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畢業生從教熱背後——新入職教師渠道多元化的內外影響因素網絡問卷調查及分析

2020-09-07 光明網

作者:祝安順(深圳大學饒宗頤文化研究院編審、副教授)

越來越多的名校畢業生入職教師行業,吸引他們的是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願意當老師表象背後的邏輯是什麼?為了解這一社會現象,我們設計了網絡問卷調查,主要從最近5年入職新教師,選擇從事教育行業的內外條件入手,對其影響力度進行區分:0分代表無影響,1分至10分代表影響的程度強弱,通過影響程度的平均得分以及無影響因素和最強影響因素的選擇以及佔比,以試圖分析當下教師來源渠道拓寬背後的多方面因素。

本次調查採取網絡問卷,一共收集到298位教師的問卷回復。省會以上城市176人,佔比59.06%;省會以下城市90人,佔比30.2%;鄉村32人,佔比10.74%。從教師畢業院校來源來說,師範院校畢業生198人,佔比66.44%;從學歷來說,看出98%以上的老師都具有本科以上學歷,博士入職做教師的還是少數,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的知名學校。

最近5年入職新教師影響因素的外在條件,排在第一位的是寒暑假期影響因素,其次是收入影響因素,然後是工作條件影響因素、社會聲譽影響因素、人文氣息影響因素、子女教育影響因素等。

從每一因素內部分析來看,也有很多值得關注的點,如就業影響因素。隨著高校擴招,畢業生人數不斷增加,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畢業生對新崗位敢於嘗試,並無心理阻礙,影響力度也小。

收入影響因素。調查顯示,教師的入職薪資和後期穩定的薪資收入是吸引畢業生選擇教師職業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教師的整體薪資水平卻不是很高。

教育發展內在性需要影響因素。吸引越來越多的非師範院校畢業生尤其是知名高校畢業生,是中國當下教育發展的內在需求,排在第一位的是科技創新的基礎教育變革需求,說明全社會對科技創新的高度認可。排在第二位的是當代中小學生成長的需求,優秀的人才加入到教師行業,無疑是人才培養和青少年成長的有力保障之一。

學校發展,無論從基層學校的普遍需求,還是優質學校的領先需求,也無論是個別地區的特殊做法,還是整個學校的教育創新需要,對各類型教師的需求,最有影響力比例均在20%以上,說明學校發展內在性需求的影響力是中等偏上。

個性發展和教師職業魅力,對於選擇從事教師行業的影響力還是比較大的。說明選擇教師時,自身的條件、興趣及願望是選擇教師職業的重要考慮因素。

綜合問卷調查結果及分析來看:

1.打破師範生作為教師引入的唯一或主要渠道,這是教育發展的內在需求,一部分知名高校畢業生加入中小學教師隊伍,是理性選擇結果。

2.從內在因素來說,選聘優秀畢業生和新的優秀畢業生選擇加入教師行業,最大的影響因素是科技創新的需要。

3.選擇從事教師行業,薪資收入、工作條件固然重要,但寒暑假的自由自主時間反而成為一個更重要的影響因素,說明當下畢業生在選擇職業的考慮因素有一些變化。

4.新入職教師的家庭因素不可低估,父母長輩的認可影響力度很大。

高學歷,名校畢業生到中小學當教師的現象,是中國教育發展的內外需求,經濟收入固然是重要原因,但科技創新需要大批優秀師資,教師的寒暑假時間、社會榮譽感以及畢業生的自身理想興趣,如果這些內外因素都能有效結合,應該會為中國的基礎教育師資來源拓寬渠道,獲得穩定的優質師資,會為中國的下一輪教育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光明日報》( 2020年09月08日14版)

