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客素養也是一種信息素養——以3D創客師資培訓為例

2021-02-19 那豆

摘要:本文圍繞如何提升創客素養,提出了通過中小學信息技術學科,在中小學內培養3D創客師資,從而普及創客素養的思路。並提供了若干區域學校、學生個體實踐案例以佐證此模式的可操作性。

關鍵詞:信息技術;創客素養;信息素養;科技創新

 

 

一、創客素養與科技創新活動

(一)創客素養

1.探究與思考

創客是願意或勤於問為什麼的人,不斷在探究生活、學習、工作中的不合理現象,並積極去探究為什麼不合理?俗話說,找到問題就解決了一半,這說明現象≠問題,比如,家裡的水管共鳴是現象,原因可能是頻率共振(通過調節進戶閥門解決),也可能是漏水(補上漏點解決),還有可能是水管中混進了空氣(找到儲氣點排出解決)。能積極觀察到不合理現象是發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的第一步,這也是培養學生創客素養最關鍵的一步。

2.行動實踐

一是有勇於行動的意識,想到了就去做,不管想法成熟與否或有能力與否(無能力的可與下條呼應),二是有行動實踐的能力,也即在不斷行動的過程中,掌握並能有效使用各種創客工具,並逐漸形成一套行動的思路與方法(如下圖),基於問題導向善用創客工具來解決問題。

圖1:那豆青少年科技創作過程全圖

3.終身學習

創客工具種類繁多(參見:二、創客工具分類),且在不斷的增加演進中,熟練掌握並能應用一種創客工具需要很多時間,例如:學習使用3D印表機的進絲、軟體切片設置、開始列印等並不難,但要保證列印出一個優秀的作品,需要考慮多種因素;再進一步,使用3D造型軟體,設計一個解決問題的結構件,同時應符合3D列印的特點,這需要至少1-2個月的專注投入才能有所收穫。在掌握這些創客工具並吸收了周邊應用的知識與技能後,要能進一步圍繞「思考方法」來「解決問題」更是一個螺旋成熟的過程,需要不斷吸收各類養分,終身學習。

4.合作與分享

在開展創客活動中有意識的了解自己、認識自己,意識到人的多樣性和各有所專的特點,從而更願意加入到合作項目中去發揮自己的特長。此外,創客活動不是孤芳自賞,而是需要通過各種渠道與途徑多多分享,找到賞識自己方案的夥伴,找到能為自己方案提供意見建議的隊友,在這個共鳴的過程中持續改良,不斷成長。

 

(二)科技創新活動

中小學校的科技創新活動,一般歸入於綜合實踐這一學科中,比如每年5-6月份全國各地市在科技節發起的(市級)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通常就由綜合實踐活動老師來主導參加,在經過30多年演變後,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作品已經由最初的小發明、小創意以及各種手工與傳統製作,向創客作品的方向演化,但創客素養對於綜合實踐活動老師來說,卻是門檻相對較高的一項技能,如能通過信息技術學科,把創客素養帶入到綜合實踐活動中去,將有利於更好的開展新時代的科技創新活動。

 

二、創客工具分類

對於創客技術,坊間有許多提法,比如《創客教育體系架構研究》[1]中,提出了:創客的技術支撐,由「3D技術、網絡通訊技術、傳感技術、可穿戴技術、虛擬實境技術」組成,而《基於「中國創造」的創客教育支持生態研究》[2]中,則對創意電子教育,提出了「上位機軟體:編程工具,板卡固件:作業系統、解釋器、代碼庫,硬體板卡:控制板、擴展板,底層晶片:微處理器、其他晶片」的技術支撐架構。

創客技術一經產品化,就成為創客工具,我們認為創客工具有如下三大類:

(一)結構創意類

1.3D造型軟體(含3D掃描儀)

用於設計結構件,基礎的3D造型軟體(如全國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中使用的中望3D One軟體),一般具備實體建模、草圖繪製、特徵造型、布爾運算、測量等功能。適合小學起點的學生使用。而功能更為強大的軟體,也進入不少教師的視野,如西門子的Solid Edge軟體,不僅具有多種正向建模手段,同時也有強大的逆向建模功能,可以配套3D掃描儀,依託實物模型快速完成三維再設計,這也是三維建模設計的高級階段。

