被動。

所以張大爺把自己的錢分成了3份,子女來看自己的時候,每次分給孩子們一些,既是給孩子們一些零花,也是為了讓孩子們多回家看看。

剩下的三分之一和兩棟房歸誰就看子女的表現了,子女誰更孝順就給誰。

張大爺的話年輕人可能會覺得荒唐,但是過來人都會懂張大爺的良苦用心。

為什麼不支持兒女雙全的父母平分財產?

提前平分財產,孩子容易起矛盾,孩子容易互相推諉養老責任

父母提前交了底牌,就會提前看清一些人的罪惡嘴臉,現在經常會看到一些父母和子女分家之後,子女「踢皮球」給父母養老的行為。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父母還是要三思而行,儘量不要過早分財產。

而且因為兒女雙全的父母,晚年住兒子家比較多,所以平分財產,兒子可能會不樂意。但是不平分的話,又怕女兒不樂意,所以乾脆不要提前分,省的有麻煩。

父母應該如何劃分自己的財產?

按子女的付出來劃分

誰更孝順誰照顧老人多,財產多分誰一點。

兒女雙全的父母,不一定能碰到2個孝順的孩子,每個孩子的脾氣性情不同,自然子女對父母的感情也不同,子女願意對父母付出的精力也不同。

所以老人自然應該按子女的付出比例分錢,不要委屈了孝順的孩子,也不能便宜另一個白眼狼。

父母的錢「救急不救窮」

兒女有急事的時候,父母也不忍心坐視不理,但是父母在幫助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把自己的養老錢花在刀刃上。

父母不能總是想著用自己的錢去幫孩子發家致富,而應該把錢留給孩子應急。

貧窮是一時半會難以改變的,但是遇到急事,父母能及時伸出援手的話,有可能會救孩子一命。

父母分錢的時候不能對孩子有偏見

有些父母本身自己就有重男輕女的心思,因此一些父母不管女兒照顧自己照顧的多好,都看不見女兒的好。

有這種思想的老人晚年也容易多遭罪,畢竟女兒也是有脾氣的,沒有人願意一直受父母的壓迫,一旦女兒失望了,母女關係都很難挽回。

父母最好要為自己留一些應急錢

父母不能光為子女考慮,也要為自己留一些應急錢,父母可以像上文張大爺一樣,將自己的錢分成三份,根據孩子們的表現給孩子的錢。

想要晚年生活的幸福,父母要樹立正確的養老觀

父母要多保重身體,健康才是最大的福分

想要晚年生活的比較幸福,父母年輕的時候就要注意多保重自己的身體,父母身體素質好才能夠減輕兒女的養老負擔,才能晚年少遭罪。

父母要少管閒事,和子女也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父母如果不想晚年被子女嫌棄的話,最好不要總是幹預孩子們的生活,畢竟現在的孩子煩心事已經夠多的了,父母再跟著添亂的話,孩子的心理負擔也會變重。

父母也要適當的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給孩子一些個人空間。

今日話題討論:

