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種梭梭樹,嫁接蓯蓉建設2萬畝沙漠農場 投融界專訪馬能俊

2020-12-17 騰訊網

蓯蓉,又名大芸,是一種寄生在沙漠樹木梭梭、紅柳根部的寄生植物,對土壤、水分要求不高,素有「沙漠人參」之美譽,中醫稱其為地精或金筍,是極其名貴的中藥材,歷史上就被西域各國作為上貢朝廷的珍品。肉蓯蓉主產於內蒙古、新疆、青海、甘肅等地的沙質土壤和半沙質地,對於防風固沙改善生態環境有著很好的作用。

近年來隨著國內外市場需求的急劇增加,亂挖濫採導致了肉蓯蓉野生資源幾乎喪失殆盡;加之當地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野生肉蓯蓉已被列為世界瀕危保護植物。隨著野生的資源的匱乏,人工栽培已經開始規模化種植。

2018年1月內蒙古阿拉善盟的肉蓯蓉被收錄入藥食兩用的名單中,這將為肉蓯蓉產品開拓出新的市場。有專家預測,2021年肉蓯蓉市場需求量將達到10000噸以上,我國肉蓯蓉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12.92億元。

內蒙古阿拉善盟為肉蓯蓉道地產區,質量最佳。阿拉善盟下轄的額濟納旗獨特的生長地理環境、氣候條件造就獨有的品質,產出的肉蓯蓉肉質肥大、油性足、鱗片清晰,是肉蓯蓉中罕見的品種,藥用價值極高,年產量約10萬公斤。

馬能俊團隊響應內蒙古阿拉善當地防沙治沙產業政策,規劃承包2萬畝沙地(保守預計已有6000畝野生梭梭),進行規模化、規範化梭梭種植和肉蓯蓉人工嫁接,邊種植邊接種,形成周期循環盈利模式和肉蓯蓉資源可持續利用,快速佔有需求市場,獲得顯著的生態效益與可觀的經濟效益。近日,投融界就該項目採訪了其創始人馬能俊。

投融界:馬總,您是內蒙古人嗎?為什麼想做蓯蓉種植這個項目?

馬能俊:我出生在內蒙古阿拉善,項目所在地就是我的家鄉,這裡沙漠化非常嚴重,在接受採訪的前一天剛刮過一場沙塵暴。

現在西北大開發和「一帶一路」的國家政策利好,當地政府又有補貼政策,回家種樹,形成利國利民利己的沙生經濟產業鏈,我覺得是個好機會。所以,就有了現在的團隊和規模化、規範化梭梭種植和肉蓯蓉人工嫁接這個項目;進行肉蓯蓉人工種植,既可解決肉蓯蓉資源的緊缺問題,實現肉蓯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又可大面積治理鹽鹼地,最終實現經濟、生態、社會效益的統一。

投融界:馬總,請您給介紹一下肉古蓯蓉種植這個項目。

馬能俊:我們現在處於項目建設初期,擁有非常成熟的種植技術,所需種植的人、材、機都具備,資金到位之後,遵循植物生長周期,很快就可以做起來。

我們這個項目是一個非常傳統的農業項目,就是種植肉蓯蓉,就是做實事兒。第一年主要是完成2萬畝土地的租賃合作,繳納完畢租金;採購種植材料和設備,以及租賃大型種植機械,大量招聘臨時工人,為實現農業生產做好充分的準備;春季移植14000畝梭梭幼苗,秋季接種6000畝蓯蓉種子;並成立公關部門,對接政府補貼政策,保證造林保存率70%以上,獲取政府100元/畝的補貼,共計140萬元。第二年呢,會補種1400畝梭梭,以保證造林保存率65%以上,獲取政府100元/畝的補貼,共計140萬元;同時集中精力進行市場渠道拓展,打開下遊銷路,整合資源,積極開展和相關產業的聯合開發工作。

2萬畝是我們項目3-5年的計劃,這2萬畝成了,我們會繼續擴大規模,開始深加工產品,找戰略合作企業,未來或將和旅遊行產業銜接一起來,建設沙漠農場。

投融界:咱們項目盈利模式是什麼?主要盈利點有哪些?

馬能俊:我們項目的盈利模式非常簡單,就是農作物的成品銷售;主要盈利點包括政府補貼和產品銷售。當然,未來產品深加工和品牌創立也是趨勢。

投融界:咱們項目計劃融資多少錢?主要用於哪些方面?

