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拜神管用麼?男子早晚三炷香,結果逆轉了命運

2020-12-25 話神道仙

月萊城,這是一座神奇的城市,因為這裡的人們,十分迷信,幾乎是家家戶戶都信佛拜神。

各種神像佛像到處都是,由此,商業上面,也圍繞著這些東西為主。

附近千八百裡之內,凡是售賣的神像佛像,幾乎都是這裡產的。

張三,今年四十歲了,家中十分貧窮,但是從父親時,便在家中擺放了一尊財神像,早晚都要拜上一拜。

到了張三懂事之後,在父親的影響下,似乎是一種習慣,早晚三炷香,幾乎是從未斷過。

因為家境貧寒,這尊財神像可是歷經了幾代人,估計有著百年的歷史了。

神像只是石膏做的,十分便宜,不過天長日久,被香火燻得,早就變了顏色。

雖說日日祭拜,但是幾代人了,張家還是那麼貧窮,未曾得到一絲的改善。

這張三雖說見識不足,但是知道一個道理,不做事,沒人會白給他飯吃,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

所以,張三為人極為勤快,家裡家外操持著,不只是種地,閒時還會去打魚,給人出力,能多賺一文錢也是好的。

二十來歲成親以來,雖說家庭還是貧困,但是日子過得也是紅紅火火的。

妻子賢惠,兒子孝順,張三倒是極為滿足。

不過這早晚三炷香,倒是依舊沒有斷過,張三也只是當作了一種習慣。

但是張三有個最大的優點,即使是當作習慣,祭拜的時候,也會保持著一種恭敬,不會敷衍了事。

雖說貧困,張三的為人十分善良,自己的父母已經過世了,鄰居老太太乃是獨自一人,有個病痛,都是張三管。

附近的鄰居,若是誰有事,張三都是責無旁貸。

典型的一個爛好人,旁人說些什麼,他也從不介意,只是為了自己的心安而已。

這一日,正在外打魚的張三,突然之間聽到有人叫他,一名鄰居跑了過來:「張三!趕快回家!你兒子被馬車撞了。」

聽到這裡,張三臉色立刻變了,扔下東西,朝著家裡飛奔而去。

到了家裡,兒子躺在床上,渾身是血,旁邊的妻子已經哭成了淚人。

還有幾名鄰居。

「到底是怎麼回事?」

立刻有鄰居介紹了情況。

原來是剛才,張三十歲的兒子在外面玩,被路過的一輛馬車撞了,就是這樣,但是那輛馬車根本就沒停,所以也不知道究竟是誰撞的。

很快,一名老大夫被請了過來,看了看,卻是皺了皺眉頭,張三趕緊問道:「先生!犬子的傷怎麼樣?」

老者聽罷,嘆了口氣說道:「傷勢嚴重,若是想要保命,必須服用好藥,野山參,鹿茸之類的。」

聽到這裡,張三傻眼了,因為隨便一種,都不是他能買得起的。

那老者看了看他,也是嘆口氣,隨即走了出去。

再是醫者父母心,也架不住藥材太貴,大夫也承擔不起。

張三蹲在地上,看著自己傷重的兒子,有些不知所措了。

鄰居早就都走了,遇到這種事情,旁人也是無奈。

妻子哭泣著說道:「當家的,咱們不能看著兒子就這麼走了啊!」

張三被問道這裡,卻是無奈,不知道怎麼說,因為家裡根本就沒有餘錢,人參一隻需要好幾兩紋銀,甚至好的野山參,幾十兩都可能,對於他這種家庭來說,那就是天價了。

兩夫妻真的是陷入了絕望了,彼此看著,只能是落淚了。

就在這時,咣當一聲,那祭拜了幾代人的財神像突然掉了下來,倒是把張三嚇得夠嗆。

回身到了近前一看,卻是愣住了,在粉碎的石膏之中,竟然有著一個巴掌大小的金財神。

足足好幾斤重的金財神。

張三傻了,拿著放在手中,有著不知所措。

妻子過來看到,也是傻了,「這不會是金的吧?」

張三咽了口唾沫,說道:「差不了!」

「難道是財神爺顯靈了不成?」

張三搖了搖頭,說道:「不知道啊!恐怕是的。」

聽到這裡,妻子趕緊說道:「趕緊!拿著去換銀子啊!兒子還等著救命呢!」

張三如夢初醒,拿著金財神到了城中金銀店鋪之中,換取了足足百兩紋銀,隨即請了大夫,給自己的兒子看病。

自此,張三一家的生活得到了改善,逐漸擺脫了貧窮。

拜神不見得管用,但是心善才會帶來善報!只有好人才會有這種好運!