在座的寶媽,如果你湊成了一個好字,你會平分財產嗎?歡迎在屏幕下方留言討論。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獲取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也可以點讚和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一兒一女的家庭,父母最好別平分家產」6旬老人的話很有道理
    在外人看來,李先生是非常幸福的,因為他兒女雙全。但是,自從李先生步入晚年以後,他就開始鬱悶起來,因為他年輕時候奮鬥下來不少家產,現在他不知道該如何分配了。後來,在一次聊天的時候,大家就再次提到這個話題,建議李大爺平分家產。李大爺想了想,搖了搖頭,說一兒一女的家庭,不能平分家產。
  • 如果兒女雙全,家產平分真的就是公平?背後的矛盾真的能忽視?
    文|文兒最近看了好多帖子,都是關於如果兒女雙全,到時候家產會兒女平分的,很多人都很贊同這個觀點。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和思想觀念的解放,重男輕女的思想已經得到了摒棄。現在很多年輕夫妻都說,如果我實現了兒女雙全,對兩個孩子我會平等對待的,包括家產的分配上。但是兒子,女兒家產平分真的就是公平?聽聽不同的聲音,或許也能知道背後的矛盾。@這都不快樂:如果真的是兩個小孩,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一碗水端平的。
  • 如果你兒女雙全,將來你會分家產給女兒麼?網友的評論扎心了
    自從二胎政策開放以後,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選擇要二胎了,很多家庭藥二胎的原因無非就是想讓兩個孩子有個伴,以後能相互陪伴,或者說頭一胎是男孩或女孩,想生個二胎湊個兒女雙全。但是二胎也不是想生就能生的,生二胎的同時也有很多問題需要需要考慮,最現實的就是經濟問題,養二胎畢竟是一筆很大的開銷,以自己的家庭經濟狀況是否能養得起?
  • 公公去世留下30萬,婆婆平分給兒女,兒媳拒絕:女兒不該分家產
    並且如果家庭條件允許,會考慮生二胎,一來解決獨生子女的孤單問題,二來減輕一個孩子贍養父母的重擔。倘若能兒女雙全,湊成一個「好」,那便更圓滿了。那些思想開明的父母,在對子女的感情分配上非常注意,本著不偏不倚的原則,儘量做到一碗水端平,不讓任何一個孩子心裡產生落差。在這種家庭氛圍下長大的兄弟姐妹,通常相親相愛不分彼此。
  • 老大爺住院時兒女因醫藥費在醫院大吵,「兒女雙全」反而糟心事多
    女人也不甘示弱:「老家拆遷,我可是一分錢都沒見到,房子寫的是你的名,現在醫藥費想要平分,當時分家產的時候,怎麼沒想過分我一半?」吵來吵去,這事情最終也沒有個結果,最後還是醫生過來勸架,才算是把這場戰爭暫時平息下來。
  • 兒女雙全的家庭,財產如何分配?聰明的父母這樣做,值得學習
    家裡有一男一女是相當幸福的,兒女雙全也寓意著"好",家庭幸福美滿。 不過二胎家庭需要面臨的形勢也是比較嚴峻的,因為有很多現實的問題,畢竟獨生子女家庭不用考慮財產分配的問題,而二胎家庭卻要面臨財產分配的問題,家長很難做到一碗水端平。
  • 家有一兒一女,將來你會選擇把家產平分嗎?媽媽們的回答很實在
    大家都知道一碗水很難端平,如果是性別不同的兩個孩子,就更難做到公平,於是網上曾有人提出一個問題,家有一兒一女,將來老了,你會選擇把家產平分嗎?媽媽們的回答各不相同,大概有下面這幾種。會平分這部分媽媽留言,表示會平均分,手心手背都是肉,在能勞動的年紀,會努力掙錢,給兒子和女兒都準備出一套房子錢,一個給兒子當彩禮,一個給女兒當嫁妝,誰也不用爭搶,如果只給兒子買房,對女兒會感到很愧疚。
  • 他是億萬富翁,家產都分給了8個兒女,晚年卻沒有一個人願意養他
    而實際上,很多農村老人雖然有七八個兒女,卻沒有一個願意贍養他們,因為兒女們的生活也都很困難,要養孩子要買車買房,於是就互相推卸養老責任。農村老人沒人養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子女也沒什麼錢,這種現象很普遍。但是其實這種現象在富豪圈中也有過,香港有一個億萬富豪生了八個兒女,退休了之後把家產都分給了他們,但是沒想到這八個兒女沒有一個願意贍養他,生病了也沒有人願意去看望他,最後這位富豪得了老年痴呆症並且抑鬱去世了,他就是邱德根,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他的故事:他是億萬富翁,家產都分給了8個兒女,晚年卻沒有一個願意養他。
  • 「老房子拆遷款200萬,憑啥就不能平分?」「因為我是兒子」
    再加上自己兒女雙全,兒子娶了媳婦有了自己的家,而女兒也有了男朋友,準備來年結婚,劉峰想等兒子生孩子以後,這個供應站就賣了,給兒子帶孩子去,帶完兒子的孩子,再去帶女兒的孩子,他們夫妻倆也享受一下兒孫滿堂的日子,享享清福。
  • 「別在醫院燒錢了」,8旬老人生病手術費2萬,兒女態度截然不同
