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合法方式取得非經背書轉讓票據是否可以主張票據權利「良圖」

2020-11-29 湖南良圖律師事務所


編者按:

現實交易中經常出現非經出票、背書等票據行為而通過單純交付取得的票據,我國《票據法》沒有就單純交付取得票據是否也相應取得票據權利進行明確規定,那麼非經出票、背書等票據行為而通過單純交付取得票據的持票人,可主張票據權利呢?

一、裁判要旨

票據權利的取得不限於通過出票、背書等法定形式取得,若持票人能證明其持票的合法性,則對通過一般法律行為直接交付、佔有而合法取得票據的持票人,仍可主張票據權利。


二、案例索引

【(2012)東二法民二初字第2018號】---周克林訴東莞市蓮盈無紡科技有限公司票據追索權糾紛案(載於人民法院案例選2013年第3輯總第85輯)


三、爭議焦點

以合法方式取得非經背書轉讓票據是否可以主張票據權利


四、裁判意見

法院生效判決認為:本案為票據追索權糾紛。雙方爭議的焦點在於:蓮盈公司是否應支付周克林25000元。蓮盈公司提交的收據、掛失止付通知書,並不屬於《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41條第1款第(2)項規定的二審程序中的新的證據,該院不予採信。案涉支票為周克林持有,但二、案例精選·商事 2013年第3輯(總第85輯)支票背書欄並未寫明被背書人,周克林亦確認上述支票不是通過背書取得,則周克林應證明其正當取得案涉支票。周克林主張陳瑜以案涉支票支付拖欠的貨款而取得該支票,並提供了送貨單、稱量單、收款收據、劉秋元的證人證言等為證,雖上述證據蓮盈公司不予確認,但從(2012)東二法民二初字第1591號案中蓮盈公司的陳述可知,陳瑜租借蓮盈公司的廠房以暖洋洋公司的名義經營,蓮盈公司將案涉支票交付給陳瑜,證人劉秋元亦陳述其介紹陳瑜向周克林購買案涉貨物,陳瑜曾向證人表示已以支票支付了周克林貨款,由此可知,周克林提供的證據與蓮盈公司在(2012)東二法民二初字第1591號案中的陳述及證人劉秋元的陳述能相互印證,原審認定周克林正當取得案涉支票正確。蓮盈公司作為出票人,應按照支票的金額向周克林承擔支付支票款項和利息的義務。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二審法院予以維持。


五、律師觀點

《票據法》第31條規定:「以背書轉讓的匯票,背書應當連續。持票人以背書的連續,證明其匯票權利;非經背書轉讓,而以其他合法方式取得匯票的,依法舉證,證明其匯票權利。」該條是否明確了非經出票、背書等票據行為而通過單純交付取得票據的持票人,可主張票據權利,理論界有兩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根據該條規定,及票據是有價證券的特徵,持票人以轉讓票據權利為目的,可按單純交付方式轉讓票據,持票人相應的享有票據權利;


第二種觀點認為,該條規定並不意味我國《票據法》承認單純交付的合法性。《票據法》第27條第3款明確規定:「持票人行使第一款規定的權利時,應當背書並交付匯票」,該觀點認為,第31條的非經背書轉讓僅指繼承、公司合併等無法背書轉讓票據時才適用。該觀點主張單純交易不產生票據權利的轉移,單純交付的票據受讓人無票據權利。


筆者贊同第一種意見。首先,根據《票據法》第4條的規定,票據權利是「持票人向票據債務人請求支付票據金額的權利。」該條規定了票據權利因取得票據而享有,票據權利的行使離不開對票據的佔有,而票據的無因性決定了票據權利人僅憑佔有票據即享有票據權利,至於票據權利的發生原因和票據權利人取得票據的原因,權利人沒有說明的義務,義務人也沒有審查的權利,票據上也沒有反映的必要。票據權利的取得可以是通過法律明確規定的出票、背書等方式取得,也可以是通過一般的法律行為直接交付,佔有而取得。其次,《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9條第2款規定:「依照票據法第四條第二款、第十條、第十二條、第二十一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持票人有責任提供訴爭票據。該票據的出票、承兌、交付、背書轉讓涉嫌欺詐、偷盜、脅迫、恐嚇、暴力等非法行為的,持票人對持票的合法性應當負責舉證。」該條規定是對行使票據權利的持票人的舉證責任進行規範,但同時也列明了票據權利取得的方式可以是票據的出票、背書和交付取得。從《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49條「依照票據法第二十七條和第三十條的規定,背書人未記載被背書人名稱即將票據交付他人的,持票人在票據被背書人欄內記載自己的名稱與背書人記載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規定看,最高人民法院對未經背書轉讓而直接交付的票據也並未一概否定其票據權利,而是通過補足背書的形式要件後持票人仍可享有票據權利。最後,現實生活中非經出票、背書等票據行為而通過單純交付取得的票據屢見不鮮,銀行業中也經常出現票據回購而不予背書的行為,如果將《票據法》第31條規定的取得票據權利的方式解釋為限定在背書、出票、繼承、公司合併等方式,無疑對票據的便捷性、流通性進行了過分限制,也會導致現實中並非通過上述方式取得票據的行為無法通過法律進行保護,從而遏制了交易主體的積極性。