馬能俊:我們項目計劃出讓15%-25%的股權融資400萬元,主要用於2萬畝土地租賃、3年種植成本、公司日常運營及市場推廣等。期待對中草藥種植項目、沙產業感興趣的投資人與我們團隊進行合作洽談,也期待與投資人能有關於農業項目的管理經驗和藥材銷售市場的資源匹配。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12年來種下近4萬畝梭梭樹 賈其煜:從編代碼到治黃沙
    到現在為止,41歲的他,已經在甘肅臨澤縣巴丹吉林沙漠中累計種植了近3.9萬畝梭梭林,其中1.8萬畝嫁接了肉蓯蓉,累計帶動上百戶貧困戶脫貧。從2009年到現在,平均下來,賈其煜的林場每年都要種植3000畝、100多萬株梭梭樹。眼下,林場面積已達38800畝。賈其煜的林場,已經向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挺進了14公裡。車行其間,只見梭梭、駱駝刺、花棒等沙生植物迎風輕舞,頑強生長,「梭梭樹固沙作用很明顯。你看,每棵樹周邊的沙地都已經比較穩固,沙子上邊有了土壤結塊」。
  • 「樹三代」郭翊:我給梭梭「娶媳婦兒」
    通過與3家公益基金會合作,螞蟻森林共計在古浪縣開展梭梭、花棒造林項目約13萬畝,植樹超1000萬棵,累計投入資金超過5000萬元。螞蟻森林落地八步沙螞蟻森林的梭梭鎖住不遠處的沙丘其中,與中國扶貧基金會合作,螞蟻森林開展梭梭造林1.06萬畝(117萬棵)。生態移民區的村民們,以這片梭梭林為基礎,在農科專家的指導下,嘗試著接種蓯蓉,找到了增收的新希望。
  • 他們是戈壁沙漠的「梭梭樹」 綠色生態的呵護者
    該中隊連續16年被評為基層建設標兵中隊、13次被上級表彰為「先進基層黨組織」、3次榮立集體二等功、5次榮立集體三等功。戈壁,成長成才的沃土一中隊駐地烏蘇市,地處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自然環境惡劣,土地貧瘠,屬半沙漠地帶。
  • 投融界專訪任光華:農牧結合、種養循環創健康生態農場
    任光華先生就是這樣一位創業者,他的任氏遠成種植家庭農場位於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大村鎮,正式成立於2019年,多年來一直迎合農業綠色有機發展大趨勢,依託古藺縣優越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生態資源,探索建立「種植+養殖」的生態循環種養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近日,他接受了投融界記者的專訪。
  • 你在網上種梭梭樹,他在戈壁沙漠種了18年
    年近70歲的圖布巴圖住在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一個小村莊他一直有個夢想要在這片戈壁荒漠種上一萬畝梭梭修復家鄉生態 讓沙漠變綠洲這一做就是18年18年種了4000多畝梭梭
  • 你在沙漠種植的梭梭樹,原來作用這麼大!
    那麼問題來了,梭梭樹究竟有什麼魔力,為什麼首選的植樹品種是它們呢?低調又不簡單的梭梭樹目前我國植樹造林的地點主要是選擇了西北地區的沙漠地區,這些沙漠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並非是由環境變化造成的沙漠,而是人類活動造成的土壤沙漠化。
  • 或許一億棵梭梭能幫上忙
    計劃在10年內,種植一億棵梭梭,恢復200萬畝以梭梭為主體的荒漠植被,構建阿拉善綠色生態屏障,阻斷騰格里、烏蘭布和、巴丹吉林三大沙漠的交匯握手,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同時通過梭梭的衍生經濟價值提升牧民的生活水平,使1000戶牧民從傳統的牧業轉向沙生植物產業,增收致富。其實,種植梭梭,給牧民們增收最大的是肉蓯蓉。這是一種寄生在梭梭樹根部的植物,有「沙漠人參」之稱。
  • 梭梭樹下種蓯蓉
    1/1 7月16日,阿拉善沙生植物試驗示範園裡的工人們正在為梭梭樹下種植的肉蓯蓉培土