2.3D印表機

3D印表機是輸出工具,也是創意思維的一個載體,沒有實物輸出則評估、交流、反饋的效果會不盡理想,所以3D列印是從虛擬世界(數位化存在)向現實世界(實體存在)轉化的重要步驟。現在的3D列印與傳統加工方式相比,可稱之為身邊小工廠,能更便捷的輸出為實物,方便改良完善與數位化保存。

3.雷射切割、焊接

輸出工具,用得好還得看創意。

4.機械加工

各種傳統機械加工方式,如車、磨、鑽、刨、銑等,在部件的材料選擇、材料強度、外觀質量、批量成本等方面都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5.木工、手工、陶藝

傳統文化積累下來有很多結構創意(如木工的各類榫卯結構),可用於激發創意思考。

 

(二)電子創意類

入門級一般使用圖形化的方式編程,可以方便的傳輸到固件以執行相應命令,使主板與擴展板的組合具備某種人機互動功能,也可以稱之為人工智慧基礎。

1.編程軟體——上位機

入門級的圖形化編程界面,方便教師教學及學生理解使用,低齡至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也可以理解並使用,通過編程學習邏輯關係,從而讓學生從小具備邏輯思維的能力。典型的有Scratch, Mixly, Linkboy等軟體環境。

2.智能電路

目前較多採用Arduino電路板以及各種擴展板,經過多年的發展,Arduino電路板家庭已經發展壯大,除了入門級的UNO板外,還有多達幾十種主板可以供使用者選擇,比如像Mega板就可以作為一臺3D印表機的主板使用。另外,2016年由BBC(沒錯,是英國廣播公司!)專為青少年編程教育推出的開發板micro:bit,以其低成本、高集成度和易用的特點,逐步為更多的創客教育工作者所認可。

 

(三)傳統工具類

1.手工具——各種螺絲刀、各種鉗子、手工鋸子、扳手,榔頭等

2.電動工具——電鑽、電磨、電鋸,或桌面式的微型工具機也可列入此類。

3.電子電路工具——示波器、萬用表、電流表等

 

三、信息技術學科在推動創客活動時的主導地位

(一)創客教育依賴於大量信息化的實踐工具

1.編程工具

需要通過程式語言來實現設計者的邏輯意圖,目前主流的入門編程工具均採用圖形化方式以方便更低齡的學生使用。而在高中階段的信息技術課程中,以浙江為例,不管是2018年開始大熱的Python語言,還是之前所採用的VB語言,編程都列入高考選考的內容,這樣從小學生入學到高考,在編程這一培養內容的延續性上已經形成了閉環。

2.3D造型軟體

在培訓中小學教師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有不少教師具備一定的3D造型軟體使用基礎,比如中學教師會主動學習AUTOCAD,Solidworks等軟體,這些創客教師都是在做電子創意的過程中意識到結構件的重要性,也即美觀或更能滿足搭建電路板的各類個性化尺寸要求——開始學習相關軟體。此外,現在也有廠家推出了圖形化編程形式的3D造型軟體,如Scratch 3D,可以用圖形化編程的方式來實現空間立體造型,將編程與3D造型有機結合在一起,這也使信息技術教師更容易理解與掌握。

3.3D印表機——不是傳統印表機,但有相通性

中小學校內的各類電子設備,一般由信息技術教師來學習、操作或對接校外的維護保養事宜,所以對於同屬電子設備類的3D印表機,信息技術老師們也是比較容易上手與操作的,熟悉傳統的電子設備維護服務流程,同樣可以有效地嫁接到創客新裝備中來。

此外還有很多信息化工具,以下不再逐一列舉。

 

(二)信息技術教師的信息素養與動手能力恰恰是創客素養中重要一面

對照上文中的「行動實踐」,各學科中,恰恰是信息技術教師具有了較好的信息素養基礎,以及日常電子設備操作實踐時必要的動手能力,這種「與學科俱來」的能力是其它學科教師沒有條件具備的。