作者:吳芳

相關焦點

  • 票據典當質押不合法,但典當行票據追索權有效
    被告藍田公司答辯稱:融匯公司無票據貼現的特許經營資質而以貼現的方式取得匯票,該貼現行為無效,融匯公司並非1725號承兌匯票的合法持票人,不享有票據權利。法院認為,從1725號承兌匯票在電子商業匯票系統的電子信息記載情況來看,該票必要記載事項齊備、籤章完整,並無其他票據法規定的票據無效事由,應為合法有效票據。以背書轉讓的匯票,背書應當連續。持票人以背書的連續,證明其匯票權利。融匯公司系連續背書的最後一手背書人,本案爭議在於持票人融匯公司取得涉案匯票的行為效力是否影響其票據權利的取得與行使。
  • 民間票據貼現行為無效規定之檢視
    但事實上,貼現、轉貼現、再貼現要產生票據權利,必須經背書轉讓,究其本質依然是票據背書交付行為。因此,貼現、轉貼現、再貼現作為票據行為認定時,其本質依然是背書行為。(二)票據無因性及其在我國適用之確定票據無因性理論,通俗說來即是票據關係一經形成即與原因關係相分離,原因關係是否存在,是否有效對票據關係都不起影響。
  • 搞錯票據粘單的法律後果
    五、2012年8月17日匯票到期,邦安公司至付款行要求承兌,銀行以「背書不連、公安機關凍結」為由拒絕付款。邦安公司向徐州市鼓樓區法院起訴主張享有票據權利,旭龍公司反訴主張享有票據權利。 六、鼓樓區法院一審判決安邦公司享有票據權利,旭龍公司不服,上訴至徐州中院,徐州中院二審改判駁回邦安公司訴請。
  • 因票據貼現融資產生糾紛,保理商如何行使追索權?
    本案是中信保理公司持商業承兌匯票請求人民法院判決匯票付款人國中醫藥公司進行付款而發動,行使的是票據追索權,對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的認定及相關責任的分配均應從票據法的角度進行衡量。票據作為支付結算的工具,必有其基礎交易關係。同時,票據具有無因性,即通過合法方式取得票據的持票人,僅憑票據的文義記載,即可向票據上的付款人主張票據權利,不受票據原因關係的影響。
  • 票據的惡意和重大過失付款行為是否構成犯罪?
    那麼,付款人或代理付款人應在哪些方面承擔審查義務,才能做到既不影響持票人行使票據權利,也不加重付款人的負擔,這就需要從票據自身的特性及有利於票據的流通來考慮。票據是一種無因證券、要式證券,票據只要具備法定的要式即為有效的票據,誰持有這種票據,法律就推定其為合法的票據權利人,不需要證明其取得票據的原因,即可行使票據權利。
  • 2018年10月自考《票據法》真題練習一
    丙在收款人欄填寫自己名稱後將匯票背書給丁公司。票據到期,丁公司向甲公司提示付款被拒絕。甲公司稱:第一,此匯票籤發違反票據法而無效;第二,此匯票是開給乙公司的,現收款人為丙公司,違反授權。問題:(1)甲的出票行為是否有效?(2)丙填寫票據是否違反授權?是否有效?(3)丁可以對誰主張權利?
  • 電子票據代理應適用嚴格顯名主義——原告甲證券公司與被告乙保理...
    電子商業匯票系統中未記載代理事項的,無論相對人是否知曉代理關係,被代理人均不能依據票據之外的約定事項取得票據權利。甲證券公司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以下簡稱《票據法》)第三十一條規定,以背書轉讓的匯票,背書應當連續。持票人以背書的連續,證明其匯票權利;非經背書轉讓,而以其他合法方式取得匯票的,依法舉證,證明其匯票權利。
  • 注會經濟法-《破產法》《票據法》票據法錯誤最多的(推薦收藏)
    乙公司自甲公司發運之日起即取得該批貨物的所有權B. 甲公司有權向乙公司管理人表示取回在運貨物C. 甲公司經乙公司的管理人同意後有權取回在運貨物D. 乙公司的管理人可以支付全部價款,拒絕甲公司取回在運貨物答案:BD解析:(1)選項A:如果甲公司依法行使出賣人的破產取回權,乙公司將不能取得貨物的所有權。
  • 注會經濟法-《破產法》、《票據法》票據法錯誤最多(推薦收藏)
    乙公司自甲公司發運之日起即取得該批貨物的所有權B. 甲公司有權向乙公司管理人表示取回在運貨物C. 甲公司經乙公司的管理人同意後有權取回在運貨物D. 乙公司的管理人可以支付全部價款,拒絕甲公司取回在運貨物答案:BD解析:(1)選項A:如果甲公司依法行使出賣人的破產取回權,乙公司將不能取得貨物的所有權。
  • 自考票據法試題_全國2005年10月自考試卷
    B.因背書轉讓而取得票據者C.因拾得而取得票據者      D.因清償債務而取得票據者5.甲籤發匯票一張,金額為100萬元,收款人為乙,乙將其轉讓給丙,丙受讓匯票後將金額改為1100萬元並轉讓給丁,後來依次轉讓給戊、己。
