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重點課文《蝙蝠與雷達》涉及到的語文知識點和考點

2020-12-13 沈叨叨

這一小節,我們談一談小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篇課文《蝙蝠與雷達》中所包含的知識點和考點。#小學四年級#

蝙蝠與雷達

題解

看到這個標題,映入眼帘的是「蝙蝠」和「雷達」這兩個詞,對於這種標題,我們要做的應該是考慮兩者的關係。說到關係,最直白的不過是「聯繫」和「區別」,而對這樣的兩個本沒有任何類別的事物,談「區別」其實意義不大,所以我們主要探索的是兩者之間的「聯繫」。這其實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發,以後如果遇到這樣的兩個分屬不同類別的名詞構成的標題,一般偏重的是談他們的「聯繫」,遇到兩個同一類別的名詞構成的標題,一般偏重的是談他們的「區別」。

文章整體結構

分析這篇文章的結構,我個人認為沒有必要像之前那樣,給文章劃分意義段。因為這篇文章不是由明確的情節構成的,不是故事性的,而是在講述一個實驗。所以,我們可以按照「試驗目的、實驗過程、實驗結果、實驗結論」四個階段對文章進行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實驗過程」。通過分析,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文章先後做了三次實驗,從不同的角度探究蝙蝠之所以能在黑夜安全飛行的原因,並得出結論,講述了人類將此應用於飛機飛行。行文結構和語言嚴謹流暢。

夜裡安全飛行的蝙蝠

文章重點問題分析

1、第一次瀏覽文章,你都會有哪些問題?

答:蝙蝠和雷達有什麼關係?蝙蝠是如何在黑夜裡安全飛行的?依靠的是什麼能力?蝙蝠是怎麼用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

2、學完文章,你還有什麼問題?

答:雷達在生活中還有什麼用途?生活中還有哪些發明時受到了動物的啟發?

3、結合課文說一說雷達和蝙蝠之間的聯繫。

答:蝙蝠的嘴相當於雷達的天線;蝙蝠的超聲波相當於雷達的無線電波;蝙蝠的耳朵相當於雷達的螢光屏。蝙蝠的嘴發出超聲波相當於雷達的天線發出無線電波;超聲波遇到障礙物反射回蝙蝠的耳朵相當於無線電波遇到障礙物反射回雷達的螢光屏。

4、簡要的說一說文中幾個重要段落的講述內容。

答:文章的第三段講述的實驗目的;第四段和第五段講述的是實驗過程;第六段講述的是實驗結果;第七段講述的是蝙蝠在夜間飛行的全過程;第八段講述的是雷達使用的全過程。

主旨結構

從實驗的四階段簡單的分析一下三次實驗

第一次實驗:(實驗目的)蝙蝠是否靠眼睛夜行探路。(實驗過程)在一間屋子裡橫七豎八地拉了許多繩子,繩子上繫著許多鈴鐺。他們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讓它在屋子裡飛。(實驗結果)鈴鐺一個也沒響。(實驗結論)蝙蝠夜間探路和眼睛無關。

第二次實驗:(實驗目的)蝙蝠是否靠耳朵夜行探路。(實驗過程)把蝙蝠的耳朵塞上,讓它在屋子裡飛。(實驗結果)蝙蝠就像沒頭蒼蠅似的到處亂撞,掛在繩子上的鈴鐺響個不停。(實驗結論)蝙蝠夜間探路和耳朵無關。

第三次實驗:(實驗目的)蝙蝠是否靠嘴夜行探路。(實驗過程)把蝙蝠的嘴封住,讓它在屋子裡飛。(實驗結果)蝙蝠就像沒頭蒼蠅似的到處亂撞,掛在繩子上的鈴鐺響個不停。(實驗結論)蝙蝠夜間探路和嘴有關。

安裝了雷法的飛機

這就是小編認為這篇文章中所有的重要知識點,同學們要注意整個文章背後所展示出的做實驗的整個過程,而且對文章中所涉及到的蝙蝠和雷達的整個夜間飛行過程要非常熟練,最好能夠用自己的話敘述出來。好了,這就是這一篇小文的全部內容,希望能給各位同學一些幫助,下期再見!