相關焦點

  • 朝運萊傳統文化講堂:為何燒香都是三炷,三炷香又有什麼含義呢?
    古往今來,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我們做的相同的事情就是過年過節都要拜神拜祖先,而怎麼拜呢?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我們每次拜的時候都是需要燒香,你只是知道燒香,只知道一次要燒三炷香,但是你知道為什麼要燒香,為什麼要燒三炷香嗎?
  • 燒香為什麼要敬三炷香,這三炷香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不知道夥伴們有沒有發現,不管是去寺廟還是去道觀,甚至是在祭祀的時候,如果是有上香這一環節的話,大多數人都會不自覺的燒三炷香。那麼,這三炷香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聊一聊這三炷香。首先,我們先來說一下民間有句俗語:「神三鬼四」。所以祭祀「神靈」的時候,一般都是凡事見「三」。比方說:叩拜三次、上香三支、磕頭三下等等習俗。那麼為什麼都是三呢?而不是四、五、六,越多越好呢?我們主要聊一聊這個神秘數字三。
  • 拜佛為什麼要燒三炷香?看完恍然大悟!
    本篇文章,小編就為大家講解一下佛前燒香的真正含義以及為什麼要燒三炷香。不可否認的是,生活中有太多的人信佛走向極端和迷信,一遇到難事就把寺院香爐處大把大把燒香,上演著「燒高香、頭香」的戲碼,供養越多越貴心越安。這種思想是對三寶的極大不恭敬,佛菩薩福慧圓滿具足,難道還會缺你的那根香嗎?佛菩薩視一切眾生平等,無二無分別,不要妄想著以物質「賄賂」佛菩薩。
  • 上香為何要點三炷?每炷香有什麼含義?
    無論是各大廟宇的祭壇,還是各家的小香爐,都插著三炷香。燒香插三炷,拜佛拜三拜,已經約定俗成了。但為何一定是三呢?而不是二或者四呢?多一柱少一柱為何不能為人接受?「三」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偏愛,比如三皇,退避三舍,三打白骨精,三思而後行等等。
  • 民間故事:寺院被盜,負責審案的是個和尚,一炷香就找出了小偷
    古時,在民間有著兩大教派,一個是道教,一個便是佛教,幾乎壟斷了民眾的信仰。道教屬於是本地教派,而佛教屬於外來教派,在本地開花結果了。此時的兩大教派,幾乎是平分秋色,到處都是道觀和寺院,都建造的富麗堂皇,帶著一種巍然大氣。臨近京城一百裡,有著一處縣城,因為臨近京都,所以經濟極為繁榮,這寺院和道觀也就多了起來。
  • 拜佛為什麼要燒三炷香?看完你就明白了!
    但大多數人對為什麼要燒香及燒幾炷香並不了解,只是認為多燒必然不會怪,甚至覺得既然到寺院了,如果不給佛菩薩燒幾炷香會對佛菩薩不恭敬,會「得罪」佛菩薩。更有一些愚痴的信眾,信奉民間傳言,熱衷於燒高香、頭香,搶做功德,等等,這些行為對於正信佛教來說,都不是如理如法的,是不被支持的,對於信眾本身而言沒有利,反而容易走向功利、迷信的極端。
  • 拜神有講究,誠心必靈驗!
    臨近春節,國人的過年拜神又將迎來高峰,但是如何拜神?有何講究?不少人並不那麼明白,其實過年拜神是有講究的。在燒香的時候是有一定的講究,具體做法:1選三炷香3插香。插香的時候同樣也是用左手,三炷香要插直、插平,間隔不過一寸寬(以表示寸心)。
  • 燒香插三炷,拜佛拜三拜,「三」有何講究?