相關焦點

  • 名校畢業生從教熱背後
    越來越多的名校畢業生入職教師行業,吸引他們的是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願意當老師表象背後的邏輯是什麼?為了解這一社會現象,我們設計了網絡問卷調查,主要從最近5年入職新教師,選擇從事教育行業的內外條件入手,對其影響力度進行區分:0分代表無影響,1分至10分代表影響的程度強弱,通過影響程度的平均得分以及無影響因素和最強影響因素的選擇以及佔比,以試圖分析當下教師來源渠道拓寬背後的多方面因素。本次調查採取網絡問卷,一共收集到298位教師的問卷回復。
  • 烏魯木齊高校博士學位教師心理狀況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
    烏魯木齊高校博士學位教師心理狀況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曹江勇1,魏晶晶2(新疆醫科大學1人事處,2公共衛生學院,烏魯木齊 830011)摘要:目的 了解高校博士學位教師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為改善和提高該類人群整體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論依據。
  • 關於疫情影響下地方性高校畢業生擇業就業觀念的調查報告
    大學生就業問題是受社會、經濟、教育體制和個人因素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疫情發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和關心高校畢業生就業。近年來,隨著我國高校不斷擴大招生規模,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進入社會,就業壓力不斷增加,就業形勢日益嚴峻。
  • 線性回歸原理及其Excel實現方式 誰都能學會 調查問卷分析 問卷調查資料
    清楚了回歸分析的目的後,下面我們以回歸分析預測法的步驟來說明什麼是回歸分析法:明確預測的具體目標,也就確定了因變量。如預測具體目標是下一年度的銷售量,那麼銷售量Y就是因變量。通過市場調查和查閱資料,尋找與預測目標的相關影響因素,即自變量,並從中選出主要的影響因素。依據自變量和因變量的歷史統計資料進行計算,在此基礎上建立回歸分析方程,即回歸分析預測模型。
  • 問卷調查法在教育研究中應用的關鍵:問卷編制
    關鍵詞:問卷; 理論框架; 項目編制; 試測; 人的因素;基金:伊犁師範學院教學改革項目「小學教育專業教師教育課程教學方式改革研究」階段性成果問卷調查法, 是一種以自填問卷作為工具, 從一個來自總體的樣本中系統、直接地收集資料, 並對資料進行統計和分析, 以實現其研究目的的一種研究方法。
  • 安徽省政協發布重點群體就業狀況問卷調查報告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為準確了解重點群體就業政策落實情況、就業狀況和面臨困難,近日,省政協採取線上線下結合方式,面向高校應屆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殘疾人等4類重點群體開展「突出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問卷調查。
  • 問卷調查分析報告模板
    一鍵創建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創建1. 您認為當前還需要弘揚熱愛勞動的精神嗎?
  • 教師STEM網絡教育平臺行為意向影響因素​——基於華南師大Wise...
    為此,本研究首先根據UTAUT模型,結合訪談及STEM網絡教育平臺的特點,構建了教師STEM網絡教育平臺行為意向影響因素模型;其次,對教師使用華南師範大學Wise平臺情況進行了調查。然而,目前國內外相關研究主要集中於學生參與STEM網絡教育的影響因素(Wladis et al.,2015;Drew et al.,2016;Stoeger,2017),影響學生混合式STEM教育的因素,如STEM課程水平、學習者的種族、性別及性格等,對教師STEM網絡平臺教育使用行為現狀和影響因素的研究不足。
  • SPSS分析技術:問卷(試卷)的信度分析;以某機構的《英語學習策略》問卷調查數據為例
    基礎準備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填寫調查問卷的情況,例如,當大學的一個學期課程結束後,學校會通過網絡問卷或紙質問卷的形式收集學生對於某一門課的評價數據
  • 問卷設計與分析系列(一): 問卷編制
