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孩子令人喜歡!做到這四點,你也可以培養一個聰明的孩子

2020-08-28 揚仔爸爸

每一個爸爸媽媽都想有一個聰明的孩子,聰明的孩子著實令人喜歡,但是並不是我們父母想把孩子培養成聰明的孩子就能輕易達成的。聰明的孩子有先天和後天之分,先天的我們無法改變,這取決於遺傳因素。而後天的培養,我們卻可以通過我們的教育方式幫助孩子變得聰明,讓他成為一個人見人愛的聰明孩子。


聰明的孩子是什麼樣的?聰明的孩子學習能力強,動手能力強,理解能力強,有較高的情商。我們一般誇孩子聰明要麼就是指學習能力,要麼是指孩子的情商較高,要麼就是指孩子的解決問題,善於思考的能力。

那麼如何才能培養一個聰明的孩子呢?

一、要想培養一個聰明的孩子需要從孩子讀書入手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多讀書,讀好書。有了豐富的知識自然可以變得聰明,一些孩子懂得很多的知識,大家都誇他聰明,其實並不是說他的智商有多高,而是說他懂得知識很多。他的知識來源於其豐富的閱讀量。現在小學語文考試,就有很多的課外閱讀題,如果孩子沒有豐富的課外知識就不會取得很好的成績


二、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我的小外甥就是一個專注力特別強的孩子,他才4歲就可以把6歲小朋友拼的小顆粒樂高獨自完成。我都不得不佩服他真的好聰明,像這種小顆粒樂高,就是身為大人的我們拼起來也得好一陣琢磨,一個4歲的小朋友竟然能獨立很快的拼好,我認為他是聰明的。這取決於他的媽媽對孩子專注力的培養。他在那裡拼裝樂高可以兩個小時不動,一直在那玩樂高。這種認真和專注能力還真是讓我佩服。


三、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孩子如果一味的溺愛,不管遇到什麼問題。父母都主動替他解決,這就造成孩子的獨立思考和獨立自主能力的缺失。這種孩子是不會變聰明的,熟話說腦子越用越靈光。不讓孩子思考他怎麼能變聰明呢?所以遇到問題,要讓孩子獨立的思考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讓他的小腦瓜轉起來,才能變得聰明。


四、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和語言能力

一個孩子如果愛說話,這並不是壞事。說明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強,他善於交流。有研究表明,在兒童時期善於說話,或者和父母交流比較多的孩子,長大了容易變得聰明。這是因為他愛好表達,就會善於思考,善於動腦筋。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更能培養孩子的情商,孩子的情商高了,就會從各個方面思考問題,就會懂得看別人的感受,懂得與人分享,懂得愛爸爸媽媽,懂得孝順爺爺奶奶,也會懂得禮貌,你說這樣的孩子怎麼會不聰明呢?他肯定也很受別人的喜愛。


有了培養聰明孩子的方法,我們也要給孩子一個美好的家庭環境。

1、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培養孩子變聰明的過程中,父母的言傳身教影響很大。如果父母總是看電視,看手機,孩子自然也會跟著父母喜歡上看電視,玩手機。但是如果父母喜歡讀書,孩子從小也會跟著父母養成讀書的好習慣。記得前段時間看過一個新聞,就是一個母親帶著兒子在路邊擺攤賣書,他們二人一邊看書,一邊賣書,引起很多人注意。別人問這個母親帶兒子賣書的原因。她的回答至今我還記得,那就是為了讓兒子養成看書的習慣也讓他體驗一下生活。

2、孩子在專注於一件事情時,不要貿然的打斷他。比如他正在玩積木,正玩的高興你打斷了他,一個孩子很生氣,另一個對孩子專注力的培養是一個破壞。如果我們父母經常破壞孩子正在專注的事情,就會讓孩子以後容易分神,跑神。孩子上學以後就不能在課堂上40多分鐘的時間裡保持專注。


3、善於引導孩子,讓他自己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一些事情。比如說孩子玩樂高,如果一開始你就幫著他拼,他遇到不會的,或則是難一點的他就會向大人求助。他不在思考應該如何才能拼成。這時候我們只是要教會孩子方法,引導他自己獨立完成。並且在他完成後給予一定的誇獎,告訴孩子他克服了困難,他真棒。


4、給孩子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父母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架,這樣孩子很容易就學了過去。而且對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好。我們應該給孩子一個有愛的家庭環境,同時也要多和孩子玩,多和孩子溝通,交流。愛和爸爸媽媽說話的孩子絕對不會笨,他們這一個個小話嘮其實就是他們聰明的表現。



結束語:培養一個聰明的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的努力,堅持讓孩子多動腦,多學習,多獨立思考。同時我們也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那麼我相信各位家長一定可以培養一個聰明的孩子的。