    「別在醫院燒錢了」,8旬老人生病手術費2萬,兒女態度截然不同鄰居張大爺就是典型的「重男輕女」,一生有四個孩子,兩兒兩女。張大爺年輕的時候愛喝酒,如今年過8旬仍舊改不了貪杯的老毛病,也因此進了幾次醫院,可連醫生的勸告都不聽。果不其然,在一次喝酒以後身體浮腫又進了醫院,這次醫生下了手術通知書,再不手術容易有生命危險。可四個兒女看著病床上昏睡的老人,和2萬塊的手術費,態度卻截然不同。
  • 如果已經兒女雙全,再意外懷孕還要不要?過來人的選擇很戳心
    文|文兒說起生孩子,大概沒有人不希望兒女雙全的。但是,世事難料,孩子的性別也不是我們能控制的,所以很多人也會留下遺憾。因為如果生倆娃,不是生兩個女兒,就是生兩個兒子。而那些兒女雙全的人,就成了周圍人人羨慕的對象。
  • 出嫁的女兒沒有分家產,而老父親住院應該出力又出錢嗎?
    按說從前這種兒女雙全的家庭是最讓人羨慕的,姑奶奶早年是急病走的,沒有在醫院待太久,而且費用大部分都報銷了,表舅當年也沒有結婚,所以當年表姨和表舅並沒有因此產生嫌隙。 一晃多年過去,表舅也娶妻生子了,家裡事都是媳婦說了算了。 這一回,姑爺爺住院時間比較長,大部分時間是表姨在醫院照顧著,表舅說自己家事情多,忙,只是偶爾去看看。
  • 「兒女雙全」的七旬老人,活到晚年後含淚感慨:女兒和兒子差得遠
    「兒女雙全」的七旬老人含淚感慨:人到晚年,才知道生男生女差得遠胡婆婆今年已經年過七十,育有一兒一女,年輕時候她和老伴兒女雙全,令街坊鄰居好不羨慕。直到那時,胡婆婆才含淚感慨:兒女雙全有啥用?生男生女的結局真的不一樣,人只有活到晚年才明白這個真諦,回憶到這幾十年來,對待女兒和兒子的種種,她也後悔了。
  • 「娘家拆遷,我哥說我遠嫁十年,錢不願意平分,不公平」
    文|文兒現在重男輕女的思想沒那麼嚴重,普通多子女家庭為了不影響親子間的關係,無論貧窮或者富有,都會把家產平分。很少存在父母把家產傳男不傳女,這是父母在暗示兒女們「你們在我心中的分量是一樣的」。不過,現在父母的財產兒女都可以分,也引發了其他矛盾,就是父母對分家裡的財產,不像以前那樣有絕對的話語權。可能怎麼分,兒女們都有異議。
  • 「兒女成好」並非最理想的家庭組合,過來人:從養老就能看出來
    人人羨慕的「兒女雙全」,到了病床跟前才發現,不過是徒有其表 鄰居張阿姨今年60歲,一兒一女也都已經成家立業,在親朋好友眼裡兒女雙全的張阿姨令人羨慕不已,大家都說這是她上輩子修來的福氣。
  • 300萬拆遷款分給兒女,父母卻反遭埋怨,老人心寒去住養老院
    01從古至今,在大多數老人的潛意識裡,總覺得「兒女有別」,不管閨女如何貼心,養老還得指望兒子。所以有些家庭,從兒女很小的時候,便開始區別對待,並且將這種思想灌輸給孩子。如今社會進步了,男尊女卑的現象得到改善,思想開明的父母開始重視對女兒的培養教育,甚至在分配遺產時,也會給女兒留一份。不過仍然有一些老人,情感上始終偏向兒子,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是不爭的事實。都說金錢是萬惡之源,很多時候,沒錢,日子倒能過得相安無事。
  • 老人生病需要錢,家產給兒子,卻要求兒女平攤治療費用,合理嗎?
    一位老人身患重病,治療費用共計需要整整80萬元。但他在病痛當中的所思所想,並非是想法設法讓自己戰勝病魔,而是想著如何給兒子謀求利益最大化,哪怕不惜犧牲女兒的切身利益。老人思前想後,想出了這麼一個辦法:他先是將自己的畢生積蓄全給兒子,然後再讓兒女一起負擔自己的治療費用。
  • 別再羨慕「兒女雙全」了,這種家庭組合排第一,老人最幸福
    文|全文共1678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你羨慕「一兒一女」的家庭嗎,兒女雙全真的就很幸福嗎?很多人都認為,兒女雙全是最有福氣的表現,但實際上,隨著近些年來很多人的經歷以及身邊人的遭遇,大家會慢慢發現,一兒一女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樣美好!「同樣是把我們養大,7800的手續費,你就拿2000,你好意思嗎你?」
  • 兒女雙全能湊成好嗎?「隱形」重男輕女正在流行,苦楚只有女兒懂
    而生活在隱形重男輕女的家庭中,父母對女兒的感情是忽冷忽熱的,讓女兒自己也傻傻分不清楚,父母到底愛不愛自己。偶爾感受到家裡的重男輕女,會因此感到傷心,但又想到父母對自己的好,又不忍心丟下他們不管。平時看起來對兒子女兒都一樣,暗地裡又會區別對待。多數父母有重男輕女的傾向,但自己卻不自知,營造一種兒女雙全的幸福假象,外人都羨慕這個家庭中女兒的待遇。可是真實情況到底如何,在隱形的重男輕女家庭裡,那些苦楚只有女兒自己知道。
  • 兒女雙全不再吃香,兩個兒子才是「最佳組合」,別不信還真有道理
    多數父母要二胎,是想要「兒女雙全」,湊成一個「好」字,不過很多過來人,發現一兒一女的家庭幸福指數並不高,沒有想像中那麼幸福,而「最不看好」的兩個兒子家庭,卻越來越幸福,為什麼兒女雙全不吃香了?兩個兒子又為什麼是最佳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