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媽媽遇上生理性奶脹,如何解決呢?

2020-12-24 騰訊網

生理性乳脹折磨人

專家:及時冷敷+讓寶寶吸吮

哺乳期的前幾個月,一個個的問題接踵而至,把新手媽媽們搞得焦頭爛額精疲力盡。其中,生理性乳脹往往被她們稱為「酷刑」——此時,媽媽會感覺乳房異常脹疼,不能觸摸,寶寶含不住乳頭容易哭鬧,用手擠壓乳房也沒有多少奶水流出。這樣一來,媽媽自己疼得不行,又擔心寶寶吃不飽,從而失去繼續哺乳的勇氣。

圖片來源網際網路

其實,這是產後體內激素水平變化在「作怪」,通常發生在產後2-3天,它會導致乳腺腺體增生變大,乳管擴張,血流量增加,乳房就會有紅、腫、熱、疼。

圖片來源網際網路

當新手媽媽遇上生理性奶脹時,該怎樣解決呢?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康復科主任李曉輝說,其實辦法不難。

首先要冷敷,因為此時的乳腺是屬於血管充盈狀態的,冷敷乳房可以緩解疼痛、減輕水腫,還可以用生的捲心菜、土豆片外敷乳房,能夠緩解乳脹症狀,千萬不能熱敷,否則會加重腫痛。

另外,要讓寶寶及早吸吮,以此來有效促進乳汁的早期分泌,加速周圍乳腺的血液循環。如果乳房充盈得很厲害,可以用手輕輕擠壓乳暈周圍,把整個乳暈弄鬆軟,方便孩子含接。

「當然,如果確實疼得不行,自己解決不了,我們建議來醫院處理。」李曉輝說,醫院針對生理性乳脹,開展理療、無痛手法疏通、中藥外敷等治療項目。處理過後,一般在72個小時後就能夠緩解。