    根據上述內容,我們可以設計出一份調查問卷,接下來就是對問卷進行分析了。三、問卷設計的注意內容下面,我整理一些在實際分析過程中遇到的一些由於問卷設計不好而導致的問題。1、研究內容不明確問題描述:研究者需要了解「顧客滿意度」的影響因素,而設計了一份問卷,問卷的題目內容格式為:「XXX對您的滿意度具有重要影響:1代表非常不同意、2代表不同意、3代表不確定、4代表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其中「XXX」代表研究者需要研究的影響因素)。
  • 大學生課程學習經歷:測量工具設計與基本特徵分析——基於陝西高校2018屆本科畢業生調查數據的分析
    例如,已有許多研究尤其是在美國進行的研究證明,學生的產出不僅受課堂教學的影響,而且受課外許多因素的影響,如學生的社會經歷、與同伴和教師的互動、高校學習情景的特徵等,但這些因素沒有包含在此前的CEQ中。此外,學生經歷的另外一個關鍵方面,即智慧激發和挑戰,也沒有包含在先前的CEQ中。因此,需要對CEQ作出修訂和完善,以便把這些重要維度納入其中,同時又能夠保持CEQ原有的完整性。
  • 研究方法之——問卷調查法
    雖然問卷的目的是非常明確的,但是在設計標題的時候,我們要避免使用一些敏感字詞,如:測量學生網絡成癮情況,最好問卷的標題中不要用「網絡成癮」這樣的字眼,可以使用「學生網絡使用情況調查問卷」作為標題,以避免對受訪者產生暗示。
  • 影響大學生對教師評價的因素
    儘管學生評教的有效性受到了一些學者的質疑[1,2],但它仍被認為是評估課程和教師相對可靠的方式[3]。哪些主要因素會影響大學生對老師的評價呢?這個問題受到了學者們的廣泛關注。已有研究發現影響學生評教的因素主要來自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
  • 問卷調查法的應用
    2) 問卷中:非必要情況下,不要求用戶填寫收入狀況、手機號碼。即便確實是調查所需,也要說明緣由,且保留用戶自主決定是否回答的權利。3) 問卷中:設計一些呼應的題目互相印證;並且可以適當採用反向計分的方式。4) 數據分析時:涉及自家產品和別家產品的滿意度、好感度等這些態度評價的比較時,一定要小心得出結論(可能存在反應心向,用戶對自己產品的評價很好)。
  • 問卷調查法研究綜述
    很多學者都是從以上三個角度對問卷調查法研究進行分類的。各種問卷類型各有其優缺點、適用條件和各自的局限性,但它們之間又存在著相互補充的關係。在教育科學研究中,由於教育現象的內外在各種因素的相互影響和制約,常常需要進行綜合使用。
  • 德國畢業生跟蹤調查研究的理念和模式
    在德國,以卡塞爾大學國際高等教育研究中心(INCHER)為首的畢業生就業狀況及跟蹤調查在歐洲乃至世界範圍內都是頗具影響力的一個。本文以德國卡塞爾大學INCHER德國畢業生跟蹤調查研究網絡KOAB項目為例,對其畢業生跟蹤調查的模式及理念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討,以期對我國畢業生跟蹤調查研究模式的構建提供借鑑與參考。
  • 國際化人才培養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
    通過研究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的影響因素,並提出相應的措施。關鍵詞:國際化人才培養;全球一體化;內外驅動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深,各國在經濟上的依賴性越來越強。2.國際化人才培養的影響因素經過長期實踐,在歸納北京科技大學國際化人才培養情況的基礎上,採用發放調查問卷、隨機訪談的方法,針對國際化人才培養過程中,師生所關注的問題、需求和意見進行了研究。
  • 博士畢業生數量連年攀升 就業多元化趨勢初現
    統計年鑑顯示,近幾年來,中國每年新增博士畢業生人數比新增高校教師多兩萬人左右,這意味著約1/3的博士畢業生沒有獲得高校教職。拿到了人類社會的最高學位,在學術圈外,博士何為?學歷市場的贏家,就業市場的「萌新」讀博之前,孟溪的想法很單純,甚至有點兒「愣」。
  • 名校應屆畢業生高年薪受關注
    高校畢業生薪酬數據多為學生自主填報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中的畢業生平均月薪、年薪等數據來源何處?南京大學官網公布的《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表示,調研通過網絡問卷完成,調研時間為2020年10月28日至11月4日,最終有效樣本為3709個。據澎湃新聞了解,南大2020屆共有8161名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為98.85%。
  • 985、211等名校畢業生,為什麼青睞伊麗匯?
    (原標題:985、211等名校畢業生,為什麼青睞伊麗匯?)據媒體報導,2021年高校畢業生總規模將突破900萬人,就業需求再創新高。但受疫情影響,今年的就業形勢非常嚴峻。不少企業先後緊縮了招聘需求、削減人力成本。這意味著,應屆畢業生面臨的就業形勢將更加嚴峻、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