  • 原來梭梭樹的作用這麼大,怪不得被當成沙漠植樹造林的先驅者
    可能很多人都會在網上積攢能種樹,而且很多人積攢的能量兌換的第一棵樹就是「梭梭樹」,現如今,經過5億多網友的努力,在沙漠地區已經種植了10億多棵樹,其中大多數都是梭梭樹。那麼問題來了,梭梭樹究竟有什麼魔力,為什麼首選的植樹品種是它們呢?
  • 黃河與烏蘭布和沙漠的四公裡綠色「拉鋸」戰
    中新社烏海5月31日電 題:黃河與烏蘭布和沙漠的四公裡綠色「拉鋸」戰  作者烏瑤  在內蒙古烏海市烏達區烏蘭淖爾鎮北部,一條公路把烏蘭布和沙漠一分為二,一邊是黃澄澄的沙丘一眼望不到邊,一邊是一條佔地2680畝、長4.28公裡的防護林帶。這條防護林帶沿當地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庫區淹沒線邊緣建造,東面6公裡處就是黃河。
  • 梭(suo)梭(suo)樹的拼音,不要再讀成junjun了
    梭梭樹又稱鹽木、瑣瑣,是一種藜科、梭梭屬植物,生存在沙漠邊緣,梭梭樹幹形扭曲,樹皮淺灰色或灰褐色,燃燒時火力旺,是優質薪炭林;嫩枝可作飼料;樹根上寄生的蓯蓉是名貴中藥材。梭梭樹拼音怎麼讀:梭梭樹拼音念suosuoshu梭梭樹是一種什麼樹木:1、梭梭樹又稱鹽木、瑣瑣,是一種藜科、梭梭屬植物;2、生存在沙漠邊緣,梭梭樹幹形扭曲,樹皮淺灰色或灰褐色;3、燃燒時火力旺,是優質薪炭林;嫩枝可作飼料;樹根上寄生的蓯蓉是名貴中藥材。
  • 像一棵梭梭樹,緊緊紮根大地上
    ■本報記者 徐瑞哲 從10人到800人,從一個麥草方格到固沙兩千餘畝……一位上海學子入選全國10位「最美大學生」,他就是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2019級碩士研究生、「綠格」公益實踐團創立者劉智卓。 不是來「玩」的 記者見到劉智卓時,驚訝於他黝黑的膚色。
  • 內蒙古阿拉善盟通過技術集成治沙用沙:沙漠裡長出「金」產業
    「肉蓯蓉是沙漠一寶,但是產品原生態讓消費者十分不便。『肉蓯蓉產品創新與市場拓展項目』獲得第八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沙產業分賽大獎,為阿拉善盟沙產業躍上中高端提供了新動能。」阿拉善尚容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磊介紹,通過創新,肉蓯蓉搖身一變,從「大樹根」升級為化妝品。
  • 阿拉善的沙漠暗藏"黃金"!這種小東西,創產值8000萬!
    2016年,阿拉善盟生態治理面積由過去每年不足0.3萬公頃增加到現在的5.4萬公頃;每年大風沙塵暴天數由上世紀90年代末的10-20天減少到目前的3-9天;並且當地農牧民經濟收入從十年前的人均7千元,增加到現在的19000多元,翻了2倍多。 那麼,當地是如何在治沙的同時,增加農牧民經濟收入?實現治沙、增收雙贏效果的?來看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內蒙古阿拉善的調查。
  • 你在螞蟻森林中種植的梭梭樹,到底有什麼作用?
    隨著支付寶的大量投入使用,支付寶上也展開了很多的公益慈善項目,小編最喜歡的螞蟻森林和螞蟻莊園,小編也在螞蟻森林裡種了不少的樹木,更多的就是梭梭樹,因為梭梭樹的能量很輕易就能攢到,從支付寶開展了這一公益項目一來,如今經過5億多網民的努力,沙漠地區已經種植了10多億棵樹,其中大部分是梭梭。
  • 鄯善4萬畝大芸豐收,是治沙「能手」更是名貴藥材
    日前,生長在吐魯番市鄯善縣的4萬畝大芸(肉蓯蓉)迎來「豐收季」。連日來,種植大戶們紛紛組織農民開挖採摘,荒涼的沙漠和鹽鹼地裡一派繁忙景象。荒涼的沙漠裡一派繁忙大芸主要寄生在梭梭或紅柳根部,有「沙漠人參」的美譽,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是我國傳統名貴中藥材。鄯善縣的大芸種植主要分布在迪坎鎮、達浪坎鄉、闢展鎮的梭梭林地裡。種植大芸既有利於治理沙漠和鹽鹼地,又有較高經濟收入,還能帶動剩餘勞動力就業及貧困戶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