需要提醒的是,乳脹是一個生理現象,沒必要去做一些暴力性的推拿按摩,或是非正規的「催乳」,處理不當的話,反而會令寶媽增加痛苦。

通訊員 張彤

「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提前告知。如發現私自轉載者,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生理性漲奶,怎麼辦呢?
    生理性漲奶,怎麼辦呢?其實媽媽大可不必這麼緊張,這只是發生了生理性脹奶的現象。那什麼是生理性脹奶呢?分娩時胎盤娩出之後,我們乳房的產奶工廠就接收到信號,開始運轉了,乳汁加上淋巴液,血液會湧到乳房聚集,所以會導致乳房充血腫脹,也就是生理性脹奶出現了。這是正常生理現象,一般持續48~72小時後會自然消退。
  • 哺乳期內煩惱多,這3類媽媽最需要「吸奶」,緩解「奶脹」有妙招
    ,原創內容經歷完生產大關的準媽媽們接下來要面對哺乳的難題,很多準媽媽的母乳不足,孩子不夠奶吃,而還有一部分媽媽卻是奶水太多,遭受奶脹的困擾。很多媽媽其實都不適應吸奶器,因為會有一定的疼痛感,但是如果寶寶吃不完奶水,很容易導致奶脹現象,吸奶器的使用也根據準媽媽的身體情況來調整使用頻率
  • 哺乳期內煩惱多,這3類媽媽最需要「吸奶」,緩解「奶脹」有妙招
    文丨木蓮媽媽,原創內容經歷完生產大關的準媽媽們接下來要面對哺乳的難題,很多準媽媽的母乳不足,孩子不夠奶吃,而還有一部分媽媽卻是奶水太多,遭受奶脹的困擾。生理性乳漲表現為:乳房堵塞疼痛,有腫脹發熱的生理狀況。生產過後腺體增大以及阻塞的組織導致奶水不通暢,乳房就會變硬,大量血液淋巴液聚集為了滿足乳汁需要,就出現乳房的酸脹情況。
  • 科學餵養:新手媽媽要掌握奶水是否充足的4個標準,並避免4個誤區
    母乳餵養,新手媽媽們會遇到哪些問題?這些問題如何化解和應對?本期健康話題,我們邀請了市婦幼保健院的專家為大家進行詳細地闡釋。一起來關注一下。●母乳是一般母乳代用品難以替代的市婦幼保健院兒保科主任醫師褚英介紹,母乳不僅營養全面均衡、可提供免疫物質,還能促進寶寶胃腸道發育和心智發育。
  • 科學餵養 新手媽媽要掌握奶水是否充足的4個標準,並避免4個誤區
    這是不少新手媽媽的疑惑。市婦幼保健院康復科主任李曉輝說,不少產婦因乳汁分泌不足或乳汁淤積,經非正規或不當推拿按摩後,被「催」成了急性乳腺炎,嚴重的甚至需要手術治療。因此,新手媽媽最好掌握判斷奶水是否充足的4個金標準,避免幾個誤區。第一個誤區:孩子吃完母乳很快又在找奶,好像很餓的樣子,睡著也只能睡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可是吃完奶粉之後往往能睡到三四個小時。
  • 什麼是生理性乳漲?如何緩解生理性乳漲?
    母乳是媽媽給予新生寶寶最珍貴的食物,它的好處自不必多說。但看似簡單的母乳餵養,由於新晉媽媽經驗不足,過程並不順利。產後兩三天,通常會經歷一個乳房腫脹的過程,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下奶」,學名稱作「生理性乳漲」。為了堅定媽媽們母乳餵養的決心,減少困惑和痛苦,今天小編就跟各位媽媽聊一聊什麼是生理性乳漲?如何緩解生理性乳漲?
  • 新手媽媽如何順利度過前幾個月
    那如何來面對才能順利度過媽媽養成的第一階段呢?,總是會莫名揪心,若是O型的寶媽,更怕是溶血引起的病理性黃疸,但親手將寶寶送進病房照藍光,各種檢查全部OK再啞著嗓子出來之後,會無比後悔為什麼不再觀察幾天,其實不管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黃疸,多餵乳汁(不夠的話配方奶也OK),適當曬太陽,膽紅素便可以通過大便排出,若黃疸較嚴重,再由醫生進行評估是否需要進行藍光治療,總之,新手媽媽們不要過度憂心焦慮。
  • 新手媽媽如何應對孕期、產後煩人的水腫
    因為常見,所以被很多媽媽認為是孕期的必經階段,不用擔心。但事實並非如此,有些水腫很可能與孕期某些疾病有關。那麼作為新手媽媽,該如何識別孕期的「腫」,又該如何應對呢?水腫是指血管內的液體成分滲出血管,積聚在組織間隙,造成組織間隙過量液體瀦留。
  • 如何預防呢?
    經歷了漫漫十月懷胎後,寶寶終於出生了,卸貨之後,新手媽媽們的身體也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產後漲奶。美媽咪今天來說下產後漲奶該怎麼辦? 懷孕開始,媽媽們的乳房便逐漸變得豐滿,直到生完寶寶後幾天,更是達到了極致。尤其是產後一周左右,媽媽體內的荷爾蒙發生變化,乳房開始分泌出較多的奶水,處理不及時的話,乳房就容易因為膨脹而疼痛。
  • 丁香媽媽上線「孕育百科」 解決新手爸媽 80% 的育兒難題
    丁香媽媽上線「孕育百科」 解決新手爸媽 80% 的育兒難題 2020-07-06 14:46:00來源:北國網
  • 母乳餵養不簡單,新手媽媽必知!
    母乳餵養不簡單,新手媽媽必知!你知道漲奶和乳腺炎有區別呢?你知道漲奶後該怎麼處理呢?你知道如何預防漲奶嗎?今天,我們就以上問題和大家做進一步的探討。隨著母乳餵養知識普及,越來越多新媽媽加入到了母乳餵養的隊伍。但往往初為人母,沒有經驗,加上網上和家人有很多不一致的意見,導致很多媽媽不知所措。而且,漲奶往往都是生理性的,如果護理得當,不需要額外的處理,如若處理不當,反而會導致乳腺損傷和乳腺炎。
  • 「我不開心,說好的是一輩子的女王呢?」| 新手媽媽的壓力
    我不開心 說好的是一輩子女王呢?圖片來源於網絡給新手媽媽們壓力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什麼?往往就是那句:「我也是這樣的呀,有什麼好『作』的?」「真的好不想動啊,寶寶在哭了,可是家裡其他人也可以去啊,我好累啊……」深夜真的撐不下去的時候,年輕媽媽會求助於網絡,愛丁堡產後抑鬱表的搜索率逐年上升。
  • 母乳餵養三問 新手媽媽看過來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 梁爽 王靖母乳餵養的好處已經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媽媽選擇母乳餵養。堅持母乳餵養的媽媽都是十分辛苦且偉大的,但是因為缺乏經驗,很多新手媽媽難免會踩一些「坑」,走一些彎路。以下關於母乳餵養的三個問題,你了解幾個?稀薄的母乳沒有營養?牛奶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又白又濃,很有營養。
  • 寶寶吐奶分為生理性與病理性?生理性吐奶家長怎麼辦?
    吐奶這個詞,對於媽媽們來說肯定一點也不陌生,甚至可以說被它折磨到想要發狂的地步。每一次遇見寶寶吐奶,媽媽們都會覺得很恐慌。吐奶可以說是嬰兒裡面非常常見的一個現象,家長們是否知道寶寶吐奶也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呢?
  • 專家支招新手媽媽順利度過哺乳期
    不過,對於新手媽媽來說,在哺乳期常常會被寶寶吐奶、哭鬧、溼疹等問題搞的手忙腳亂,甚至還會遭遇感冒、乳腺炎、感染等問題,那麼,如何才能避開或解決這些問題,科學且輕鬆母乳餵養呢?我們特別邀請了石家莊市婦產醫院孕婦學校鄭翠霞主任和產五科趙慧波護士長,為新手媽媽們指點迷津,實現輕鬆餵哺。
  •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避免營養不良、過度餵養,解決新手媽媽煩惱
    很多媽媽在給寶寶餵完母乳以後,因為不知道具體奶量,又擔心寶寶沒吃飽,就會給寶寶添加奶粉,寶寶經常會含著奶瓶,又吃了20毫升或30毫升,這樣就容易給家人造成錯覺,認為媽媽的奶水是不夠寶寶吃的,怕寶寶營養不良,結果造成寶寶過度餵養。很多爸爸媽媽不知道的是:孩子吃的太飽比八九分飽危害更大!
  • 寶寶吐奶分生理性與病理性 生理性吐奶怎麼辦
    吐奶這個詞,對於媽媽們來說肯定一點也不陌生,甚至可以說被它折磨到想要發狂的地步。每一次遇見寶寶吐奶,媽媽們都會覺得很恐慌。吐奶可以說是嬰兒裡面非常常見的一個現象,家長們是否知道寶寶吐奶也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呢?
  • 如何輕鬆緩解生理性乳脹?
    為什麼會產生嚴重的生理性乳漲 產後三天,媽媽通常會經歷一個乳房腫脹的過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下奶」了,學名稱作「生理性乳脹」。如果媽媽在產後儘快開始母乳餵養,並且在前兩天能夠頻繁有效的哺乳,這個脹奶的過程就不會非常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