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梭梭樹的作用這麼大,怪不得被當成沙漠植樹造林的先驅者

2021-01-15 鍾銘聊科學

可能很多人都會在網上積攢能種樹,而且很多人積攢的能量兌換的第一棵樹就是「梭梭樹」,現如今,經過5億多網友的努力,在沙漠地區已經種植了10億多棵樹,其中大多數都是梭梭樹。

那麼問題來了,梭梭樹究竟有什麼魔力,為什麼首選的植樹品種是它們呢?

低調又不簡單的梭梭樹

目前我國植樹造林的地點主要是選擇了西北地區的沙漠地區,這些沙漠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並非是由環境變化造成的沙漠,而是人類活動造成的土壤沙漠化。要知道的是,沙漠是一種自然景觀,在人類出現之前就存在了,而且僅憑人類的力量根本無法消滅它們。但是沙漠化就不同了,沙漠化是由過度放牧、過度開墾等人為原因造成的,所以我們通過一定的保護措施,有可能能夠消滅沙漠化,所以真正的植樹造林選擇的大多是沙漠化的地區,比如:烏蘭布和沙漠,而不是沙漠地區,比如:塔克拉瑪幹沙漠。

我國西北地區的氣候是降雨較少,環境乾燥,但年氣溫變化較大,這意味著一些熱帶沙漠地區的植物無法在我國西北地區生存,比如:多肉植物,甚至許多仙人掌。而本土植物則具有較強的優勢,其中就以梭梭樹為代表。

梭梭樹的生長能力非常旺盛,不僅能夠在沙丘上生存,還能在鹽鹼地帶的荒漠中生存。它們既能夠忍耐高達43℃的高溫,也能抵擋零下40℃的低溫,並且在含鹽量3%的地方仍能夠頑強生存。

最重要的是,梭梭樹非常耐蒸發,我們知道,許多喬木在生長過程中,葉片會不斷向外蒸騰水汽,如果在沙漠地區種植喬木,即使喬木能夠成活,也會因葉片不斷蒸騰水分而造成沙漠地區越來越乾旱。而梭梭樹在乾旱的沙漠地區生存時,葉子退化成了鱗片,僅僅依靠當年生的嫩枝進行光合作用。並且在最炎熱的時候,部分嫩枝會自動脫落,減少蒸騰面積,最大程度地保存體內的水分不被蒸發。

除此之外,梭梭樹在正午太陽強輻射下,它們會關閉氣孔來保存水分。正因為如此,才會選擇它們作為沙漠育種用樹。

梭梭樹的價值

除了梭梭樹之外,適宜在沙漠地區的樹種還有很多,比如:花棒,胡楊等,之所以選擇梭梭樹作為沙漠地區植樹造林物種,是因為梭梭樹種植簡單,成活率高,而且能夠帶動當地生態環境的恢復,以及提高當地人的經濟收益。

首先是梭梭樹的種植,它們的種子非常脆弱,用不了多久就會喪失活性,無法種植。但是它們的枝條生長力非常旺盛,即使從外表上看起來它們像是一團乾柴,但只要將它們種植在含有一定水分的土壤中,它們就能夠恢復生機。

儘管剛種植下的梭梭樹看起來像一顆小草,但實際上它們是樹,能夠長大到5-8米,根系能夠深入到9米以下的區域,水平根能覆蓋到10米之外,它們能夠牢牢地將自己周圍的風沙固定,減少當地沙塵暴發生的概率。

梭梭樹的另一個優點是能夠梭梭樹可以改善土壤結構,有研究發現,種植20多年的梭梭樹沙丘地區的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以及氮磷鉀都有所提高,增加了土壤肥力,能夠滿足更多的植物生存。可以說,梭梭樹是沙漠植樹造林中的先驅者,如果它們能夠在當地生存,那麼將會有更多的植被能夠在這裡生存。而植物多樣性越豐富,當地的動物食物鏈就越豐富,當地的生態系統就越健康。

除此之外,梭梭樹還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肉蓯蓉又被稱為「沙漠人參」,它們沒有葉綠素,只能從紅柳或者梭梭樹等根部寄生吸收營養和水分為生。

隨著當地的梭梭樹植被增加,肉蓯蓉也隨之而增多,肉蓯蓉是一種名貴中草藥,當地人們可以採集肉蓯蓉賺錢,而這也可以增加當地人保護梭梭樹的意願,使得植樹造林工作事半功倍。

當然,不只是梭梭樹,花棒、檸條、樟子松等植被也是良好的植樹造林品種,它們在不同的生態位上各有優勢。

總結

最近幾年,我國一共植樹造林多達10億顆,在過去10-15年裡,省級森林面積每年增加4萬至44萬公頃。而這些變化連站在太空中都可以看到,去年NASA曾發文表示,與20年前相比,世界越來越綠了,而中國是促進這一轉變的重要貢獻者之一。

