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707排名省第一,寒門學子考進清華,感恩父親:教會我1點

2020-09-05 來川學習方法

寒門再難出貴子」這句話在近些年已經被提及到無數次,所以每年高考結束後,最吸引人的除了每個省市最高分、考上清北的學生外,還有一類學生尤為吸引大眾的注意力,那就是在這些尖子生中,又有多少是出身寒門,靠著自身不懈努力,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殺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來。

在今年的高考中,以總分707分成為湖南文科狀元的何潤琪,順利被清華大學錄取,成為今年被廣泛關注的寒門學子,全家人都靠著父親、哥哥打工維持生活,讓何潤琪的成績更加來之不易。在談到自己的成長過程時,何潤琪坦言自己最感恩父親,從小到大,教會自己這1點,。

教會1點:態度決定一切

何潤琪生活在興旺村,村子裡貧瘠的生存條件,註定了何潤琪家庭條件也十分艱苦。父親主要負責家裡的收入,而母親則主要照顧哥哥跟自己,同時還要兼顧家裡的田地,種些糧食以及蔬菜,來維持一家人的生活,減少不必要的負擔。

父親雖然沒有讀過多少書,但是一直堅持要讓孩子讀書這一點,家裡生活十分的清貧,當時何潤琪從小卻從來沒有缺過書讀。只要是他感興趣的,父親就會滿足他的需求,而父親在勞作之餘,回到家之後也喜歡看些歷史書籍,在看完之後,也喜歡跟何潤琪一起討論,然後相互交流看法、觀點,而最重要的是,雖然父親看重孩子的教育,但是卻從來不要求他的成績。

在父親看來,學習最重要的是態度,而不是一次考試的成績多少。如果是認真學習,那麼即便成績不盡如人意,也可以吸取經驗,下次繼續努力;但是如果是敷衍作業,沒有認真學習,那麼就會被父親懲罰,要抄寫20遍或者其他。

態度決定一切」是父親對自己的教育理念,而對何潤琪來說,在這樣的教育引導下,更加注重自己每一天的學習成果,在上課時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在完成作業的時候是否認真仔細,而在考試前的複習又是否勤懇,這樣隱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小細節,都變成了促進自己不斷進步的重要因素。

像何潤琪這樣的學生並不在少數,無論是天賦卓越的天才,還是踏實肯幹的普通人,要想完成一個目標,首先需要一個端正的態度,只有從思想上能夠擺正位置,那麼在行動上就能確保認真程度,從而使自己不斷進步,從而實現自己的目標。

往期精彩內容回顧:

相關焦點

  • 2020高考,寒門學子高分人數增多,就說明教育資源對學習不重要嗎
    今年的高考,有一個比較特殊的地方,那就是諸多寒門學子紛紛考出極佳的成績,其中不乏省狀元,還不是一個兩個。何潤琪,以707分的成績拿下湖南省文科狀元。這位同學的家境差到極點。母親因病去世,奶奶年邁多病,嫂子要帶孩子,全家擠在一個老房子裡,生活來源全靠父親和哥哥打零工度日。在疫情中,他沒有電腦,沒有手機,連網課都上不了,更不要說交作業了。
  • 707分狀元抱媽媽遺像考入清華,他說:我不是寒門,更不是貴子!
    可是在我們正在感嘆寒門出學霸的不易時,有一位孩子卻打破了我們的觀念,讓我見識到了,原來這樣的孩子真的有!他就是何潤琪,湖南省的文科高考狀元以707分的成績考入了清華大學,更令人關注的是他只是出身於當地的一個小村莊,所以很多人都說他出身「寒門」卻成為了能夠考入清華的「貴子」,可是才18歲的何潤琪卻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他真的和別人不一樣。
  • 父親鋼筋工,母親早逝,家境貧困考上清華,他卻說我不是寒門貴子
    文|芊和近年來,「階級固化」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討論,「寒門再難出貴子」正在成為大多數人的共識。但是每年的高考過後,還是有很多優秀的少年讓我們眼前一亮,他們的生活條件和學習條件和同齡的很多孩子相差甚遠,可是他們卻不僅僅成績優秀,反而各方面都相當出色。
  • 湖南雙胞胎考入清華北大,家庭背景曝光:比寒門更可怕的,是「寒門思維」
    2020年高考放榜,湖南慈利縣雙胞胎兄弟趙稞和趙棣,分別以687、685的高分被清華、北大錄取。「雙胞胎學霸」、「寒門學子」這些關鍵詞,讓兩兄弟的熱度久居不下。網友紛紛表示:「父母做夢都要笑醒了。」「難怪我沒考上清華北大,原來是沒有一個雙胞胎兄弟。」
  • 寒門學子林萬東,高考713分拿清華通知書卻在工地大哭,現在怎樣
    寒門學子林萬東,高考713分拿清華的通知書卻在工地大哭,現在怎樣每一屆高考都是考生們圓夢的時刻,也會產生無數感人的故事,有被母親上學的,有考上一等學府交不起學費的,清華大學的校長曾經在開學典禮上提過一個學生的名字,他叫林萬東,他把林萬東作為清華大學所有學生的榜樣
  • 寒門學子林萬東,高考713分拿清華通知書卻在工地大哭,現在怎樣
    寒門學子林萬東,高考713分拿清華的通知書卻在工地大哭,現在怎樣每一屆高考都是考生們圓夢的時刻,也會產生無數感人的故事,有被母親上學的,有考上一等學府交不起學費的,清華大學的校長曾經在開學典禮上提過一個學生的名字,他叫林萬東,他把林萬東作為清華大學所有學生的榜樣,他是那樣的自強不起和艱苦上進,只有努力才能拼得出彩的人生。在清華大學校長提及林萬東以後,他就是所有寒門學習的目標。
  • 在工地接到通知書,被清華校長點名的寒門狀元,用讀書改變命運
    今年我19歲了,應當承擔起更多責任。我知道,高考不僅是我個人命運的轉折點,或許也將成為我們一家新的起點。人們常說知識改變命運,這對從山村走出來的孩子來說是最真實的體驗。」如今,一年過去,融入清華的林萬東,再一次走入大眾的視線。
  • 湖南省707分文科狀元的文章,揭示了寒門教育令人崩潰的真相
    每天早上6點打卡學習,晚上11點打卡睡覺。可以說,李昊「除了吃飯就是學習」。最終,他把自己送進了清華的大門。,有一個比較特殊的地方,那就是出現了好幾個考出了極佳成績的寒門學子。今年高考707分的湖南省文科第一名何潤琪,同樣出身於很普通的家庭。在他讀高一時,媽媽因病去世了,奶奶年齡大身體不好,嫂子要在家帶3歲的侄兒,家裡的開支全靠父親和哥哥打零工維持。
  • 29歲碩士投江背後,考上大學的寒門學子:世事亦艱,唯有自渡
    考入大學,寒門學子的歷練剛剛開始繼我上篇文章《 》說到,因為高考的簡單化,套路化,使得高考分數通貨膨脹。在這個資源大於智力,大部分人都能考高分的時代,寒門學子因資源而慢慢掉隊了。但高考的公平性以及學生的優秀,依舊有很多的寒門學子跨越龍門,進入祖輩們沒見過,村裡人都期望的神聖之地——大學。殊不知,他們的艱難才剛剛開始。
  • 湖南「寒門"雙胞胎學霸為何能同時被北大清華錄取?
    高考放榜,趙稞、趙棣兩兄弟分別以687、685的高分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一時間,網友紛紛表示:「這家裡燒高香啦!」「父母做夢都要笑醒吧!」與此同時,「雙胞胎學霸」、「寒門學子」這些關鍵詞都成了他們的代名詞。
  • 「女孩考上清華跪謝父親」,消費社會善意褻瀆寒門學子