 

(三)教育信息化2.0時代給信息技術學科提出更高要求

1.從提升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向提升信息技術素養轉變

舉例如:在教育信息化1.0時代,會用電腦打字(辦公文員),而2.0時代,要會用電腦編程(程式設計師),教師所做到的不只是工具操作或簡單應用教學,而應把自己會學會玩的「信息素養」傳遞給學生,讓學生也具有同樣會學會玩的能力。

2.從應用融合發展,向創新融合發展轉變

在教育信息化1.0時代,信息技術發揮作用的典型場景,往往是每個教室配了一塊多媒體展示裝置,各學科老師都使用PPT來代替板書,備課與上課更為輕鬆,但是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上的變革卻甚少。而2.0時代的創新融合,意味著不只是教學方式、教學內容上有創新,而是以學生為中心,更著重於培養其創新實踐的能力。

 

(四)各學科均有與科技創新結合,需要通過創客教育進入新發展階段

查找文獻資料,中小學中已有大量的各科教師,意識到在教學中融入科技創新思維的重要性,比如初中物理:「把探究式教學作為主流,努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3] ,《一種科技創新的教學設計》[4]專題研究在高中物理階段的創新教學方法,也即: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思考、確定課題;理論推測、論證方案;製作模型、檢驗方案;評估矯正、升華創新。此外還有小學語文、小學英語、高中生物,高中化學,均有教師將自己的學科與科技創新相結合,本文不再一一列舉。以上,說明各學科均意識到科技創新的重要性並都找到了相關結合點,但如何順應現代高技術的快速發展,並將之帶入學科?我們認為可以創客教育為入口,從信息技術學科開始,逐漸普及到培養各學科教師的創客素養,讓這種探索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

 

圖2:中小學創客教育的學科體系和導入方式

 

四、培養教師創客素養的構想與路徑

(一)第一步:學會使用創客工具

我們在參與各類教師培訓平臺3D創客師訓項目時,所設計的40-90學時師資培訓項目,通過加大實踐比重,引導教師以應用為導向開展學習,可以確保參加培訓的教師掌握各種基礎的創客類信息技術工具。

 

(二)第二步:學會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完成創客項目

在掌握工具的操作及基本整合應用之後,創客教師的學習應向創客項目方向發展,在開展創客項目中,可以使用的信息技術手段如:

1.檢索文獻

學會通過專業文獻渠道,如萬方數據、維普期刊等搜索文獻,用於探究、學習並形成自己的獨有構想或構思,例如本文後的參考文獻。

2.網絡調查

如「問卷星」,可以設計調查問卷,使用微信建立問卷並通過轉發收集調查問卷,在界定問題、設計方案完成後的用戶反饋階段均可用到。

3.資源搜索

通過網際網路檢索課件資源、開發資源或合作夥伴信息等。

4.學習與分享

使用類似3D造(www.3dzao.cn)的網站,瀏覽並學習其它用戶上傳的3D設計數據信息,並可以將自己設計好的3D數據上傳並分享。

 

(三)第三步:從會「用」工具到會「造」工具的轉換

不滿足於做一些簡單改良,而是要把創客作品做成產品化,這是培養創客素養的第三步。比如桌面型3D印表機,起點就是一個創客作品。許多創客從會用這一設備,到不滿足於現有設備的功能,利用電路主板、擴展板與各類器件以及編制的控制程序,自己搭建一臺3D印表機並不斷改良優化,這即是創客素養的一種質變。

 