小學語文:四年級課文《走月亮》中的語文考點

小學語文:四年級課文《普羅米修斯》的語文考點

小學重點課文《一個豆莢裡的五粒豆》涉及到的語文知識點和考點

相關焦點

  •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蝙蝠和雷達》學習筆記,一起探索神奇的故事
    今天,來看看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蝙蝠和雷達》,這篇課文的重要學習知識點,學生認真做筆記。「蝙蝠」,頭部和軀幹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間有皮質的膜,夜間在空中飛翔。「雷達」利用發射和接收無線電波進行目標探測和定位的裝置。這兩種完全不同的事物之間會有怎樣的聯繫呢?
  • 小學語文部編《蝙蝠和雷達》創新教案
    《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教學設想:《蝙蝠和雷達》是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篇科普文章介紹了仿生學的應用——蝙蝠夜間是憑什麼探路飛行的,飛機靠雷達夜間飛行是從蝙蝠身上得到的啟示。好,現在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學習這篇文章——《蝙蝠和雷達》。二、品讀課文(一)指名讀第1.2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想:1.第1自然段主要講了什麼內容?(第1自然段描述一架飛機在夜航。)
  •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第6課《蝙蝠和雷達》課文重點知識匯總,附習題!
    因為……所以……    不僅……還……   不是……而是……  即使……也……1、蝙蝠(     )能在夜裡飛行,(     )能捕捉飛蛾和蚊子。2、(     )一根極細的電線,它(     )能靈巧地避開。3、蝙蝠在夜裡飛行,靠的(     )眼睛,(     )嘴和耳朵。
  • 雷達的發明與蝙蝠有關嗎
    ▲ 軍用雷達說到雷達的發明,很多人會想到曾在小學語文教科書中學過的一篇課文《蝙蝠與雷達》。這篇課文提及,科學家通過反覆實驗研究,發現蝙蝠嘴裡可以發出超聲波,超聲波遇到障礙物會反射回來,傳到蝙蝠的耳朵裡,蝙蝠據此來改變飛行方向。課文明確寫道,「科學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給飛機裝上了雷達」,不過與蝙蝠發出超聲波不同,雷達通過天線發出的是無線電波。幾十年來,這篇課文被各個不同版本的小學語文教科書收錄,也被2019年出版的、教育部組織編寫的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收錄,位於四年級上冊。
  • 小學語文期末考什麼?這份三年級上冊課文重點、知識點歸納請收好
    今年春節比往年晚一個月,但是根據各個地區這幾天接連公布的小學期末考試時間來看,今年的期末考試比往年都要早一點。基本上都是在一月中旬左右。我兒子他們班最近就在瘋狂趕進度,跟其他學校的家長們交流了一下,他們上課速度最近也都快了很多。
  • 語文老師:收好四年級課文分析思維導圖,讓孩子快速抓住學習重點
    一課一張圖,輕鬆學語文,{四年級語文思維導圖和重點知識}專欄,包含4年級上冊27篇課文的思維導圖、閱讀理解、文學常識等。這篇是第2節,小學語文4年級上冊第2單元思維導圖與課文解讀,包含:《一個豆莢裡的五粒豆
  • 小學語文:三年級課文《鹿角和鹿腿》中的語文考點
    這一小節,我們來談一談小學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三篇課文《鹿角和鹿腿》中所包含的知識點和考點。#小學三年級語文學習文中涉及到的多音字辨析「稱」有兩個讀音,其一是「chèn」,有「順著」的意思,比如「勻稱、稱心如意」等,其二是「chēng」,常用於「稱呼、稱讚、名稱」等用法。「禁」有兩個讀音,其一是「jīn」,有「控制」的含義,比如「情不自禁、禁不住」等,其二是「jìn」,有「不允許」的含義,比如「精緻、嚴禁」等。
  •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六課《蝙蝠和雷達》課文筆記,暑假預習專用
    很多小朋友一看課文題目《蝙蝠和雷達》就在腦海裡畫問號啦,蝙蝠是一種動物,雷達是一種檢測儀器。它們有什麼關係呢?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小朋友們就會找到答案。這是一篇關於科學發明的文章,本文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1至2段):提出問題「飛機怎麼會在漆黑的夜裡安全行駛」,靠蝙蝠的啟示。
  • 統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
    2.你問我答讀二、整體感知——讀薄過渡語:關於蝙蝠寶寶飛行的秘密,你了解多少?(指名回答)這一節課我們學習《蝙蝠和雷達》這篇說明文,相信看到這個題目,好多學生就會生出疑問,別急,請看自學提示。我們可以從「到處亂撞」和「掛在繩子上的鈴鐺響個不停」等語句中想像蝙蝠的狀態。是不是和生活中的沒頭蒼蠅四處亂竄相似,這樣表達生動形象。預設3:從課文中得到的啟示提問蝙蝠和雷達有什麼關係?
  • 小學語文:四年級課文《走月亮》中的語文考點
    這一小節,我們談一談小學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篇課文《走月亮》中所包含的知識點和考點。月下行走文章重點問題分析1、「我和阿媽走月亮」在文中出現了幾次?都在哪裡走過月亮?小學語文:四年級課文《普羅米修斯》的語文考點
