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臟手術不開胸,微創手術1釐米傷口為心臟換「門」
日前,我院心胸血管外科團隊,成功為一名67歲的二次手術患者實施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術),據了解,在湖南省中醫醫院中系首例。經心胸血管外科專家及相關團隊會診後,決定為李嗲嗲進行不開胸的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手術,即通過大腿處不到1cm的穿刺切口,用介入的方法將人工瓣膜快速準確地釋放在「心門」的合適位置,替代原來狹窄的瓣膜,解除「心門」的梗阻,恢復心臟的活力,挽救病人的生命。
-
天壇醫院完成全國首例介入機器人輔助DSA手術
技術 ⊙ 天壇醫院:介入機器人「魯班」完成全國首例機器人輔助全腦血管造影手術 本次手術使用的「魯班」微創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是由北京天壇醫院李祐祥教授臨床研究團隊聯合北京理工大學肖楠教授的機器人技術團隊,在科技部 「血管內介入手術機器人的臨床應用研究」 國家重點研發項目支持下,研製出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微創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系統。項目實施過程中實現了對同構式多器械協同管絲遞送、無菌隔離非固聯傳動等多項微創介入手術機器人的關鍵技術的突破。
-
協和醫院微創換瓣膜技術救治急危重症患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12月9日,從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獲悉,該院介入瓣膜手術體量突破300例,位居華中地區首位。目前,協和醫院能獨立開展主動脈瓣、二尖瓣、三尖瓣和肺動脈瓣換瓣手術,微創換瓣膜技術救治急危重症患者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名院周報 | 天壇醫院完成全國首例介入機器人輔助DSA手術
本次手術使用的「魯班」微創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是由北京天壇醫院李祐祥教授臨床研究團隊聯合北京理工大學肖楠教授的機器人技術團隊,在科技部 「血管內介入手術機器人的臨床應用研究」 國家重點研發項目支持下,研製出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微創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系統。項目實施過程中實現了對同構式多器械協同管絲遞送、無菌隔離非固聯傳動等多項微創介入手術機器人的關鍵技術的突破。
-
解放軍總醫院心臟微創手術500多例 創世界之最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最新消息 解放軍總醫院心臟微創手術500多例 創世界之最 中廣網 2012-09-21 9月中旬,一個年輕人到解放軍總醫院看病
-
第九屆中國腫瘤介入與微創治療大會在廣州召開
「對於早期胃腸道腫瘤,或者肝癌、肺癌、前列腺癌、腎癌的高齡腫瘤患者,考慮手術過程中容易出現併發症;患者手術麻醉不適宜或懼怕手術等原因,採用局部介入微創治療,更能為患者帶來獲益。」在第九屆中國腫瘤介入與微創治療大會上,大會主席、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郭志教授表示,醫學發展到今天,已走出了單純追求療效的階段,轉而更關注人的社會功能、免疫功能和生活質量。
-
哈醫大二院為六歲患兒成功實施微創介入手術完整取出心腔內15釐米...
微創介入手術成功從心腔取出15釐米斷裂輸液管5月6日,哈醫大二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心內科主任于波教授帶領團隊,為六歲再生障礙性貧血患兒成功實施微創介入手術,完整取出心腔內15釐米長的斷裂的輸液導管,順利解除這顆時刻危及患兒生命的「定時炸彈」,目前患兒情況平穩。
-
哈醫大二院心內科團隊微創介入手術成功從六歲患兒心腔取出15釐米...
人民網哈爾濱5月8日電 5月6日,哈醫大二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心內科主任于波教授帶領團隊,為六歲再生障礙性貧血患兒成功實施微創介入手術,完整取出心腔內15釐米長斷裂的輸液導管,順利解除這顆時刻危及患兒生命的「定時炸彈」。目前,患兒情況平穩。
-
心臟手術可以不開胸 最快當天就能出院
溫都訊 心臟瓣膜手術可以不開胸,患者最快當天就可以出院。昨天,中加聯合心臟微創及瓣膜修復技術培訓基地在溫醫大附一院成立,加拿大皇家外科學院院士、溫哥華聖保羅總醫院心臟外科葉箭教授來溫開展技術培訓並親自操刀手術,預計明年我市醫療機構就能獨立開展這項手術。 心臟主動脈瓣病變是僅次於高血壓、冠心病的第三大心血管疾病。
-
心臟介入治療不再「吃」射線 成都市二醫院一個多小時完成根治手術
據了解,該手術方式不但可以避免手術中使用射線,也為孕婦、兒童等特殊心律失常患者帶來福音。 13歲的羅鵬在學校上體育課的時候,突然胸口悶痛、氣緊,隨之而來的四肢無力、眼睛視物旋轉,他被迫停止運動,立即被老師送到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救治。「一年前,娃兒也有過多次這樣的情況發生,發作時心率異常加快,嚴重時還差點昏倒,只是每次來醫院檢查時症狀又好轉了,查到心電圖是正常的就沒去管他了。」
-
桂林市人民醫院:小住幾天、瓣膜置換,心臟中心連續完成兩例TAVI手術
原來,一周前,市人民醫院心臟中心團隊聯合麻醉、重症醫學科、超聲、放射等多個科室,採用主動脈瓣生物瓣植入術(TAVI術),為包括老蘇在內的兩位高齡心臟瓣膜病患者完成了微創瓣膜置換。這是該院在今年8月開展桂林首例TAVI術後,又邁出的重要一步。
-
無需開胸劈骨微創手術除「心病」
、香港地區的多名專家、教授講授心血管外科國際上的最新微創學術動態,共同探討心血管微創手術的發展。探索:無需開胸劈骨也能治療心臟病「傳統的心臟術式要打開胸腔才能操作,而胸腔鏡心臟手術通過胸腔鏡和其他特製手術器械,在電視胸腔鏡高清晰顯像指導下,只需很小的切口,醫生就能為一些心臟病患者解除『心病』。」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胸血管外科主任陳海生教授指出,胸腔鏡心臟手術是自體外循環應用以來,心外科領域又一裡程碑式的重大技術革命。
-
【媒體專訪】腫瘤微創介入治療,未來會替代手術嗎?
