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語文上:《蝙蝠和雷達》學習筆記,一起探索神奇的故事

2020-12-13 柒月聊教育

這個暑假同學們已經度過了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學生在家都學習了哪些內容呢?如果暑假作業已經寫完了,剩下的時間,可以預習下冊的學習內容,這樣,開學後的學習也更加容易。

今天,來看看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蝙蝠和雷達》,這篇課文的重要學習知識點,學生認真做筆記。

「蝙蝠」,頭部和軀幹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間有皮質的膜,夜間在空中飛翔。「雷達」利用發射和接收無線電波進行目標探測和定位的裝置。這兩種完全不同的事物之間會有怎樣的聯繫呢?請同學們一起走進課文,去了解一下新的學科---仿生學,相信你在讀完課文後一定會得到啟示。

一、生字詞歸納

1、課文中會認12個生字和14個會寫生字,學生要認真抄寫並聽寫。

2、多音字。課文中出現了5個多音字,需要同學們重點牢記。

【空 塞 處 模 系】

3、近、反義詞。

近:啟示~啟發,靈巧~靈活,漆黑~黑暗,反覆~重複,模仿~仿照

反:敏銳~遲鈍,靈巧~笨拙,清楚~模糊,橫七豎八~井井有條

4、帶有數字的四字詞語:橫七豎八,七上八下,三心二意,三令五申,三回九轉,四分五裂,四通八達,五顏六色,一清二楚,一舉兩得

二、課前預習

1、重點: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繫,激發熱愛科學,樂於觀察與探究的興趣。

2、難點:學生通過朗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與要點,弄清蝙蝠的特異本領與雷達的工作原理之間的關係,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

3、同學們在朗讀課文時,用彩筆標出,揭示蝙蝠能夠在夜裡飛行的原因的語句。

4、思考:蝙蝠和雷達之間有什麼聯繫呢?

同學們帶著以上這些問題,進行下面的課文學習。

三、課文學習

這是一篇科普知識短文。學習時,先略讀課文,學生學會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然後再精讀課文,著力明確:科學家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的?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繫是什麼?

本文寫了科學家從蝙蝠探路的原理中受到啟示,進而發明了雷達的故事,教育我們要注意自然與人類之間的聯繫,要善於觀察,勇於實踐,在探索中感受科學的魅力。

接下來從這幾個問題點,對課文去進行逐一分析。

1、本文多處運用了設問句的修辭手法。

設問是一種修辭手法,作者用自問自答的形式來突出主要論點,申訴問題。正確運用設問的修辭手法,能夠引起人的注意,啟發思考,能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能夠突出某些內容,使文章起波瀾,有變化。

2、課文中提到了科學家做的幾次實驗?實驗結果說明了什麼?

課文中提到了科學家做的三次實驗。第1次實驗說明蝙蝠飛行靠的不是眼睛,第2次和第3次實驗說明蝙蝠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3、同學們,第七自然段中的「反覆」「終於」兩個詞讓你體會到了什麼?

體會到了科學家為了揭示蝙蝠能在夜裡飛行的秘密,付出了艱辛的努力,研究成果來之不易。這兩個詞也體現了科學家鍥而不捨的精神。

4、蝙蝠在夜間飛行的秘密是什麼?

蝙蝠在夜間飛行是用耳朵和嘴配合起來探路的,蝙蝠一邊飛,一邊從嘴裡發出超聲波,超聲波像波浪一樣向前推進,遇到障礙物就反射回來,傳到蝙蝠的耳朵裡,蝙蝠就可以立刻改變飛行的方向。

5、科學家是怎樣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給飛機裝上雷達的?