五、培育創客素養的實踐案例

(一)2017年浙江省中小學師資培訓

2017年,藉助與浙江省教育廳師資培訓平臺上的培訓基地合作,我們培養了全省近350名3D創客師資(中小學含中職教師)。3D創客也即圍繞問題,使用3D造型軟體設計,以3D列印件為外形載體,結合創意電子來實現一定的人機互動功能的創客活動。有別於傳統坐而論道的師資培訓方式,創客師資培訓更強調實踐教學,對實踐環境有更高的要求(本文:二、中所提到的各類創客工具,傳統教室多不具備),同時也對教學設計提出更高的要求。具體實踐中,我們為進入企業(擁有功能完備的3D創客教室)培訓的教師,提供全程(一般至少3天)3D列印設備使用服務,方便教師在課堂電腦學習後實踐操作使用3D列印設備,因為可以自主列印想要的模型,這一舉措極大的激發了教師的動手興趣並培養了實踐能力。在2017年底舉辦的教師教具比賽中,許多教師提交了結合本身學科的3D列印教具改良作品。

 

(二)3D夢想城鎮的內部講師教研活動

先臨啟智的3D夢想城鎮有許多內部講師——3D夢想師,根據工作要求,分為實習級,三、二、一共四個等級,不同的級別與技術掌握能力、教學應用能力、課程開發能力、教師培養能力相關,其中「技術掌握能力」基本覆蓋本文中的各類創客工具。為培養內部講師,每兩周有固定的教研時間,以提升講師的上述能力,並每半年進行一次等級評定。

 

(三)2017年浙江省各類中小學創客類比賽獲獎實例

以下實例為實踐「那豆青少年科技創作過程全圖」的一個典型案例,按該流程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實踐、改良最終完成了作品,「一種適用於多種櫃門把手的手機支架」作品參加了2017年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NOC)獲一等獎,同年也在杭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獲得三等獎。

圖3:科技創新項目報告

 

參考文獻:

[1]創客教育體系架構研究,陝西師範大學楊麗,張立國,王國華,《現代遠距離教育》2016年第3期 總第165期

[2] 基於「中國創造」的創客教育支持生態研究,傅騫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院,2015.11 《中國電化教育》總第346期

[3] 初中物理教學怎樣培養學生科技創新能力,陳興毅 重慶市忠縣教育信息技術與裝備中心,《科學諮詢(科技·管理)》,2015(2)

[4] 一種科技創新的教學設計——兼談創新教學方法,邢海根 廬江第四中學,物理通報2009年第8期

本文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舉辦的「第三屆中小學數位化教學研討會」中,獲評論文一等獎,文中內容局部有修改。


權利聲明:本文系3D夢想城鎮 那豆老師(周毅)原創,並授權在本公眾號刊登,文中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轉載者需獲得授權。

