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學生門庭若市,為何選擇讀博的學生寥寥可數?有這兩大因素

2020-12-13 騰訊網

相信很多人都曾看到過,有70000碩士研究生去送外賣這個新聞,並不是他們學歷不高,而是不知什麼時候,高學歷成為了「貶義詞」,現在很多職位並沒有要求學生要有多高的學歷,甚至一些只是高中學歷的學生就可以任職,而大學生畢業之後也要從事著這樣的工作,所以很多人對這類工作的學生都會說,上大學也沒什麼用,不如直接就業呢。

但是現在報考研究生的學生越來越多,他們都想要通過考研來提升自己的學歷,讓自己能夠在畢業之後找到一個很好的工作,減少一些競爭力。但是在那些考研成功的學生當中,很少有讀博的,許多人都會問,考研學生門庭若市,為何選擇讀博的學生寥寥可數?其中有這兩大因素。

為何選擇讀博的學生寥寥可數?

1. 主觀因素

相信大學生準備考研的,都是希望能夠提升自己的學歷,在研究生畢業之後,能夠找到一個好的工作,在眾多應聘者中,能夠更有優勢一些。相對來講,選擇讀博的話,就沒有多大意義了,所以現在很多大學生,在研究生畢業之後,都會選擇直接就業,不會再進行讀博。

2. 客觀因素

雖然博士畢業之後會受到很多羨慕的目光,也能有更好的福利待遇,但其實讀博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光有年齡壓力,對經濟方面的壓力也是很大的。一般讀博的學生,在畢業之後最少也都到了30歲吧,同年齡的學生可能都已經事業起步,有孩子了,而你才剛剛畢業,所以說想要做科學研究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最主要的就是要能夠承受住寂寞。

讀博有哪些好處?

1. 生活方式更奢華

讀博能夠體會到不一樣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對於其他人來說比較奢華,而且還非常難得,讀博其實是一種精神上的追求,是能夠享受其經歷、財富、收穫的一個過程。

2. 能夠與聰明的人更近一些

讀博的學生都是非常聰明的,而且還能在讀博期間能夠有機會接近大師這樣的人物,還能夠傾聽大師在學術方面以及做人方面等等的感受及教誨,對自身也能夠有所幫助,通過學者的點撥,能夠讓你少走不少彎路。

讀博畢業後有哪些福利?

1. 自身能力方面

讀博期間所研究的方向以及課程,與碩士研究生相比,會更加深入一些,讀博一般是4年,或者是5年,這幾年時間裡,不僅能夠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就連思維能力也能夠提升不少,而且學生在讀博畢業之後,自身對於問題的思考方式,以及思考深度都是有很大的變化的。

2. 交際圈方面

研究生所結識的朋友已經夠優秀了,但是在選擇讀博之後,遇到的人會更優秀,跟這些人在一起,不僅能夠擴大你的交際圈,還能夠從中學到不少知識,而這些東西,在你讀博畢業之後,帶來的幫助也非常的大,這種交際圈的資源是本科生和研究生無法想像的。

3. 就業方面

研究生的就業方向比本科生就業方向要多一些,而博士畢業後的就業方向,比研究生還要多的多。博士畢業生能夠選擇企業、公務員、科研機構以及高校去就職。就拿公務員來講,不論是起點,還是以後的晉升機會,都是要高於碩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除此之外,目前很多高校以及科研機構,對於學生的學歷要求,基本都是博士及以上的學歷。

總結

個人覺得,讀博只是個人的一種追求,如果你只是想要一個高學歷,想要在就業中減少一個競爭力的話,那麼碩士研究生就足夠了,要是對科學研究感興趣的話,想要更加深入了解,那麼就可以攻讀博士,與更高深的學者們多學習一些經驗。

