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大國工匠」的老師,是什麼體驗?|立德樹人 築夢育人②

2020-09-09 南方plus客戶端

近日,2020年度廣東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獲獎名單公布,高等職業教育組共評選出一等獎81件、二等獎144件、三等獎209件。這是全省中高職院校教學能力比拼的主陣地,也是教師們展現教學能力和課堂風採的大舞臺。

優質的教師隊伍是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之一,沒有高水平的「工匠之師」,就沒有高素質的「大國工匠」。

目前,廣東職業教育駛入高質量內涵式發展的「快車道」,進一步擴大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供給,增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為廣東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參加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廣東省總決賽。

高起點

讓優秀的人成為「工匠之師」

近日,2020年廣東省專科批次投檔情況公布,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面向深圳市外文理科投檔線分別為448分、444分,在全省同類高校中排名第一。平安、比亞迪、阿里巴巴……深職院有一批來自產業最前沿的師資力量,吸引考生報考。

廣東產業發達、市場化程度高,職業教育成為學生眼中的「香餑餑」。

去年,廣東省政府辦公廳出臺《職業教育「擴容、提質、強服務」三年行動計劃》,明確支持公辦職業院校自主設置招聘條件,探索通過先面試後筆試、直接面試、技能測試、考察聘用等方式招收高素質教師。

「要讓真正符合職教需要、能承擔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重任的『雙師型』教師在職教講臺上唱主角。」深職院黨委書記、校長楊欣斌說。近年來,深職院擴大招聘具有3年以上企業工作經驗的高水平技術技能人才、企業經營管理者,加快引進具有絕技絕藝的大師、行業企業領軍人才、工匠及傳統技藝傳承人到學校任職任教。

技術人才不會憑空出現,「大國工匠」不是天生而成。要為學生搭建實現夢想的上升通道,關鍵看教師。

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中藥學院院長汪小根入選了2019年「廣東特支計劃」教學名師項目。該院的中藥製藥技術專業教學團隊也入選首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躋身「國家隊」行列。

過去兩年,廣東新增「廣東特支計劃」教學名師(職業教育)10人、高職院校珠江學者17人,共有8所高職院校入選首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設立職業教育「雙師型」省級名教師、名校長、培訓專家工作室30個,以高水平的科學研究支撐高質量的人才培養。

「學校以課程、項目為依託,推動實施基於職業過程的模塊化課程,項目化教學模式改革,吸引教師各展所長、優勢互補,打造了一批『專兼結合、優勢互補』的複合型實踐教學創新團隊。」 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有關負責人說。

廣東省貿易職業技術學校的學員在學習面點製作。

嚴要求

高質量「金課」培養大國工匠

「拆裝成功!」在廣東省第五屆高校(高職)青年教師教學大賽決賽現場,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機電與汽車學院教師覃卓庚在5分鐘內蒙眼完成了汽車發動機的活塞連杆組拆裝。這手「教學絕活」讓他從138名決賽選手中脫穎而出,獲得一等獎。

去年起,該校啟動「擠水課、育金課」,定下教師自評、教研室同行評、校內外教授評、行業企業專家評、學生評和教學督導評6個評定環節,如果均不過關,課程即被評定為「水課」。該校還主動培育一批理念正確、含金量高、考核要求嚴、學生好學的「金課」,目標建成300門左右。

要培養未來的大國工匠,高質量的「金課」不可少,教學理念、教學設備的升級換代是關鍵。

「這是現代冷庫技術綜合實訓設備,注意它的管路系統原理……」為將疫情對教學的影響降至最低,順德職業技術學院製冷與冷藏專業教授、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徐言生變身「主播」,用鏡頭帶領工作室學員走進實訓室,生動地介紹設備配置、實操流程等情況。一堂課下來,學員感觸頗深:「徐老師總是能把前沿的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各種疑難雜症在他的課堂上總能迎刃而解。」

從曾經的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到如今的全國優秀教師、省職業教育「雙師型」名教師工作室主持人,從教十多年間,徐言生已實現從「高工」到「高師」的華麗轉身。

今年初暴發的新冠疫情給高職院校的課堂教學帶來新挑戰,倒逼教師更新教學觀念,提高線上教學組織能力,適應全新的課堂形式。

3月的一個清晨,廣州城建職業學院建築工程學院教師喻甜香背起電腦,來到山坡上的一間信號較好的房子,開始網絡直播上課。今年春季學期,該校上萬名學生開啟線上學習模式。身處湖北的多名教師克服各種困難,以直播、錄播等方式向學生傳遞知識,保障停課不停學。

「沒有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就沒有高質量的教育。」該校有關負責人認為,優秀的教師隊伍是提高學校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要素,也是提高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

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紅色印記牆繪隊在清遠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深紮根

產教融合支撐經濟社會發展

「師傅,請喝茶!」 精準扶貧「粵菜師傅」涼山布拖班開班儀式上, 22名「徒弟」向中國烹飪大師、中華金爵獎獲得者羅福南鄭重地行拜師禮。羅福南向徒弟們送上了用自己畢生經驗整理而成的「粵菜寶典」,託起近3000名涼山州精準扶貧班學員「一人學廚,全家脫貧」的夢想。