說到腫瘤治療,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手術、化療、放療,其實介入治療也是一種很重要治療手段,但我們許多人對介入治療這種方法還不甚了解,什麼叫介入治療?什麼樣的患者適合介入治療?對腫瘤患者來說,介入治療有哪些特點和優勢?腫瘤微創介入治療,未來會替代手術嗎?
-
不用開胸換心臟瓣膜,心內科又完成一例介入瓣膜置換手術
前一段時間,他來到濟南市中心醫院進行檢查,確診為主動脈瓣狹窄,需要做心臟瓣膜置換手術,由於徐大爺今年80歲了,沒法做開胸手術,家人也非常擔心,中心醫院決定採用微創介入方法,進行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不需要開胸,就能完成主動脈瓣置換。如今,手術已經完成,徐大爺恢復得也很好,目前已經康復出院。
-
全國先進工作者、市第二醫院微創介入科主任付朝軍的故事
他,就是全國先進工作者、市第二醫院微創介入科主任付朝軍。手術成功,汗水溼透衣背。被汗水浸溼的手術服「微創介入術就像在鋼絲上騎行,不能失誤。」「今天正常安排了6臺手術,昨晚急診收治了一名外地肝膿腫患者,急性發熱,病情很兇險,又臨時加了一臺。」
-
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11小時成功完成5例TIPS微創介入手術
手術中 近日,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介入放射科兩支團隊僅用了11個小時,便成功完成5臺TIPS介入手術,為病人搭建起「生命的通道」。門靜脈造影 在醫院消化內科的協助下,介入放射科教授閆東帶領兩支團隊(趙睿敏醫生團隊、李松蔚醫生團隊)輪流上臺開展TIPS手術,以每組做一臺手術後休息一臺的方式
-
泰安市中醫醫院介入診療科介入微創治療效果好
泰安市中醫醫院介入診療科,採用特色療法「介入微創」治療下肢靜脈曲張,治療時患者痛苦小,恢復也較快,無需住院,可隨治隨走,不會影響正常的工作及生活。目前,介入微創治療下肢靜脈曲張是很好的方案。介入微創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的七大優勢:1、創傷更小,痛苦更少。
-
手術新時代,微創「心」篇章——清華長庚心臟外科成功為高齡患者行...
提起心臟外科手術,大多數人第一反應基本都是:手術大、病情重、恢復慢。畢竟,心臟被肋骨和胸骨完全包裹在胸腔中,想在心臟上動刀需要打開胸骨,分離各種周邊組織,為了能良好地暴露術野,切口往往需要約20cm。隨著腔鏡技術的發展,各種外科手術逐漸向著「降低創傷,減少術後恢復時間」的目標邁進。儘管目前心臟常規手術都已成熟與安全,微創心臟外科仍在此大趨勢下應運而生。79歲的婁大媽近兩個月來間斷出現胸痛的症狀,到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心內科就診考慮「冠心病」,做冠脈造影,發現她的前降支血管有超過75%的狹窄,同時狹窄處有瀰漫性鈣化,心內科充分評估後,建議行外科搭橋手術。
-
隆回人民醫院開展首例永久性心臟起搏器置入術和心臟射頻消融術
首例永久性心臟起搏器置入術11月29日,隆回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和介入團隊在開展2000多例心臟介入治療後,成功將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到一名「III度房室傳導阻滯」患者的體內。至此,醫院成功開展首例永久性心臟起搏器置入術!
-
日照市中心醫院心臟逆嚮導絲手術,創多項日照第一
陳女士來到日照市中心醫院,經心臟造影檢查發現,心臟主要血管前降支開口處完全堵塞,需要立即手術。由於血管堵塞位置特殊,常規手術無法進行,需要使用逆嚮導絲技術。據了解,該項技術是心臟領域頂尖手術,山東省能開展此項技術的醫院也並不多。經過日照市中心醫院心內科團隊反覆研究與論證,決定為陳女士做這個手術。經過四個半小時的努力,心內科團隊成功完成手術,在逆嚮導絲技術領域創造多項日照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