以上就是這期的全部內容,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可以收藏評論,喜歡小編文章的小夥伴可以關注我,咱們下期再見!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本科生為何都選擇讀碩士,卻放棄讀博?導師說的很現實
    本科生為何都選擇讀碩士,卻放棄讀博? 在歷年的考研當中,大家都會發現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學生們通過努力學習考研,最終被心儀的大學錄取,大部分學生只是讀碩士,沒有繼續去讀博士,也都放棄直博的機會,這很難讓人理解,那麼努力的考研
  • 為什麼學生大都願意考研,讀博的人少之又少?研究生:原因很現實
    大學生增多產生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學生在畢業後不能及時找到適合的工作。即使有大學學歷。但苦於沒有優勢,只能在家待業。為了在就業時擁有更多的話語權,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選擇考研。希望學歷提升的同時增加自身的亮點。大學生考研近幾年已經屢見不鮮了。雖然考研的學生每年都在增加,但各大高校並沒有放低招錄研究生的標準,每年依舊有很多多學生不能如願上岸。這樣的學生,一般都會選擇來年再戰。
  • 碩士畢業後,為何多數人選擇直接就業,而不是讀博?導師這樣說
    名牌大學的學生,他們的社交圈子質量更高,畢竟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這也是為何名企名公司招收名牌畢業生的原因之一,反觀普通大學呢?十年難得一聚,聚會便是拉家常,對比現狀,甚至共同話題都沒有!但考研卻不同,不僅在於提高學歷,更重要的還是廣結好友,擴大人脈圈,如果日後有難處,這些人通常都會幫忙,畢竟關係丶圈子在那裡放著呢。
  • 終於理解為何選擇讀博的人變少了?讀博成本真的一般人負擔不起
    如今我們進入社會找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學歷已經成為我們的基本門檻,如果我們的學歷不夠高,在就業市場很容易吃閉門羹。所以不少大學生都選擇通過提高學歷的方式,來提高我們的就業競爭力。在以前大學生人數少,所以大學學歷的含金量更高,但今日不同往日,隨著國內各大高校人數的擴招,大學生人數每年呈幾十上百萬的數量增長。所以有不少學生選擇了繼續考研提高學歷。
  • 考研成功後,為何多數導師,都希望學生可以繼續讀博深造?
    很多人之所以選擇考研就是為了畢業之後能夠有更好的工作,能獲得更高的薪資待遇。畢竟現在社會上大學生數量已經足夠多了,如果自己沒有拿得出手的能力,很難在這個社會上立足。通過考研可以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增加學歷的含金量,畢業以後也能更好的就業。
  • 為何女生讀研的很多但考博的卻寥寥無幾?讀博是否男生更有優勢?
    為何女生讀研的很多但考博的卻寥寥無幾?讀博是否男生更有優勢?應該說,本科畢業後,考研是女生很不錯的一個選擇之一,除此之外還有考編,考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在就業方面,碩士研究生學歷也比大部分本科生更有優勢,再加上女生本科的時候基礎都不差,考上研究生的概率也大,所以讀研的女生也越來越多。不過,研究生導師在錄取研究生的時候卻不怎麼願意錄取女生,這是因為她們基本上不怎麼願意讀博,反而男生考研更有優勢,考博的概率也更大。那麼,為何考研的女生很多,錄取為研究生的女生大都不願去考博?為何考博的人裡只有男生居多呢?
  • 分配任務,逼寫論文,為何很多研究生導師想讓學生繼續讀博深造?
    為何考研的人很多而讀博的卻極少?導師們為何更想讓學生考博? 在考研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能夠從普通本科逆襲到985大學讀研自然是大部分的考研黨特別想要達到的事情。而每年考研的人都很多,但是讀博的卻寥寥無幾,究其原因是因為大部分的研究生都沒有讀博的打算。
  • 都說讀博難,為什麼還是會有很多的碩導鼓勵學生讀博呢?
    我的碩士導師曾經也就讀博這個問題和我多次交談過,一開始我的態度很堅定即一定不會選擇讀博的,因為不想自己而立之年還是一名學生,不想自己以後的生活節奏因為讀博而有所延遲,但最終我還是妥協了,因為我的導師極力鼓勵我去讀博,將整個讀博的所有事情都給我分析了一遍,得出的結果就是讀博或許才是我最佳的選擇,當然最終也如願以償。
  • 大學新生注意:讀「本」只是普通,考研讀博才有競爭力
    中國目前的教育方式,讓很多的學生失去對學習的興趣。高考完畢就是壓力的釋放,大學就是放鬆的天堂,殊不知很多的大學生就是被自己這種思想給坑了。社會在發展,時代在變化,知識匱乏的年代已經過去,大學本科階段學到的知識也在普遍化,所以剛入大學的新生需要注意:讀「本」只是普通,考研讀博才有競爭力!