相關焦點

  • 3D列印創客教育,如何開展一個學期的教學?
    另一方面,整個創客教育都面臨著一個師資和課程的問題。我們在2013年起就開始針對全國老師(國培項目)進行培訓,2013年暑假開設的第一期班也就只有十幾位全國各地的老師。到現在,幾乎開展的培訓班都是60人滿額,多的甚至會超過百人規模。當然這還遠遠不夠,因為創客教育師資培訓並不是教會老師運用創客工具就可以了,在各地還有一個應用的導向問題,這個不是用興趣能解決的。
  • 中小學創客素養水平測試(試點)面向全國公立學校及培訓機構開放
    ,開展創客素養水平測試(試點)工作,為全國千所重點中小學提供測評服務。在清華大學教改項目——「三創教育在線工具與評測系統建設課題」的指導下,為深入推進創客教育教學,選拔和儲備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急需緊缺人才搭建一個綜合創新、技術交流和自我評估的平臺,最終將「創客素養水平測試項目」的試驗研究成果更好地應用回饋於基礎教育改革。
  • 【學界視窗】創客式教學:面向核心素養培養的STEAM課程教學新範式
    雖然創客教育也涉及到跨學科的知識,但是它本身並不強調學科,而是以創造(創新+實踐)為核心。可以說,學校層面的創客教育是STEAM教育的一種高級形態,不僅強調多學科知識的融合,還強調學習者必須有獨立的創造實踐,更加注重學習者在跨學科多元思維、綜合解決問題能力之上的創造性思維與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創客教育作為落實創新教育的一種重要途徑,為STEAM教育教學的變革提供了新的契機。
  • 給機器人創客加盟者的建議
    創客教育行業的興起,已逐漸步入人們的生活得到大眾的認可與接納。創客教育憑藉著邊學邊玩的教育理念已成功吸引了眾多家長們的眼球。從而,也加速了廣大創業者想加盟創客教育的步伐。格物斯坦小坦克給想做機器人創客加盟者的幾點建議。
  • 西安中小學將全面開設創客教育課程,校園創客系列活動打造校園「小...
    本次論壇由全國教師創客聯盟、教育部陝西師範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西安市現代教育信息技術中心主辦,陝西省教育考試與評價研究會創客教育分會承辦。思考1:可視化教學對教育究竟是幫助還是傷害?在嘉賓分享環節,華南師範大學未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焦建利教授就新時代下中小學生信息素養提升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議。
  • 創客、創客教育和創客空間是什麼
    這讓很多人經常會聽到「創客」、「創客教育」、「steam教育」等外來文化概念,究竟這些概念是指什麼,格物斯坦小坦克具體來做名詞解釋。 這個詞譯自英文單詞「Mak-er」,源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微觀裝配實驗室的實驗課題,此課題以創新為理念,以客戶為中心,以個人設計、個人製造為核心內容,參與實驗課題的學生即「創客」。 「創客教育」是創客文化與教育的結合,基於學生興趣,以項目學習的方式,使用數位化工具,倡導造物,鼓勵分享,培養跨學科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一種素質教育。
  • 走出創客教育誤區與破解創客教育難題——以「智創空間」開展中...
    2015年11月19日,劉延東副總理在第二次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電視會議的講話中提出:「積極探索信息技術在創業大學、創客教育、微課堂等方面的應用,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創新創業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7]2016年3月3日,《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2016年工作要點》中指出:貫徹國家「雙創」要求,為創客教育、「STEAM課程」提供教育裝備支撐[8]。
  • 吉林市中小學初高級創客教師培訓順利開展
    為大力推進中小學創客教育普及工作,加速創新人才培養,提高我市青少年科學創新素養由市教育局主辦的「創客嘉年華」活動近日正式開展。活動主要圍繞「放飛夢想,智創未來」的年度主題,以創客教育為主線,包括創之學、創之享、創之展、創之融和創之培五大部分。通過展示、交流、互動、培訓、競賽等多種方式,鼓勵更多的學校與學生參與到創客教育中來,打造一個不一樣的校園創客基地。
  • 區域化推動創客教育的一些思考
    同時,借鑑教育發達地區經驗,在學校內部提出了以STEAM教育為基礎的創客教育構想,大力打造學校創客空間,將科技教育與時代發展相結合,發展學校特色。在此期間,整合各類社會資源,全力打造了一個1000多平米的科創中心。經過5年的努力,學校以科技社團為龍頭的智能化操作項目初見成效,師生獲得省級以上創客大賽獎勵幾百件(不完全統計),在威海市處於領先位置。
  • 蘿蔔頭教育:中小學創客教育方案提供方,只為熱衷實踐創造的你
    創客文化是一種生活方式,是對駭客精神的繼承、對極客精神的發展、對工匠精神的傳承。STEAM創客教育由Science(科學)、Technology(技術)、Engineering(工程)、Art(藝術)、Mathematics(數學)五個學科相互融合而成,是為了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被單一學科知識體系所束縛,培養跨學科解決能力的教育方式。