    近日,幾段「女孩考上清華跪謝父親」的視頻火了。同一個小姑娘,爸爸一會兒是「工地上的工人」,一會是「撿瓶子的」,一會兒是「植物人」。視頻創作者接受採訪時說:「我們是段子手,想傳遞正能量,就策劃了「考上清華」系列視頻;因為缺乏經驗,沒有標註清楚作品為段子。」因為騙贊騙互動,相關視頻已經被平臺下架。
  • 又現清華「搬磚生」!莫嘲諷學霸不會掙錢,感恩才是最貴財富
    所以高考結束了,就出來靠自己行動,給父母減輕點負擔!」被清華錄取的消息傳出後,工地負責人給他工資每天多加50元,也非常暖心。而趙桂寧那一句:「給父母減輕點負擔」,讓我們看到了這是個有責任感的孩子,知道什麼叫做感恩!無獨有偶。在2019年清華大學開學典禮上,校長專門點名表揚了一個男生。這個男生名叫林萬東,2019年19歲的他以713分的高分被清華大學錄取。當錄取通知書送達時,瘦弱的他正在工地陪母親搬磚。
  • 寒門學子,690考上清華,自稱沒考好,他的學習動力只有一句話
    今年高考,諸多寒門學子紛紛逆襲,在學習資源極度匱乏的前提下,依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頂級名校,其中不乏被清華北大錄取的高材生。雖然說,在總體水平上,寒門學子的錄取率依然遠低於城市中產階層。但這些寒門學霸們的榜樣作用依然是對貧困學生最好的激勵。
  • 1年前,在工地上接到錄取通知書,被清華校長點名的寒門狀元,現在...
    於是高一伊始,林萬東就立下了非清華不考的志向,此後便是三年常人難以想像的寒窗苦讀。高中畢業,林萬東寫過的複習資料,壘起來能壓垮一個成年人的腰。 央視拍攝的短視頻中,他自述了一段曾經的日記,暗含著窮人家孩子的熱血。 「唯有自強不息,才有日後無限可能。今年我19歲了,應當承擔起更多責任。
  • 三位「寒門」學子,兩位狀元一位全省第四,貧寒不能阻擋成功
    如果要為2020年高考寫一個劇本,有很多故事可以寫。最遺憾的,莫過於江蘇省文科狀元白湘菱高考總分430分,但因選考的歷史科目等級只有B+,從而無緣清華北大,甚至大部分985高校都明確表示無法錄取她。好在柳暗花明,白湘菱通過了香港中文大學的測試,最終被港大錄取,還獲得四年超百萬的全額獎學金。
  • 兒子707分摘狀元上清華,父親談心得:我的家教理念很簡單,僅3點
    下面,米醬分享一個2020年湖南高考狀元何潤琪的故事,相信你看完後,心中會有了答案。一、湖南男孩摘狀元上清華2020年高考,來自湖南的何潤琪,讓許多人意想不到,他考了687分的高分,加上20分的加分獎勵,以總分707分的優異成績,摘得湖南省的文科狀元。
  • 691分考入清華暑期搬磚打工,網友抨擊作秀,寒門不該出貴子了嗎
    睡覺前看到一則新聞:來自黑龍江的農村學子趙佳寧,高考691分,被清華大學錄取了。趙桂寧說:「父母挺不容易的,現在高考結束了,我就靠自己的行動給父母減輕點負擔。」這本是一則很勵志很正能量的消息。這幾年一直有鼓吹「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言論。其實,不是寒門再難出貴子,而是你認為的「寒門再難出貴子」。有不少人說,經濟發達的地區教育資源肯定比不發達的地區好,自然能考高分,這話不假。但是,對於邊遠、貧困地方的高中勤奮好學、成績優良的農村學生,國家一直有對應的高考加分政策,趙佳寧同學高考691分,加上40分的加分,最終以731分被清華大學錄取。
  • 今年考入清北的雙胞胎家庭背景比寒門更可怕的,是「寒門思維」
    當不成寒門貴子,也別當寒門混子。比寒門更可怕的,是「寒門近湖南的一對學霸雙胞胎火了。2020年高考放榜,湖南慈利縣雙胞胎兄弟趙稞和趙棣,分別以687、685的高分被清華、北大錄取。「雙胞胎學霸」、「寒門學子」這些關鍵詞,讓兩兄弟的熱度久居不下。網友紛紛表示:「父母做夢都要笑醒了。」
  • 考入清北的雙胞胎家庭背景曝光:比寒門更可怕的,是「寒門思維」
    2020年高考放榜,湖南慈利縣雙胞胎兄弟趙稞和趙棣,分別以687、685的高分被清華、北大錄取。>「雙胞胎學霸」、「寒門學子「難怪我沒考上清華北大,原來是沒有一個雙胞胎兄弟。」調侃歸調侃,今年的高考,出現了好幾個考出極佳成績的寒門學子。
  • 雙胞胎考上清華北大!農民父親的話,揭示了寒門逆襲關鍵
    優秀孩子都是「陪」出來的談起教育孩子的經驗,雙胞胎學子的父親趙忠其分享了兩個字:陪伴。相比於那位對兒子學習狀況一無所知,被兒子偽造清華錄取證書欺騙的學生家長,趙稞、趙棣的父親可謂是見證了兒子邁入名校的一路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