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1日,中央文明委發布《關於表彰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及新一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的決定》,濟南市燕柳小學榮獲2020年全國文明校園稱號,也是濟南市入選的唯一一所學校,這是歷下教育貫徹落實濟南市教育局做「有溫度的教育」工作目標的精彩詮釋和給出的優異答卷。
以文化人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走進濟南市燕柳小學,古色古香的知行廊彰顯著校園文化的厚重,以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明校園創建為主題的宣傳標語隨處可見,班級內文化牆上一句句名言詮釋精神內涵,一幅幅圖畫展現文化特色,充分呈現出時代精神和學校風貌。
「留下文明足跡 綻放主人風採。」早在2020年迎新生開學典禮上,燕柳小學校長李紅便提出「文明校園創建全體總動員」的要求,秉承著文明之風和「省級文明校園」的榮耀,燕柳小學按照市、區教體局的要求,把文明校園創建作為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工作來抓,不斷強化對校園的布局調整,提高校園文化品位,從細從實全面推進全國文明校園創建工作。
濟南市燕柳小學創建於1997年,現有38個教學班,1744名學生,近年來,學校按照「陽光教育成就多彩人生」的辦學理念,確立了培養健康、樂學、擔當、創新的新時代小主人育人目標,通過開展「七色光文明行」等七大主題的系列活動,全面實施德育精細化管理,狠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師德師風建設、學生素養提升建設、校園文化建設,積極構建文明和諧校園,促進了學校與師生健康長遠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同時,為充分發揮環境育人作用,學校積極實施「以陽光教育培養新時代小主人」為主題的校園文化營造工作,充分發揮電子屏、文化牆、校園廣播站、學校網站、燕柳公眾號等宣傳媒介,及時傳播好人好事好現象。利用升旗儀式、紅領巾導播臺等陣地,為學生間分享文明感悟提供舞臺。除此之外,學校還開展了文明教師表彰、陽光少年、美德少年、「新時代好少年推薦」等評選活動,將在文明校園創建中湧現的優秀教師、優秀學生、優秀事跡進行大力宣傳表彰,切實發揮好榜樣引領作用。
「文明是一個人發展的基石,我們希望通過文明校園的創建,藉助一系列有特色的活動,潤物細無聲的去影響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為孩子未來的發展增添一抹亮麗的底色。」李紅表示,通過推進校園文化建設、教育教學管理、師生素養提升以及各類活動,用行動帶動文明,穩步推進文明校園創建工作。
知行合一 各色活動鋪就文明基石
在濃鬱的文明校園創建氛圍下,學生們在潛移默化地建立屬於自己的文明觀,並以此為行為準則。
「在參加志願活動中,不僅讓我成長了很多,也深刻感受到幫助別人不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6年級2班的常藍今今年只有10歲,年齡雖然不大,但卻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老」志願者,她從4歲開始便參與濟南愛心義工團志願服務,至今已有6年的時間,這不僅讓常藍今獲得「歷下區新時代好少年」的榮譽稱號,更帶動越來越多的孩子參與到志願活動中來。
常藍今小朋友6年來堅持參加志願活動,除了受家庭教育的影響,學校老師的引導也是重要因素。去年以來,學校在「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教書育人使命」理念指導下,學校黨團組織與社區黨團組織聯合結合「雙報到」、「泉心願」認領活動開展義務服務,老師們利用業餘時間拿起掃除工具走上街頭、走進社區清理非法小廣告、撿拾菸頭、清潔消毒。走進孤寡、特困、老幹部家庭送防疫物資、講解防疫常識,以點帶面向孩子做出引領示範作用。
「教育蘊含在細節當中,就是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通過多種形式告訴他們哪些是文明的行為。當他們的行為處於不斷被修正的循環過程,孩子會得到成長,從而形成文明的習慣去感染他人,播撒下文明的種子。」李娜是濟南市燕柳小學4年級1班班主任,她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作為老師更要從細處著手,率先垂範,做好文明的表率。
讓文明「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據分管德育的孫霞副校長介紹,為讓孩子們在實踐中感悟文明的力量,學校積極拓寬教育渠道,豐富學生實踐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先後開展了「雷鋒精神@你我他 做新時代好隊員」「傳承端午共話愛國情 粽香社區齊追夢」「小主人 大舞臺」傳媒中心少先隊風採展、「童心戰役」項目化學習、「小手拉大手 社區文明行」等20餘項系列教育活動,讓學生在奉獻他人中獲得寶貴的人生體驗。
尤其就在今年暑假期間,學校組織開展了致敬英模小主播、文化傳承小行家、安全宣傳小督查、環境保護小衛士、健康生活小達人、勞動防疫小能手、文明志願小使者等七個系列實踐活動,孩子們或走進社區宣傳踐行垃圾分類,或尋訪英雄模範宣傳中國精神,通過實踐,不僅培養了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和小主人的責任感,也讓文明之花得以在燕柳學子心中綻放。
對於未來發展,校長李紅在與記者交流中表示,將以此次入選『全國文明校園』為契機,進一步加強校園文明建設,促進校風、班風、學風建設,打造優美的育人環境,讓廣大師生隨時隨地感受文明薰陶,在潛移默化中提升文明素養。
溫度教育文明創建永遠在路上
當學校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高地,就會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和影響著每一個家庭。校園文明創建是社會文明創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步入社會的學子而言,校園裡滋養的文明習慣,就會成為文明示範,這樣的示範者、參與者多起來,必然會推動社會文明之花處處綻放。
今年以來,歷下區教育和體育局始終把文明校園創建同參與支持濟南市文明城市創建緊密結合,把文明校園的六好標準與做有溫度的教育的工作目標相交融,深入開展「紮根」工程,通過開展「尋根築夢、禮敬新時代」「行走的思政課」「紅領巾尋訪」等社會實踐活動,著力打好學生成長底色,形成了具有「泉城特色、歷下特徵、學校特點」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框架。截至目前,共有9700多個小隊、20餘萬人次參與。
引領全市文明新風,打造有溫度的教育,教師是踐行主力軍。為此,歷下區教體局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建立了「學校主陣地、課堂主渠道、社會主背景、教師主力軍」的「大思政」教學改革格局。針對全區教師,特色開展了「禮讚新時代」「街頭巷尾看近代濟南」等「家國情懷」主題思政教學活動;深入開展「雙領軍團隊」建設和「思想拔節」思政教師培育工程,全區一千名專兼職思政教師爭做學生身邊的「價值引領榜樣」;成立了111人的「修遠」研習青年教師團隊、「聚星」團隊、命題團隊和「種子」教師團隊。各項工作全面開花,歷下區各級各類教師成為文明之風的引領者、有溫度教育的踐行者,歷下教育的名片愈加亮麗。
「載譽前行,當更加努力。我們將從環境陣地建設、文明志願活動、師生文明素養三個層面著力,進一步細化創建標準,讓文明校園成為8萬餘名青少年最厚重的成長底色,最快樂的成長沃土。」歷下區教育和體育局局長顧朝霞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當文明成為學生的行為準則,必將成為整個城市的行動底色。燕柳小學榮獲2020年全國文明校園稱號,不僅是燕柳小學、歷下區教體局穩紮穩打的結果,更是歷下區高度重視教育工作,用心繪就教育藍圖的一個縮影。下一步,歷下區將不斷強化教育服務功能,全面提升教育質量和教育治理水平,讓「有溫度的教育」成為「歷下標配」,讓「幸福歷下」的名片愈加明亮。
大眾報業·濟南頭條記者:王國青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