現如今,隨著我國對荒漠地區的治理,以及國民參與,西北地區的生態環境也逐漸恢復之中。現如今我們再去西北地區旅行,感受到的將不再是過去的黃沙漫天,更多的是綠意盎然。

相關焦點

  • 你在沙漠種植的梭梭樹,原來作用這麼大!
    那麼問題來了,梭梭樹究竟有什麼魔力,為什麼首選的植樹品種是它們呢?低調又不簡單的梭梭樹目前我國植樹造林的地點主要是選擇了西北地區的沙漠地區,這些沙漠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並非是由環境變化造成的沙漠,而是人類活動造成的土壤沙漠化。
  • 你在螞蟻森林中種植的梭梭樹,到底有什麼作用?
    隨著支付寶的大量投入使用,支付寶上也展開了很多的公益慈善項目,小編最喜歡的螞蟻森林和螞蟻莊園,小編也在螞蟻森林裡種了不少的樹木,更多的就是梭梭樹,因為梭梭樹的能量很輕易就能攢到,從支付寶開展了這一公益項目一來,如今經過5億多網民的努力,沙漠地區已經種植了10多億棵樹,其中大部分是梭梭。
  • 他們是戈壁沙漠的「梭梭樹」 綠色生態的呵護者
    戈壁,成長成才的沃土一中隊駐地烏蘇市,地處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自然環境惡劣,土地貧瘠,屬半沙漠地帶。「地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鳥來不搭巢,人過不歇腳」的順口溜,是這裡真實環境的寫照。一中隊在狠抓訓練工作,打牢履行使命能力基礎的同時,始終注重對消防員個人能力素質的培養,把以人為本、注重發揮消防員主體作用作為重要建隊理念。一中隊總結的群眾性自我教育「四步法」被應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全面推廣。18年來,一中隊在連續16年被評為基層建設標兵中隊的同時,還培養出了諸多先進個人。
  • 你在網上種梭梭樹,他在戈壁沙漠種了18年
    年近70歲的圖布巴圖住在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一個小村莊他一直有個夢想要在這片戈壁荒漠種上一萬畝梭梭修復家鄉生態 讓沙漠變綠洲這一做就是18年18年種了4000多畝梭梭
  • 4年過去了,每天「偷」能量澆灌的梭梭樹長大了!
    因此馬雲也被譽為中國的「電商之父」、「行動支付的先驅者」。其實關於馬雲的事跡還有很多,但是當馬雲在成為大富豪之後也並沒忘記回饋社會,其中最讓人嘖嘖稱奇的就是馬雲打造的螞蟻森林了。他與其他企業家捐錢、捐贈物資不一樣的是,馬雲是斥資天價幫助在國內沙漠乾旱地區種植樹木。
  • 益唯森小課堂 | 沒有葉子的怪草「梭梭」
    梭梭,是亞洲荒漠區分布面積最大的一類植被,有10餘個種。在我國,梭梭是我國荒漠區最重要的植被類型,也是防風固沙、修復荒漠生態的主要植物之一。所以很多朋友都通過「螞蟻森林」等途徑認識了梭梭,同時又覺得看起來乖乖的,像草又像樹,沒有葉子,又沒有枝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奇怪的」梭梭。
  • 「樹三代」郭翊:我給梭梭「娶媳婦兒」
    八步沙的「樹三代」郭翊本可以端著「鐵飯碗」過安穩日子,不必承受現在這種壓力。1981年,郭翊的爺爺郭朝明等「六老漢」在一份承包沙漠的合同上按下鮮紅的指印——在古浪縣「八步沙」這片沙塵肆虐的土地上,他們誓用白髮換綠洲。
  • 像梭梭樹那樣(記者手記)
    第一次到民勤時,眼前的沙漠並不是想像中光禿禿的,而是栽滿了梭梭樹,有高有矮,錯落分布。因為有了這片片翠綠,沙海裡便透出勃勃生機。它們竟能在這種乾旱的氣候條件下堅韌生長,讓我對梭梭和種植這些樹的民勤人充滿敬意。
  • 梭梭樹拼音怎麼讀?螞蟻莊園小課堂答案
    梭梭樹拼音怎麼讀? 螞蟻莊園的問題很難,那麼梭梭樹怎麼念?SUOSUO還是JUNJUN。看看螞蟻莊園梭梭樹念SUOSUO還是JUNJUN答案。 2019螞蟻莊園5月27日莊園小課堂問題 梭梭樹拼音怎麼念?
  • 阿拉善種梭梭樹,嫁接蓯蓉建設2萬畝沙漠農場 投融界專訪馬能俊