  • 碩士生都不想讀博?錯,研三的學生很想讀博,只是沒有名額!
    提到讀博這個話題,很多的大學生的感受可能是可望不可及,感覺博士離自己還很遙遠,但如果和正在考研的學生,或者是正在攻讀碩士的學生談博士時,他們一定能夠或多或少的和你分享一下自己的觀點,而且絕大多數的學生都會表示,自己根本沒有讀博的想法,甚至保證自己絕對不會讀博,但事實上隨著時間的推移或許有很多的碩士生都因為現實原因而改變了當初的想法
  • 為什麼研究生導師喜歡想讀博的學生?
    20考研的學生現在正在緊張的複習中,只是在複習的閒暇之餘也會聊一些關於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環節的一些問題,其中便包括:為什麼很多碩士研究生導師喜歡有讀博想法的學生呢?相信對於這些正在複習考研的學生來說並不是真正的了解。
  • 為什麼很多研究生導師都希望學生讀博?
    現在本科畢業生越來越多,就業壓力越來越大,而且很多大學生在大學學到的知識很有限,如果畢業的時候拿不出什麼真本事的話是很難找到好工作的,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考研提高自己的學歷,提高自己的含金量,盼望著研究生畢業的時候能夠找到心儀的工作,但是上了研究生才發現,導師很希望自己讀博,這是為什麼呢?難道這對於老師有什麼好處?
  • 研究生畢業後,才真正感受到,為什麼很多學生想讀博?
    絕大多數的大學生談論讀博這個話題時,一般是在考研複習階段和研究生畢業階段,只有在這兩個時間段才會引起周圍學生的共鳴。處於考研複習期時,之所以會有學生談起讀博這個話題,是因為我們已經有了讀研的想法,那麼為什麼不想想要不要讀博呢?而且自己報考的專業有沒有博士學位授予權也是他們關注的一個焦點。
  • 研究生導師都勸自己碩士讀博?並非如此,部分學生想讀導師也不要
    作為研究生導師,小西建議過不少碩士生繼續讀博,並非是留在自己課題組,而是將不少學生推薦到更好的平臺和導師。之前,小西也曾多次聊過讀博的話題,在有學生向我諮詢讀博疑惑時,我常說的一個問題是"你讀博想要得到什麼"。
  • 很奇怪,有些研究生入學時不想讀博,但當畢業時,卻拼命地想讀博
    依稀還記得大一入學後,在平常的學習和生活中總是能夠聽到一些關於考研的討論,有的是輔導員和老師在說考研多麼重要,有的是學姐學長在分析考研的利弊,而那時我們這些大一的學生對於考研幾乎沒有一絲絲的興趣,尤其是當得知讀研還需要三年的時間,更沒有人想讀研了,還是儘快畢業,儘快就業,儘快賺錢的好。
  • 土木工程專業該不該考研?或者繼續讀博,聽聽考學長的建議
    起初我也在懷疑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但畢業後半年,我兩個室友就因為受不了施工單位的工作強度和環境而選擇辭職改行。目前為止,四個人,我還在繼續讀研,兩人已經改行做IT,另外一人還在施工單位。土木工程專業考研與不考研的區別在我還是一個大一學生的時候,我確實不知道考研與不考研有何區別,只認為是學歷上的提升,但其實不是。
  • 為何研究生畢業後,大多數人都不讀博?導師給出的答案太扎心
    馬上就要到了2021年考研的初試時間了,很多學生摩拳擦掌等待這一刻已經很久了,不少的考生也都準備進入最後的衝刺階段,我們都知道考研人數急劇上升,導致競爭的壓力十分大。隨著大學生數量的增加,本科生含金量也有所下降,專科生尋找工作更是難上加難,所以說考研和考公也成為了很多人的目標,不過大多數畢業生都會選擇考研,因為學歷高了以後機會也就多了,考研後再考公務員也不遲。
  • 博士生為何就業困難?985讀博生選擇當老師,這幾點原因要重視
    據悉在2019年,我國受教育人群就達到了3億多,其中高校畢業生就佔到了820萬,這一現象雖然能看出我國國民素質有所提升。但變相地反應出我國就業形勢嚴峻,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沒有工作,有的學生開始準備考公,有的學生則選擇繼續深造。
  • 為何人們常說考博易、讀博難?博士生:不懂我的艱難
    部分大學推免生直博不佔導師博士招生指標(算碩士),這是為何部分導師期望自己的推免生直博的原因之一。另外的原因是直博生課題延續性高、容易出成果。不過,5年內直博畢業的壓力非常大,學生自己尚未清楚未來目標時不建議輕易選擇。
  • 二本學生拼命考研,為何985學生卻很少選擇考研?答案很現實
    每年都可以看到考研大軍,而且報名人數在逐年增長,從2017年的201萬到2020年的341萬。由此看來,考研已經成為本科大學生的一個大趨勢,隨著人數的逐年遞增,考研的壓力與艱辛也就隨之而來。正是因為就業的巨大壓力,與行業間的激烈競爭,導致越來越多的本科大學生選擇考研這條路。通過考研可以上到更高層次的大學,畢業找工作優勢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