科學家模仿蝙蝠的嘴,製作了雷達的天線,模仿蝙蝠發出的超聲波,讓天線發出無線電波,模仿蝙蝠的耳朵,製作了雷達的接收機和顯示屏,將雷達裝在飛機上,飛機就能像蝙蝠一樣安全夜航了。

超過人能聽到的最高頻(20000赫)的聲波。近似作直線傳播,在固體和液體內衰減較小,能量容易集中,能夠產生許多特殊效應。廣泛應用在各技術部門。

同學們,蝙蝠超聲定位、探物的特殊本領啟發了科學家,他們經過反覆研究,研製出了雷達。雷達使飛機在漆黑的夜裡也能安全飛行,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我們也要努力學習科學知識,探索更多的自然奧秘,讓科學更好的為人類服務。

本篇課文是一篇說明科學道理的文章。用淺顯明了的語言,將深奧的科學道理闡述出來,使人一看就懂。那麼,同學們在寫此類作文時,怎樣用淺顯的語言說明深奧的科學道理呢?

1,語言要通俗易懂,以達到使人易於理解的目的,不要刻意的使用科學語言。

2,語言要嚴謹簡練,要嚴格按照客觀事實說明,說理過程要「言之有序」,語言要簡練。

3,運用形象生動的比喻,將抽象的事物簡單化,如本課將「超聲波」形象的比喻成波浪,使人很容易理解。

相關資料蝙蝠 哺乳動物,頭部和軀幹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間有皮質的膜,夜間在空中飛翔,吃蚊、蛾等昆蟲。視力很弱,靠本身發出的超聲波來引導飛行。