    蓯蓉,又名大芸,是一種寄生在沙漠樹木梭梭、紅柳根部的寄生植物,對土壤、水分要求不高,素有「沙漠人參」之美譽,中醫稱其為地精或金筍,是極其名貴的中藥材,歷史上就被西域各國作為上貢朝廷的珍品。肉蓯蓉主產於內蒙古、新疆、青海、甘肅等地的沙質土壤和半沙質地,對於防風固沙改善生態環境有著很好的作用。
  • 梭梭樹被稱之為什麼
    梭梭樹被稱之戈壁之王,它極耐旱抗寒,具備極強的抗逆性,多栽種在荒涼地域用來防風固沙。它另有著極高的經濟代價,枝幹可用作燃木,其枝葉可作為草食動物的飼料,照樣一種寶貴草藥「肉蓯蓉」的發育寄主。梭梭樹被稱為戈壁之王許多人不曉得梭梭樹被稱之為什麼,實在梭梭樹也被稱為戈壁之王,是一種發育在戈壁乾旱地區的樹木,它的木質堅翠挺立,根系發育茂盛,梭梭樹極耐旱抗寒,是維護戈壁地域綠化的主要樹種。
  • 12年來種下近4萬畝梭梭樹 賈其煜:從編代碼到治黃沙
    資料圖片 賈其煜向記者展示梭梭樹種子。記者 付文攝 核心閱讀從一名北京中關村的程式設計師,到家鄉甘肅臨澤的治沙大戶,賈其煜的人生來了次極速轉折。在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政策鼓勵下,他開始了在沙漠植綠、發展沙產業的創業之路。
  • 沙漠中的植物,素有「沙漠人參」美譽,曾經是貢品,如今20元一斤
    在大家的印象當中,沙漠就是不毛之地,沒有任何植物能夠在那裡生長,更不要說通過種植帶來收益了。其實大家低估了植物的生存能力了,即使在沙漠這麼惡劣的環境,還是有植物能夠在那裡生存的,今天要介紹的肉蓯蓉不僅能在沙漠生長,而且藥用價值極高,通過它的種植,使沙漠也能為農民帶來收益。
  • 中國十年淨增森林面積全球之最,為何「植樹造林」項目仍存爭議?
    不過,一個好消息是,由於部分國家減少森林砍伐、植樹造林及林地自然增長等多重因素,在過去30年間森林消失的速度已顯著放緩。「螞蟻森林」由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集團於2016年在手機程式支付寶推出由於很多地方採用大量種植梭梭樹來防範沙漠化,而這種梭梭樹的根部可以讓據稱有著高營養價值的草本植物肉蓯蓉寄生,
  • 螞蟻森林背後故事:你的梭梭樹與花棒,都是他們一棵一棵種下的
    說起梭梭樹與花棒這類的作物,恐怕是螞蟻森林入坑的用戶討論的最多的作物了。一個是最為廉價的作物,只要稍作努力便能擁有。而花棒卻是稀缺物品,全靠用戶搶得快。花棒之所以能吸引到用戶,完全是因為它別具一格的顏值。在黃沙瀰漫的大漠中,用紅色去點綴,無疑也是一種幸福。
  • 它長滿鱗片像牛鞭,是「沙漠三寶」之首,如今野生的不多了
    農村的植物有許多長相奇奇怪怪的,很多不為人所知,尤其是在偏僻的山野或戈壁沙漠裡的野生植物,認識並熟悉它的就更少了。大漠浩瀚無垠漫漫黃沙,在內地人的印象裡就是不毛之地,其實就是這荒蕪的大漠裡卻蘊藏著豐富的寶藏,今天介紹的是一種「網紅」沙漠植物「肉蓯蓉」,肉蓯蓉、鎖陽、灑蔥這三種依沙而生的野生植物,因生命力頑強價值珍貴,而被稱為沙漠中的「三寶」。肉蓯蓉俗稱「沙漠人參」,長滿鱗片像牛鞭,曾是朝廷貢品,如今倍受男性追捧。
  • 四川大叔16年花光千萬積蓄沙漠種樹,種出萬畝綠洲
    他原來是一名房地產和路橋工程的承包商,2003年他承包了萬畝沙漠開始種樹,沒想到,一種種了16年。從44歲種樹種到60歲,他種下了他幾十年來積攢的一千多萬積蓄和16個年華,種出了萬畝綠洲。 在100多年寸草不生的地方種樹,他「瘋」了 16年前,孫國友決定在這裡種樹之時,當地人都覺得他瘋了。
  • 地球上沙漠全都種上樹,環境是不是會變好?科學家:千萬別這麼做
    因為我們知道溫室效應繼續升高下去,兩極冰川會逐漸融化,地球上的很多國家地區都會被海水淹沒,這可能會對世界上各個國家都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在植樹造林上,我國可以說在世界上是最話語權的。2018年的時候,我國就把中國四大沙漠之一,總面積超過4萬平方公裡的毛烏素沙漠幾乎全都變成了森林,直接把一個版圖從沙漠變成森林,這項壯舉除了中國還沒有別的國家做到過,是非常值得我們驕傲的除此以外,1.86萬平方公裡的庫布齊沙漠,也已經被我們綠化了一半了,可能不超過十年,這裡也都會變成和毛烏素沙漠一樣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