  • 《貴州省中小學創客空間建設指導意見(試行)》 現徵求各方面意見
    為了貫徹落實教育部2016年6月7日印發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有條件的地區要積極探索信息技術在「眾創空間」、跨學科學習(STEAM教育)、創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應用,著力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養成數位化學習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發揮信息化面向未來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支撐引領作用)、2016年7月15日《新形勢下進一步做好中小學裝備的意見》(支持探索建設綜合實驗室
  • 西安中小學將全面開設創客教育課程
    「十四五」規劃中西安創客教育有哪些設想?12月26日,西安中小學迎來了創客教育饕餮盛宴——第六屆全國創客教育高峰論壇。論壇聚焦「智慧環境下的創新人才培養」,既有知名教授關於新時代中小學生信息技術素養提升的建議,又有學者、老師、學生關於創客課程及作品的分享。
  • 創客嘉年華 創意無極限
    一天的嘗試體驗活動,內容豐富而組織有序,同學們切實感受到了科技的奇妙,激發起對科技活動的興趣,增強了創新意識,提升了科學素養。通大附中師資一流,教學設備先進,建有「數學與科學」、「工程與技術」、「人文與社會」、「藝術與傳媒」、「體育與健康」等五個學院,配有近80個特色場館。學校倡導「科學、人文、藝術」三位一體的博雅教育,先後成功申報了兩個高規格省級課程基地:數學與科學課程基地、星火創客空間。
  • 珊瑚小學老師當「學生」 走進創客空間體驗創客教育
    3d創作 珊瑚小學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1月18日13時57分訊(通訊員 李路)冬日暖陽,珊瑚實驗小學2016-2017學年度上期寒假師資培訓正如火如荼地開展來自中國創客教育界的兩位大咖,北京師範大學科學傳播與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中國教育學會青少年創新思維教育研究中心理事長李亦菲教授和中國教育創客研究院院長劉秀豐教授分別給珊瑚實驗小學的老師們做了《創客:從工業教育》和《設計、製作、迭代---用設計思維培養下一位創新者》的講座,給老師們帶來了一場視覺、聽覺和觸覺的盛宴。
  • 創客教育在大崗中學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2016年4月16、17日由廣州市教育局主辦,廣州大學承辦的「青少年創客培訓班」在大崗中學藝術樓電腦1室舉行,我校43名學生參加了該活動。從此,創客教育在學校生根發芽。 2016年9月教師節來臨之際我校成立了創客社團——芳草造物坊。通過開展STEAM項目式學習,激發大家的創新潛能和源動力,打造創客教育特色。
  • 教育熱點 | 創客教育
    創客教育是指融合信息技術,秉承「開放 創新、探究體驗」的教育理念,以「做中學」為主要學習方式和以培養各類創新性人才為目 的的教育。( 3) 秉承專業,服務社會創客教育的專業化特徵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體現在教師的專業化素養上。教師教學的重點不再是簡單傳授給學生知識和原理,而是在於激發學生創造的興趣,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另一 方面,體現在教育目標、教育資源與教學途徑的專業化上。
  • 創客教育怎麼樣好不好?
    正如創新2.0所倡導的精神一樣,創客教育鼓勵學生以興趣為導向,將頭腦中的創意轉變為可視化的作品,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使學習成為一種持續、主動的過程。二、從教育理念的角度看創客教育以「創意、整合、實踐、分享」等創客精神為指導。
  • 創客教育——兒童教育的藍海市場
    最近幾年,年輕的父母們對孩子的素質教育越來越重視,送孩子進培訓班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如雨後春筍一般,鋼琴、架子鼓、跆拳道、舞蹈等……興趣班提起創客教育,不僅很多家長沒聽過,連很多培訓機構都沒有聽過,落地培訓更是少之又少,那麼到底什麼是創客教育,它到底有多大的潛在市場呢?
  • 創客教室功能展示的意義
    現在創客教室的應用範圍原來越專業化,服務於青少年計算器編程行業創客教室不同於傳統教室,只要粉筆、黑板加投影儀也可以直接上課了,而是要先進行設計布局,做好充分的場地準備工作。 最近幾年,創客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很多學校投入了大筆資金購買相關設備,以置辦創客教室。
  • 萬事開頭難中小學如何抓住創客教育的主線?
    基層中小學由於經濟條件的限制,師資缺乏,條件有限,教師課務繁多,增加教學設備、培訓師資、安排課程都非易事,開展創客教育面臨著很大的難度。  但是,全球一體化要求我們把目光放遠,現在和將來不再是國內人的競爭,作為基層中小學教師,我們同樣希望學生能為成為一個健康全面、擁有創新能力的人。那麼,在有限的條件下,基層中小學應該如何著手開展創客教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