    無論是各種寺廟的聖壇,還是每家的小佛龕,都插著三炷香。燒香插三炷,拜佛拜三拜,早已約定成俗了。但為什麼一定是三呢?而不是二或是四呢?多一柱少一柱為什麼不可以為人正直接納?「三」從古至今就受到大家的鐘愛,例如三皇,退避三舍,三打白骨精,三思而後行這些。並且不只是我們中國人這般,「三」在天主教中也是一個關鍵的數據,三位一體是基礎教規,聖經中記錄了三贖基督的小故事。在信息內容不商品流通的時代,不一樣的文明行為都不謀而合地將三者放到一個較為高的影響力。
  • 一炷香的,寂靜無染
    門後方丈大和尚剛巧經過,於是說道:「老僧一炷香,能消萬劫糧。」意即挑水給大眾飲用有什麼了不起,老僧坐一炷香的功德,千年萬世的供養都能消受。翰林學士挑水負薪,是奉獻勞動,能滿足一時的生活所需,讓人得到短暫的紓困,卻是世間有為的功德。若論精神世界,一炷香無我無人,三千法界都在此心間;一炷香頓超人我慢山、消竭愛水情流,令餓鬼飽滿,修羅伏嗔,畜生痴滅,刀山劍樹盡成寶池蓮華。
  • 去寺廟燒香拜神時,這些「禁忌」需要記住,不可以冒犯!
    每逢初一十五,許多人選擇去寺廟燒香拜神,藉此來表達對神明的敬畏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一種期盼。燒香作為一種傳統文化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重視,最早被用來祭祀上天,如《周禮》記載:「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以熈燎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
  • 大學生帶著簡歷拜神 臥佛諧音offer受青睞
    「這個春節多了很多學生來燒香拜神,有為讀書的,但最多的還是為工作。」光孝寺外好幾個賣香燭的店鋪僱員告訴記者,從年初一到元宵,來上香的大學生絡繹不絕,「有的還不懂『規矩』,連上香上多少炷都不清楚。」有意思的是,由於「臥佛」諧音「Offer(聘用合同)」,於是光孝寺內的漢白玉臥佛殿頗受大學生們的青睞。「我給臥佛敬了六炷香,希望找工能『六六大順』。」
  • 為何上香要燒三炷香?其中大有奧妙,寧願不燒也別燒錯
    為何上香要燒三炷香?其中大有奧妙,寧願不燒也別燒錯燒香是我們經常會見到的事情,這也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文化,不管是祭拜親人,還是祭拜佛祖,都少不了燒香這一步驟。我們經常會看到,燒香的時候,有的人只用三炷香,但是有的人會直接點燃一把香讓它燃燒。都知道佛祖只有香火旺盛了才會更加容易滿足上香人的願望,所以自然而然的覺得燒的香越多,願望就會越容易達成。但是古人燒香一直都是上三炷香的,這裡面也大有講究,燒一把香有可能適得其反。
  • 認識道教:去道觀燒香拜神時,這五點道教常識需要記住
    道教崇尚道法自然,但是也有相應的清規戒律,我們在去道觀燒香拜神時,這五點道教常識需要記住,這不但是對道教的尊重,也是對拜神祈福之心的一種洗滌。一、道觀每天都可以去燒香拜神嗎?很多人懷著虔誠之心,在去燒香之前沐浴更衣,結果到了道觀門口,發現有一張告示牌寫著「今日戊日,本觀不上香祈福,不做法事科儀。」為何戊日不能燒香呢?
  • 民間故事:一個善舉,兩行熱淚,三柱香,發生了怎樣故事
    03小狐狸給他養老,給他墳上燒三柱香自從死裡逃生後,張義一生都沒有娶親,他只想和小狐狸生活在一起。他們兩個伴著太陽升起和日落度過每一天。每天他和狐狸去山裡打獵,打到野雞、野兔子他和狐狸一起享用。他善老而終時候,狐狸用爪子給他刨了一個墓穴,把他埋葬了,然後插上了三根草棍,在它的思想裡,那就是三炷香吧!結語:動物也知道知恩圖報,張義救了小狐狸,母狐狸用生命救了張義,張義和小狐狸相伴一生,狐狸為他安葬了。
