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引】這個話題很大,很沉重,甚至很殘酷,故很難全面、客觀地予以概括。本篇以將近6年的觀察、研究,儘可能地將一些碎片串聯起來,希望能帶給更多的家庭思考和反思……
哪些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
——孫雨果
從娃娃抓起,真抓、會抓——無疑是正確的,而從娃娃抓起——抓什麼?很多人不知道!怎麼抓?更多家長近乎一片空白!使得「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成為了空談。
簡而言之,從娃娃抓起就是抓好啟蒙教育,啟蒙教育雖然對大多數中國家庭來說都是巨大挑戰,但還是有前車可鑑,有經驗可循的。那些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進而淪為「陪太子讀書」巨大悲劇的,無外乎以下五類。
第一類: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混混
「吃飽肚子之後,必然誕生大批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土豬,以及遊手好閒為非作歹的阿鬥……」曾經的家國周期率當然是為封建、小農們量身定做——難以擺脫的魔咒,其慣性自然是頑固的、強大的,對於大步跨入工業化的現代中國,痼疾還在。
從人文層面來說,冷不冷、熱不熱的噓寒問暖,以及「吃飽沒有」、「別餓著」,特別是「吃飽喝足」只是初級層次的滿足而已,但上升到「養而有教」的現代啟蒙教育層面,自然太LOW,也就OUT了。
關於「今朝有酒今朝醉」之惡果非常扎心:天天酒肉夜夜笙歌,甚至瘋狂嗑藥的年輕父母們很嗨,那些可憐的孩子被拋在一邊完全沒有進行過啟蒙教育的孩子不止被甩掉了幾條街,以至於被久久在「發育遲緩」上。
第二類:腦袋沒進城的小農
大碰撞、大流竄的全球化時代,特別是大薈萃、大爆炸的無線互聯時代,知識與觀念愈發沒有一定的成規可循,故愈發考驗腦殼的敏銳度。令人遺憾的是,那些身子進了城腦袋卻沒進城的,不但束縛著自己的手腳,也捆綁了下一代。
「分不清哪些是優秀傳統,也分不清哪些是現代精華,更無法預知趨勢……」在忽悠騙大行其道,並打著文化的名義依然風行時,他們被各類「國學」騙子繞暈了,以至於幼小的孩子被親生父母推入了火坑,不止是學了一些華而不實的糟粕。
從城市、鄉村的無界限,到鄉村、城市的界、壘分明,最不會逆城市化的就是思維方式的同步。如何打破思想的藩籬,對於那些還回老家找老表、鄉友海,甚至誤導孩子「你的朋友圈在鄉下」的小農們,需要深刻的自我革命。
第三類:論斤論兩的市儈
「啟蒙教育需要潤物無聲,更需要點滴踐行,是無法論斤論兩的……」無論從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之養成,還是健全、完善的性格、人格之培育,啟蒙教育都是無法量化的,更加呈現出系統化特徵。
令人疑惑的是,總有相當多的一些人用小市民,甚至小市儈的邏輯對待孩子的啟蒙,以至於「在家裡斤斤計較,到幼兒園睚眥必報,到了小學更是變本加厲」,就是在這種無謂的算計中,既消耗了周邊大量的精力,也荒廢了孩子寶貴的光陰。
「小市民的投機性,小市儈的無賴性是良好啟蒙教育的天敵,這些人貌似很精明,實在愚蠢透頂……」這不僅僅是教育學家的痛心疾首,從社會學家那裡也能解釋得通,那些「原地打轉,甚至不進則退」的,基本都出自小市民,尤其是小市儈家庭。
第四類:殘缺不全的家庭
「在溫暖、祥和家庭成長的孩子,才能擁有健康、完善的心智,進而能夠開啟陽光、寬闊的人生之旅……」這應該算是教育學家與社會學家共同的研究成果,也是千百年來,儒、釋、道等大家們一以貫之的科普堅守普適社會倫理之所在。
「奶奶與外婆形同姐妹——均和善,引導、陪伴孫輩教育配合默契——都有涵養,兩個孩子展現出了卓爾不群之品質……」這是觀察一對壯族兒女親家近三年,對照三個不健全家庭後得來的珍貴樣本。每每見到這兩家人,都不由自主的想到:如果所有的孩子都生活在這兩家該多好……
「幸福的大家族出奇一致,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這不僅僅是文學大家的唏噓不已,同樣是社會學者與倫理學家的一聲嘆息。以至於近二十年來,或主動,或被動地規勸那些「圖一時之快,然後又一拍兩散」的年輕人時,都會語重心長地說:你們必須考慮好孩子……
第五類:「經驗主義」的土鱉
「沒有不付款的午餐,也沒有不用償還的欠債」靠坑蒙拐騙偷暴富的「經驗」本來不值得宣揚,更不應該希冀這種不可持續的罪惡「經驗」得以傳承,令人遺憾的是中國的一些土豪,或稱土鱉腦殼還沒回歸正常。
「小霸王、小癟三橫行一條街,甚至一座城,最終造成一條街,乃至一座城,自然也包括一個豪橫家族的悲劇……」這是西部地區一位德高望重的著名中學校長的痛心疾首,而悲劇的罪魁無疑指向了該市的首富。
結論早就赤裸裸擺在那兒:蠻荒、草莽的土豪主義註定以血腥、殘酷收尾,多的是父債子還,甚至爺債孫還。因果循環是存在的,人間自有公理在,人間大道是滄桑,亙古不變的依然沒變,故教育的言傳身教需從行大道、走正路開始。
最後,新年第一篇,願所有的父母都能夠少一些市儈、經驗主義,不做混混,不圖一時之快——給孩子一個完善的家,最為重要的是,時刻不放鬆學習——保持與時俱進,讓所有的孩子都不會輸在起跑線上。
轉載雨果雲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