  • 小學語文:四年級課文《麻雀》中的語文考點
    這一小節,我們談一談小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篇課文《麻雀》中所包含的知識點和考點。麻雀媽媽和小麻雀文章重點問題分析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答:獵狗由警惕到兇猛,再到後來「愣住了」、「慢慢地向後退」,可能也是因為被老麻雀護子的勇氣和行動所震驚。4、簡要的敘述文章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 蝙蝠和雷達有什麼聯繫?《夜間飛行的秘密》是什麼?課文學習提示
    大自然是人類智慧永恆的源泉,動物是人類最好的老師,從動物身上,人們增長了許許多多的本領,增添了不少的智慧,人類的發展和進步與動物給人們的啟示是密不可分的。蝙蝠是一種動物,雷達是一種探測裝置,這兩種完全不同的事物之間有什麼聯繫呢?他們之間又發生了哪些有趣的科學故事呢?讓我們走進課文,感知動物帶來的啟示。
  • 四年級上《蝙蝠和雷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與要點,樂於觀察
    四年級上《蝙蝠和雷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與要點,樂於觀察一、學習目標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與要點,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繫,激發熱愛科學、樂於觀察與探究的興趣。三、再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本文主要講了科學家經過反覆試驗,揭開了蝙蝠在夜裡安全飛行的奧秘,並從中受到啟發,發明了雷達安裝在飛機上,保證飛機在夜裡安全飛行的過程,告訴我們研究生物可以對人類的發明創造有所啟示。
  • 小學語文:三年級課文《童年的水墨畫》中的語文考點
    這篇小文,我們來和同學們說一說小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一篇課文《童年的水墨畫》中所包含的相關知識點和考點。採蘑菇的小姑娘好啦,這就是小編認為《童年的水墨畫》這篇文章中重要的知識點和考點,這裡要說明一下,有些類似的問題就沒有全部列舉出來,比如文中有好幾處比喻,同學們只要掌握一處就可以了,
  • 七年級語文上冊:全冊課文知識點總結!經典全面,考點一個不落下
    七年級語文上冊:全冊課文知識點總結!經典全面,考點一個不落下初中語文的學習相比較小學階段而言,其實學習難度已經增加了不少,尤其是在初一的時候,課文、古詩文言文、閱讀理解等內容,學習難度都較之前有了不小的提升,因此不少孩子進入初一後,語文成績會有一個短暫的下滑。
  • 蝙蝠和雷達之間有什麼聯繫?課文《夜間飛行的秘密》學習筆記整理
    課文講述的蝙蝠夜間飛行、科學家做實驗、飛機安全飛行等、內容原本複雜而枯燥,但課文語言簡潔,邏輯嚴密,用「夜間飛行的秘密」作為題目,激發讀者的好奇心,再逐步揭示蝙蝠、超聲波、雷達、飛機之間的關係,詳寫科學家做的第一次實驗,略寫後兩次實驗,讓讀者明白蝙蝠夜間飛行是依靠嘴裡發出的超聲波,
  •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六課《蝙蝠和雷達》知識點+圖文解析+練習,收藏預習!
    「終於」說明了科學家為了揭開蝙蝠夜間飛行的秘密需要反覆做實驗,反覆研究,非常不容易。1.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課文主要講了科學家經過反覆試驗,揭開了蝙蝠在夜裡安全飛行的奧秘,並從中受到啟發,發明了雷達安裝在飛機上,保證飛機在夜裡安全飛行的過程。2.科學家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發明雷達的?
  • 蝙蝠和雷達有什麼關係,你家孩子理解了嗎?看老師筆記尋找答案!
    於是就通過這個思考借著蝙蝠做了三次試驗,最終發現原來是蝙蝠在飛行的過程中能夠從嘴裡發出一種聲音叫作超聲波,當超聲波向前傳播時,遇到障礙物就會反射回到蝙蝠的耳朵裡,從而蝙蝠立刻改變飛行方向。後來聰明的人類發現很多動物身上都有我們可以思考、借鑑和啟發的地方,於是又發明了很多東西。
  • 《6.蝙蝠和雷達》課文朗讀生字拼音組詞等知識點
    6  蝙蝠和雷達第一課時一、讀拼音,寫詞語。意思是蝙蝠的眼睛在夜裡能看清所有的東西。(     )3.「你知道蝙蝠在夜裡飛行是怎樣用嘴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嗎?」這是一個疑問句。(     )四、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辭手法。1.在漆黑的夜裡,飛機怎麼能安全飛行呢?原來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的啟示。
  • 《蝙蝠和雷達》揭開蝙蝠探路的秘密(內附練習題)
    2.板書課題(蝙蝠和雷達)注意「蝙蝠」兩個字都是蟲字旁設計意圖:通過播放視頻,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自然地引入到新課的學習之中。三、再讀課文,感知大意1.再讀課文,說一說課文主要講的什麼?2.蝙蝠和雷達之間的關係。1.在漆黑的夜裡,飛機是怎麼做到安全飛行呢?原來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