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誠品書店上海開店計劃夭折 中心店、徐家匯店流產
四年前的約定2013年6月誠品與上海中心籤署租賃意向協議,誠品生活將於2015年入駐上海中心的52、53層空中大堂及地下一層,預計總面積約6500平方米,成為上海最高的空中文化地標。消息傳出後,讓不少上海的誠品粉絲興奮不已,可以在中國第一高樓上體驗雲中閱讀,那是何等幸福的事兒。
-
兩岸聚焦:複合式經營,誠品書店的制勝之道
兩岸聚焦:複合式經營,誠品書店的制勝之道 誠品的境遇,與臺灣實體書店的倒閉潮形成鮮明對比,談到其中的得失,誠品總經理李介修認為,臺灣書店業的萎縮,是經營模式問題,專業經營不是不好,但應該配合現代人生活的改變,採用新形態經營,如誠品採多元複合經營,但多元複合經營不容易,必須靠團隊長期耕耘,並能堅持。 成立24年的誠品書店是臺灣最大的連鎖書店,也是典型的多元複合式經營的成功代表。
-
臺灣誠品書店明年蘇州上海開店
臺灣誠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介修23日在臺北表示,2014年到訪誠品書店的人數高達1.44億人次,比去年增加10%,其中觀光客佔一成。明年,誠品將「登陸」,蘇州與上海各有一家書店投入營運。在23日舉行的年終記者會上,李介修表示,根據誠品銷售統計,臺灣讀者每年平均購書11.1本,其中女性比男性更喜歡閱讀,最突出的是50歲以上女性,書籍銷售量較去年同期增加2萬多冊;據推測,食品安全問題促使更多家庭主婦走進書店,透過閱讀為家人尋找更健康的飲食方式。經過25年發展,誠品書店已成為「臺灣的文化地標」,目前在臺設有43家店,另有香港1家。
-
蔡英文上臺兩周年 兩岸關係真的「還算穩定」嗎?
5月20日是蔡英文上臺2周年的日子,審閱這兩年兩岸關係的答卷,島內關注,大陸關注,世人也很關注。日前,蔡英文在接受臺灣媒體採訪時也沒有忘記兩岸關係,自我吹噓「還算穩定」。記得當年蔡英文就職時對兩岸關係表態「維持現狀」,大陸方面稱她是「沒有完成的答卷」。
-
臺灣誠品書店將登陸上海 非移植臺灣經驗
誠品書店是許多陸客來臺的必訪之地。 誠品將進駐大陸最高摩天大樓「上海中心」,成為上海最高書店。圖為從外灘看上海中心。(圖:臺灣《旺報》) 中新網1月9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導,大陸旅客赴臺自由行非得「到此一遊」的誠品書店,2015年將進駐大陸最高、全球第3高的摩天大樓「上海中心」。 誠品將入住上海中心的52、53層及B1層,成為上海「最高」文化地標。誠品總經理吳旻潔強調,誠品首次登陸落腳蘇州、上海,將「連鎖而不複製」,要開的是當地人的誠品,而非移植臺灣經驗。
-
誠品書店-進東京
相對而言,誠品生活仍把書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選書和圍繞著書籍策展都是誠品的強項。此前,誠品常與出版社合作,出版社提前給誠品寄書稿,誠品再制定選書、策展計劃。但在日本,大多數書店並不直接與出版社合作,他們更依賴代理商。這也是日本特有的出版代銷制度。
-
臺灣誠品書店在大陸能夠走多遠?
臺灣誠品書店在大陸能夠走多遠? 臺灣誠品書店要「登陸」了,首站蘇州、上海店明年第二季起開始試營運,預估未來幾年大陸總店數將達6到8家。這是大陸愛書人的好消息,也讓人不免擔心它在大陸能夠走多遠。
-
誠品書店發布閱讀報告
12月14日,誠品書店在臺北發布2017年度閱讀報告及閱讀大調查。書店方面指,經營者對圖書行業的理想並非實體書店永續之道;如何在碎片化時間裡讓讀者進行完整的閱讀,值得業者思考。圖為誠品書店總經理李介修(左五)、副總經理林婉如(左一)與書店2017年合作出版社負責人合影。中新社記者楊程晨攝 2016年起,誠品根據其位於臺灣、香港、蘇州三地的實體書店數據發布綜合性閱讀報告。
-
誠品書店虧損15年只為賣情懷?真相遠沒有這麼文藝
一時間,關於吳清友與誠品的新聞出現在各路媒體,使這家臺灣最具影響力的實體書店再次引來眾多關注。 在臺灣,誠品早已不僅僅是一家書店,它成為一個品牌,一種象徵,彰顯臺灣「精緻」、「清新」、「文藝」的「畫風」。然而,誠品書店近三十年的發展過程,真的如「陽春白雪」一般清爽嗎?
