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的植物,素有「沙漠人參」美譽,曾經是貢品,如今20元一斤

2020-12-25 三農前線

在大家的印象當中,沙漠就是不毛之地,沒有任何植物能夠在那裡生長,更不要說通過種植帶來收益了。其實大家低估了植物的生存能力了,即使在沙漠這麼惡劣的環境,還是有植物能夠在那裡生存的,今天要介紹的肉蓯蓉不僅能在沙漠生長,而且藥用價值極高,通過它的種植,使沙漠也能為農民帶來收益。

肉蓯蓉又被稱為大芸或者金筍,它是一種多年生的寄生植物,多寄生在梭梭樹等沙漠樹木的根部,能夠在高溫缺水、高鹽分、土地貧瘠的沙漠、戈壁或鹽鹼地中,有著很強的抗旱、抗高溫、抗寒能力。它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生長在地下,只有在每年5月間,根莖才長出地面,在短短一個月內,完成了開花結種子的工作。

它是一味非常珍貴的中藥,在古代曾被西域各國當作貢品獻給朝廷。它有著滋陰、壯陽、補腎虛的功能,療效也非常好,所以被譽為沙漠人參。肉蓯蓉主要利用部位是它的肉質莖,將其炮製切片後入藥使用。除了入藥,用它來泡酒,每天喝一小杯,也有很好的養生效果。經科學研究發現它還有提高人體免疫力,提高男性生理功能的功效。正因為如此,肉蓯蓉也有「沙漠人參」的美譽。

隨著肉蓯蓉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野生肉蓯蓉價格一路飆升,濫挖濫採極大的破壞了生態環境,使沙漠化變得更加嚴重,因此現在野生的肉蓯蓉成了頻危植物。所以現在除了嚴厲打擊盜挖盜採行為之外,人工種植肉蓯蓉技術也得到突破。人工種植畝產一般在300到400公斤左右,按現在市場價20元算,使原本不能帶來經濟效益沙漠,每畝有8000多的收入,當地的很多農民也因此而致富。

肉蓯蓉是寄生在梭梭樹的根部,要種植肉蓯蓉就必須先種植梭梭樹,梭梭樹能起到固沙,改良沙漠環境的作用。所以人工種植不僅沒有破壞環境,而是讓當地的沙漠化現象得到了遏制,同時也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人工種植的肉蓯蓉加大了對市場的供應,對野生物種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見過這種肉蓯蓉呢?你知道它的功效嗎?歡迎下方留言交流哦