相關焦點

  • 如何培養出自律的孩子?做到這4點很重要,聰明家長要學會
    因此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定要從小培養孩子自律性。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何培養出自律的孩子?做到這4點很重要,聰明家長要學會。自律為什麼重要?孩子的自律性其實就是孩子自我把控的能力。談到孩子的自律性,很多家長都會感到格外的頭疼。因為絕大多數孩子都需要後天培養自律性。
  • 怎樣培養一個聰明、成績好的孩子?
    可憐天下父母心,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考試成績達到自己的願望。一個孩子的成長,既需要孩子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更需要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三方面的有機結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家庭教育的環境中,如何培養出一個聰明、成績好的孩子,我以一個老教師的身份,談談自己看法,供大家參考。
  • 孩子的「自律性」如何培養?做到這3點很重要,聰明家長要學會
    聰明家長要學會做到這3點。首先,家長以身作則俗話說孩子是家長的鏡子,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會教出什麼樣的孩子,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自律的家長能教出自律的孩子,而懶散的家長的孩子也必然懶散。家長可以先反思自己,自己是否是一個自律的人。在要求孩子準時睡覺的時候,家長是否也是早早地上床休息?在教育孩子不要浪費糧食的時候,家長是否也做到了光碟行動?在教育孩子不能賴床的時候,家長是否每天也是準時起床?
  • 怎樣培養一個聰明的孩子?你需要知道這些
    養育一個聰明的孩子,是每一個父母的心願,也是每一個家庭的希望,研究表明,一個孩子的智力發育狀況,是先天遺傳因素和後天培育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起來了解下面的這些知識,培養聰明的孩子吧!這一點不難理解,儘量做到不吃寒涼的食物,避免過多寒溼氣進入體內,影響胚胎著床。02 準媽媽孕期多了解一些知識,幫助胎寶寶的大腦發育,提高寶寶智商!如果說打造媽媽的溫暖體質是生育聰明寶寶的硬體,那麼孕期準媽媽需要了解並注意的一些知識,就是生育聰明寶寶的軟體,這兩點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 為啥說「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這些毛病別嫌棄,是聰明表現
    是具有創造力也是聰明的表現,得把強強接回家,對他的興趣進行培養,這次我們發現了孩子的天賦,應該高興才對。二:喜歡和大人說話,愛和家長頂嘴這樣的孩子通常思維比較敏捷,腦子轉得快、口才好,否則每天在和父母頂嘴的時候,又怎麼能在快速的時間裡把父母說得啞口無言,如果你的孩子愛說話,愛和你頂嘴,不要總是因為這件事訓斥孩子
  • 想培養聰明孩子?智力PASS模型理論:關鍵在培養孩子「認知力」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能夠培養出來一個聰明的孩子,其實,需要培養聰明的孩子,我們需要藉助智力PASS模型理論;簡單的說就是:想要培養聰明孩子的關鍵在於培養孩子的認知力。一、什麼叫做智力PASS模型理論當談起"智力PASS模型理論"這個術語的時候,可能很多的家長都是不太理解什麼是"智力PASS模型理論",那麼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 怎麼看出孩子聰明?培養孩子的專注度
    很多年前,女兒還很小,兩三歲的樣子,去一個老教授家裡,大家相談甚歡,家裡一隻大狗,很是活潑可愛,一邊吃東西,一邊逗狗玩。電視突然播放《貓和老鼠》的動畫片,女兒就開始規規矩矩不再搭理任何人,包括那隻狗,無論你逗她吃還是逗她玩,動畫片的吸引力遠遠大於這些。於是,老教授立馬告訴我說,「你們家娃聰明。」
  • 你的孩子聰不聰明,從這"四點"可以看出,爸媽別不信
    我們都想要一個聰明寶寶,聰明的孩子我們都喜歡。其實也不說不上啥聰明,但我們就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在未來有所成就,這是我們最希望看到的。寶寶剛出生,我們就會把最好的都給寶寶。他們在我們的呵護中長大,營養上補充全面到位,在早期的智力開發上我們也做得很好。肯定是不會讓寶寶輸在起跑線上的,但其實寶寶聰明還是不聰明,我們是在嬰幼兒期就可以看出的。
  • 觀察力強的孩子才「聰明」,做到這3點,從生活中拉開孩子的差距
    大多數家長普遍都會認為,智商高的孩子才是聰明的,的確「智商」和聰明似乎是對等的,智商高的孩子聰明,這個毋庸置疑。但是今天要給大家普及的是,一個比智商還要重要的能力,就是「觀察力」。觀察絕不只是用眼看這麼簡單,今天和大家聊聊關於觀察力那點事。
  • 聽說聰明的孩子都喜歡說這5句話
    相信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健康。從孩子叫第一聲「爸爸」、「媽媽」開始,語言能力就被打開了,隨著孩子的成長,詞彙量也越來越豐富。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孩子的語言能力來判斷發育狀況。那麼聰明的孩子通常都喜歡怎麼說話呢?