相關焦點

  •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6-7(蝙蝠雷達/呼風喚雨的世紀)一課一練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6-7(蝙蝠雷達/呼風喚雨的世紀)一課一練作品關鍵字: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課堂同步練習陪孩子一起學習,歡迎轉發+收藏!免責聲明:圖文來源綜合整理自網絡。若侵刪!
  • 小學重點課文《蝙蝠與雷達》涉及到的語文知識點和考點
    這一小節,我們談一談小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篇課文《蝙蝠與雷達》中所包含的知識點和考點。答:蝙蝠和雷達有什麼關係?蝙蝠是如何在黑夜裡安全飛行的?依靠的是什麼能力?蝙蝠是怎麼用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2、學完文章,你還有什麼問題?答:雷達在生活中還有什麼用途?生活中還有哪些發明時受到了動物的啟發?
  • 統編版_四年級語文上冊:6、蝙蝠和雷達詞語大全_13個同步生詞 - 小...
    例句:從雷達的螢光屏上,駕駛員能夠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沒有障礙物,所以飛機飛行就更安全了。2、顯示(xiǎn shì),動詞,近義詞有:顯現,反義詞有:隱藏。例句:雷達通過天線發出無線電波,無線電波遇到障礙物就反射回來,被雷達接收到,顯示在螢光屏上。
  • 小學語文部編《蝙蝠和雷達》創新教案
    《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教學設想:《蝙蝠和雷達》是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篇科普文章介紹了仿生學的應用——蝙蝠夜間是憑什麼探路飛行的,飛機靠雷達夜間飛行是從蝙蝠身上得到的啟示。根據大綱的要求本組課文的教學應注意:要在理解詞句,練習給課文分段的基礎上學習歸納段落大意,以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課文內容,提高閱讀能力。
  • 優質資料 語文四上6、蝙蝠和雷達  整理版課堂筆記+一課一練
    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6、蝙蝠和雷達   整理版課堂筆記+一課一練
  • 蝙蝠和雷達有什麼關係,你家孩子理解了嗎?看老師筆記尋找答案!
    聰明的小朋友,讀完了《蝙蝠和雷達》你還有什麼問題嗎?可以評論在文章下方哦!看看我們可否為你解答!第一次得出蝙蝠夜行與眼睛無關,第二次得出蝙蝠夜行與耳朵有關,第三次得出蝙蝠夜行與嘴巴有關。2.蝙蝠夜行的秘密是什麼?文章第7自然段。3.蝙蝠和雷達之間的聯繫是什麼?
  • ——雨城區實驗小學四年級語文組開展神話故事綜合性學習
    四川新聞網消息(蔣瓊)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就是開展語文實踐活動。本學期,實驗小學四年級語文組,結合「神話故事」單元,以「快樂讀書吧」帶動學生課外閱讀,開展了一系列豐富、有趣的活動,深受同學們的喜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 統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
    2.你問我答讀二、整體感知——讀薄過渡語:關於蝙蝠寶寶飛行的秘密,你了解多少?(指名回答)這一節課我們學習《蝙蝠和雷達》這篇說明文,相信看到這個題目,好多學生就會生出疑問,別急,請看自學提示。我們可以從「到處亂撞」和「掛在繩子上的鈴鐺響個不停」等語句中想像蝙蝠的狀態。是不是和生活中的沒頭蒼蠅四處亂竄相似,這樣表達生動形象。預設3:從課文中得到的啟示提問蝙蝠和雷達有什麼關係?
  •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六課《蝙蝠和雷達》課文筆記,暑假預習專用
    很多小朋友一看課文題目《蝙蝠和雷達》就在腦海裡畫問號啦,蝙蝠是一種動物,雷達是一種檢測儀器。它們有什麼關係呢?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小朋友們就會找到答案。這是一篇關於科學發明的文章,本文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1至2段):提出問題「飛機怎麼會在漆黑的夜裡安全行駛」,靠蝙蝠的啟示。
  • 四年級語文上冊學習內容《6.蝙蝠和雷達》《7.呼風喚雨的世紀》
    學習要求:1.朗讀《6.蝙蝠和雷達》《7.呼風喚雨的世紀》(10分鐘)2.抄寫這兩課的生字詞和文中的四字詞一次,並說說書寫要注意的地方。雷達 蚊子 即使 科學 橫豎 繩子 繫著 蒼蠅 證明 研究駕駛 蝙蝠 啟示 敏銳 鈴鐺 障礙 呼風喚雨 世紀 改觀程度 超過 百億 原子核 奧秘 日益聯繫 物質 哲學 任何 改觀 獲得 依賴 潛入 探索 船舶 蘭花 呼風喚雨 出乎意料 黑暗無光 騰雲駕霧 歸根到底
  • 雷達的發明與蝙蝠有關嗎
    ▲ 軍用雷達說到雷達的發明,很多人會想到曾在小學語文教科書中學過的一篇課文《蝙蝠與雷達》。這篇課文提及,科學家通過反覆實驗研究,發現蝙蝠嘴裡可以發出超聲波,超聲波遇到障礙物會反射回來,傳到蝙蝠的耳朵裡,蝙蝠據此來改變飛行方向。課文明確寫道,「科學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給飛機裝上了雷達」,不過與蝙蝠發出超聲波不同,雷達通過天線發出的是無線電波。幾十年來,這篇課文被各個不同版本的小學語文教科書收錄,也被2019年出版的、教育部組織編寫的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收錄,位於四年級上冊。
