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這一生最重要的「引路人」,現在有不少人都是「拼爹」「拼父母」,因為即使沒有人幫助你「走後門」,也會看在父母的份上給孩子一些面子。所以「富人的路越走越順,貧窮的人很難出頭」,一些現實的問題上尚且不說,即使連非常公平的「考試」也有了差距。
畢竟很多學霸都來自於一些中產階級家庭,這也難怪,畢竟這樣的父母有知識也有眼界,能夠給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和學習氛圍,也能夠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條件。反而一些貧窮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的學校,畢竟有些孩子學過的知識這些孩子都沒有聽過,父母也很少會逼著孩子學習,大多都只靠孩子的自律。
可是在我們正在感嘆寒門出學霸的不易時,有一位孩子卻打破了我們的觀念,讓我見識到了,原來這樣的孩子真的有!
他就是何潤琪,湖南省的文科高考狀元以707分的成績考入了清華大學,更令人關注的是他只是出身於當地的一個小村莊,所以很多人都說他出身「寒門」卻成為了能夠考入清華的「貴子」,可是才18歲的何潤琪卻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他真的和別人不一樣。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何潤琪出生於湖南常德的一個小村莊,他的父親是位普通的鋼筋工人,幹的活雖然辛苦,可是卻撐起了這個家。由於早些年家中經濟條件並不好,才讓成績優異的父親早早的輟了學,一家人都住在村子裡,父親外出打工母親在家種地,日子過得平淡辛苦但是也有滋有味。在何潤琪小的時候母親下地幹活也會帶著他,並不是想讓孩子能夠幫他分擔,而是讓孩子體會生活的不易,勞動的不易,讓孩子成為一個堅強且獨立的人。可是孩子年齡還小並沒有理解母親,可是隨著他漸漸長大何潤琪對家務、農活都是樣樣精通。母親還會讓平淡的生活充滿溫馨,在為家人織毛衣的時候還會繡上合適的圖案,也讓他學會了用心熱愛生活。
父親喜歡讀書,所以只要有空都會帶著他去城裡的書店看書,只是鋼筋工人的他,即使自己生活拮据也會給孩子買書。也就為之後何潤琪學習上,起到了不少幫助。
可是意外無法預料,在何潤琪高一的時候母親很不幸因病去世了,當時只有16歲的何潤琪備受打擊,可是在父親的鼓勵下他調整好了自己的心態。母親臨終前對他的囑託就是要好好學習,於是何潤琪發憤圖強,常常拿獎最後的高考成績也獲得了707分的高分,他帶著母親的照片來到了學校,就是為了讓母親也看一看。
不是寒門,也不是貴子
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何潤琪眼神堅定,其中透露著少有的這個年紀孩子的成熟。在他認為,家中有一棟房子,父親的工作雖然辛苦可也能撐起一家老小,有家住,餓不到,他認為自己算不上「寒門」。並且他也認為自己能夠考上清華只能算是一名求學的學子,也實在算不是貴子。
面對「寒門貴子」這個稱號他從不這樣認為,豐富的內心使他自信獨立對生活的熱愛,以及這種成熟和樂觀可曾想過這只是一位18歲的男孩所說的話嗎。
雖然家中經濟條件有限,但是何潤琪樂觀成熟的態度和內心讓自己的路走得更遠,也正因為他有了這樣溫暖的父母才讓何潤琪獲得了別人偷不走的財富。
本文聲明:文字均為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