相關焦點

  • 它長滿鱗片像牛鞭,是「沙漠三寶」之首,如今野生的不多了
    農村的植物有許多長相奇奇怪怪的,很多不為人所知,尤其是在偏僻的山野或戈壁沙漠裡的野生植物,認識並熟悉它的就更少了。大漠浩瀚無垠漫漫黃沙,在內地人的印象裡就是不毛之地,其實就是這荒蕪的大漠裡卻蘊藏著豐富的寶藏,今天介紹的是一種「網紅」沙漠植物「肉蓯蓉」,肉蓯蓉、鎖陽、灑蔥這三種依沙而生的野生植物,因生命力頑強價值珍貴,而被稱為沙漠中的「三寶」。肉蓯蓉俗稱「沙漠人參」,長滿鱗片像牛鞭,曾是朝廷貢品,如今倍受男性追捧。
  • 因名字好聽而走紅,酷似頭髮絲,古代是貢品,如今被挖成保護植物
    導讀:因名字好聽而走紅,酷似頭髮絲,古代是貢品,如今被挖成保護植物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對於飲食方面也有更高的追求了。今天筆者要給大家介紹一種稀奇的美食,它的名字非常好聽,在古代長期是貢品,慈禧太后也喜歡吃它,如今卻成為了重點保護植物,野生的已經禁止使用有近20年了。地皮菜大家應該都有聽說過,很多人還吃過,一般到下雨之後,在草地上、石灘上比較常見,以前很多人都會在雨後提著籃子去撿地皮菜。其實在草地裡還有一種地皮菜,因為它細如髮絲,並且黑得發亮,所以得名髮菜。
  • 曾賣上百元一斤,與人參媲美,如今6元一斤賣不掉,農民:太苦了
    第七期:曾賣上百元一斤,與人參媲美,如今6元一斤賣不掉,農民:太苦了人參一直以來都是民間非常名貴的中藥材,即便是現在已經可以人工種植了,但是其地位依舊不可撼動,因此每當說什麼中藥材有多高多高價值的時候,都會拿來和人參比較。
  • 李時珍稱它為「千年不老草」,曾賣到上千元一斤,真有那麼神奇?
    導讀:李時珍稱它為「千年不老草」,曾賣到上千元一斤,真有那麼神奇?由於梭梭根系發達,主根彎曲下伸,具有抗旱、耐高溫、耐鹽鹼、耐風蝕、耐寒等諸多特性,因此是一種極其重要的防風固沙植物,現如今被廣泛的種植物我國沙漠及半沙漠地區,用於改善沙漠地區的生態環境。而因其這一重要的用處,也被人們美譽為「沙漠衛士」。梭梭不僅能防風固沙,同時還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有著清肺化痰、降血脂、降血壓的作用,說它是現如今對人類貢獻十分高的一種樹種都不為過。
  • 沙漠中美麗的綠洲,全球幾大壯觀的沙漠綠洲,一起來看看
    圖示為沙漠綠洲景觀, 巴哈利亞綠洲 全球10大最壯觀的沙漠綠洲 巴哈利亞綠洲距離埃及首都開羅500公裡,這麼經典的地方,有機會要來看看。圖示為沙漠綠洲景觀,法拉弗拉綠洲 法拉弗拉綠洲也許是埃及最小的綠洲,但卻有著埃及最著名的一項景觀,可以嘗試遊覽一下,相信不會令你失望。
  • 原產於非洲沙漠,引進國內成高端食材,10元一斤,很多人想種
    #導讀:原產於非洲沙漠,引進國內成高端食材,10元一斤,很多人想種對於大多數國人來說,非洲是一個非常遙遠和陌生的地方,除了能在電視、網絡上看到非洲有關的內容,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能接觸到與非洲有關的事物。近些年來,國內引進了不少外國的蔬菜品種,例如洋薊、菊苣、孢子甘藍等,在高級餐廳很受歡迎,同樣地,有一種原產於非洲沙漠的蔬菜,經引進種植後,也成了國內的一種高端食材。這種蔬菜叫做「冰菜」,價格比普通蔬菜貴一些,能賣到10元一斤,在國內很有食材,很多人想種。
  • 中國投資上億,在塔克拉瑪幹沙漠種大批植物,如今植物長成啥樣了
    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擁有龐大的用地面積在全世界範圍內,韓國的佔地面積,也屈指可數的國家對我們的中國,也格外羨慕,不少擁有這麼國土面積的自然也有很多的地形條件,其中的一種地形,很多國家的人們心中的那是沙漠,事實上,我國西部地區沙漠的存在,很多沙漠治理的問題也比世界上一個古不變的話題,在我國的沙漠的惡劣環境中
  • 神奇的沙漠植物溫室
    、並不是生命的禁區,沙漠裡也會有片片綠洲,也會有勃勃生機。以前如果想看到沙生植物只能是在沙漠裡,有的人恐怕一輩子都不見的去過沙漠,更談不上看到沙生植物。 隨著科技的日益發達,智能溫室設施的廣泛應用,經科技人員研究了解到沙生植物的生長環境,並通過溫室技術來實現沙生植物的生長需求,成功將沙漠中生長的植物給移栽到了溫室內部。
  • 中國耗資上億,在塔克拉瑪幹沙漠種下大量植物,如今成了這樣!
    在塔克拉瑪幹沙漠裡,中國花費上億種了很多植物,現在卻變成了這樣!由於人類沒有把自然放在眼裡,掠奪了自然資源,環境開始急劇惡化,不僅僅是人類居住的地方,混凝土碎石,空氣變差,水也被汙染了,最後連大海都沒有了,森林自然消失,環境發生了變化,土地鹽化,土地荒漠化。
  • 國外盆景中常用的沙漠植物,入侵中國後成為「菜中之王」
    在沙漠裡,能生長的植物並不簡單,有時每半年喝一次水對他們是有好處的,他們用這麼一點水來養活自己,然後把多餘的水儲存起來以備以後使用。與溼地植物相比,這些植物會有許多變化,他們有一個強大的儲水系統和耐水蒸發系統,有時正是因為這個,一些人才使用他們。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綠色駝鈴團隊沙漠相關科普宣傳活動進行中