  • 做好這6個方面的培養,孩子會變得更加聰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要孩子變得聰明,就是讓孩子在興趣中獲取知識,要多培養孩子的愛好;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即使孩子有做錯的地方,也要找到孩子做得對的地方加以誇獎,然後指出不多或者不夠好的地方,最好用某個地方這樣做就更好了。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經常受表揚的孩子會顯得特別自信,這些都是父母在陪伴孩子過程中,通過努力為孩子聰明成長做好的奠基石。
  • 孩子聰明與否是先天條件還是後天培養?別迷茫,聰明寶寶這樣帶
    儘管先天因素決定了孩子的智力,但後天的啟蒙與開導同樣少不了。有些孩子從小就機靈可愛,招人喜歡,但如果缺乏正確的引導也有可能不成材。反之,一些看起來比較"內秀"的孩子,如果有良好的環境和教育資源,後天環境的培養也能造就人才。
  • 試一試:做好這三點,讓你輕鬆養出一個聰明孩子
    作為父母誰不想生養出一個聰明寶寶,文章書籍看了不少,可就是不知道從哪裡用力。養育孩子本來就是一件極具個性化的事情。這一過程,家長是在與孩子共成長,關鍵是極大地促進了孩子的成長:孩子學會了學習的方法,養成了良好的思維習慣和積極探索的求知慾。這比你僅輔導他功課不知要強多少倍,越來越聰明好學的孩子還用你操心功課及其分數嗎?二、引導孩子閱讀,讓閱讀成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內容。
  • 聰明的孩子有哪些明顯的特徵?
    在一個家庭裡面,會出現聰明的孩子或老實的孩子,有的家庭兩者都有。但其實不管孩子是怎麼樣的類型,在家裡都是父母的心頭寶。對孩子不能以偏概全,聰明不是一概而論的。不能僅僅因為學習成績好,就覺得孩子是聰明的孩子。相反也不能因為學習很差,就認為孩子不是聰明的孩子,這些都是家長很片面的思想。有很多家長就很在意孩子是否聰明,雖然小編不是很贊成去判斷孩子是否聰明。
  • 還在羨慕別人家孩子?找對方法培養聰明孩子並不難!
    今你姓李,我姓孔,也是師生關係,我們兩家不是累世通家嗎!」的巧言讓李膺和在座賓客無不稱奇。 唯有一位姓陳的大官說:"小時聰明,長大了未必有作為。"孔融一聽,笑著對這位大官說:"這樣說來,想必先生您小時候一定必定很聰明。」姓陳的大官一聽這話,不敢小瞧他了,誇獎說:"這孩子可真不簡單,長大以後必定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 養育聰明孩子是家長的心願,家庭教育中聰明家長可以這樣做
    很榮幸能參加也喜歡今日頭條對培養孩子的這個觀點:養育一個聰明孩子,是每個父母的心願,研究表明,一個孩子的智力發育狀況是先天因素和後天培育共同作用的結果。一個四年級的男孩子,在中午放學自己等車的時候,一個陌生人就和孩子搭話,陌生人牽著他,他也跟著走,幸好讓一個學校的初一女同學發現報了案。父母感謝了幫助孩子的人。但是我個人認為,其實這個家庭的孩子獨立教育是失敗的。
  • 怎麼才能成為聰明孩子?家長要做到
    每一個人都喜歡聰明的孩子,每一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出名的。但到底怎麼樣才是聰明呢?當孩子出生約一個月後,家長就可以用撥浪鼓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用撥浪鼓發出的聲音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認識撥浪鼓------認識周圍的人(可以分辨自己的父母)--------認識周圍的環境........ 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通過這些訓練,孩子的自覺觀察時間由短到長,認識的範圍由孩子的身邊向孩子的四周、由房間到院子,由院子到街道......
  • 聰明的父母應懂得向孩子「示弱」,做到這3點,孩子會越來越出色
    導讀:聰明的父母應懂得向孩子「示弱」,做到這3點,孩子會越來越出色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聰明的父母應懂得向孩子「示弱」,做到這3點,孩子會越來越出色!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李玫瑾: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都很聰明
    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就曾說過「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如果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都比較聰明」。這一觀點說完家長們都很不理解,李玫瑾教授為什麼會這麼說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都很聰明1.喜歡問問題三四歲的孩子就像一個「小話癆」,一天當中除了睡覺,基本是一刻不停地說話。
  • 培養聰明孩子,教育方法得當是關鍵
    3.進行體能運動和腦力訓練培養一個聰明的寶寶前提是孩子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家長要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制定一個運動計劃,讓孩子在運動的過程中逐步提高身體協調能力,從而幫助大腦的發育。這時,家長應該考慮鍛鍊孩子的腦力,藉助一些訓練方式,比如記憶力的訓練方式來幫助孩子進行腦力訓練,這對於孩子以後的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