要解決人才供給與產業需求「兩張皮」,就要求職業教育需緊密對接產業需求。「雙師制」正是一劑良藥。

在廣東省高職院校學生技能大賽汽車檢測與維修賽項的比賽現場, 面對複雜的維修難題,參賽學生們揮灑汗水、臨危不亂、各顯神通,詮釋了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的工匠精神。

「通過實訓實踐,為行業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業能力、工匠精神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校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學生每年就業率均達99%以上,求人倍率達3:1,就業質量位居省內相關專業前列。畢業生基本工作能力和核心知識滿足度高,崗位晉升時間平均縮短1至1.5年,就業質量穩步提升。

省委、省政府出臺的《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支持職業院校、本科高等學校和大中型企業共建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建立健全高等學校、行業企業聯合培養雙師型教師的機制。

創新的教師培養機制,鼓勵院校主動聯繫企業,將大師「請進來」。

佛山職業技術學院自2016年起實施「雙導師制」,每個專業每門專業核心課程由「校內導師」與企業兼職「校外導師」共同實施課程教學,指導和培養人才。廣東省非遺剪紙傳承人、佛山市大城工匠饒寶蓮,佛山市大城工匠、技術能手岑翠芹,全國技術能手、佛山大城工匠胡建武……校外導師與校內導師相互指導、相互學習、相互督促,構建起課程質量的雙重保障機制。

服務地方發展,院校也樂於讓教師「走下去」,積累一線經驗。

廣東省農村科技特派員、廣東農工商職業學院教師劉文在山區種植獼猴桃12年,幫助農民增收800萬。該校還面向農村致富帶頭人等積極開展農業技術技能提升等社會服務與培訓,為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職業教育不是閉門造車,教師必須紮根廣東土地、踐行產教融合。」廣東省教育廳相關責任人表示,廣東將繼續深入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打開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職業教育新局面。

延伸閱讀:

廣東每年投5億元,只為做好這件事|立德樹人 築夢育人①

【記者】鍾哲

【作者】 鍾哲

廣東教育頭條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相關焦點

  • 「匠心築夢」——電力工匠思政育人工程
    ,確定了以「工匠」精神建設為著力點,同時結合學校的人文底蘊、職教特色和社會效應,通過探索凝練並實施「匠心築夢」——電力工匠思政育人工程,構建並實踐了以「匠心逐夢」為邏輯起點的 「以匠心致初心,以匠心育匠人,以匠心塑身心,以匠心鑄良品」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並取得了初步成效。
  • 涵養君子人格 培育大國工匠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校立身之本在於立德樹人。」面對新徵程,山東理工職業學院如何不負時代、不辱使命?怎樣敢於擔當、勇於作為?這一直是院黨委深入思考努力破解的教育命題。讓人高興的是,學院在創新性探索與實踐中,不但成功破題而且碩果纍纍,以更高戰略、更寬視野、更強擔當,將發展重心轉移到質量提升與內涵發展上,走出一條立德樹人、培育具有君子人格和新時代大國工匠特色的育人新路。
  •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培育德技並修大國工匠 創新「12357」三職...
    學校組建20年,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立足宜昌、融入宜昌、服務宜昌」的辦學定位,秉承「正則、修能、追遠」的校訓,完成了「組建融合、規模發展、內涵建設」教育辦學事業的「三級跳」,走出了特色創新的高質量發展之路,為宜昌經濟建設培養了數以萬計德才兼備的高技能人才。思政創新品牌的主題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育德技並修大國工匠。
  • 丨立德樹人 築夢育人③
    廣東為高校發展創設的優渥平臺,成為吸引「大咖」名師最關鍵的梧桐樹。早在2015年4月,廣東省委、省政府在全國率先開展高水平大學建設工作,隨後又相繼啟動實施了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和理工類學科建設、省市共建本科高校和廣東高校「衝一流、補短板、強特色」提升計劃等重點工程。廣東海洋大學作為上述工程的受益者,成為廣東高校人才引進工作成效的一個註腳。
  • ​胡衡華看望慰問教師代表並寄語:牢記立德樹人初心 扛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
    胡衡華看望慰問教師代表並寄語廣大教育工作者牢記立德樹人初心 扛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以高水平工匠之師培養高素質大國工匠,為高質量發展輸送更多高技能的專業人才。「要將思政課辦成立德樹人的重要陣地和鑄魂育人的第一課堂,為『拔節孕穗期』的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走進長郡梅溪湖中學,胡衡華看望慰問了在此參加長沙市思政公開課觀摩暨中小學思政教師座談會的思政教師代表。
  • 匠心育人 成就工匠
    成就工匠 光陰荏苒,歲月如歌。而今,學院已發展成為集專科、技師、高級技工於一體的多專業多層次的綜合性技師學院。先後榮獲「國家級重點技工學校」、「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全國青年創業培訓基地」等榮譽稱號。
  • 盧志文在《中國教育報》發文:南陽師院立德樹人守初心「三全育人...
    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高校立身之本在於立德樹人,立德樹人就是要堅持辦學的正確政治方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立德樹人是「三全育人」的根本目的,「三全育人」是立德樹人的實踐路徑。
  • 胡衡華看望慰問教師代表並寄語:牢記立德樹人初心 扛起為黨育人為...
    胡衡華看望慰問教師代表並寄語廣大教育工作者牢記立德樹人初心 扛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9月10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胡衡華來到長沙高新技術工程學校,看望全國模範教師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以高水平工匠之師培養高素質大國工匠,為高質量發展輸送更多高技能的專業人才。「要將思政課辦成立德樹人的重要陣地和鑄魂育人的第一課堂,為『拔節孕穗期』的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走進長郡梅溪湖中學,胡衡華看望慰問了在此參加長沙市思政公開課觀摩暨中小學思政教師座談會的教師代表。
  • 把好立德樹人的育人「生命線」
    青島大學緊緊圍繞「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將立德樹人作為立身之本,對標育人工作新形勢新要求,積極探索育人新方法新實踐,融教師育人、課程育人、專業育人、文化育人、學生思政於一體,創新構建「一二三四五」育人體系,推動育人工作在體系創新中實現實踐新轉變。「一」即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體系核心。
  • 立足類型定位聚焦立德樹人
    發展高質量的職業教育,必須凸顯類型特色,通過提高育人質量,真正樹立起中國的職業教育品牌。    德育承載著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質教育、法治紀律教育、職業生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使命,是提升人才素質的關鍵要素,更是確保人才質量的首要條件。提高育人質量,首要的是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 【立德樹人】吳宏春:深化立德樹人內涵 規範教書育人行為
    近年來,西安交通大學始終秉持建校122年及遷校62年所形成的優良師德文化,傳承「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堅持「四個服務」和「四個統一」,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標準,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師德師風建設為核心,全面推進「思想育人、道德育人、知識育人、感情育人」,通過建立研究生導師落實立德樹人職責的評價機制,引導教師把立德樹人的要求落實到研究生培養全過程
  • 立德樹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價值旨歸
    200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體學習時正式提出「立德樹人」,黨的十八大報告則明確指出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這樣,立德樹人以戰略的高度指明了教育發展的方向與要求,指引著教育的知識增長與德性養成的雙重功能。  「立德樹人」以「立」為前提,以「德」為基礎,以「樹」為手段,以「人」為目的。
  • 智慧德育,落實立德樹人
    自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我們提出了「智慧德育,落實立德樹人」理念,逐步把學生德育工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學校各項教育教學活動,實現全程育人、全科育人、全員育人的目標。邀請家長做學生築夢夥伴,結合家長們的專業與特長,開設「家長講堂」,讓學生體驗到豐富多彩的課外知識;各個班級還自主開展「紅領巾築夢」行動,三元奶品廠、百工坊、故宮等成為學生們「最想去的地方」,僅上學年學校參與活動的家長和學生就超過1400人。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德育課程的拓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學生貼得更近,落得更實。
  • 立德樹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維度
    原標題:立德樹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維度   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核心是立德樹人。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南陽師範學院:立德樹人守初心「三全育人」擔使命
    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高校立身之本在於立德樹人,立德樹人就是要堅持辦學的正確政治方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立德樹人是「三全育人」的根本目的,「三全育人」是立德樹人的實踐路徑。
  • 盧志文:南陽師院立德樹人守初心「三全育人」擔使命
    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高校立身之本在於立德樹人,立德樹人就是要堅持辦學的正確政治方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立德樹人是「三全育人」的根本目的,「三全育人」是立德樹人的實踐路徑。
  • 江安的「大國工匠」們即將啟航
    立德樹人團結協作頑強拼搏超越創新當這些詞語碰撞到一起時會發生什麼奇妙的化學反應呢?答案就是江安職校「大國工匠」成長體驗營7月18日,江安職校2020級「大國工匠」成長體驗營新生入格教育培訓結業儀式在漢安中學隆重舉行,全營師生共計300餘人參加了此次結業儀式。
  • ​屏山時訊|獲獎教師吐心聲: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育人育才使命
    酬築夢育人使命;踐教育報國初心。9月10日,教師節。我縣300名優秀教師、教育工作者和20名尊師重教先進個人受到表揚。獲獎教師們心潮澎湃、精神振奮,紛紛結合工作實際,暢談獲獎感受和奉獻屏山教育事業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 立德樹人 潛心育人 歷下這所學校何以成為全國文明校園?
    常藍今小朋友6年來堅持參加志願活動,除了受家庭教育的影響,學校老師的引導也是重要因素。去年以來,學校在「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教書育人使命」理念指導下,學校黨團組織與社區黨團組織聯合結合「雙報到」、「泉心願」認領活動開展義務服務,老師們利用業餘時間拿起掃除工具走上街頭、走進社區清理非法小廣告、撿拾菸頭、清潔消毒。
  • 青島市教育局局長劉鵬照:立德樹人 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希望全市廣大教師自勵自勉,人人都能成長為一名好老師。好老師要立德樹人。為人之要,首在立德。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貫穿於教育的全過程。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栽培,唯有潤物無聲,方能春風化雨、明德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