  • 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學期期末複習,第二單元知識要點
    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學期期末複習,第二單元知識要點《一個豆莢裡的五粒豆》1.有一個豆莢,裡面坐著五粒豆。豆莢和豌豆都是綠色的,豌豆就以為整個世界都是綠色的。豆莢在生長,豌豆也在生長。《蝙蝠與雷達》1.科學家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發明雷達的?科學家從蝙蝠在黑夜飛行能巧妙避開障礙物這一現象開始思考,經過反覆試驗,發現蝙蝠是利用超聲波用嘴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最後根據這一原理髮明了雷達。
  • 第16課《麻雀》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課文詳解
    第16課《麻雀》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麻雀》是部編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第16課課文,本文作者是俄國的屠格涅夫,選作課文時有改動。第16課《風箏》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2018年審定版)語文園地四(小學四年級語文,感受神話故事的魅力)
  • 蝙蝠和雷達之間有什麼聯繫?課文《夜間飛行的秘密》學習筆記整理
    課文講述的蝙蝠夜間飛行、科學家做實驗、飛機安全飛行等、內容原本複雜而枯燥,但課文語言簡潔,邏輯嚴密,用「夜間飛行的秘密」作為題目,激發讀者的好奇心,再逐步揭示蝙蝠、超聲波、雷達、飛機之間的關係,詳寫科學家做的第一次實驗,略寫後兩次實驗,讓讀者明白蝙蝠夜間飛行是依靠嘴裡發出的超聲波,
  • 講解四上課文《夜間飛行的秘密》,探索雷達的奧秘,掌握本課字詞
    同學們,大家好,這裡是梁老師語文補給站,給你的語文學習充滿能量。聰明的人類根據鯨魚發明了潛水艇,根據蜻蜓發明了直升機,根據蝙蝠發明了雷達。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六課《夜間飛行的秘密》,一同來探索人類是如何根據蝙蝠來發明雷達這個秘密的。​
  • 第19課《一隻窩囊的大老虎》四年級語文備課筆記,預習和複習專用
    第19課《一隻窩囊的大老虎》四年級語文《一隻窩囊的大老虎》是部編版語文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19課的課文,本文作者為葉至善。葉至善(1918~2006),江蘇蘇州人。著有《失蹤的哥哥》《豎雞蛋和別的故事》等。本文是他回憶自己童年時在一次班級演出時的經歷,將期盼參加演出、扮演老虎、尋找失敗根源的經過娓娓道來。下面就跟著丹格教育的老師一起來預習或複習一下這篇課文吧!
  • 揭開蝙蝠的神秘面紗,啟發思維,四年級上冊《蝙蝠和雷達》詳解
    說起蝙蝠,現在的人們會有特別噁心的感覺。但是,殊不知蝙蝠還是人類的老師呢!為什麼這麼說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看看去吧!科學家做了三次實驗:第一次將蝙蝠的眼睛蒙上,它在屋子裡飛行沒有碰著鈴鐺;第二、三次分別塞上蝙蝠的耳朵,封住蝙蝠的嘴,它在屋子裡飛行將鈴鐺撞得響個不停。
  • 蝙蝠和雷達有什麼聯繫?《夜間飛行的秘密》是什麼?課文學習提示
    大自然是人類智慧永恆的源泉,動物是人類最好的老師,從動物身上,人們增長了許許多多的本領,增添了不少的智慧,人類的發展和進步與動物給人們的啟示是密不可分的。蝙蝠是一種動物,雷達是一種探測裝置,這兩種完全不同的事物之間有什麼聯繫呢?他們之間又發生了哪些有趣的科學故事呢?讓我們走進課文,感知動物帶來的啟示。
  • 暑假預習: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知識點小結(建議收藏)
    上期分享了部編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小結。今天給各位同學送上一份第二單元的知識點小結,希望對各位即將升入四年級的同學,暑假預習新課有所幫助。把握重點,才能有效學習。《一個豆莢裡的五粒豆》是 安徒生 的一篇童話,通過描述五粒豆子的經歷和小女孩身體的(好轉),讚揚了 平實、仁愛、敬重生命 的生活態度。2.《蝙蝠和雷達》介紹了科學家經過反覆實驗,揭開了(蝙蝠夜裡飛行的秘密),並從中受到啟發,給飛機裝上雷達保障其夜間安全飛行。告訴人們研究生物可以對人類的發明創造有所啟示,教育我們要熱愛科學,樂於觀察與探究。
  •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課文主要內容歸納來了,快幫孩子們收藏吧
    《蝙蝠和雷達》介紹了科學家通過對蝙蝠飛行情況的研究,找出了蝙蝠夜間能順利飛行的原因,並從中受到啟發,給飛機裝上雷達,保證飛機夜間安全飛行,從而激發了我們觀察生活的興趣,培養了我們認識事物的能力。7.《呼風喚雨的世紀》講述了20 世紀100年間科學技術的發展歷程,作者用對比的手法,展示了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和燦爛前景,激發了我們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的濃厚興趣。8.《蝴蝶的家》通過「我」想像下雨時蝴蝶無處藏身而為蝴蝶擔心的事,告訴我們要關心弱小,幫助需要幫助的小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