-
誠品書店拓展計劃、3大複合經營模式與自營品牌全解析
一、誠品書店(需求面積:15000-30000平方米)內地拓展計劃 被譽為臺灣「文化地標」的誠品書店11月29日在蘇州開出大陸首家旗艦店,誠品計劃先紮根長三角的蘇州、上海,而後再進入北京、廣州、南京、杭州、深圳等5大城市,並以每年1到2家的速度拓展。
-
誠品書店落戶上海陸家嘴 儼然成滬最高大上的書店
去臺灣必做的一件事,當然是去誠品書店逛一下啦!它儼然已經成為了臺北的文化地標。現在,誠品書店即將來到上海,有著不可複製信條的書店設計者會因地制宜帶來什麼樣的設計呢,一起來看看吧!誠品書店為何這麼火?
-
誠品,何以創下「書店神話」?
從1989年3月12日開張的一家普通書店起步,經過20多年的發展,如今誠品在全臺灣擁有39家分店,年營業額20億元新臺幣,每年顧客人數達到9000萬人次。在傳統書店業普遍蕭條的今天,誠品卻創下了一個「書店神話」。 在臺灣駐點採訪兩個多月,我們曾多次光臨誠品書店,除了看書、買書,我們更關注的是「誠品現象」的背後。
-
深度解析誠品書店的商業模式(盛方諮詢原創)
然而,源自臺灣地區的誠品書店在兩岸三地成功布局46家書店,其商業模式有其獨到之處,給書店的業態帶來一種新的生命活力。誠品的三地布局1989年,吳清友先生在臺北仁愛路圓環誕生了第一家誠品書店,誠品秉持人文、創意、藝術、生活的精神,是一家以文化創意為核心的複合式書店。
-
臺灣誠品書店年度暢銷榜「出爐」(圖)
臺灣誠品書店年度暢銷榜「出爐」(圖) 圖為誠品工作人員展示奪得年度銷售榜單第一名的書籍
-
臺灣誠品書店:24小時書店值得堅守?
談到24小時書店,首先跳入腦海的就是臺灣的誠品書店。據悉,十幾年前,誠品曾舉辦了「夢想中的書店」徵文,結果有40%以上的人夢想有一家24小時都開放的書店。誠品隨即推出「閱讀零時差、全天不打烊」的敦南店和京華城店。前不久,臺灣誠品書店舉辦了20周年店慶活動,董事長吳清友表示,計劃兩年內進軍大陸開店。
-
委員建議設實體書店扶持基金 打造上海的"誠品書店"
委員建議設實體書店扶持基金 打造上海的"誠品書店" 2012年1月9日 20:18來源:東方網 作者:魯琳 選稿:楊洋 東方網記者魯琳1月9日報導:近來,實體書店生存狀態更是每況愈下
-
47家品牌首進中國 最新開店計劃獨家曝光
聯商網消息:據搜鋪網報導,在現下商業地產界,若要論品牌商跟開發商的關係,大概不能再用「陣痛」這個詞來形容。這是莎得徠茲首次在中國大陸地區開店,店內銷售的蛋糕等商品全部為日本進口。該品牌在大陸的第一家店將設在上海虹橋國際機場附近的日系超市雅品嘉(APITA)內,店鋪面積為30平方米。在杭州的開店計劃也將被提上日程。
-
誠品,從來就沒把自己當成一家書店
2015年11月29日,誠品生活蘇州店開幕。這是誠品首次跨過海峽,來中國大陸開店。是的,在中國大陸無數誠品擁躉的多年期盼中,誠品,終於來了。 江南的冬日,寒意料峭,但這並不會妨礙人們從四面八方湧來:穿棉布大袍的文藝女生、皮衣皮褲的長髮青年、襯衫套裙踩高跟鞋的職業女性、西服領結的中年男子,穿海魂衫運動鞋學生模樣的少年、頭髮花白的老年夫婦、被爸爸媽媽或牽或抱的小娃娃、金髮碧眼的老外,甚至還有坐在輪椅上的殘疾人…… 除了蘇州當地人,其中不少人是從外地趕來的,近的來自蘇州附近的崑山,稍遠點的來自上海、南京,更遠的則是從北京
-
誠品書店進駐上海中心欲6月開業 盤點八家書店別樣風情
很快,上海的文藝青年又將多一個自在去處。2015年,誠品書店(需求面積:15000-30000平方米)進駐全球第四高的摩天大樓「上海中心」,成為上海「最高」文化地標。目前上海中心主樓架構工程已經竣工,預計6月開門迎客。
-
最新開店計劃獨家曝光
這是莎得徠茲首次在中國大陸地區開店,店內銷售的蛋糕等商品全部為日本進口。該品牌在大陸的第一家店將設在上海虹橋國際機場附近的日系超市雅品嘉(APITA)內,店鋪面積為30平方米。在杭州的開店計劃也將被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