  • 民間故事:稚童半夜敲門,老漢收留了他,轉天老漢嚇壞了
    民間故事,奇聞趣事!這裡是話神道仙的原創故事領域。接下來請看傳奇的民間故事。在明朝時期,發生了這麼一件詭異的民間故事,在離著縣城十裡左右,有著一處小鎮。人口不多,但是因為臨近縣城的緣故,倒是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村東頭不遠處,乃是一座山峰,只有一座,好似是利劍擎天一般,一般人根本就上不去。
  • 古代人常見的計時方法,一炷香、一盞茶到底指什麼
    沙漏3.燃香說起香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但說起一炷香的時間,我們可是經常在電視裡面看到,往往大多數比賽都以一炷香燃完計時,故而燃香也是古人常用的計時方法後來隨著歷史的不斷推進,一炷香慢慢的變成了一個計時單位,那麼一炷香是指多久呢?古時有「一時辰=兩個小時=四炷香」的說法,故而一炷香在古代往往指的是今天的半個小時。
  • 去寺廟拜神會何燒三支香呢?你不知道「三」是多麼神奇的一個數字
    我們注意到,在燒香拜神時,一般會選用三炷香,為何是三炷呢?原來還有許多傳統文化在裡面。首先對於道教來說,「三」有著特殊的含義。道教典籍《道德經》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由無到有,發生了第一次變化,第一次變化引起二次變化,二次變三次,最終由「三」而生萬物,這是事物變化的一種標誌。
  • 香有什麼作用?為什麼「拜神要燒香」?卻有很多人不知道
    導讀:香有什麼作用?為什麼「拜神要燒香」?卻有很多人不知道過年過節,很多人的家裡都會進行一項活動——拜神,祈求能夠得到神明的「照顧」。然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每次拜神的時候,都需要燒香。可是卻有很多人不知道,香有什麼作用?為什麼「拜神要燒香」?接下來小編就好好給你解釋解釋!首先,香三根代表佛法僧三寶,放在眉間代表頂禮十方三世諸佛,十方諸法,十方僧求加持,加持本人次第修學佛法,發無尚的菩提心饒毅眾生,使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早證菩提!
  • 民間故事:孩子半夜說胡話,王嬸說:「這孩子小便惹到誰了」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文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306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今兒給大家講一篇比較離奇的民間小故事,故事是我自己看見的,今兒整理成文,給大家分享出來,您在解悶過後,對於民間的一些忌諱還是多多留心著點。因為有些事兒,確實無法用科學解釋清楚。文白不多言,咱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
  • 年尾潮汕人家家戶戶要拜神,潮汕拜神文化你了解嗎!
    年尾拜神,保號順順 潮汕拜神是出了名的隆重,又到年底拜神的旺季,這個時候,各家各戶的老老少少都要忙裡忙外,老熱程度可謂與春節不相上下。 對於「好生兄和雅姿娘」來說,如此盛大的拜神習俗,如何而來?如何操辦?意義何在?你又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