  • 正興票研-票據-什麼是票據?「深度好文」
    持票人第二天就可以向直貼行申請追索。非銀機構買未貼現票據,非常難,因為票據交易系統給非銀機構參與準入,但是未貼現票據還是通過電票系統進行流通,非銀機構沒有在電票系統有任何接入,不能背書形式受讓,只能通過託收代保管等。
  • ...原告甲證券公司與被告乙保理公司、第三人丙銀行票據追索權糾紛案
    持票人以背書的連續,證明其匯票權利;非經背書轉讓,而以其他合法方式取得匯票的,依法舉證,證明其匯票權利。甲證券公司系委託丙銀行作為代理人持有票據,屬於該條規定的「以其他合法方式取得匯票」,故其作為持票人、質權人提起訴訟,請求判令乙保理公司向其支付匯票票面金額100,509,300元及利息。審判一審法院於2019年4月29日作出判決:駁回甲證券公司的訴訟請求。
  • 深度解析:承兌匯票背書的基本要求及其背書方式!
    一、承兌匯票背書的基本要求:為達到承兌匯票流通轉讓目的,背書必須符合下述基本要求:1、只有持票人是收款人或被背書人才有權背書轉讓匯票,背書人對匯票具有合法所有權。8、以背書轉讓的票據,背書應當連續。持票人以背書的連續,證明其票據權利。非經背書轉讓,而以其合法方式取得票據的依法舉證,證明其票據權利。票據的背書人應當在票據背面的背書欄依次背書。背書欄不夠背書的,可以使用統一格式的粘單,粘附於票據憑證規定的粘接處。粘單上的第一記載人,應當在票據和粘單的粘接接處籤章。
  • 股權和票據權利可以善意取得嗎?
    善意取得,又稱即時取得,指無處分權人將其佔有的動產或者錯誤登記在其名下的不動產轉讓給善意第三人或者為善意第三人設定他物權,在符合一定條件的前提下,善意第三人依據法律的規定取得動產或者不動產所有權或者他物權的制度。
  • 穿透式審判思維在票據糾紛中的適用界限
    基於票據無因性規則和我國《票據法》第13條規定,原因關係不真實、無效、未履行等情形,僅在直接前後手之間產生抗辯效力,直接前手可以以此為由對抗後手向其行使票據權利。但人的抗辯和無權抗辯並不相同,[13]人的抗辯中,原則上不影響持票人其向間接前手主張票據權利。
  • 全國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票據法真題
    對此,正確的觀點是A.票據有效,但甲可以以無對價對丙抗辯B.票據有效,甲應當向丙承擔票據責任C.甲的票據無效主張符合我國票據法規定,應當支持D.甲的出票構成票據代理,應由乙承擔票據責任13.甲是一商業承兌匯票的出票人,票據經過收款人乙轉讓給丙,丙又轉讓給丁。票據背書連續,記載無瑕疵。丁與丙之交易產生糾紛,丙向甲通報。
  • 「法說金融」無罪的邏輯:票據詐騙罪無罪判例解析
    所謂物權性即佔有票據就享有物權,持票人可以依法向票據債務人行使請求權;無因性即持票人出示票據就可以行使票據權利,對取得票據的原因不負證明責任。票據的這些特點是為了提高票據的可流通性,加速資金周轉。但也正因如此,使得冒用票據的行為時有發生。
  • 「票據糾紛案件」司法解釋發布(附修改要點+新版全文)
    四、票據權利及抗辯第十二條票據法第十七條第一款第(一)、(二)項規定的持票人對票據的出票人和承兌人的權利,包括付款請求權和追索權。第十三條票據債務人以票據法第十條、第二十一條的規定為由,對業經背書轉讓票據的持票人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自然人的票據能力包括哪些方面?
    票據能力是指基於自己的意思,獨立為票據行為,從而取得票據權利,負擔票據義務的資格,它包括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兩方面。按照民法理論,自然人只有完全具備上述兩種能力,其所為的民事法律行為才能有效。因為對於自然人來說,只有在對所為行為有識別能力的前提下,令其負擔該行為的後果才為公平合理。
  • 收承兌匯票是否合法?來了解《票據法》怎麼說吧!
    眾所周知,《票據法》明確規定票據的產生需要基於真實的交易關係和貿易背景。法律對這個真實的貿易背景的規定的初衷是為了防範金融風險。但是,當票據開出之後,收票企業如果有較強的現金需求時,企業是否可以把票轉讓給任何願意出錢的企業,任意的這個願意出錢企業能否再把票轉手給其他任意出錢企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