    團隊成員在網絡上搜集沙漠植物的相關資料,整理成簡明易懂的語言,配以精美高清的圖片,著重介紹了沙漠植物的生長習性、種植方式、培育養護、生態及經濟價值等,進行沙漠相關的科普活動。梭梭是另一種主要的防風固沙植物。沙漠中的梭梭樹,樹幹連斧頭也難砍斷,是植物中的鋼鐵。梭梭的種子是世界上生命最短的種子,又是世界上生命萌發力最強的種子。梭梭廣泛分布於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北部、內蒙古西部的沙漠地區,在沙漠中常形成大面積純林,有固定沙丘的作用。
  • 牧民老滿在庫布其沙漠養了蟹
    就是這樣的一個養牛大戶,從去年開始在庫布其沙漠深處養起了螃蟹。說起老滿家的螃蟹,還得從杭錦旗引黃河凌水進沙漠講起。老滿的家在比鄰黃河的庫布其沙漠腹地,常年缺水是他以前最頭疼的事兒。「沙漠裡有幾個自然形成的柴達木,牲口喝水靠它,人喝水只能靠打深井,風沙一大,水就少了。」老滿說。
  • 我國「最值錢」的沙漠,一斤沙子換一斤大米,日本人想買卻被拒!
    沙漠是我國多樣的地貌之一。提到沙漠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西北那些著名的沙漠。然而並不是我國所有的沙漠都在北方。在我國南方的湖南省臨湘市,也有一片小型沙漠,被稱為「江南大漠」,面積雖小,但與北方沙漠相比還是有特別之處的。
  • 它是維生素之王,SOD含量是人參的6倍,常年出口日本是高端水果
    導讀:它是維生素之王,SOD含量是人參的6倍,常年出口日本是高端水果我國幅員遼闊,遼闊的幅員有著特別多的資源。當然,還有一些很大的沙漠,沙漠的危害很大,且無法為人們提供土地的價值。因此,國人在奮力治理沙漠,逐漸減少的沙漠,將它們綠化後就能提供大量的土地了。袁隆平專家的雜交水稻已經能夠在綠化後的沙漠地區種植,綠化後的沙漠土地同樣適用於種植農作物、蔬菜瓜果等等,而在治理沙漠的過程中,有一種植物功不可沒。那就是——沙棘!
  • 阿拉善種梭梭樹,嫁接蓯蓉建設2萬畝沙漠農場 投融界專訪馬能俊
    蓯蓉,又名大芸,是一種寄生在沙漠樹木梭梭、紅柳根部的寄生植物,對土壤、水分要求不高,素有「沙漠人參」之美譽,中醫稱其為地精或金筍,是極其名貴的中藥材,歷史上就被西域各國作為上貢朝廷的珍品。肉蓯蓉主產於內蒙古、新疆、青海、甘肅等地的沙質土壤和半沙質地,對於防風固沙改善生態環境有著很好的作用。
  • 你在沙漠種植的梭梭樹,原來作用這麼大!
    可能很多人都會在網上積攢能種樹,而且很多人積攢的能量兌換的第一棵樹就是「梭梭樹」,現如今,經過5億多網友的努力,在沙漠地區已經種植了10億多棵樹,其中大多數都是梭梭樹。我國西北地區的氣候是降雨較少,環境乾燥,但年氣溫變化較大,這意味著一些熱帶沙漠地區的植物無法在我國西北地區生存,比如:多肉植物,甚至許多仙人掌。而本土植物則具有較強的優勢,其中就以梭梭樹為代表。梭梭樹的生長能力非常旺盛,不僅能夠在沙丘上生存,還能在鹽鹼地帶的荒漠中生存。
  • 英國網友上網查資訊,看到中國現象:曾經那片金黃色沙漠咋不見了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這萬千的世界上,每天都在發生演變,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奇聞趣事發生,如今科技以及通訊行業的進步,使得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讓我們能夠很輕鬆的了解到國內以及國外的相關資訊,國家之間的距離也在慢慢地縮進。
  • 葉子像杏葉,根像人參,這種農村常見的野生植物,城裡賣35元一斤
    導語:葉子像杏葉,根像人參,這種農村常見的野生植物,城裡賣35元一斤人參這種植物相信很多人都是很熟悉的,因為這種植物有很多價值,所以很珍貴。因為人參越來越珍貴,和人參比較相似的一些的一些農村的野生植物也越來越受歡迎,比如杏葉沙參這種植物。
  • 沙漠中一種很像西瓜的植物,卻是全身含有劇毒!
    這種在沙漠和戈壁裡能見到的,外觀像西瓜的植物叫做藥西瓜,也稱藥葫蘆,是一種有毒的藤本植物,中毒後會頭疼、腹脹,嚴重的還會要人性命。如果我們在沙漠和戈壁中,發現一種外觀很像西瓜的植物,那麼一定要小心了,這是一種有劇毒的植物,而且所有部位都是有毒的;藥西瓜的外觀很像普通食用西瓜,同樣有豎狀紋理,藥西瓜和普通西瓜屬於同一種屬目下的不同種類,也就是很久以前的同一植物分化而來。
  • 我國位於西北部的沙漠,種了超多的植物,如今帶領了居民致富!
    塔克拉瑪幹沙漠是中國最大的沙漠,位於中國西北部,氣候非常寒冷乾燥,沙漠地區的生活環境非常惡劣,想必我們都知道水資源極其匱乏,這使得沙漠周圍的居民面臨著嚴重的問題。塔克拉瑪幹沙漠尤其如此,沙漠面積逐漸擴大,當地人的耕地面積不斷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